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力量

时间:2025-4-2 09:31 0 35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八届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等民间组织和机构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系列边会,围绕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助力妇女权益保障等主题同国际组织代表、各国非政府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研讨,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权发展成就,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力量。
为解决全球治理不平等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广袤的高原、巍峨的雪山、繁华的香江、热闹的街道……发言嘉宾播放的关于中国西藏、香港发展成就的纪录片,受到与会人员关注。在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主题边会上,中外人士围绕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减贫与发展经验、全球人权治理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少青说,当前全球出现严重影响社会凝聚力甚至政治稳定的思潮运动,原因之一是贫富严重分化或经济社会权利的高度不平等。中国通过相关政策和立法保障经济和社会平等权,中国的政策框架、发展优先理念及“共同富裕”目标为解决全球治理不平等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法国纪录片导演让—米歇尔·卡雷说,一些西方国家虽然标榜民主与人权,但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却日益受限。他在中国西藏所拍纪录片《深入西藏》曾被德法公共电视台批准,但后来被禁播。这凸显了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对人权概念的政治化操弄。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孙萌表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并举的道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全面贯彻人权保障思想。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别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达璐表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全球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唐颖侠表示,人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三者紧密相连,这要求各国在国家层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中国通过提出并实施“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并在多个层面推动相关举措,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香港全球青年专业倡导行动创始召集人刘仲恒表示,香港特区积极搭建青年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青年广泛参与全球议题讨论,同时切实保障青年的教育权、职业发展权和社会参与权。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索朗卓玛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西藏现代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她表示,这一教育模式契合西藏实际情况,为当地儿童提供了更公平的教育机会,不仅有效保障西藏人民的受教育权,确保教育公平,也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公平与可持续的未来
会议期间,中促会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非政府组织:助力妇女权益保障,建设公平与可持续的未来”主题边会。中外人士齐聚一堂,分享各国在提升妇女权益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
中促会副秘书长肖宁宁表示,2025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30周年。中国社会组织在助力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男女平等和妇女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将继续通过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分享最佳实践,并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等倡议。
日内瓦爱梦成真基金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斯塔克伯格表示,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全球妇女权利取得了巨大进步。“妇女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努力建立一个可持续世界的进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克里斯托弗·斯塔克伯格说。
古巴联合国协会人权事务协调员莉桑德拉·阿斯蒂亚萨兰·阿里亚斯表示,在古巴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下,古巴在促进和保护妇女人权、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然而,美国长期对古巴的封锁和制裁影响了古巴政府进一步提升妇女女童权益的能力。
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林颢伊是该组织第一位女性负责人。她说,《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和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全球框架为实现性别平等提供了指导。“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法律保障和政策措施促进妇女发展。”她表示,2022年,香港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排名全球第四,反映了香港在健康、教育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进步。
中促会秘书长王香奕分享了中促会在国内国际推动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成果。中促会还积极引领“气候与性别”交叉议题的相关工作,通过“她”项目,提升女性在气候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为气候与性别领域的社会组织赋能,推动相关组织和人才发展。
推动全球民间力量协同合作
“丝路心相通”“中国志愿医生”“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国际微笑儿童”等项目展板前,外国嘉宾们驻足观看,不时与中方工作人员交流。中促会等机构日前在日内瓦举办“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对话沙龙及图片展”,生动展示中国民间组织在气候变化行动、社会平等等方面所作努力,分享民间力量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后的动人故事,共同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推动全球民间力量协同合作。
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拉丁美洲人权事务顾问戴维·洛佩斯曾多次访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介绍,4个月前他访问了中国新疆,参观了当地企业、学校,“与一些西方媒体宣扬的完全不同,当地社会井然有序,各族人民和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建议大家亲自去看看真实的中国。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马克西姆·扎巴罗伊夫向嘉宾们介绍了该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并赞赏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为全球妇女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他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事务,是国际人道法倡议发起国之一,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克里斯托弗·斯塔克伯格在发言中介绍了自己和中国的渊源。20多年前他就到中国参加学术交流,曾在中央民族大学授课,亲身感受到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中国非政府组织前来日内瓦举办对话交流活动,围绕妇女人权、社会权利和环境权利进行对话,这非常重要。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强与各大洲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很有意义。
日内瓦拉美团结协会负责人伊恩斯—格拉多对图片展中体现的发展合作非常感兴趣,希望与中国非政府组织讨论并探索在拉美地区共同开展项目的可行性,推动教育和妇女权益发展。  
(人民日报日内瓦电 人民日报记者 刘仲华)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2日0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