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蚂蚁消费金融首次发生高管变更,曾负责花呗借呗风控
作者 | 子卿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此前「消费金融频道」从消息人士独家获悉,蚂蚁消费金融向监管提交了高管变更申请,今日,蚂蚁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变更正式获批,为蚂蚁消费金融成立至今首次高管变更。
重庆银保监局公布核准乔占稳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职资格。
去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获批开业,在重庆银保监局的开业批复中显示,副总经理一职是由张克强担任,如开业不到一年,蚂蚁消费金融的高管首次出现更替。
来自蚂蚁最赚钱的部门
多方资料显示,乔占稳曾在蚂蚁金服微贷事业群风险管理部任职,在相关媒体报道中,乔占稳曾以蚂蚁微贷消费者风险政策与策略的负责人接受过采访。此外,乔占稳还同时参与过网商银行的产品开发团队。
蚂蚁的微贷业务(即信贷业务)主要分为2C和2B两种模式:面向普通用户的消费贷(即花呗)与现金贷(即借呗),面向小微企业的经营贷。
根据此前蚂蚁招股书显示,微贷科技业务是业务中最赚钱的业务,2020上半年,微贷科技业务营收285.8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39.41%,是整个蚂蚁集团营收中最大贡献者。
工商信息显示,今年3月,蚂蚁智信(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管发生变更,乔占稳卸任经理一职,由邹志鹏接任。
蚂蚁智信是蚂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业务。值得注意的是,蚂蚁智信和蚂蚁消费金融的法定代表人均为蚂蚁金服集团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
据了解,目前蚂蚁消费金融高管构成大多来自蚂蚁,黄浩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陈怀晟任总经理,孙建东、张克强、邵文澜、蒋理任董事,马宁、何钦铭任独立董事。
总经理陈怀晟同样来自蚂蚁微贷事业群,曾在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担任高管、负责蚂蚁借呗业务,此前任蚂蚁金服微贷事业群业务总监。
此外,蚂蚁消费金融其他关键岗位于去年年底也陆续敲定,分别为首席财务官余寅、首席技术官崔勇、首席风险官梅炜、首席合规官李鑫、首席信息官刘义。
2020年9月,蚂蚁消费金融获批筹建,注册资本80亿元,加上蚂蚁集团旗下的消费金融场景、流量和经验优势,蚂蚁消费金融成为国内消费金融巨头的预期十分明显。
股权信息显示,蚂蚁集团以50%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东,此外,其他几位股东为持股15.01%的南洋商业银行、10%的国泰世华银行、8%的宁德时代,7.01%北京千方科技,4.99%的中国华融以及4.99%的鱼跃医疗。
融资补血迫在眉睫
2021年刚成立的蚂蚁消费金融动作频繁,去年12月,蚂蚁消费金融曾进行过一次增资,不过后由于增资股东退出不得不暂缓。
根据当时中国信达发布公告内容,蚂蚁消费金融一共向全体增资认购方增发注册资本220亿元,注册资金由80亿增至300亿。
不过增资消息仅过去20天,鱼跃医疗、舜宇光学先后公告暂缓蚂蚁消金公司增资事宜,此后,中国信达也发出公告将不再参与蚂蚁消金的股权认购,标志着此次增资的夭折。
最初,筹建蚂蚁消费金融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阿里旗下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
根据监管要求,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去年11月,借呗和花呗先后宣布启动品牌隔离计划,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专属消费信贷品牌,蚂蚁消费金融的整改有序推进。
但蚂蚁消费金融的整改之路并不是十分顺利,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低于10%,杠杆最高是10倍,蚂蚁消费金融要在一年内承接万亿贷款余额需要大量的资本金,补充资本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因为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融资渠道本就单一,特别是新成立不久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方式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合规的消化两家小贷公司,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开业以来的主要工作。
目前,蚂蚁消费金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杠杆,一方面是积极寻在新股东增资,虽然此前增资受阻,但蚂蚁消费金融增资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受限于融资渠道的单一,目前蚂蚁消费金融仍在在银登中心频繁大规模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涉及金额达数百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