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2-3-1 07:05

我国去年基础研究经费达1696亿,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决定了科技创新能跳多远,而基础研究学科人才则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
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
会议指出,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也将进一步扩大投入。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
也就是说,去年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09%,比2020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作为创新活动源头,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对原始创新有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也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在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看来,基础学科需要“从娃娃抓起”,“虽然我们也引进了很多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以及外籍科学家,但在双循环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自己本土的科研人才从事基础研究。”他告诉第一财经。
根据今年2月初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引进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印发《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实施基础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条件等专项建设行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支持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强基计划”对构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根据规定,在“强基计划”推出后,试点高校同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和自主招生不同的是,“强基计划”是一项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大部分高校在招生简章中都提到“强基计划”学生不能转专业,而且一些学校也实行阶段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来对这批学生实施考核。
姚凯说,基础学科是一个“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领域,强基的模式,在于完善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机制。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作为“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首批36所试点高校去年也在招生方面做了部分调整。
比如,各高校普遍扩大“强基计划”入围高校考核比例,2020年一般按招生计划的3到4倍划定入围人数,2021年这一比例则是5到6倍。而且各高校基本都在高考后、出分前增加“考生确认”环节,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围学校考核测试资格。入围倍数的上调,意味着将有更多考生能够进入校考选拔阶段,而增加“考生确认”环节,也能遏制一部分考生临时弃考导致的名额浪费。
在专业方面,2021年各高校的招生简章显示,除了数学和物理等招生数量居前的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依托作物育种和动物育种这两个生物育种发展方向,新增了“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两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在培养模式上,各高校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为强基学生定制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招生办曾向第一财经介绍,该校的”强基计划”是“4+4”或“4+5(含海外)”本博培养模式。比如,在本科阶段,以理工交叉为特色,夯实数理基础、实施通识教育、注重科研能力训练,服务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免试直升资格进入博士阶段深造。在大四学段中,强基学生就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阶段课程,缩短本博学制完成学业,进入国家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如果参与各类海外项目,还可以弹性拓展到五年。
在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结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所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过科教协同和学科交叉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去年基础研究经费达1696亿,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