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他乡的童年》为什么这么多人爱看,她说透了本质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801
主题
147818
回复
17393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7
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登记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
0/58
独家丨《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有望发布,涉及贷款、理财、支付等领域
0/61
北银理财一日开型产品5个多月规模增长近18亿元丨机警理财日报
0/62
美团企业版携手银行,「智慧食堂」探路对公场景金融
0/58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中信保诚人寿布局智慧养老新模式
0/58
连收7张罚单,这家万亿大行怎么了?
0/56
唐山银行入选“2024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典范案例”
0/66
能兑换“狗头金”的京东黄金水饺 价值堪比熊猫币
0/62
直播预告:云上会|多元资产配置助力蔚然养老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他乡的童年》为什么这么多人爱看,她说透了本质
时间:2024-12-20 11:26
0
7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直奔主题。2025开年,我们又一次邀请到在纪录片江湖有"老中医"名号的任长箴导演,来跟你面对面交流。希望你还来。
这一次,不止探讨纪录片。她要讲透
「短视频的本质」
。
懂行的人站在戈壁滩,看到的是浩翰宇宙。
在学院派出身、有过硬传统媒体人手艺的任长箴眼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立,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冲击,都只是残酷的错解。
早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任长箴就已经摸准了「快时代」的脉,用超前的纪录影像创作手法、创意的选题、深博的内容、精美的制作……使得「舌尖」系列亮相即成大IP。
“52分钟切成8到10个片段,快到没法忍,
那就是最早的短视频
。”而时隔十二年再看当年视觉节奏已经极快的「舌尖」,任长箴直言,“已经慢得不能忍。”
图源/任长箴导演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
纪录影像是时代节奏的具象化。在当下不断加速的工业化时代进程中,社会频繁以更短的时间间隔改头换面。影像的视觉节奏、内容形式也在不断加速迭代。创作者不论是扎根在纪录片系统里,还是短视频自媒体,都在试图打碎影像表达的边界。这些经验和新知也带来了更新的思考:
在今天,「全民纪录影像时代」,什么样的纪录影像、个体叙事,才是真正稀缺的、有真实质感的、有诚意打动观众的?
围绕这些创作问题,我们提前跟任长箴导演聊了聊。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共鸣是很陈词滥调的角度
YIQIYINGCHUANG
益起映创:
短视频最早可以追溯到门户网站时代,搜狐、土豆等平台相继出现,20分钟微电影,到微博社交媒体、移动短视频时代到来,演变到15秒短视频,再到全民短视频爆发,素人成名,流量变现。从纪录影像和媒介传播角度,如何看短视频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
任长箴:
我理解当下短视频内容可以概括为"普天下的私人经验"。传播其实是从大众空间,分化解体到以圈层区隔的分众空间。你会看到以往大众相信的,尤其具有说教意味的权威媒介话语失效。用户会聚集在各自的分类、垂直小圈子表达个性、主张,公开私人经验。
随之迭代的是信息组合方式。重复的信息、缺乏深度的内容很难打动观众。需要有符合生活逻辑的,链接到个体生活经验场景的价值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给到观众。抖音、b站、小红书、快手、视频号、西瓜视频、好看视频……每个平台内容的味儿都相同中有不同。
益起映创:
您指的“味儿”是什么?看短视频时,主要在看什么?什么样的短视频算好的内容?
任长箴:
私人经验、个体想法、个体主张、美术、影像风格。看个体的表达区别于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以及组织内容方式。纯情绪性的、纯搞笑,不是我的菜。过于干净的、文艺的也不是。在我看来一些太美、太不生活化、太不下里巴人的作品,都是因为作者被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框住了。
内容好坏与流量无关。很多我认为理性、优质的账号,往往流量没有特别高的。未必是符合所谓"套路"来做成的东西。一个片子好不好,也与长短无关。即便仅有10秒、15秒,也立刻能判断出来。
我个人的偏好是不带宏大命题,宏大叙事,落实到个人经验、个性表达的。带有鲜明自我主张、有角度、有智慧、有解释力、有感受力的内容。
益起映创:
这个“套路”指什么?本质上并不存在流量密码,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比如李子柒这个IP,如何分析她的爆火、消失,和回归?
