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5-2-24 09:39

商业银行拓展非息业务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财富与资管





文/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研究员叶怀斌
银行业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当经济发展放缓,政策利率走低时,存贷款等息差业务将受到巨大挑战。在低利率环境中,美日欧银行业加强对财富资管行业的客户覆盖及产品建设,拓展金融市场交易,大力开发投资并购业务,发挥交易银行业务跨周期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中国银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大力发展非息业务,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经营往往面临巨大的息差挑战。相对而言,非息业务因受低利率环境影响小、信用风险暴露低、资本节约明显等优势,成为国际大型银行的发力重点,可为我国银行业提供借鉴。
发展非息业务是银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的重要手段
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改革叠加低利率环境往往是一国非银金融以及银行业非息业务繁荣的起点,金融机构通过大力发展非息业务,丰富业务结构,不断夯实持续经营能力。
非息业务能够有效缓解低利率环境对银行的挑战。商业银行利息业务呈现重资产、重资本、重利差收入的顺周期特征,而非息业务则与之形成互补。一是非息业务以相对平稳的手续费、佣金等作为收入来源,一定程度规避了利率波动的影响。二是更加多元、开放的非息业务有利于贯通金融要素市场,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利息、非息业务协同发展。三是非息业务符合轻资本发展方向,有利于节约资本,提升资本回报率。
大型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发展非息业务具备规模优势,非息收入是国际大型银行跨周期经营的重要支撑。国际大型银行往往是金融混业监管下的商业银行,可以拓展多元化非息收入,应对利息业务收缩的挑战。三菱日联在日本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中积极发展非息业务,围绕轻资本、轻资产的业务重点,不断增强非息业务韧性。集团非息业务收入占比在2009年以后基本维持在40%以上的较高水平,对营业收入稳定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美国大型银行是另一个典型代表,摩根大通银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行、衍生品等非息业务大幅收缩,但在随后到来的低利率环境中,摩根大通非息业务再次大幅上涨,2021年非息收入占集团营业收入比重达57%。在欧洲,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其非息收入占比表现与摩根大通类似,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逐步复苏,在2021年达到48%的阶段性顶点。
国际大型银行开展非息业务的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中,混业经营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形成了多元的非息业务体系,通过发力财富资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交易银行、保险等领域,持续推动收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客群及产品覆盖度,发展财富资管业务
财富资管业务与客户的资金积累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中,企业、居民对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更加旺盛。一方面,低利率环境增加了市场中的流动性,成为促进财富资管业务发展的货币基础;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存款的投资吸引力降低,更加多元的财富资管需求明显提升,成为财富资管业务发展的市场基础。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施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并在较长时期内将政策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全球管理资产规模与利率周期变化基本同步。2010年全球财富资管行业管理资产规模47.6万亿美元,2021年达116.6万亿美元,增长近1.5倍。
从国际经验来看,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普遍占美日欧代表性银行非息收入的20%左右。其中,以客户的价值创造匹配服务资源、发展另类资产投资管理以及托管业务成为低利率环境中部分银行获得成功的重要方向。
第一,精准定位目标客群,以客户的价值创造匹配服务资源。一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对长尾客群的服务覆盖,降低服务成本,推动财富资管业务规模增长。二是加大对高净值客群的服务资源投入。特别是提供投资管理、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税务和遗产规划和专业财富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三是加大机构客户营销。机构客户在低利率时期表现平稳且客户黏性较强,是资管业务的压舱石。
摩根大通将客户价值创造与服务资源的平衡作为低利率环境下财富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针对性服务措施在各客户群体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绩。在低利率时期,摩根大通持续稳固机构客户基础, 2009年,机构客户在管资产(Asset Under Management,简称AUM)占集团在管总资产比重的59%。私人银行客户是摩根大通服务资源投入的优先领域,2009年率先从危机冲击中恢复,在管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达到历史最高的49%。零售客户群体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降低了户均服务成本,2009—2014年平均增速达17%。
