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4-12-7 14:03

我们的春节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2/7/f76e5e49-62f2-4f93-b95b-46d8e3adfcdb.JPEG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12/7/732ce043-0625-498a-9f4b-ebd13b3ce09b.JPEG

中国画 《岁朝欢庆图》(局部),作者为清代姚文翰。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44项,为世界第一。
中国人围绕春节的丰富社会实践,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深刻记忆。本版邀请学者、艺术家讲述春节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他们与春节的故事、对“年”的感悟,与读者分享。
——编者
人类共享的文化礼物
萧 放
仲冬时节,从南半球的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传来喜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长期从事春节文化研究与教学的从业者,我参加了春节申遗过程。对于春节终于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感到自豪与骄傲。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文化底蕴深厚,春节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春节虽然得名于1914年,但作为岁首的中国新年,它在中国走过了3000年。历法岁首在古代名称不一,有正日、正旦、元日、元旦,其时间基础是新的年度周期的开始,即一年的元月首日。由于夏商周秦汉王朝历法不同,所以岁首日也有不同。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才将岁首确定在夏历正月初一,此后无论立法有多大幅度修订,岁首都固定在夏历正月初一。
春节本是立春之节,由于夏历岁首总是在立春附近,因此新年常常有迎春的节俗,这就为民国初年将元旦改名春节提供了实践依据。自1949年起,春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我们都享受春节的欢乐。2006年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后在春节类别下持续扩充。到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时,据不完全的宽口径统计,国家级非遗中与春节元宵有关的各类非遗项目有400多项,省级项目有800余项。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春节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春节非遗有四大类别:
一是年俗饮食非遗。年节美食,是新年最令人期盼的享受,中国南北地区都有不同的年节食品,这些食品的制作技艺、口味与饮食方式,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情感与伦理。如北方地区的面食制作技艺,霍州年馍、闻喜花馍都是年节的美食非遗。国家级非遗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中最负盛名的是庆祝新年的稷山麻花,因其独特的口感、精美的外观,更因其寓意着吉祥、团圆和幸福,受到人们喜爱。南方地区的麻糍、年糕是不可或缺的新年美食,如国家级非遗衢州邵永丰麻饼等是春节期间餐桌上的“常客”。
二是春节艺术。春节是盛大的传统艺术节,艺术类春节非遗有数百项。我们进入春节就是进入了艺术时空,大红的春联,喜庆热闹的年画,锣鼓喧天的年戏,高耸的台阁,诡异奇幻的脸谱,翻腾的龙狮舞,美妙的管乐与弦乐等等,让人沉醉。如木版年画是春节的传统美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北武强是四大非遗木版年画产地,都以精美的色彩构图与吉祥寓意烘托了春节的红火气氛。元宵的灯会灯彩是春节艺术最后的精彩展示,如秦淮灯彩、洛阳宫灯、北京灯彩都是国家级非遗。
三是春节娱乐。春节娱乐主要是群体活动,如逛庙会、耍社火、游灯会、行花街等,春节娱乐性非遗大多是为放松身心、增进社会活力而进行的文化设计。北京地坛庙会、厂甸庙会,汉阳归元庙会,秦淮灯会,长治社火,宁夏六盘山区春官送福,广州越秀行花街都是人气兴旺的节日项目,人们在春节娱乐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四是春节礼俗仪式。春节是年度循环周期的重要节点,是辞旧迎新、祈福求祥的重要节日。人们充分运用这一特殊时空,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在历史社会发明了种种礼俗仪式,它们构成春节非遗的重要内容。虽然我们在春节申遗时,只列了江苏省无锡市吴氏宗族、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刘氏宗族、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桃园村陈氏宗族等宗族祭祀仪式活动,但更普遍的是中国人在春节例行的祖宗祭祀礼俗。我们过年回家的重要动力,除了与亲人聚会外,表达慎终追远的缅怀同样必不可少。春节礼俗在辞年礼俗、团年礼俗与拜年礼俗的操演习练中,创造了人际关系的连接,为人们的情感与精神联系提供了互动的中介,为家庭社会的和睦和谐作出了文化贡献。
对春节文化与风俗进行解读与艺术性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春节增添更多光彩与魅力。其中的民间文学部分,如年节神话、年节民谣、年节故事、谚语等,都是我们在传承保护春节非遗项目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对象。
龙年岁末,我们的春节成功进入人类非遗行列,这是中国人的荣光,也是中国人奉献给世界的礼物。春节所拥有的和平理念、家庭观念与期盼未来丰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我们中国与人类共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财富。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春节是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广泛的非遗
对话人:刘魁立(民俗学家)周飞亚(人民日报记者)
春节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春节的申遗成功,也受到人们特殊的关注。
喜讯传来以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刘魁立多年来持续参与国家级非遗的评审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对春节申遗的重要意义,他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记者:作为专家组成员,您参与了多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论证过程。在您看来,春节申遗与其他项目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刘魁立:在中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44个项目中,春节是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广泛的项目之一。这一点,从它的子项目之多就能得到充分彰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遗分为五大类,即: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春节最符合的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这一类别,但其他四大类的文化元素,在春节中都能找到。
春节也是拥有最多传承人的非遗项目。每一个子项目背后,都有一个世代传承的群体。春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春节各种习俗和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传承者、创造者。
记者:申遗成功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您认为,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春节文化?