任长箴:
首先她的回归我认为是充分运作后的结果。在今天把一件事运作成这样不是不可能。其次对她回归后继续爆火,我个人持观望态度。
我的判断依据是,复出后视频,你能明显分辨出钱味儿。这是我非常个人的直接的观点。对比她之前片子里表达的,慢的、田园的、农业文明的、手工的……这些已经被商业社会、工业文明取代了的,不存在的生活。比如过去人们可能花一年时间种棉花、弹棉花,做一床被。而李子柒片子弥补了人们想盖一床被,从种棉花开始的生活向往。本质是对农业文明,对温暖,对生活节奏、节气时令、山川万物的思想感情。
图源/李子柒作品《紫气东来》
而复出后第一条片子能看到华丽、奢侈、高大上、登堂入室、脱离普通人的生活。前与后是老百姓的生活器物,和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的区别。
IP创作者需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我看来,用传统文化来定位李子柒IP本身就是错的。我的理解李子柒IP本质是「普通人向往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因此一旦脱离寻常百姓生活,普通人够得着的东西,就丢掉最本质的东西。
益起映创:
为什么要丢?有人评价李子柒孤独坚韧、默默耕耘的形象,没有说教的内容,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也有人评论这种情感共鸣符合舆论空间里情感驱动传播规律,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任长箴:
看不清自己好在哪儿,舍本逐末,大多数人大抵如此。需要有用第三视角去分析的能力。得用别人的眼睛去看。这也是很多作品第一部成绩很好,第二部就狗尾续貂的原因。
我个人理解,所谓情感共鸣的东西,是非常陈词滥调的。贴近生活本来的样子的影像,是在个人经验表达出来之后,让观众发现作品和他有共鸣,而不是传播一个共鸣。
不制造共鸣幻觉,与观众情绪共享。从内容出发思考,如何在丰富、多意的生活细节里,呈现符合生活逻辑的情理之中的意外,让观众动容。而不是用设计过的起承转合、悬念冲突达到目的。能抵达观众的影像,一定是纪录或“还原”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短视频需要怎样的「个体叙事」?
YIQIYINGCHUANG
益起映创:
这好像也是您一直以来一以贯之的做内容原则。不从众。退回到做节目/短视频选题上,有什么具体方法吗?比如平时如何研究短视频?如何带着冷静视角,去审视和看待大众趋之若鹜的东西?
任长箴: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有新的视角、新的观察角度、个性的个人化表达的东西。内容生产者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基本。坚持表达想表达的,坚持选择有价值的。影像的语言应该是深刻的、生动的、有思辨性的。同时也是朴素的、生活化的、贴近生活真相的。
于我而言,短视频是一个极大丰富我的眼界的东西。它让我看到了太多生活里一点一滴的东西,这些在大众媒体时代不会被看见的东西不但被看见,而且被放大,被传播,这些普通人的微光时刻聚合起来有巨大的冲击力,是一种微观里的壮观。
所以在我看来,每一个画面都非常重要。我会边看边思考,这个片段吸引我的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拍、怎么剪?收藏、录屏、转存、保存到电脑、硬盘,会写分析笔记。平时上课也会拿收藏的素材给学生举例,原作者思考的角度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如果换做是我会从哪些角度思考原作者提出的问题?具体怎么研究、怎么做选题,1月4号、5号的工作坊,会具体探讨。
益起映创:
所以您并没有担心短视频碎片化、情绪化、表演性的传播特征,违背了纪实影像叙事性、真实性的创作原则,包括美学审美。
任长箴:
我不认为短视频是粗制滥造的,相反有的个人IP制作精良,技术非常到位。而且制作精良本身就让我对他有敬意。制作精良意味着有工作量。对有一定工作量的短视频,我首先的态度是对他有敬意。有的制作精良,有的妙手偶得,有的固执地里发现一些老资料、老影像、旮旯里的人物传记的片段。这类短视频给我更多是意外。
其他意外的点也常能看到,语气口吻,分角色塑造,人物场景转换等,看不到学院派的影子,但极具欣赏性。完全被民间大众脑力智慧折服。
也不排除技术层面有妙手偶得的东西,制作精良,但人物观点、引用素材、价值观表达、思考深度都比较偏世俗化,可能就直接划过。这有个人趣味偏好的问题。
益起映创:
怎样的「个体叙事」会让您动容?创作者如何在真实生活里,发现讲述平凡故事的入口?
任长箴:
可以是一个一门心思把柴火堆码得整整齐齐的老头,没有高燃或舒缓治愈的配乐,细品又很耐人寻味,有朴素的生活哲学意味。也可以是小两口坐在一起谈一段历史,老婆永远拿着100块钱说,老公你给我讲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它是精心准备的。也可以是一个画家拿生活小事举例,比如把被自己视为孩子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最后却被放在地下室被水泡了,用生活化聊天的氛围,把从事艺术的人的尴尬轻松随意就说出来了。这些信息是弥足珍贵的,并且从公共媒体里获取不到的。
时代的、公共性的东西往往过于宏观。先找到时代洪流里面有个性的“我”在哪里。
图源/任长箴导演纪录片《生活万岁》,讲述了十五名普通中国人在2017年真实生活状态。
把信息提纯的步骤留给观众
是创作者的失职
YIQIYINGCHUANG
益起映创:
除了制作精良、技术到位、生活实感,还有什么会让您觉得很好,很有意思?
