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特朗普政府进入执政不稳定期,反华政策引发反弹?

时间:2020-11-21 08:24 0 233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何王子彧
  【直新闻按】
  拜登胜选,中美关系能否迎来新格局,已然成为新的聚焦点。
  前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发声,强调美国应恢复中美沟通的渠道;后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呼吁,美国应与中国加强沟通合作。而今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更是发布长达96页的报告为拜登政府在未来对华政策上“献策”。该报告从多个领域分析,认为美国应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竞争,逐步恢复美中沟通;未来新政府需调整现有的对华政策,避免单边主义并加强与盟友在涉华议题上的沟通协调。这份报告又有多少参考价值?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时表示,美国对华政策不仅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场、学术界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更是取决于“中美关系的互动”。
  杨希雨还指出,虽然一系列的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进入执政不稳定期,但并不会进入出现所谓“内部瓦解”的状况。
  除中美关系外,未来的美国中东政策也备受关注。近期,伊朗方面释放出积极信号,表示在美国取消对伊制裁的前提下,愿意讨论有助于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问题。但杨希雨认为,拜登上台以后要立刻回到之前的伊核协议,已经不太容易了。
  面对一系列未知的情况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走向会如何?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何王子彧专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带来独家解读。
DSC0000.jpg

  特朗普疯狂对华政策开始引发反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何王子彧:近日,美国权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一份题为《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对拜登政府的建议》的长篇报告,其中建议未来美对华的态度,从“鹰派”转变为“鸽派”。您如何看待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这份报告?拜登政府会怎样对待这样的建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希雨:首先,目前美国的学术界,包括政界,出现了一些关于对华政策的建议、研究报告,这恰恰就反映了什么呢?前一段时间,特朗普的一些疯狂对华政策开始遭到了一定的反弹。这个反弹的原因,在于这种疯狂的对华政策其实不仅伤害了中国的利益,也伤害了美国的利益,因此才出现了美国经济界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一种反思。对拜登政府的这种政策建议,本质上是对原有或者现有对华政策的一个反思,呼吁要有修正,要有纠正。换句话说,如果现在的政策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觉得挺好的话,也不会纷纷出现这种对华政策建议的内容,不管是“鸽派”还是“鹰派”,反正是跟现在的对华政策不一样,这才出现了这种现象。
  第二,很难用“鸽派”和“鹰派”来形容目前美国对华政策思潮,因为目前美国社会总体上对华的认知,已经发生了一个结构性的改变,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威胁”,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为什么?是因为中国在争夺美国的所谓“领导权”。但是我认为时间将会证明美国的判断根本就是个错误。美国是按照西方强国逻辑来看待中国的对外政策——就是中国现在强大了,一定要抢夺和取代美国的领导权。
  其实美国现在跟中国,双方“争”的内容不一样,美国讲的“竞争”是指全球领导地位,而中国现在讲的“中美斗争”,“争”的是什么?“争”的是中国应有的公平的发展权利和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中国现在“争”的是要怎么样来改善、改革国际秩序,而美国认为现在“抢”的是领导权,这个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但是,我相信这种差异性的斗争,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证明、才能让美国相信,中国没心思去抢“领导权”,只不过就是想要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要一个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中小发展中国家都更加合理的国际环境的、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这个是中美对于“斗争”或者“竞争”一个本质性的认知差异。
DSC0001.jpg