第二,平衡发展不同风险类别及收益的财富资管产品。财富资管产品包括以股票、债券为主的主动管理型产品,以商业养老保险、年金等为主的多元资产解决方案,以及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另类投资产品,不同产品类别具有不同的风险和预期收益。
低利率时期,国际大型银行加大财富资管产品体系建设,并通过适当并购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在具体产品上,重点发展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适度发展权益类产品,关注另类资产投资。例如在2022年大幅加息前,摩根大通陆续收购了在节税解决方案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55ip、以Smart Alpha投资组合闻名的财富管理公司Nutmeg,全球领先股票计划管理服务提供商Global Shares。通过持续加大投入,摩根大通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财富资管产品体系。
第三,大力发展以财富资管为基础的托管业务。托管业务利润率低,但几乎不承担信用风险,需要在技术上大量投入以奠定先发优势。低利率环境下财富资管行业的繁荣为托管业务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美国托管市场占据了全球托管市场近一半的份额,由于较强的规模经济属性,两类银行在托管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绩。一类是以摩根大通、花旗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二者均为全球最大的机构托管人之一,资产托管规模分别达32万亿和25万亿美元,拥有超100个海外市场的全球托管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和2020年两个典型的低利率时期,摩根大通、花旗的托管资产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大幅增长,2009年托管资产分别同比增长10.4%和12.7%,2020年托管资产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8.2%。另一类是以纽约梅隆和道富银行为代表的专业托管银行。专业托管银行剥离了传统银行的存贷业务,专司托管业务。高度的岗位集约化、流水化,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固定化,有效保障了托管服务质量和效率。低利率时期是大型托管银行托管资产增速最快的时期。
适度拓展金融市场业务交易范围
低利率环境往往对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重要机遇。金融市场业务包括债券、外汇、大宗商品等产品交易,能够有效缓解高收益资产不足的困境。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有利于提升市场敏感性,增进同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美日欧代表性银行中,金融市场业务是重要的利润中心。
以摩根大通、三菱日联和汇丰银行为例, 2010年三大金融集团的金融市场业务迅速恢复盈利,营业收入止跌企稳,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109亿美元、24亿美元和72亿美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回暖契机转变业务结构,加速发展证券交易业务,降低资本占用,成为国际大型银行的重要战略。
第一,加大债券配置力度,适度提升海外高收益债券配置力度。主动加码债券配置是日本银行业摆脱国内净息差极端低迷与信贷业务盈利能力疲弱的重要途径。1997年之前日本银行业证券投资结构较为稳定,1997年后日本加大了国债配置比例。在2011年日本央行启动负利率政策前,日本银行业主要投资日本国债等本土固收类资产,此后主动大幅增加海外债券的配置比重,有效提升盈利能力。
三菱日联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是日本银行业在低利率时期的典型代表:2010年,三菱日联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以国内债券为主,其中日本国债占所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65%;在负利率执行后的2015年,集团海外债券配置达22.6万亿日元,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32.5%,较2010年增长13.8个百分点。此后,国际债券占集团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
第二,把握外汇市场交易机会。低息货币催生外汇市场交易机会,充裕的流动性下,外汇市场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提供了新选择。日本外汇交易量居于全球市场前列,日元发行量巨大且属于低息货币,在外汇交易中通常被用来套取利差,加之日元可以自由流通,使得日元成为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之一。
2000年以来,日元政策利率持续处于零利率或负利率水平,在美元、欧元相对强势时期,日本银行业外汇相关的衍生产品收益和即期外汇买卖收入大幅增加。日本银行业借助日元低成本优势,积极开展外汇交易业务。
第三,积极关注大宗商品市场结构性机遇。国际银行业以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业务为抓手,拓展产业链客户基础,以做市交易和对冲交易为重点,突出塑造大宗商品金融服务价值。
以摩根大通为例,在2014年出售大宗商品现货业务给摩科瑞能源集团后,其大宗商品服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参与大宗商品场内衍生品代理和清算,通过接受交易指令向客户收取佣金、提供通道和结算服务;二是开展大宗商品融资业务,为大宗商品贸易提供贸易融资,为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提供交易融资;三是提供大宗商品订制化风险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冲、套期保值等需求......‍
付费¥5
阅读全文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2月刊总第135期
编辑丨王茅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01
02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业银行拓展非息业务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财富与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