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就是“清朝戴笠”,官职之大武功之高超乎想象

时间:2025-2-8 12:40 0 2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乃大清国满洲镶黄旗、尚虞备用处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竿长头等侍卫兼充掌翊卫扈从事、赏穿黄马褂、钮钴禄·费洋古。”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对着洋人自报家门的时候,颇有刘备风范——刘备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对着小童自报家门的时候,也是一长串头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诸葛亮的小童“记不得许多名字”,那些洋人也根本就不知道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地位有多高,甚至连能不能听懂他的话都是一个问题。
咱们之所以连续两次说是“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而不直接说“费扬古”,是因为历史上确有费扬古其人,但他不姓钮祜禄而姓董鄂,这两个姓都出国“名后”、“名妃”、“名臣”:甄嬛的历史原型、熹贵妃、孝圣宪皇后,曾与慈禧平起平坐甚至位在慈禧之上的慈安太后,在《铁齿铜牙》中跟纪晓岚斗嘴的和珅,原名就叫钮祜禄·善保。
DSC0000.jpg

钮祜禄家族的人确实大部分属于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也有钮钴禄不属于镶黄旗,比如和珅),清朝至少有八位皇后或皇太后姓钮祜禄,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钮祜禄读作“扭护路”而不是“扭轱辘”、“扭葫芦”,清朝的正黄旗和正白旗的“正”年“整”,其他的就读原音了。
洋人不知道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地位有多高,但我们却似乎应该知道,因为粘杆处实在是太有名了——那就是“血滴子”的历史原型,此机构是雍正皇帝胤禛创立,大本营就在雍亲王府。
清朝第一贪官权臣和珅,起步就在粘杆处,这在《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中有明确记载:“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四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寻授三等侍卫,挑补黏杆处。四十年,直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DSC0001.jpg

有人说《唐人街探案1900》中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自我介绍时出了错,应该是“镶黄旗满洲”而非“满洲镶黄旗”,但是我们细看清朝遗老编纂的《清史稿》,就会发现岳云鹏没有说错,史书就是那么写的。
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在介绍出身的时候,是需要把满、汉、蒙放在前面的,介绍职务的时候,倒是可以称为“镶黄旗满洲”,比如《清史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佟图赖,汉军镶黄旗人;卓布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费扬古,栋(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镶黄旗满洲,都统一,副都统二,印务参领二,参领、副参领各五,印务章京八,佐领八十六,骁骑校八十六,印务笔帖式八,凡二百有三人。履懿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康熙)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
如果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是介绍自己的职务,并真有那样的职务,就应该叫“镶黄旗满洲都统”或“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但显然他还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他只是个粘杆处大头领而已。
DSC0002.jpg

说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只是粘杆处大头领”,那是相对于王公大臣而言,他跟军机处大臣是没法儿比,但是他外放为官,起码能当个藩台(从二品布政使)、臬台(正三品按察使),因为“粘竿长头等侍卫”原本就有正三品官阶。
清朝的大内头等侍卫至少是正三品,晋升至正一品比比皆是——这您还真别不信,我们熟悉的福康安和他“爹”富察·傅恒,都是从蓝翎侍卫晋升为头等侍卫,然后受封“超品(比一品还高)”的一等公和郡王的。
粘杆处由胤禛当雍亲王时创立,后来有了更高大上的名字叫“尚虞备用处”,该特务机构有“粘竿长头等侍卫一人,二等三人,三等二十一人(蓝翎内拣补);蓝翎十有五人(拜唐阿内拣补);协理事务头等侍卫一人(粘竿长头等侍卫兼充)”。
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是“尚虞备用处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竿长”,那就是相当于戴笠的角色:王公贵族兼任“尚虞备用处大臣”,但只挂名不上班不管事,真正负责的就是“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杆长”。戴笠到死也是“军统局少将副局长挂中将职务军衔”,挂名的“军统局正局长”贺耀祖、钱大钧等四人都是中将加上将衔或正授上将,其“本职工作”是老蒋侍从室主任。
DSC0003.jpg

我们可以这样说: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基本相当于“清朝戴笠”,但是肯定比戴笠的武功高。
粘杆处一开始是雍亲王胤禛以“粘知了”为名组建的秘密特务队伍,一定是武功出类拔萃且出身“清白”的人才可以担任。
胤禛成为雍正皇帝之后,粘杆处扩编为“尚虞备用处”,就可以从皇族子弟或功臣之后中精挑细选高手来充当侍卫:大内侍卫在京城和外省横着走,粘杆处侍卫是大内侍卫中最有权势的一拨人,相当于皇帝贴身保镖,一般抓人杀人的“小事”他们不屑为之,但武功必须绝对高强,他们可以说是“侍卫中的侍卫,保镖中的保镖,高手中的高手”。
《唐人街探案1900》之所以让岳云鹏饰演的大内高手叫费扬古,是因为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不止一个:多铎有个儿子叫爱新觉罗·费扬古,孝献皇后(顺治的董鄂妃)的弟弟、抚远大将军、领侍卫内大臣、一等襄壮公叫栋(董)鄂·费扬古,《清史稿》中还有个八品官也叫费扬古。
DSC0004.jpg

董鄂·费扬古“状貌魁异,朴直有远虑”,倒是跟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有一两分相似:两人都很质朴,但显然清朝初期的那个费扬古更威猛雄壮一些,而《唐探》中的费扬古胖嘟嘟的倒有点像和珅。
历史上的和珅当然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搞笑,他其实也是粘杆处出身:“乾隆三十四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寻授三等侍卫,挑补黏杆处。四十年,直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如果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生活在乾隆时期,那么他就当过和珅的顶头上司,他们都是“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龙”的高手,电影中的费扬古用飞刀,那其实就是暗示他原本善用的暗器是“血滴子”,因为那家什有点大,带不到国外,在国外也买不到,所以就只好用飞刀了。
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是“粘杆长”,“粘”应该念“詹”还是“年”,网上有争论,但是我们看看《清史稿》,就不用争论了:粘杆处在史料中叫“黏杆处”,“黏”字只有一个读音。
DSC0005.jpg

至少正三品官阶,是万里挑一的高手,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相当于清朝的戴笠,其官职有多大、武功有多高,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这就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七步、五步、三步之内,是刀快还是枪快,开枪的和飞刀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刀再快,也不如枪炮的杀伤力大,这也正是岳云鹏饰演的费扬古含恨而终的原因。
《唐探》中的历史讲完了,笔者掌握的史料有限,所以最后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在您看来,岳云鹏饰演的“尚虞备用处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竿长头等侍卫兼充掌翊卫扈从事”费扬古,真正的官阶应该是几品?他到六部或都察院、各省为官,能坐到怎样的位置?说他是“清朝戴笠”,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