刘魁立:传承发扬春节文化,首先要对它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其实,我更愿意用“年文化”来代替“春节文化”。“春节”这个词是1914年才开始使用的,自古以来,我们过的一直是“年”。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年”意味着什么呢?
“年”是总结昨天,在此画下一条线,迈入一个新的时间周期,许下对未来最美好的希冀。在这个特殊时刻,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在共同的节庆仪式中,产生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通过登门拜年让人际关系重启,于是,一年中闹过的不愉快、因长久未见产生的疏离,都在这样的场合烟消云散,感情变得更加融洽;人们在过年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展示出最可亲近的一面……没有哪个节日像“年”这样,包含了人和环境、自然的关系,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记者:近年来,春节民俗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逆向”过年、旅游过年,等等。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刘魁立: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这类现象,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变化自然兴起的,是传统民俗的延续,并没有本质区别。我幼年生活在小城市,过年时,人们会挨家挨户去送拜年名帖,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有信箱,每天早上起来去信箱找拜年名帖来读,是让我感到特别快乐的事。现在的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名帖吗?我认为,不能因为强调原汁原味的民俗传统就一成不变。至于“逆向”过年、旅游过年,仍然是一种团聚。无论过年的方式如何变化,由人和人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幸福感,这个内核没有变。
记者:面临这些变化,也有不少人指出,现在“年味儿”似乎变淡了,春节的“假日”属性越来越浓。
刘魁立:的确,过年需要更多仪式感,一些年俗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恢复的。但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年味儿不仅仅是在饺子和压岁钱里,年味儿在人们心里。
记得有一年我在上海,有事耽误不能回家过年,大年初一那天,走在大街上,我见到每一个路人都想问候一声“过年好”。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那个特殊的时刻,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每一个相遇的陌生人,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这就是年味儿。只要我们内心还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年味儿就永远不会消失。
记者: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恢复和增加“过年”的仪式感?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刘魁立:可以从最简单的一些小处着手。比如,更加强调过年的时候要穿新衣。现在大家的日子好了,一年当中随时在买新衣,过年穿新衣好像就没什么特别了。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过年穿新衣背后的文化内涵,修边幅、整仪容,代表着万象更新之际,人们对更美好自我的追求。大城市可以更多恢复“走街”的传统,比如跑旱船、行花街、踩高跷等。此外,更好地发挥社区在过年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这些行动,把一些式微的传统重新栽种到每个人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刘大先
那些经历了长久历史积淀的节日,因为年深日久、代代传承,人们身处其中、习以为常,往往对其隐藏着的文化密码日用而不觉。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童年的时候,家在乡村,每当年到如期,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返回家乡。上坟祭祖、洒扫庭除,除夕之日要贴上春联,燃放鞭炮,叩谢长辈,一家人再团团圆圆地吃个年夜饭。守岁过后的大年初一,小伙伴们成群结伴,挨家挨户地登门拜年。成年后到城里生活,许多习俗慢慢淡化,再回想起来,不免有些乡愁般的怅惘。
记得我见过的最多的一副春联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横批是“普天同庆”。当时不觉得什么,后来偶尔读《春秋》,才发现这副在中国老百姓中可能流传最广的对联其实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它来自《春秋》中的“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解释这段经文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元”是君王登基的开始,春是一年的开始,那么为什么要将“王正月”解释为“大一统”呢?汉代学者何休注释说,“统”就是“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这一说法被广为接受,就是说,接受天命的王者,要将政教通行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重新确立正月初一,给天地、百姓、万物一个全新的至正的开端,开辟历史的新时期和天地的新纪元,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