  那么回到报告而言,我认为这个报告里面有很多合理的成分。事实上,拜登政府不管听不听得进去这个报告,它一定会对目前的美国对华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那么作为改变的话,包括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也好,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报告,如果有一些政策建议,它会有所吸纳。这个是美国政治决策圈的一个常态,即各个学术机构的一些研究报告中的一部分内容,往往会成为政府决策机制当中的一些因素,这个是肯定无疑的。同样肯定无疑的,就是这份报告总体的一个政策,不会简单的成为拜登政府对华的一个总结。因为对于拜登自己而言,包括他的团队,事实上对华政策也仍然处在一个“制定”和“形成”的过程中。
  客观地看,一个政府怎样形成对华政策,不仅取决于国内政治如何建议,如何意见折中,还取决于中美关系的互动。这个互动,如果是增加互信的过程的话,那么他的政策可能性偏向于“鸽派”;如果互动的过程增加了互相猜疑,或者是增强了战略的互不信任的话,那么这个政策可能就更加倾向于“鹰派”。因此,现在断言拜登政府究竟对中国实行什么政策,恐怕还为时过早。
DSC0002.jpg

  特朗普政府进入执政不稳定期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何王子彧:特朗普相继宣布解雇国防部部长、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局长以及其他官员。那么,特朗普在“离任”前,疯狂拿“与自己不和”的政府要员开刀,这背后究竟有何意图?有消息称,目前有多名特朗普政府官员开始暗地接触拜登团队,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正从内开始“瓦解”?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希雨:特朗普解雇一些人,不仅仅由于这些人在过去政策上跟特朗普有不合,要报复一下。更重要的在于,特朗普坚持直到自己任期的最后一天,也要陆续推出新的政策,而这个新的政策如果不被官员所接受的话,那就肯定要开除。因此开除官员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这些被开除的官员要不要接受和执行特朗普的新政策的问题。比如说,要不要从中东彻底撤出部队,要不要继续执行特朗普重视石化能源的这些政策。比如说,原来解雇的联邦能源业监管委员会主任,是一个反煤炭和石油能源的官员,那么他不执行特朗普的政策,恐怕不仅是因为他原来就反对特朗普政策,他现在也不执行的政策,恐怕也就遇到问题。
  同样的,在特朗普任内还剩不到60天的时间,我们相信这60天内,还会出台新的政策。那么如果在执行新的政策当中,也有官员不太同意这样的政策主张的时候,肯定也要遭到解雇。这个就是目前特朗普政府的现象,这些现象其实还不能说明特朗普政府已经从内部 “瓦解”,因为毕竟总统还有这种权力。你暗中接触拜登政府也好,或者是离职也好,他完全可以再利用别的人。美国政府是一个成熟的机制,人员再怎么频繁更换,它这个机制依然还在。所以说所谓“内部瓦解”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确实反映出特朗普在任期的最后期限,确实进入了一个政府执政不稳定期。
DSC0003.jpg

  特朗普撕毁的伊核协议
  拜登能否重新粘好?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何王子彧:除了对华关系,拜登未来的中东政策也备受关注。18日,美国宣布对伊朗追加制裁。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是在给拜登“埋雷”或进行搅局吗?未来拜登会怎样处理美伊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希雨:我认为美国在中东其实一直执行的是怎么控制中东、主导中东的问题。我也不认为特朗普是有意在中东搅局,他废除伊核协议,只是认为这不利于美国控制中东,因为伊核协议并没有解决美国人更关心的,所谓伊朗的核武器不能彻底根除,也没有解决更关心的导弹问题。这个是特朗普撕毁条约协议的原因。
  客观上讲,当时签署伊核协议在美国国内的争议也很大。特朗普倒是执行了一个美国在中东政策上非常反传统的做法——想从中东撤军,这个是美国的特朗普式“新孤立主义”的一种做法。美国一直想做中东的“警察”,而不是在中东搅局。美国一直想在中东形成一个“美国警察”管理下的稳定的中东。但是特朗普认为成本很高,不划算,因此他要从中东撤军。中东乱不乱跟美国没关系,这个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用意。关于伊核协议,特朗普的盘算不一样,它没有解决导弹问题,没有根除核问题,所以“我不干了,我要制裁”。
  从拜登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肯定会在特朗普这种政策上作一种调整。伊朗放出了希望的信号,全面执行伊核协议。但是拜登的难题在于什么?就是现在简单地回到伊核协议,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形式了。因此简单的回到伊核协议,对美国而言,也存在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尤其是国内的这种反对的矛盾。因为我们必须承认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在美国国内甚至在中东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的支持基础。所以总体看,美国对于伊核协议和伊朗对于伊核协议,他们的立场会有所接近。
  特朗普在任的时候,美伊对于伊核协议的立场,完全是两端。现在拜登上台以后,伊朗表示的是积极回到伊核协议,那么前提是美国也回到伊核协议。而拜登面对的是当年他参与执政的时候的一个核协议,但是由于国内政治压力的变化,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内,简单的回到伊核协议,但是肯定向这个方向靠拢。因为毕竟按照特朗普这种打法,不仅问题解决不了,就是伊核问题解决不了,而且只会越来越复杂。
  目前简单的靠这种制裁,不仅不起作用,也引起了其他国家,比如说包括与盟国和中国、俄罗斯的矛盾,因此他就不得不改,但是又不可能全改,回到伊核协议恐怕还需要时间。
DSC0004.jpg