任长箴:
节奏。信息组合节奏。我曾非常吃惊于短视频解说词能做到如此密集,解说词密度之大,甚至不让看的人喘气。
以及内容直给。用最短的时间,一下抵达最核心内容,这些东西也都在影响我的创作。观众看视频之所以选择开倍速,是因为觉得在相同时间里,获得信息是少的,或者要滤掉的信息更多。回到自己的创作中,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东西里头哪些是没用的,提前扔掉。
益起映创:
您不认为追求短、快,娱乐化,是一种时代缺乏耐心的体现,能这么理解吗?
任长箴:
首先时代确实变了,可看的东西太多。对于创作者,核心要思考的始终是——如何将信息传达到观众?如何让自己提供的信息,变成对观众生活、思想、个人成长有正向影响的有用信息。
不能指责时代。我会思考是自己创作能力不够,做不到满足当下观众喜欢的内容节奏。不抱怨,去追赶。抓紧时间机会去变,不停创作做片子练功。
我所理解的短视频,短、快,不是时长,是信息密度、价值。够有用、够好看。慢的、长的片子也可能好看,被喜欢。长短快慢只是形式。以《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为例,单集时长50到60分钟的长纪录片,依然被观众喜欢。根本原因在于给到了观众想知道的信息。
任长箴导演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豆瓣评分9.4
接下来还会有一部新片《她的房间》上线。我个人的预判会火。片子里的信息是现代人需要的,情绪的、思考深度的、思考和生活关系的信息。包括人物的特殊性,人物命运的共鸣感,给到观众要的生动的东西,就能成。
益起映创:
所以对「投喂」的理解不应该带有情绪和贬义色彩,能这么理解么?
任长箴:
重要的是有能力把笔触延伸到更开阔的视角,激发观众对自我、社会、世界的思考。作为表达者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是什么?个人的思考借用外界素材如何展示?如何外化个人的思考?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有没有判断力匹配到有价值的外部素材?有没有能力把观点和素材结合?重要的是有这些与时俱进的能力。别抱怨时代。
比如写一段地理风物解说词,"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气候丰富,相传历史……”这样做的大有人在。锻炼自己以观众喜欢的样式写,学习新技术、新方法,链接新事物、新信息、新思想的能力。不断学、持续练,过程中被淘汰捡起来继续实践,直到片子做得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吸引人,这是重要的。
益起映创:
我理解以上您所说的是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持续学习力,除了这两个,您认为纪录影像创作者,还有哪些重要的能力?用您其中一部作品举例展开说说?
任长箴:
判断力、感受力、解释力。判断力是最重要且基本的,需要长期积累实践。感受力决定能不能打开多触角,把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延展开,多维,全面,有深度。解释力决定能不能把想传递的信息准确阐明,让观众明确接收到。
《他乡的童年》对我来说,不是一部绝对意义上的纪录片。更像一个以周轶君为主体的个人IP。如果《他乡的童年》里把周轶君拿掉,片子的魅力要比现在弱很多。跟着一个人的脚步沉浸式丈量世界,听一个具体的人用人文、地理、历史视角带你认知世界、解构万物以及人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人称复数》也是这个性质。所以我对现在在这个时代做个人化的东西是感兴趣的。
益起映创:最后分享一下,1月4日、5日两天分享,您做好哪些准备和安排,把关于纪录影像的、短视频的技术经验向学员传授?
任长箴:
过往参与我的工作坊学习的,大多是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也有自媒体。这次我希望与纪录片同行,包括更多短视频从业者、爱好者,认识,交流,探讨。分享我对当下短视频的思考,包括做了哪些实践,近期的新作品案例。比如《学会老》这条片子。上线很快10万+。
以《学会老》作为案例,还原当时创作过程。如何做的选题,完整创作思路,每一步是如何实现的。值得分析的一点是,《学会老》是广告片,但成片看不出没有商业味道,受众把它认作公益片。
图源/任长箴导演纪录短片《学会老》
研究透这条片子你会发现,当你研究清楚做片子的基本规律,受众需要的信息,也能把自己做片子的能力和受众需要的信息指向现在你所要处理的信息,指向你所要处理的素材。把这三者关系沟通清楚想明白,就能做出一条既满足甲方需求又满足观众所要,同时具备纪录影像内容美学价值的片子。
成为有具备把片子构建出来、传播出去的精准判断力,同时有精准的技术能力,以及对周边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像创作者,需要持续学习、实践,与时俱进。
我希望选择来的每个人都有直接的收获——片子点击量提升、收视率提升。我也愿意邀请沟通协作很顺畅的学员参与到我以后创作工作中。
我是任长箴。1月4号和5号在益起映创,跟你分享很多做片子的经验、想法、技术手段。希望能跟你认识、一起探讨纪录影像与短视频。希望可以给你新的思路,让你少走弯路。如果你在北京,欢迎你来。
作者 | 轻舟
排版 | Amethyst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映 创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