时间在这里统摄了空间,或者说,只有当时间的标准确立之后,社会才获得稳定秩序,天下才得以统一。这并不是全然人为的结果,而是顺应自然的产物。春节是人们从狩猎采集转到农耕之后的一个节点性时间,秋收冬藏、谷粮归仓,阶段性的收获结束了,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运作。春节表征了“辞旧”与“迎新”的双重含义,从农事的自然时序推衍到社会的节令,进而成为生命的韵律和生活的节奏,自然时间、社会时间与人文时间融合为一,已经是内含于中国文化基底的思维和语法。人们经过一年的劳作,在春节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为新的开始蓄积着身体与精神能量。
这是一种源于古老文明的智慧,和合着人与天地万物相协调的生态意识。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当然部分地打破了农耕社会的许多时间秩序,但是它不会消逝。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核,尽管春节的外部形式可能有所改变,但是其内部的精神观念,如敬老爱幼、阖家团圆、祈福憧憬等,依然生生不息。尽管我童年时代的许多春节仪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各种新的形式,尤其是新媒体、数字化的过节方式,继续传承着这一文明的果实。
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它为人类整体性文明贡献了中国的人文智慧,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当春节序曲响起
郎 朗
春节申遗成功!在奔赴法国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音乐会的途中,我看到手机上的新闻推送,感到开心又自豪。
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有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3年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将传播到世界上更多的角落,迎来更多朋友的喜爱。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不论海内外,一谈到“过年”,就会唤起我们的共同记忆,激活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我的春节记忆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春节是春天的旋律、希望的旋律。小时候,春节的前奏从腊月二十三响起,高潮段落是除夕守岁,这旋律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花灯。在我的老家沈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舅舅、姑姑姨妈,一大家人要围炉守岁。热炕、堆雪人、放鞭炮、抽冰嘎、吃酸菜馅饺子,可太热闹了!大年夜还有一个固定节目,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要回忆自己在过去一年的收获,并对未来一年许下愿望。后来出国留学,过年更像是过中秋,举家团圆的时刻,也是思乡情切的时刻。最近几年,我更喜欢回国过年,因为这里有我的根。过年是团聚也是再出发,过完年,过去的一年才算画上圆满句号,才有更多能量奔赴未来。
春节是世界感知中国的一个窗口,激发着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有人说,《春节序曲》一响,就感到年来了,年味儿飘香四溢。作为流动的艺术,音乐抒发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共情,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我曾担任2023“欢乐春节”文化大使,我的春节记忆写满大大小小的演出,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一起辞旧迎新的时刻。在华盛顿、布鲁塞尔、东京等地的春节演出,我会演奏《摇篮曲》《雪花》《春舞》等看似不太有年味儿的作品。在我看来,春节是绚丽多彩的,我们讲述春节的音乐也应该多元。
美食也是向世界推介春节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国外演出后,我们总会选一家当地的中国餐馆共度新年。席间,有中国朋友,也有外国朋友,大家分享各自国家迎接新年的故事。世界各地都有庆祝新年的方式,谈到中国春节,外国朋友最感兴趣的往往是从火锅到水饺、从汤圆到年糕,花样繁多的中国美食承载着中国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周而复始。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迎接新年的仪式各有特色。传统年俗在传承中焕新,一些新年俗也不断加入。我曾登上西安古城墙观赏自贡花灯展,传统非遗融入西北风情的新式花灯,让我印象深刻。
春节最是年味儿浓。这味道,是全家团圆的热闹喜庆,是晚辈孝敬长辈桌前敬的一杯酒,是长辈勉励晚辈祝福的一个红包,是盘坐热炕共吃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中国的滋味绵长……这年味儿里,有满满烟火气,有浓浓人情味。
(作者为著名钢琴演奏家)
版式设计:汪哲平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7日08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