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TikTok美国总经理:继续在美运营 尚未看到员工流失

时间:2020-8-22 07:12 0 200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TikTok美国总经理:TikTok将继续在美运营,尚未看到任何员工流失)
  据美媒21日报道,TikTok美国总经理瓦妮莎·帕帕斯周四接受采访时说,TikTok将继续在美国运营其热门音乐视频应用,无论特朗普政府对其业务的禁令会带来什么后果。
  特朗普14日签署行政令,根据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裁定,要求字节跳动公司在90天之内出售或剥离该公司在美国的TikTok业务。
  对此,帕帕斯表示,“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强烈反对CFIUS的结论,对我们看到的结果感到失望。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些主张和断言。”
  针对微软的收购谈判以及甲骨文公司等的收购意向,帕帕斯不予置评。她表示,她正在为员工提供多个论坛,让他们公开表达担忧和忧虑,包括每周一次的市政厅会议,她会匿名回答TikTok 1500名美国员工提出的问题。
  帕帕斯说,公司没有看到任何员工流失,并以印度为例,称尽管印度禁用TikTok,字节跳动仍在继续向员工支付工资。
  “我们处在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所以我们传达的信息是,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帕帕斯说,“有了薪水,我们的承诺再次坚定。我们对用户和员工的承诺从未动摇,我们相信我们在这里将长期运营。”
  新闻多一点:
  学者:现在起 华为和TikTok们须被视为中国核心利益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公然破坏自由市场规则,动用政治权力强行要求TikTok出售美国业务。事件背后,是否反映了中美互联网更深层的实力变化和攻守异位?作为一家企业,TikTok应当如何应对政治打压,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中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观察者网就此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以下为采访实录。
  【采访/观察者网 张广凯】
  观察者网:特朗普封杀TikTok的原因之一,是它对美国互联网巨头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那么在短视频领域,外来的TikTok为什么能迅速取得成功,而美国本地企业反而缺乏竞争力?
  方兴东:这件事要放到互联网全球普及的进程中看。在90年代和00年代,美国互联网处在绝对的引领地位。然而2005年以后,全球网民达到了10亿,2010年左右到了20亿,2015年左右已经是30亿。
  其实过去十年来,大家一直在说,美国互联网行业拐点已经出现了。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这十年中,Facebook当然还是表现不错,但主要是因为它收购了WhatsApp,才没有掉队。可以说,Facebook在过去10年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这个转型还算是比较成功。其它美国企业同样如此,包括微软,从软件转到了云计算领域,也是比较成功的;谷歌本来是以搜索为主,也通过安卓系统向移动端转型。过去十年,整个美国互联网都在被动的转型之中。但是,硅谷通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两大支柱依然把控住了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权。但是,态势的确在发生变化。与之前硅谷领导整个产业的绝对优势有了微妙的变化。
  大家知道,欧美发达国家网民加起来,大概也就10亿,而目前全球的网民是45亿,2/3都在发展中国家。美国硅谷原本具有先发优势,但是在整个互联网变成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以后,这个优势越来越成为一个先发劣势了。
  在短视频领域,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不光是TikTok,国内有一批新的品牌,比如欢聚时代(YY)等企业,通过AI技术驱动来做社交,做生活化娱乐化的内容,都做得很不错。这不是个别企业,而是一次群体性的崛起。美国企业只能处在一个追赶的地位,而且不再像过去十年那样能够轻松赶上来。Facebook它们也都在努力做短视频,努力了好几年,但是都没有成功。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未来十年,全球网民还要从40亿增加到50亿、60亿,美国人就更难追赶,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已经从以美国人为主体,变成了以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新格局。
DSC0000.jpg



  印度尼西亚的Tik Tok用户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美国互联网巨头竞争力的下降,主要还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出现了问题,而非技术原因?那么中国企业在依靠技术引领的领域中,应该怎样对美国发起挑战?
  方兴东:这里面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技术变革的原因。
  并不是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技术领域,包括AI等新技术领域的硬实力有什么下滑。欧美网民毕竟是一个高教育水平、高收入的群体,所以美国人一直根深蒂固地把互联网当做一个生产工具,对这种工具属性,他们是开发得非常好的。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受教育水平不高,更侧重于互联网的消费属性。作为工具属性的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力,省钱,省时间,降低成本。但是消费属性的互联网,是为了消耗时间,消耗钱,降低效率。所以说,互联网的整个应用属性如今发生了重大变革。
  硅谷企业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毕竟很难完全了解到发展中国家的新需求。反观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既有满足高端需求的,也能照顾到中端、低端。比如中国农村的网民,跟亚非拉世界的网民需求原本就有相似之处,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要进入发展中国家,在用户体验和商业运营方面,就会强很多。
  所以我觉得,美国公司在基础技术、原创性技术方面,在硬功夫上,还是会继续处在引领地位。但是在互联网爆发力最强的消费领域,他们不再拥有优势了。
  中国互联网这一轮的崛起,主要还是集中在生活化、消费化、娱乐化方向上,包括电子支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这也是由技术驱动的。比如有家中国短视频企业,它的短视频部门大概8000人,其中5000人是做算法和人工智能。
  在硅谷公司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你把技术研发用在娱乐上,是不是不务正业?
