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美团企业版携手银行,「智慧食堂」探路对公场景金融

时间:2024-12-20 11:46 0 6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场景金融正在为银行的对公业务构建一道新的「护城河」。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自去年以来,「得零售者得天下」的呼声渐渐从银行圈淡去,对公业务重回「C位」成为新的潮流。
从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与前几年不同,绝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对公贷款增速都高于零售贷款增速,而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对公贷款在余额中的占比也有较大的提升。
其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立足于当下的现实情况,将更多资源向对公倾斜,不仅有利于提升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他们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的历史使命、写好「五篇大文章」的职责所在。
只不过,随着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手工补息」等操作被叫停,对公业务的新客获取和存量运营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新一轮的对公争夺战中,银行的布局思路和制胜策略已经发生变化——「场景金融」或将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负手」。
最近,《金融时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美团企业版联合发布的《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对公场景金融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落实「客户为中心」理念、实现服务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DSC0001.jpg
图: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致辞

事实上,相比于零售金融场景,银行在企业端和政府端客户的获取上优势更显,且在搭建场景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进一步触达终端个人,形成G端(政府)、B端(企业)、C端(个人)联动的局面,合力推动银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而在这一过程中,参考零售场景金融的建设逻辑,对公服务生态的完善很难由银行单方面完成,通过开放协同集结更多伙伴、各展所长,将为银行构建更深的「护城河」。
1、竞争「白热化」:对公逻辑之变
随着银行对公业务竞争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意识到,曾经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和打法已经不再适用。
尤其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在息差持续下行的压力之下,同质化服务带来的价格「内卷」难以持续。客户经理辛苦跟踪一家企业两三年,却可能因为贷款利率的毫厘之差而让过去的努力全都白费。
要真正实现差异化和「错位竞争」,中小银行必须与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链接,建立更高的业务「壁垒」。
即便是对于客户基础更好的大中型银行来说,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习惯的转变,也同样需要新的「抓手」和工具来解决新问题。
以代发业务为例,以往「公私联动」的逻辑是从对公代发切入,再拓展企业员工的零售业务,最终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但随着零售银行服务场景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获客不意味着「活客」,代发也不意味着资金沉淀和归结。
想要真正实现「公私联动」,银行服务必须要能为客户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之下,一个新的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链正在诞生,金融服务也将随之渗透到其中每一个环节。
从生产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从企业的「财务部」走向更多员工的工作场景之中。
而这也是银行应对一系列全新挑战、重塑对公产品和服务的关键所在——站在客户视角,深入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的场景中,去寻求突破。
2、以终为始:「智慧食堂」新样本
当然,场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银行拥抱场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因此,银行不能为了场景而场景,而是要以终为始,选择真正有耕耘价值的场景,以正确的姿势躬身入局。
前述《报告》指出,成功的金融场景建设,需要围绕「高频场景带动低频金融服务」、「培育和提升场景流量」、「释放数据价值引领场景价值提升」这三点基本逻辑展开,最终实现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
从这个思路出发,在当下银行业的诸多探索和实践中,「智慧食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公场景金融服务样本。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多家头部城商行、农商行已经开始与美团企业版合作布局该业务。
具体来看,通过将「美团企业版」的外卖、到店餐饮、买菜服务等场景能力嵌入银行App之中,银行可以打造覆盖线上、线下不同时空场景的「员工就餐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提升员工就餐体验的同时,还能实现餐补的自定义规则管理、智能发放和使用。
「智慧食堂」的场景金融服务真正洞察和解决了企业的「痛点」。
DSC0002.jpg

尤其,随着企业规模扩张、员工数量增长和对饮食的标准提高,传统意义上的食堂无论是在时间、空间还是品类上都已经很难满足需求,比如加班、外出、客户招待等等。
更别提由此产生的餐饮补贴、费用报销等繁琐流程,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一旦审核不及时或者不严格,还可能损害员工和公司的利益。
需求频次高、覆盖广,既易于提升客户粘性又能够形成数据积累……员工就餐场景具备一个「好场景」的所有要素。
只是,选对场景是一回事,能否布局好和耕耘好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对公业务的场景金融服务无法脱离零售端的产品、服务和运营能力独立存在。
比如,基于每一个物理地点的不同,员工就餐可能涉及的餐饮品牌、门店都有着较大区别,这需要基于LBS定位信息提供服务;而针对多元化的饮食需求,也需要更强的餐饮品类管能力,这些都需要在原本搭建的零售端消费场景上实现。
这也是银行选择与美团企业版合作的原因所在。
前者的优势在于对企业的长期跟踪了解,对金融风险与金融全链路解决方案的把控;而美团的优势在于对餐饮「人、货、场」的了解。
两者结合,可以深入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层级、不同员工对于「餐饮」这一需求的不同使用场景,给出一个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从结果来看,「智慧食堂」带来的效果也颇为直观和显著。
以某国有大行与美团企业版的合作为例,该银行已经为近万家机构和企业提供「智慧食堂」解决方案和服务,覆盖全国300+座城市、用户突破300万人、月就餐约2900万人,每季度新增对公客户超千家。
3、对公「护城河」:场景金融走向纵深
毫无疑问,场景金融正在为银行的对公业务构建一道新的「护城河」。
对于银行来说,高频交易形成的数据积累可以有效「反哺」于业务优化,帮助银行更好地洞察企业客户,以及零售客户的需求,同时提升识别风险的能力,形成「越用越好用」的飞轮效应。
更重要的是,当代发工资已经不能成为零售端的制胜关键,对公高频场景带来的高频交易却可以真正培养零售端用户的习惯、提升用户粘性,实现资金沉淀,从非金融向金融服务转化。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可以围绕重点场景形成突破,渐次推进体系化、平台化发展。
仅以美团企业版来看,在过往与银行携手打造的服务生态中,餐饮、商超、酒旅、出行、娱乐等场景的搭建与运营已经为银行零售端获客、活客带来了显著成效。
随着企业端消费需求的升级,他们所沉淀的场景与运营能力也将为银行对公场景拓展、服务升级带来巨大价值。
此外,面对需求更加刚性和高频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需求,银行也积极与合作伙伴一起加速落地「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医疗」以及「智慧乡村治理」等场景。
一方面联动各类政务生态场景,通过渠道智能交互、数据互通融合的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另一方面则借此推动账户管理、资金结算以及信贷和投融资管理等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
眼下,对公场景金融建设才刚刚起步,从稚嫩到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场景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迎来1+1>N的「进阶」时刻。
当各类场景建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银行可以整合众多场景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围绕客户「对公+零售」的全方位需求,提供「金融+非金融」的综合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