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美国不会和中国打冷战,即使打我们也赢不了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7月29日,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Dan Coats)在《华盛顿邮报》上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中美之间不存在冷战,即使有,我们也不会赢”。在文章中,科茨谈及了近期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并对于外界讨论已久的所谓“中美冷战”进行了分析。他直言,如今美国若用对付前苏联的那一套方法对付中国很难奏效,更不可能成功。
而在列举了他所认为的“中国战略威胁”之后,科茨还提出了自己的“遏制方法”,其核心就是在国际上“拉帮结派”,与盟友们一起对抗中国。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科茨是前印第安纳州参议员,2017年至2019年曾担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家情报总监,目前是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的高级顾问。
近期,中美之间关系越发紧张,特别是在外交领域,发生了美国强关中国总领事馆的事件。7月9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就曾发出警告,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
科茨表示,近期中国问题占据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讨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了最大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了特朗普竞选连任道路上的主要议题。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许多政治观察家,甚至是白宫方面的人士开始讨论起美中之间的‘新冷战’,有些人还认为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他们相信美国很显然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科茨却给这些人“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具有误导性的,假设目前的情形和当时美苏冷战一样,确实可以获胜,但他们却忽略了过去和当下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他表示,冷战几乎完全是在军事和文化层面上展开并最终决出胜负的。而在经济层面,前苏联的那种模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当时的苏联既不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不曾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和全球经济供应链更是缺乏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经济领域,美苏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合作伙伴。
可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新冷战”,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用对付前苏联的方法对付中国很难奏效,更不用说成功了。
科茨声称,他的这番论调并不是希望美国在面对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行为”时不作反应,他更希望美国的反应是有连贯性的、有纪律性的且沉稳老练的。“恢复以往的冷战思维固然能激起我们的好战姿态,但这种姿态几乎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相反,可能还会引发双方的过度反应和危险误判。”
在科茨看来,美国必须制定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这一战略旨在管控中美的大国冲突,而不是“消灭敌人”。当务之急就是防止发生军事冲突,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
文章中,科茨还谈到了他所认为的中美在战略层面的不同点。他认为,美国政府实施的对华政策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而中国则是根据“精心计算后的长期战略”来实现自己的外交政策目标。
特别是在中国的这一部分,科茨把许多自己的观点写进了分析文章中。他声称,中国的长期战略中有一项“野心勃勃的外交政策”,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将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欧亚大陆。中国的战略还包括在科学技术上围堵西方国家,在数据收集和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全面主导权。
科茨表示,这些科学技术涵盖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和量子计算等领域,且中国始终想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军事层面。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早、更清楚地意识到,科学技术将会是这场历史性决战的决定性因素。
文章最后,科茨也谈到了美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不过看起来透露出着些许无力感。
他表示,像是关闭总领馆、制裁少数官员、调整关税或制裁个别公司,这些都只会激起对方的反制措施,对处理复杂的问题毫无帮助。
“面对来自中国的这些挑战,应该由美国领导其他国家,一起用团结而长远的眼光作出应对。最重要的是,美国和盟友的政策必须扩大外交和政治空间,以创造性和富有成效的方法处理问题。”简而言之,科茨的观点就是“拉上盟友”。
此外,科茨还宣称美国应当重新建构多边主义框架来“掣肘”中国。而不是像如今的特朗普政府一样极力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在国际社会中不断“退群”,引发各国反感。
他建议称,美国应重建具有“凝聚力”的联盟和多边机构,这些机构必须连贯且强有力地回应中国的长期战略构想。
“我们都知道,过去只有美国可以创造出这些‘工具’,当我们的盟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都开始意识到中国是未来共同的威胁时,他们将会越来越接受来自美国的‘开明领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