  相关推荐:
  墙倒众人推!伊万卡遭上流社会排挤 闺蜜连爆猛料
  近几年来一直风光无限的美国“第一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在总统父亲大选失利之后,非常快速地被各式各样的麻烦缠上了。
DSC0005.jpg

  或许真的是墙倒众人推,也可能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总之伊万卡的名字最近都和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
  在入主白宫之前,伊万卡和她老公库什纳都是纽约有头有脸的社交名流,
  他们经常出现在Met Gala上,每一年都在红毯上熠熠生辉,
  尤其是川普竞选那年,伊万卡穿着鲜红色的露背连衣裤,非常光彩照人。
DSC0006.jpg

  《名利场》的派对她也曾是座上宾。
  各种时尚活动总少不了这位社交名媛的出席。
  但在川普选举失败后,上流社会、时尚圈都放话说,纽约不再欢迎伊万卡一家。
DSC0007.jpg

  香奈儿前董事长的女儿Jill Kargman,同时也是上东区居民和一位作家,她就非常直白地说,
  “(川普)对纽约的做法很糟糕、很有争议,说纽约是一场噩梦,已经过气了…
  纽约人不会忘记这一切,在说出那些话之后还有脸回纽约,肯定不会就那么算了的。”
DSC0008.jpg

  上流社会和时尚圈息息相关,如果上流社会排挤你,那时尚圈很大概率也不会对你敞开大门。
  《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对于川普和他的政治观点的厌恶,已经丝毫不加掩饰了。
  而这位“时尚女魔头”的喜好决定了伊万卡会不会被邀请参加Met Gala,基于她对川普的厌恶,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一名在著名杂志担任编辑的时尚达人直接说,“时尚界是一个非常自由、有民主倾向的团体,
  我觉得无论是在职业上还是在社交上,大家都不会张开双臂欢迎她们回来。”
DSC0009.jpg

  被纽约上流社会和社交圈排挤,这可能还不是最惨的,因为伊万卡夫妇也有可能不回纽约,回快乐老家佛罗里达也不一定。
  但社交方面的艰难处境或许可以避免,子女被迫退学的尴尬是注定要承受的了。
  伊万卡的孩子们因为不戴口罩参加白宫活动,之后不检测也不隔离,直接被私立学校退学。
DSC00010.jpg

  他们一家在疫情期间依然经常一块儿出席白宫活动,所以行踪大家都知道。
  在白宫曝出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其他孩子的家长就坐不住了,因为那次伊万卡的孩子们也去了,而且还没戴口罩。
  本来学校的要求是,任何可能接触到新冠病毒的父母或孩子都必须接受检测,并自愿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
  但当时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伊万卡和丈夫都在为大选奔波,肯定没有进行14天的隔离。
DSC00011.jpg

