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在这里居住了51年,也持续了51年尝试离开这里,政府当然希望我们离开,我们也想离开,但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去。 ——1名马尼拉公墓的长居者
在中国,“凶宅经济”已形成了自有的一套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不乏中介、营销推手、投机者的身影。而在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家族超过2代人都住在墓地里,除了与死者为邻,无处可去。
https://www.flw.ph/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3NzA2NHw0MzY4YjMxYWVlNmQ5NDI3MjY5MWEzNGVlYjY2ZTM2N3wxNzMzMzAwNTE4&request=yes&_f=.mp3
点击这里收听文章音频
在中国 “鬼有什么好怕的,我们都是穷鬼。”
今年8月,一条“上海徐家汇一凶宅9小时被疯抢”的新闻刷爆了当地人的朋友圈,据查证该房源在2019年发生过一起他杀案件,最终成交价格低于市场价200万左右。
“杭州杀妻案”、“杭州丁桥命案法拍房”,让“凶宅”这个一直被中国人避讳的词,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当中。在中国, “凶宅经济”居然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了。
“凶宅”,一般指发生过凶杀、自杀、谋杀等非正常死亡的房舍。
在中国许多一二线城市,由于自身的黑历史,这类住宅的价格一般比市场正常二手房价格低25%-30%左右。它们不仅在城市房屋限购范围之外,且相对于同地段房屋性价比非常高。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购房产时,全新的房屋肯定是最佳选择,凶宅一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在面对现实生存压力时,在高强度的社会竞争、极高的生活成本、漫长的通勤时间下,人对凶宅的恐惧是可以忽略的。
毕竟,这是个不可多得的落脚大城市的机会。
在二手房屋交易市场,凶宅成交周期会比普通的房源更短,整个交易流程只需要1周左右即可完成。甚至还有房产中介将“凶宅”作为增加曝光量的噱头,“含泪出售凶宅”、“七旬老人心慌慌,小孩半夜哭闹不止,业主夜夜难眠”,这样耸人听闻的销售文案更吸引了很大的流量。
中国香港曾持续7年盘踞全球买房难度之首,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买不起房的普通人,只能申请“公屋”——政府廉租房,但这类房屋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摇号等待。香港房屋署定期会公布发生过命案的公屋列表,并提供相应的租金优惠,即使媒体对这些凶案的披露都令人头皮发麻,但申请凶宅的人数却仍逐年上升。
在香港,甚至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凶宅经济学”。香港著名“凶宅大王”伍冠流先生,着重投资这类房产,在经过一定处理后,再把它们租卖给不那么“信邪”的内地赴港人员或来港外国人,甚至有专注做这类房产中介公司,实时更新着相关大数据网站。
在高昂的房价、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风水”、“吉利”这些词就显得愈发微不足道了。毕竟,在中国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人无立锥之地,远比不吉利、撞鬼更加可怕。
在菲律宾 “除了住在公墓里,我们无处可去。”
https://www.flw.ph/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3NzA2MXxmZWIyNDRkMDg3YmY1ZmMxZGI0N2M0ZTU2OGI4N2Y4YXwxNzMzMzAwNTE4&request=yes&_f=.mp4
马尼拉(Manila)处在菲律宾国都区(NCR),是世界上最拥挤的、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贫民窟居民。每一年,数以万计的非定居人口从农村涌入首都,只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
但大多数人到了才发现,他们不仅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地方居住,因为别无选择,不收房租的公墓成了他们最终的落脚点。
马尼拉北公墓是菲律宾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公墓之一。约100万的亡者被安葬在华丽的陵墓中,有超过6000名的活人居住在那里,他们搭建出了一个独特的“墓地社区”。
这里的社区居民由工人、帮派成员、逃亡者、性工作者组成,他们睡在陵墓顶部或内部随意搭建的棚屋里,依靠守墓、掘墓、雕刻墓碑、售卖鲜花香烟给前来扫墓的人为生,守墓的费用每年仅约600披索左右。
欧罗拉奶奶和家人已经在公墓里生活了超过60年,并养大了3个孩子。她和她的子孙们被允许生活在一个陵墓的二楼,帮助死者家属看护打理墓地。
她说:“我不怕鬼魂,和死者住在一起,这里是和平的,为了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至少有尊严,有房子可住。”
在公墓里,有临时商店,出售小吃、肥皂、洗发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甚至有非常热闹的卡拉OK机摊位。孩子们在墓地里玩耍,学生们每天早晨出发去学校,青年们靠在墓碑旁闲聊嬉闹,守墓掘墓的工人闲时会躺在棺盖上休息。
他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区里一样,这些被马尼拉抛弃在墓地里的居民,都和欧罗拉奶奶有着相似的生活轨迹。
麦地那爷爷在1967年就搬进了Pasay市立公墓,作为最早一批入住者,他说:“一开始根本没人住在这里,现在我这个区域已经有50个家庭了。”
他独自居住在妻子和儿子的墓地不远处,他的儿子死于一场警察禁毒行动,“每天早上睁开眼能看见他们,我就挺高兴的。”
麦地那是一名掘墓者,在公墓里,如果死者家属无力支付租金,掘墓者会将骨头挖出并焚化,将墓地安排给下一名死者。
“我喜欢住在这里,这里很安静,比其他地更安全,而且是免费的。这里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它们可以让我养活家人并帮助别人。”
说话的间隙,他举起了一只腐烂的手,“你看,不管我们是黑色、白色、胖的还是瘦的,在死后我们都会变成相同的颜色。”
虽然公墓缺乏水电和其他基础设备,在马尼拉廉租房紧缺的情况下,公墓对流落街头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贫困、毒品交易、产妇低龄化,是这偌大又安静的墓地无法掩盖的现实。
但如今公墓也不能居住了。
2019年11月,为了更好地迎接在诸圣日(the All Saints’ Day)和万灵节(the All Souls' Day)前来扫墓的访客,马尼拉公共安全部(DPS)派出工作小组前往马尼拉北公墓进行了“清扫行动”,拆除了墓园内的临时房屋。
工作小组要求这些非正式居民搬离公墓,且只允许小贩在墓园门外售卖鲜花、食品和蜡烛。
约有200万扫墓者前往马尼拉各区域的公墓,公共安全部的工作人员清理出了26卡车的垃圾。
欧罗拉奶奶略带哽咽地说:“我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我们,我只能向上帝祈祷,就算一辈子住在这里,我也愿意。”
这些“墓地社区”居民在马尼拉,又没有了落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