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掀起“花炮热” 各地健儿“竞攀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圈”“出彩”
新华社三亚11月25日电 题:赛场掀起“花炮热” 各地健儿“竞攀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圈”“出彩”新华社记者罗江、吴茂辉、许仕豪
源于海南各少数民族群众爬树摘椰子的生产生活场景,攀椰竞速吸引各地、各族健儿同场竞技;花炮发源于南方,但北方强队的实力不容小觑……正在海南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上,各类竞赛项目点燃赛场热情。在运动会的推动下,原先局限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逐渐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1/26/4d77099f-091c-4f15-8ce3-ea7509948255.JPEG
11月23日,广西队选手与湖南队选手在比赛中争抢花炮。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碧海蓝天间,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滨海体育场连日来人声鼎沸。花炮赛场上,进攻方努力通过传递、掩护以摆脱防守得分;防守方积极追赶、拦截以阻止对方前进。看台上,观众热情高涨,锣鼓声、欢呼声不断。
抢花炮原是一些少数民族庆祝节日的民俗活动。通常在“三月三”或秋收后,广西、贵州等地一些村寨会开展抢花炮比赛。但随着运动会的举办和推广,参与这项赛事的人数越来越多。
1986年,抢花炮就成了竞赛项目,本届运动会上,花炮参赛队伍数量达11支,来自18个民族的176名运动员参与角逐。
“以前参加花炮项目的队伍比较少,赛事持续时间也短,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在推广这个项目。”北京花炮队队员、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教师贺忠亮说。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1/26/28091863-925d-4dba-8d82-0c88ecdd1a51.JPEG
11月23日,北京队选手夏提克·达吾列提别克(上右)在争抢花炮。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随着竞技规则不断完善,以及包括运动会在内的各类赛事持续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引更多运动员参与,从而又进一步推动项目发展。
先后以运动员、教练员身份连续参加了四届运动会,吉林秋千队教练杨玉丹见证了项目竞技性的提升。她说:“技术上一直在变化和更新,新兴强队持续出现,大家共同进步,会使得这个项目发展得更快、更好。”
一场场比赛搭起友谊之桥,为各地、各族运动员交流技术、增进感情提供了平台。攀椰竞速首次出现在本届运动会上,就吸引了10多个省区市的运动员参赛。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1/26/936f5b72-ca72-4abe-819b-08c8f5366d3b.JPEG
11月24日,海南队选手符诗军在攀椰竞速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24日,攀椰竞速决赛落幕,获得女子一等奖的海南队队员符诗军与获得二等奖的广西队队员韦姬华紧紧相拥。两人互道祝贺,热情邀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通过比赛我认识了姬华,我们相互学习、鼓劲,也期待以后常聚。”符诗军说。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获得攀椰竞速比赛男子一等奖的海南队队员罗军说,他在此前的赛事中结识了不少其他省区市、民族的运动员,并和他们分享了一些技巧。这次看到大家进步明显他很开心,技艺互鉴对项目推广是件好事。
赛场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持续释放魅力。在中国农业大学,贺忠亮和同事们开设的花炮选修课广受欢迎,几乎每堂课“爆满”。从上场“抢花炮”到场外“教花炮”,广西花炮队队长、柳州市柳江实验高中体育教师韦凯旋不仅编写了花炮校本教材,还长期奔走于全国各地开展花炮教学、交流和比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1/26/b594ae9e-d6b9-4ce7-9a1f-10c4e19d860b.JPEG
11月25日,贵州队球员孟繁霞(中)、余迪(右)在比赛中阻挡云南队球员邱雪接球。当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女子小组循环赛第三轮比赛中,贵州队47比45战胜云南队。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为期9天的运动会带来“最炫民族风”的文化盛宴,既充分展示各民族独特魅力,也深刻诠释民族团结的力量。东北满族群众热爱的珍珠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也生了根;起源于宁夏的木球,吸引全国各地观众到场观赛、热情助威。运动会上,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圈”“出彩”,不同民族同胞携手并肩、共襄盛举,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