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面塑国画彩绘 校友联五届夏令营邀廿三菲裔师生同行
展示面塑花卉作品
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菲律宾校友联总商会讯:5月21日,夏令营仍在鲁东大学课堂上,学习胶东面塑、国画和泥老虎彩绘,细心观察揣摩,手脑投入,方能体验其妙趣。
学生认真听讲,陈巧薇的国画作品被评为最佳作品、林莹莹国画第二名、林世佳国画第三名;
胶东面塑乃民间传统工艺,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此工艺在城市已不多见,但在烟台各地农村,面塑仍是婚嫁建房等喜庆事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青年人结婚要做“龙凤呈祥盆”、“鸳鸯”,老年人庆寿要做“寿桃”。用得最多的是农村盖房上梁时,要做“狮子”、“老虎”,有“看门狮子把门虎”之说。此外还要做一些小型面塑,上梁时,由工匠们在梁上把面塑、糖果往下洒,让人们争抢,使喜庆气氛达到高潮。在烟台民间流传这样一句歌谣:“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胶东面塑这一传统工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授课的陶老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给大家展示了民间各式面塑作品:各种动物、花卉、人物和风景,花样之多,数不胜数。他还现场演示了用一双巧手塑造的一尊尊妙不可言、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像林黛玉、杨贵妃、嫦娥等难度极高、手法及其复杂的作品,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是用面做成的,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赢得同学们啧啧称赞与惊叹!陶老师介绍,民间在做面塑时,要先把小麦精粉调入适量白糖,和好面团,发酵后经过糅、搓、叠,塑出人物花卉、鸟兽鱼虫、吉祥的图案、戏曲人物、再用工具进行剪、点、捏,使其特点突出;蒸熟后,再涂上色彩,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面塑就做成了。为省时间,现场体验捏面塑之乐趣,陶老师已为大家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面团,然后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把面揉成需要的形状、如何在面上压制出线条,用各种颜色搭配制作出一朵有枝有叶的艳丽花朵面塑。同学们跟着老师小心翼翼地揉面、拼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所有的同学都在圆盘子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面塑作品,大家一起手捧面塑鲜花合影留念,来了一个“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大合照。
展示国画作品
国画课,令营员们最有成就感。鲁光教授给大家介绍,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将描摹与想象融合,专心致志,精心创作,用一双双稚嫩的手拿起了绘画毛笔,开始了画莲花与虾的创作历程。由于大家大都是第一次用毛笔画国画,有的营员面对白色画纸迟迟不敢下笔,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下才开始用笔。有的营员,拿起笔来大胆泼墨,无拘无束;有的营员仔细揣摩,边看边画。老师耐心示范指导,告诉大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很多同学真是灵气十足,画的虾活灵活现,颇有意境。最后,老师对画作分别点评,指出成功之处和应注意的问题。老师说,同学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品,有的完成得相当不错,显现较高的绘画天赋。陈巧薇(陈增文女儿)的国画作品被评为最佳作品,第二、三名为林莹莹(林清愿女儿)、林世佳(林少凌儿子)。
展示泥老虎作品
同学们再接再厉,又开始体验泥老虎彩绘。泥老虎是胶东的一种民间泥塑,是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 ”泥老虎因为拉动首尾会发出“咕嘎咕嘎”的叫声,是深受孩童喜爱的玩具,同时还因其威武造型、鲜艳色彩,成为镇宅吉祥物。
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白胚泥老虎,需用细细的毛笔,把它的颜色一点一点的画丰满,画漂亮,实非易事。老师摆出一个传统样板,可绝大多数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对色彩和构思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地描画着自己心目中的那只最美最勇敢小老虎。女同学笔下的小老虎有的秀气通灵,有的勾画精美,有的演绎出了毕加索风格、梵高的印象画风。男同学笔下的小老虎,有的粗犷豪放,有的色彩活泼,有的竟变成了蜘蛛侠和超人虎。大家都捧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版泥老虎作品,五彩缤纷、神采各异,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一阵“咕嘎咕嘎”,好一个群虎闹春!
民族舞蹈课上,老师带领营员们学习婀娜多姿的傣族舞蹈。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的舞蹈动作,跳起来赏心悦目,深为女同学所喜爱。几位带队女老师也忍不住美的诱惑加入了学习队伍,认真练习起那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
今天是在鲁东大学课堂学习的最后一天,虽然时间短暂,但是营员们都收获了许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体验,在心中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户,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就流露出将来要到中国留学的小小心愿。这让老师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种子已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令人欣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