  但这恰恰是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天然优势。比如说像抖音这样的企业,先通过运营获得了大规模用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数据量做基础,再去做人脸识别等技术研发,在应用中不断迭代,效果不会比埋头做技术的美国企业差。而且它有良好的收入模式,可以大量增加研发投入。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在商业赛道上崛起,基础技术自然会快速跟上来。
  观察者网:TikTok在美国和印度等地都因为中国血统被打压,但张一鸣最新的回应中仍然强调自己是全球公司,要融入当地的价值观,这样的策略还走得通吗?
  方兴东:TikTok遭到打压,并不完全因为它是中国公司。无论你是日本公司,还是英国公司也好,其实只要真正威胁到美国企业的利益,照样都会受到打击,只不过打击的理由、方式和强烈程度可能会不一样。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就是因为它的崛起冲击了美国互联网公司。在印度,它既冲击了美国互联网公司,也冲击了本土公司,所以他们一定会联起手来干掉中国企业。利益面前没有简单的国家之分,只是对不同的国家可能理由会不一样。
  TikTok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等于封死了美国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增长空间。这是非常可怕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不管你有多大,只要不再增长了,离停滞,甚至坟墓就近了。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你冲击了其他人的利益,而他们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又打不过你,只有诉诸别的方式。印度不过是借着政治冲突的名义,把私货加进去。美国也是这样,很多人利用特朗普政府对华的敌意,塞了私货,把自己想做的事变成了美国政府的政策。
  只要你影响了美国大公司的利益,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他总归要来打击你。所谓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体制等,都是其中更适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理由而已。
DSC0001.jpg



  美国Tik Tok用户恶搞特朗普形象
  观察者网:张一鸣面对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否过于软弱?他应该如何回应国内网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还是在商言商,只对股东和员工负责就好了?
  方兴东:我觉得不能说是软弱,因为这条路从来没有人走过,是前无古人的一件事。就好比一个本来正在健康发育的人,你突然把他的胳膊、腿给卸掉,对于TikTok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打击,很难迅速做出最好的回应。
  但我也认为,它是可以应战的,而且有机会去打赢这场仗。不管是发动用户,团结中国和美国等企业,还是诉诸法律,以及国家力量,都是有操作空间的。直接卖掉,虽然不敢说是最坏的选择,但肯定不是最好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自下而上,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把用户服务做好,这是它的根基。
  一个互联网平台应该是全球化的,比如微信,理论上来说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用。所以它必须得面对各个国家的国情,200多个国家,各有各的麻烦,需要你把产品做得更好。
  比如说数据管理的问题,用户权益保护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法律都不一样,欧美会比较严一点,发展中国家可能宽松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的BAT基本还没有经过全球化的洗礼,它们有很多在中国习以为常的做法,放到国外就是行不通的。
  张一鸣面对全球化这条路,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一定会遭遇风风雨雨,政治的问题也好,商业的问题也好,还有其它社会文化的问题也好,你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些磨难是躲不掉的。
  现在中美关系确实处在一个低点,但是他必须据理力争,借助用户、借助产业链上的其他人的力量,包括借助国家的力量。你想去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肯定不是简单地做好业务,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就像美国的跨国公司,它们有行业协会,有政府里的游说力量,有一个完整的公关体系。包括在法律上,在合规方面应该怎么做,我们中国的公司只能是一边交学费,一边完善自己。我们的确需要加快补课。
  观察者网:您觉得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上,能够给企业提供什么帮助吗?
  方兴东: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让它们在海外市场能够获得公平的待遇,是国家必须负起的责任。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更多还是以商品贸易为主,涉足文化服务市场的还比较少,所以过去我们的政府还没有把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益,视作国家的战略性利益,或者说是核心利益来进行保护。
  什么是核心利益?就像钓鱼岛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对中国企业动手,基本上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么别人就会屡试不爽,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趋势。如果你能让对方付出严重代价,情况就会不同。对此,高层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美国企业为什么在全球具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背后的美国国家实力也是重要原因。美国政府从来就把企业利益当做他的首要利益,因为企业能够不断为国家创造价值。在和平年代,全球化企业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甚至可能比军事还重要得多。
  这么多中国企业在印度被禁掉,我们国家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钓鱼岛。Tik Tok本来是中国互联网全球化的一个先锋,它的成功将带动很多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
  Tik Tok跟华为,共同代表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多层次崛起。华为在硬件领域,在新技术研发上,已经对美国构成强力挑战,而Tik
  Tok等互联网应用,对国家软实力同样重要,它们都应当获得国家的全力支持。
  当然了,我们的政府还要顾及贸易谈判,顾及方方面面的影响,但TikTok事件,理应被视为国家核心利益之一。
  观察者网:最近,抖音等应用也被国内法院判定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国内APP导致的用户隐私泄露已经是个普遍现象,国外监管部门对这类问题也非常敏感。中国企业出海困难,是否也有自身原因?