  于是家长纷纷向校方反映情况,谁敢让自家孩子跟接触过新冠确诊患者、而且还不自主隔离的人一块上学啊?
  校方对此也非常重视,几次跟伊万卡他们家协调,看能不能既让孩子留在学校,又不违反学校的疫情预防规则。
  但最后很明显没谈拢,伊万卡和丈夫就带着孩子退学了。
DSC00012.jpg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伊万卡最近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孩子刚被退学,又有伊万卡“曾经最好但后来渐行渐远的朋友”出来爆料,
  说伊万卡在高中时候虚荣又势利,是个“死小孩”(brat)。
DSC00013.jpg

  这位好朋友名叫Lysandra Ohrstrom,是一个记者,为《观察家报》和《赫芬顿邮报》撰稿。
  她十几岁的时候和伊万卡是上东区女子私立学校Chapin的同学,后来还参加了伊万卡和库什纳的婚礼。
  是两位伴娘之一。
DSC00014.jpg

  伊万卡和Lysandra的合照
  从高中同学到在伊万卡婚礼上做伴娘,她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跟这位朋友说的一样,一直很亲密,只是后来渐行渐远了。
  现在Lysandra专门挑在这个时间点出来踩伊万卡一脚,很难说不是在落井下石。
  先来简单看看“好朋友”爆了哪些料:
  高中时候的伊万卡贪财势利,看不起穷人。
  有一次Lysandra推荐她去读一本关于餐厅经理的书,她第一反应是“你特么干嘛叫我去读一本关于穷人的书?”
  跟她去看电影,电影里的老师开宝马,她会说“老师什么时候买得起宝马了?”或者“警察怎么能住在那么豪华的房子里。”
  她还会带头撺掇其他女孩做不良行为,比如让女孩对别人突然亮胸,被逮到之后就假装无辜,把自己摘出来,其他人则全部被停学。
DSC00015.jpg

  而且“好朋友”还爆料说,伊万卡是个种族歧视者,曾经对朋友戴着的阿拉伯语项链非常不满,说“你怎么能戴这种项链?你没听见这阿拉伯语的字样在尖叫着‘恐怖分子’吗?”
  最离谱的爆料是这条,
  “在我们成为朋友之前,我对于伊万卡最早的记忆之一就是她放了屁之后,把这个屁怪到了其他同学身上。”
  啊这…
DSC00016.jpg

  以上这些还不是Lysandra爆料的全部,她登在《名利场》的这篇文章将近两万字,
  从高中到现在几乎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朋友不但回忆了她和伊万卡浮华精致的凡尔赛青春,
  而且“揭露”了伊万卡痴迷金钱、拜高踩低的本质,最后升华到对她和她总统爸爸种种“恶行”的失望…
DSC00017.jpg

  在Lysandra的笔下,伊万卡就像美剧《绯闻女孩》的主角一样,漂亮早熟、很有魅力,是曼哈顿上东区豪华私立学校里的女王。
  这所私校里,年轻女孩们个个都出身高贵、美丽动人并且雄心勃勃,而伊万卡和她的小团体更是其中最有权力最出风头的几个。
  而这位“好朋友”一点点接近伊万卡,成为她最好朋友的过程,简直就是凡尔赛文学本学,摘两段给大家看看。
DSC00018.jpg

  “高一前的7月份,一群高中女孩去巴黎参加语言课程,这是我和伊万卡第一次一起旅行。那年夏天,我们尽情以无害的方式打破规则,收获快乐。
  假装在地铁里迷路,其实是去香榭丽舍大道看电影或者去毕加索博物馆。
  有一次,我们决定凌晨偷偷坐欧洲之星去伦敦,然后在晚上11点的宵禁之前赶回家。”
DSC00019.jpg

