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3-2-15 11:57

“财富自由”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吗?



本文节选自《钱的第四维Ⅱ:财富素养常识》,作者许骥。
如今网络上铺天盖地谈论“财富自由”,仿佛这是人生的灵丹妙药。但即便拥有了这灵丹妙药,何不问问自己,是否为它准备好了保险箱。
所谓的“保险箱”,就是财富安全。
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中国香港,有个出身基层家庭的普通“80后”女孩Shirley,家境贫困,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她从小刻苦勤奋,17岁便开始打工,先后做过超市收银员、会展助理、补习老师、机场地勤等工作。
另外,Shirley有极高的财富素养和天赋。她很早就意识到纯靠工资只会成为“穷忙族”(Working Poor),吃力不讨好,所以用业余时间创立了自己的护肤品牌,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她又自学理财,通过投资内地银行和房地产股票,迅速累积了数百万资本。
她说:“ 永远不要用工作忙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你要相信你的价值大于公司给你的薪金, 这样你才会追求更高的薪金。有额外资金后,你便可作低风险投资,不然只会永远做穷忙族。”



虽然有数百万积蓄,但在香港根本无法实现财富自由,只够买房付首付。所以,20多岁的Shirley决定裸辞,独自前往欧洲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谁知刚到欧洲不久就碰上疫情,困在家中出不去,便在网上结交新朋友。Shirley认识了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孩,两人相谈甚欢。
某日,她和这位新朋友聊起理财的话题,说自己对投资方面很感兴趣,也交流了一些心得。新朋友介绍了一个投资软件给她,并没有过多的宣传和介绍。
Shirley谨慎地研究了软件,看到界面提供多种语言,还有客服,相当专业。她起初只是投入很少资金,成功汇出汇入,所以便不疑有诈。看到有优惠活动,便把所有资金都注入进去。谁知,这笔钱再也取不出来,整个软件一夜之间消失了。
Shirley向欧洲警方、美国FBI、香港警方均报过案,但没有任何一方受理。她不仅痛苦万分,而且还陷入深深的自责,因为她投入的资金中,有15万港元是最好的闺蜜委托她代持投资的钱。时至今日,闺蜜仍不停上门要求她在香港的家人还钱。Shirley的故事,说明了财富安全的重要性—— 没有财富安全,财富自由只是梦幻泡影。
在财富安全这件事上,一味指责骗子是没有意义的。有些骗子,起初也不是骗子。比如“庞氏骗局”的始作俑者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他起初只是看到一个商机,后来无法遏制地一步步滑向了犯罪深渊。
所以,创富者加强自身的财富安全意识和知识,才是保护财富的唯一秘方。当然,最能有效被保护的财富,也注定是那些无形的精神财富,因为只有你能传递,谁也偷不走。
不能被忽略的风险因素:人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H.奈特(Frank H. Knight)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对“不确定性”做了定义。与前文所说的“风险”不同,奈特认为风险是能被计算概率与期望值的不确定性,而不能被预先计算与评估的风险则称为不确定性。更为点睛的是,奈特提出利润是来自不确定性的论点。也就是说, 创富者恰恰因为承担了无法预测的风险,才赚取到财富。
所以当我们谈论财富的时候,无疑对风险怀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我们希望风险值趋向于零。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如果风险真的归零,财富也就消失了。
在所有与财富相关的风险当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大的。
人因为创造力而容易“见异思迁”,人因为觉察力而容易“朝秦暮楚”。我们下定决心相信一个人,有时候会遭到背叛。但世上无人能够“独活”。 尤其是当你拥有巨大的财富梦想的时候,不得不与人协作以创造价值。 但我们把权责交予信任的人,这人却可能见利忘义、知法犯法、监守自盗。
另外,还有人在专门研究人性,时刻想要在你头脑不清醒时乘虚而入。那些教授低级销售技巧的信息,都是对“人性的弱点”的钻营。



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抑或是“白纸”,这是个争论数千年仍未有答案的哲学命题。不过,站在现代金融和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它们显然都是站在把人作为一种风险的角度来设计的。 现代社会是由大量彼此陌生的人聚集而形成的,因此,现代金融和法律制度就要在最大限度上来防范人作为一种风险有可能带来的危害。
身为创富者出于“自私性原则”希望财富在自己的家族血脉中得到传承,希望自己对家族的规划蓝图在自己百年后得以实现,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正是出于这些最原始的人性之源,现代社会才发明了诸如信托之类的工具,用保护创富者财富和意愿的方法,激励创富者无后顾之忧地创造财富。
无论如何,在财富安全的世界里,对“人”的因素应持审慎的态度。
《西游记》里,孙悟空诚心保护唐僧,火眼金睛三打白骨精,却被肉眼凡胎的唐僧误会,不仅念紧箍咒,还将孙悟空逐出师门。幸而后来得菩萨点化,师徒重归于好。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菩萨来点化我们,但我们可以用现代金融和法律工具来防范“人”作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设置安全边界的益处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也称为“安全余额”,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或预期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它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说明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则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发展就越安全。
在投资中,永远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巴菲特的话语中,安全边际被形象地描述为一条“护城河”。巴菲特曾经多次说过,他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避开投资风险。每隔两年,巴菲特就会给伯克希尔公司的经理人写一封信,其中必定会有这样一句忠告:“ 你们不要忘记,经营企业如同守城,应当先考虑挖一条深沟,以便将盗贼隔绝在城堡之外。 ”
巴菲特成功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始终保持较宽的安全边际。例如,当年他投资可口可乐的时候,外界普遍认为其股价已经过高,不具备投资价值。但是巴菲特执意这么做,理由是可口可乐稳健的股价可以让伯克希尔公司具有一条“护城河”。他认为投资这样的公司肯定是“安全”的,至少在其后相当长时期内如此。时至如今,可口可乐仍然在全球饮料行业占据首位。事实证明,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是正确的。



安全边际理论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哲学。 比如,一个家庭的月收入如果是1万元,全部花光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样一来,家庭就失去了抵御诸如疾病之类风险的能力。一个没有安全边际的家庭,在遭遇不幸的时候注定会爆发巨大的矛盾。如果留心观察便会发现,生活中没有给自己留出安全边际的人往往情绪欠佳。
另外,很多人片面地理解一句俗语: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实际上,无论儿子女儿都要用“安全边际”来养。留有充分的安全边际,可以给孩子留出犯错的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今天不慎在外面摔碎了一个价值10万元的花瓶,作为家长,你有能力轻松地承担这一后果吗?如果有能力,家长还有可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但是如果没有能力,家长可能只会把情绪全部宣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处境,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好的。 没有安全边际的人,往往缺乏宽容度。
所以,无论是在投资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为自己挖一条深深的“护城河”。并且,无论是选朋友还是合作伙伴,我们也要寻找那些有充足安全边际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安全边际者从容。
如何培养财富素养 永续财富
点击卡片▼立刻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回顾精彩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富自由”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