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每一年,世上都有900万人被它杀死|一周科技
欢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你将看到:①污染致死;②火星之“门”;③海豚蹭珊瑚;④大象悼念同伴;⑤大脑重返年轻的新线索。污染致死
每一年,全世界有900万人死于污染——这是最近发表于《柳叶刀-全球医学》一项分析得出的结论。
空气污染是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因素 | pixabay
研究者根据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的数据,对污染造成的健康负担进行了分析。据他们估计,各种污染因素2019年在全球共造成了超过900万人过早死亡,这占到了全部死亡的六分之一。与2015年相比,此次更新的数据并未显示出任何明显改善。
这些污染导致的死亡9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在全部污染类型中,空气污染依然是首要的威胁因素,它大约与670万死亡相关。此外,水污染与铅中毒也是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因素。
火星之“门”
最近,好奇号火星车拍下了一张引入遐想的照片:它看起来像是火星上的一扇门。
火星上的“小门” | Curiosity Rover
5月7日,好奇号利用桅杆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它正在攀登火星上的夏普山(Mount Sharp)。这个“火星之门”实际很小,它只有大约30厘米高、40厘米宽。虽然看起来像是某种神秘入口,但这其实只是岩石断裂形成的自然地质特征。无论在地球还是火星上,这种开放性断裂在基岩中其实都相当常见。
拍摄地的远景图像,红圈圈出了“小门”的位置 | Curiosity Rover
海豚蹭珊瑚
如何保持皮肤健康光滑?海豚的答案是:常到珊瑚上蹭一蹭。
视频:海豚们成群结队地蹭珊瑚 | Angela Ziltener
13年前,生物学家安吉拉·齐尔特纳(Angela Ziltener)在红海北部第一次观察到了印太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蹭珊瑚的行为。海豚们不仅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上蹭来蹭去,而且它们似乎还会仔细挑选珊瑚的种类。
海豚也时常受到皮肤问题困扰,图中显示的就是一只背鳍出现真菌感染的海豚 | Angela Ziltener
通过多年潜水观察与对被蹭珊瑚的采样分析,研究者发现了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海豚可能是在利用珊瑚对抗皮肤感染。海豚的扰动促使珊瑚虫释放粘液,这些粘液中含有多种抗菌活性物质,而反复的蹭珊瑚动作又能将这些物质转移到海豚体表。
哀悼同伴
大象真的会悼念死去的同伴吗?为了验证传闻,研究者们从视频网站收集素材,对亚洲象面对死去同类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视频:一头雌象带着死去的幼崽|Pokharel et al.
研究者共分析了25个案例,他们发现,面对死去同伴时亚洲象最常见的反应是嗅闻和触摸,例如用象鼻触碰尸体的脸颊或耳朵,或用腿摇晃尸体。它们也常常会发出声音,并且十分警觉。
大象面对死去的同伴时,有这些表现,包括携带幼崽(a)和嗅闻、探索、触摸、靠近尸体等(b)|Pokharel et al.
在12例有幼崽死亡的案例中,5例里的雌象(可能是幼崽的母亲)都带着死去的幼崽。她们用象鼻和嘴唇抓住幼崽,身边通常还有其他大象;有时走到半路停下,她们会把幼崽放到地上,但重新启程时仍会带走幼崽。虽然这类行为在灵长类、鲸豚类和非洲象中都有记录,但研究者仍然很震惊——小象刚出生不久就会行走,不像灵长类幼崽是由母亲抱着的。因此,母象带着幼崽,说明她们知道孩子已经与平时不一样了;或者说,大象知道这是死亡。
重返年轻
科学家们找到了让大脑重返年轻的新线索:动物实验显示,来自年轻个体的脑脊液能够改善年老大脑的记忆表现。
目前,这还只是小鼠实验的初步结果 | pixabay
脑脊液是围绕在大脑与脊髓周围的透明液体,它不仅为大脑提供物理缓冲与营养,同时也参与神经细胞的调节。研究者收集了10周大年轻小鼠的脑脊液,并将它们缓慢输注到年老小鼠的脑室中。实验显示,接受年轻脑脊液使年老小鼠的记忆表现得以改善,而输注人工溶液的对照组则无此变化。对小鼠海马体的进一步分析提示,这种改善可能源于一种名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的蛋白质,它能够促进脑内少突胶质细胞的再生。
这一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大脑衰老机制的认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药物研发思路——当然,它目前还不能直接应用到人类身上。
参考文献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lh/article/PIIS2542-5196(22)00090-0/fulltext
https://mars.nasa.gov/resources/26754/door-shaped-fracture-spotted-by-curiosity-at-east-cliffs/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2)00541-7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os.21174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22-0
作者:麦麦,窗敲雨
编辑:窗敲雨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