  方兴东:这确实是整个中国互联网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来说,中国在隐私保护领域的法律制度还非常不完善,另一方面,现实中又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在牺牲民众的利益获取增长。即使是BAT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的很多做法,拿到国际上去也是行不通的。
  但TikTok他们一旦走出去了,就会有切身的感受。不管是通过被罚款、被起诉,还是依靠自觉,他们逐渐会建立起真正对接国际准则的基本行为规范。而且这样的规范形成了,就应该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你要保护欧美用户权利,就不能继续侵犯国内用户,因为对商业公司来说,歧视性政策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建立高标准的隐私保护规范,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些利润,但是长远来说,这肯定是不可逃避的。我想Tik
  Tok之类的公司,经过本次洗礼之后,一定会快速改进自己,这是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只有全球化才能逼它们进步。
  所以反过来说,政府对企业也不能一味保护。对一个有10亿级用户的企业来说,面对不同国家的不同人群,被起诉也是很正常的。用户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允许他们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来解决,该告就告,舆论该批评就批评。政府该处罚就处罚,它违反了什么法律就按照什么法律程序来处理,这都是为了促使企业改进。
  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平常心,这么大一个企业,被起诉是很正常的。美国的大公司,为什么要养这么多律师?打官司也是他们业务的重要部分。不会因为几个个案,就导致这个公司不行了,没必要把正常官司放大。跨国公司自身法律能力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者网:说到法律层面,国内互联网巨头也被人指责干扰司法判决,甚至地方政府可能对它们也有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我们国家是否也应该更多地鼓励用户在利益受损时,去起诉这些互联网巨头,督促他们提高产品标准?
  方兴东:对,地方上很多所谓“中国特色”的做法,会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BAT这样的垄断企业,它本身资源比较多,对媒体的批评也不在乎,甚至媒体想批评它都很难。它们还会花很多钱,让学者去做课题,替它说话,学术界很多人都被收买了。比如说对于反垄断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经常会以各种方式去公关。
  放到欧美国家,这些行为绝对是很大的错误,会遭到很严重的处罚。可是我们很多企业没有走出中国,被惯出来种种毛病,最后成了根深蒂固难以解决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像TikTok一样走出去,出去以后,他就知道游戏不能这么玩了。你去操纵法律,收买记者,收编学术界,这种事情一旦被曝出来,对整个公司的信誉会造成巨大打击。
  在中国,大家现在是熟视无睹,不正常的东西反而变成了正常,这会极大削弱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这也是中国企业为什么走不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观察者网: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社交媒体的另一项指责是内容审查。但是现在Facebook等美国社交媒体,也加强了对内容的意识形态审查,这会对互联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吗?
  方兴东:内容审查是很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很多意识形态。但是总体来说,尤其是“剑桥门”之后,美国也基本上认同了,信息不是纯粹自由的,必须得接受审查。
  不过各个国家审查的重点又不一样,这是国际场合上大家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像涉及儿童色情的内容、个人隐私、包括反恐等等问题,大家有一些共识,但也会区别。我觉得对一个内容平台公司来说,遵守各个国家当地的法律,可能目前来看是最佳的选择。你很难把中国的标准,直接搬到别的国家。在国内,你可能需要更多照顾到社会稳定、政权稳定的问题,但在美国可能就截然不同。
  所以说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好在大家的共识是在增加,起码欧美国家也认同了,内容是需要审查的。只是说这个标准到底怎么定,没有比较统一的观点,目前还是一潭浑水。
  美国这个市场,目前确实太意识形态化了,不跟你讲道理,就是选择性执法。但是欧洲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只要你遵守他的合规要求,就可以了。
  我想,全世界最终还是要去努力建立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能让大家一致认同的开放透明制度体系。只要你遵守规则,合规,就可以正常经营,你违反了哪一个条款,就进行相应的处罚。制度面前,不同国家的企业,一视同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知道我该去做什么。相比之下,欧洲这方面就比较好。当然,欧洲也会经常受制于美国的政治压力。但是,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乐观。
延伸阅读                           

      王毅:美自己签署的协议也出尔反尔 谁还敢同美签署
      蓬佩奥发誓美将用一切手段阻止中俄向伊朗出售武器
      海报上儿童被批太过性感,美国奈飞公司道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