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邵艺辉:处于文化弱势的女性创作者"更会琢磨"
12月24日上映的《爱情神话》,成为了年末大银幕上最大的惊喜。豆瓣开分8.1,两天内升到8.3,在2021年国产院线电影里名列前茅。片中的上海,没有出现外滩、东方明珠这些常见元素,也没有带着“魔都”标签,而是展现出了接地气、有纹理的真实市井生活。对白80%都是上海话,演员们也大多都是沪籍,人物、故事和城市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这部作品出自90后山西导演邵艺辉之手,是她第一部担任导演和编剧的处女作。在网易娱乐对邵艺辉的专访中,她还透露,最终成片也采用了她亲自剪辑的版本。这些都让人看到了她身上不可多得的才华。
一个女导演的诞生
邵艺辉作为导演邵艺辉被大家认识之前,很多人是从她的微博和一篇公众号文章知道她。
那时她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不久,写零零碎碎的小说,偶尔参与杂七杂八的编剧项目,遇上影视寒冬,生活也稍显艰难,只好做起副业。
一篇文章掀起的巨浪,是她自己都未曾想到过的,有人感同身受,也有人斥责她言过其实。浪头打到今天,甚至还有余波。
但她似乎没受到什么太大影响,坦坦荡荡搞副业,也潇潇洒洒继续创作。
在邵艺辉最开始的构思里,《爱情神话》的初始剧本,其实是一个“中年男人家的大门丢了”的故事,她没写大纲,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着写着,发现自己更想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复杂情感。
“也不用天天上班,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只是在生活。我写的是我熟悉的生活。”导演形容剧本创作阶段的自己。
她在上海生活了七年,跟影视行业脱离很久。身边主要的朋友们也都在上海,大多都是白领、媒体人和作家,也没什么影视行业的朋友。她们的年纪比她大一些,大多单身,事业有成,过得潇洒,给了她的创作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9年,邵艺辉将剧本送到了FIRST创投会,被当时任评委的麦特文化董事长陈砺志当场看中,他把这个剧本又给了徐峥,徐峥决定出演并担任监制,他又拉来一干人等,组成了现在的阵容。
2020年9月,电影就正式开始筹备,到了今年3月正式开机。速度之快和明星阵容之庞大连邵艺辉自己都没想到,“压根儿就不敢想去找明星的事儿,我本来就想找找我朋友,花100万拍了。”
筹备期间,她见了三位女演员,她们又给了她很多灵感,剧本变得更加完善。“其实见了她们之后,那之后的修改才是最重要的,能形成现在这种很鲜明的感觉,其实有一点就是为这个人去量身定做的。”
她用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作《红白蓝三部曲》来形容三个女性角色:
“李小姐是蓝色,她有着很自由的灵魂、但是不自由的处境,她其实没有她想象或者她向往的那么自由,就总在这种矛盾中。蓓蓓是白色,她追求的是平等,但她的内心经常是很失衡的状态,她老说一些渣男爱说的台词,但其实心里面也挺多结。格洛瑞亚当然就是红色了,又热情又很有生命力,但是又有一种很脆弱的感觉。”
导演的个人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风格。《爱情神话》展现出来的轻盈与精巧,跟邵艺辉本人的聪明息息相关。
作为文学系出身的新人导演,她很明白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并懂得如何巧妙避开。
比如找演员,“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些跟你的角色很像的演员,不要去想挑战让演员突破一下,我从来不想。”从马伊琍、倪虹洁、吴越三个女性角色,到徐峥、周野芒、黄明昊,“其实里面每个演员都好好的做自己就行了,不用去刻意表演。我自己知道不懂表演,那我就找那种很会表演的,不需要我指导的人。”
又比如她在写剧本时,就有意避开了大场面、人很多的戏,“我尽可能地把每一场戏都发生在很日常的那些场景里,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把握拍更大的场面,我就去拍我熟悉的,戏里这些地方都是我天天去的,写剧本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该怎么拍了。”甚至有几个地方就是她的朋友自己开的店。
她更擅长的是如何让一个人物立住。开拍前,她给每个角色写了人物小传,还细心设计了给每个人物的专属歌单,给到每一个演员来帮助他们理解角色。她对于音乐的不俗品味,也体现在正片里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配乐里。
她也懂得如何抓大放小,对目标清晰明确。邵艺辉是山西太原人,晋语语系跟吴语语系完全天壤之别,她很明白,自己要追求的并非普及沪语,而是要准确表达。“我前段时间看网上有一个上海人发视频说,上海话不会说我爱上你,都只说‘欢喜’,就是说没有这种表达,但我不会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表达,我就不这样去说了,因为上海话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要传达的意思。”
邵艺辉说自己是个“很讨厌煽情和矫情的人”,一旦故事里出现煽情的趋势,就会马上停下来,或者赶紧讽刺一下。这也体现在片中大量充满机锋的人物对话里。
《爱情神话》的台词很密,跟她同样对话密集的小说风格一脉相承,很多人从中看到了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影子。
正如片名《爱情神话》,虽然与费里尼的经典作品同名,但在结尾,邵艺辉还是用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消解掉了这个略显崇高的含义,余味悠长。
处于文化弱势的女性创作者“更会琢磨”
《爱情神话》是一部闪烁着女性智慧的影片,但难得的是,里面的每个男性角色也显得可爱不刻板。
近年来女性题材大热,在男性为主的影视圈里,不少男导演也尝试过从女性视角出发,拍摄他们心中的女性作品,但少有真正成功之作。要么把真正的女性感受拍得脱离实际,要么就刻意制造冲突,显得男性角色统统失去光芒,甚至刻意丑化。
能更敏锐地捕捉另一种性别视角,是女性创作者的长处吗?邵艺辉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在全世界的文化范围里处于弱势地位所导致的。
“我其实并不觉得在性别之间有差异。比如说有人说女性创作者更细腻,更追求一些内心的状态,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的,男性创作者也一样会有这些特质,很多品质并不是性别差异造成的。但历史上本来就是女性创作者比男的要少很多,女性的确是文化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男性就是一个强势的群体。但是在对于创作上,其实一个弱势群体才会去琢磨更多的东西。弱势的人会去琢磨强势的,强势的人可能觉得不太需要琢磨弱势的。不一定对,只是一个弱势的人又在琢磨了。”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引用普兰·德·拉巴尔在十七世纪说过的一句话:“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影片里,邵艺辉也借宁理饰演的小皮匠之口说,“女人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男人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少。”
《爱情神话》所展现出来的现代性别观念十分珍稀可贵。女性角色们可以大方调侃曾经背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枷锁,包括婚姻、爱情、人生观念,和其他女性之间能相互理解支持,和男性之间也能平等相对。
男性角色也回归到了“世界的另一性”而非“世界的主导者”的正常位置,他们可以下厨房做菜、去商店还价,也可以拔眉毛涂护手霜,大方表达感情。他们摆脱掉了传统的男性束缚,和其他男性之间的友谊也是全片最真挚且打动人心的段落之一。
因此,与其说这是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都市人的情感大观。男性和女性之间有情,女性和女性之间、男性和男性之间也有情。格局打开,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大方。
我们渴望看到更多的女性创作者和这样的好作品,因为她们不止能摘掉女性枷锁,也能摘掉男性的。
(一个小tips:
邵艺辉喜欢的女性创作者作品:《妇女参政论者》、《罗莎·卢森堡》、《汉娜·阿伦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