  这些小打小闹的“冒险”旅行之后,Lysandra开始和伊万卡形影不离。十多年来,她们都是好姐妹。
  “在我们20多岁的时候,伊万卡和我总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或者说在为了同样的冒险而努力。
  不管是提早离开夜店去看一部终生难忘的电影,还是从哥斯达黎加的村庄骑马到尼加拉瓜的小镇,只因我们从未去过那里。”
  但大学毕业后,她俩就开始分道扬镳了,直到2009年伊万卡婚礼后不久,好姐妹彻底渐行渐远。
DSC00020.jpg

  据Lysandra说,这段友情基本在伊万卡婚礼之后就结束了,因为在婚礼第二天她开始了一份新工作,但没想到伊万卡连问都没问一句。
  几天之后,她给伊万卡发了一条短信,说“我在你婚礼后第二天开始了一份新工作,而你却一点都不关心”。
  伊万卡的回答是:我太忙了,没时间理会这种鸟事。
DSC00021.jpg

  如果说以上青春篇看着只是有点伤痛凡尔赛的感觉,后面成年篇才是真正撕破脸皮的部分。
  因为伊万卡选择加入了她父亲川川子的政府,这毁掉了她一直以来呈现出来的优雅知性、职场女性形象,而逐渐跟她爸这样被上流社会看不起的暴发户同流合污。
  关键还是立场不同了,川普政府是共和党阵营,而Lysandra所在的上流社会基本都支持民主党,所以她俩渐行渐远也很正常。
DSC00022.jpg

  在这一部分,Lysandra列举出了伊万卡的种种不良行径,来佐证伊万卡乃至整个特朗普家族都是无耻混蛋。
  比如伊万卡看不起穷人、说脏话、种族歧视、拜高踩低、怂恿别人做坏事然后自己装无辜…
  虽然竭力表现出跟她的暴发户爸爸不一样的优雅高贵有教养,来博取老钱阶层(old money)的好感。
  她在成年人面前总是举止有度、进退得体的样子,丝毫不像她爸那样粗鲁。
  但在同龄人面前,她还是会不可避免暴露出强势粗糙、更像特朗普的一面。
DSC00023.jpg

  比起对凡尔赛青春时代的追忆和对逝去友情的惋惜,Lysandra的重点显然在通过伊万卡的不当言行打击整个特朗普家族、甚至整个共和党政府上。
DSC00024.jpg

  倒不是说不能对川川子为代表的势力进行抨击,
  但在他们主导美国政府的过去四年里,你一直都保持缄默,现在他们刚刚失败,你就来落井下石,而且还是以曝光前好友秘密的方式,似乎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DSC00025.jpg

  所以网友们就算看不惯伊万卡,但对于这种墙倒众人推的行为也同样无法苟同。
  “我可不想在20年后,我高中时候那些愚蠢的话又被重新提起。
  没有人想吧。毕竟我们在高中也都是傻憨憨。”
DSC00026.jpg

  “嗯…听起来这确实是个‘好朋友’啊…”
DSC00027.jpg

  “我觉得如果要回顾所有人的高中言行,现在大概没人能找着工作了。”
DSC00028.jpg

  “我不喜欢伊万卡,但高中毕业以后人是会变的。我们都在高中的时候说过蠢话,因为那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
DSC00029.jpg

  “(为了出名)把你朋友或者甚至是前朋友的秘密公之于众是很卑鄙的!!这只能说明你不值得信赖!!”
DSC00030.jpg

  不过也有批判伊万卡的,虽然基本上是通过伊万卡内涵川普,
  “有其父必有其女”
DSC00031.jpg

  “爸,他们让我们读穷人有关的书诶!”
DSC00032.jpg

  伊万卡虽然现在麻烦缠身,她的姿态却还保持着体面。
  前好朋友的这篇文章引发热议,但她似乎丝毫没有被影响到,这位白宫高级顾问前天被拍到穿着一条浅蓝色连衣裙走出她在华盛顿特区的家。
DSC00033.jpg

  伊万卡一方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但如果真的要让伊万卡回应,说不定她会对这位前好朋友说出和以前一模一样的话。
  “我太忙了,没时间理会这种鸟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