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网约车补贴乱战,被泼了盆冷水

时间:2021-9-5 10:26 0 77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撰文 / AI财经社 李文 魏帅
编辑 / 冒诗阳
早晨七点不到,拉开车门,杨师傅开始了网约车“拉活”的一天。与往常按部就班的日子不同,最近开始,杨师傅面对着眼前的工作手机开始犯了难。
“现在每天早晨出车的时候,都得琢磨琢磨到底登录哪个软件接单。”杨师傅纠结不已,“最早我一直使用滴滴,最近一段时间我又注册了美团打车,这几家近期给司机的奖励多了不少。”
面对新选择的,不只是杨师傅。从7月初滴滴遭遇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APP被下架后,美团、高德、哈啰、嘀嗒、T3出行等平台闻风而动。
7月9日,美团重新上线了停滞两年的美团打车 App。原本“偏安”南京、武汉等地的T3出行调整计划,决定8月突击开通15个城市。此外,8月中旬,持续亏损的曹操出行被曝获得融资,已退出主流的易到借机“复活”,宣布调整佣金比例,天眼查显示,易到被执行总额超过14亿元,涉诉案件1300多起。
“当网约车市场的头部玩家长久以来筑就的坚固城墙出现缝隙,新老玩家就会蜂拥而至。”一位网约车平台从业者告诉AI财经社。
热火朝天之际,一盆“冷水”泼了下来。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对T3、美团、曹操、高德、首汽、嘀嗒、享道、如祺、阳光、万顺等11家网约车平台进行联合约谈,监管方指出,“近期,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要求各平台“尊重市场规则,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不得利用资本恶性竞争、无序扩张”。
AI财经社了解到,通过近两个月的补贴、扩张,上述部分平台订单量的确增加明显。但对于投资人、司机和用户而言,补贴大战的故事已经看腻,外界更期待平台对出行蓝海差异化的挖掘,而非对存量市场的野蛮争夺。

网约车补贴大战
重点争夺司机
DSC0000.png



“穿白色衬衫的都是专车司机,黑色立领的都是优享司机,其他颜色、圆领T恤的就是快车司机。” 穿着白色衬衫的王军,站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下开阔的停车场里,指着对面站着的十几个人,努着下巴向AI财经社示意。
这是8月底一个周末的上午,王军一大早送了一位乘客到机场后,为了不空车回去,只能在划定的信号区内等着系统派单。
虽然他们按照滴滴要求,统一着装,但是他们在用哪个平台,外人很难判断。“现在是一个过渡期,好多平台趁势起来,对我们司机来说,总比滴滴一家独大要好得多。”王军双肘支在B区的桥头栏杆上,盯着滴滴的抢单页面不停滑动。
实在等不到单,他从裤兜里掏出另一个屏幕出现树状裂纹的手机,打开高德打车司机版app。为了向AI财经社展示高德打车给予的补贴激励政策,他一边向下滑,一边念道:周末,完成33单奖励135元;工作日,晚高峰9点以后,在阿里中心、中关村两地,各完成5个订单,均可领取100元奖励。
在补贴的诱惑下,许多网约车司机,甚至拿出被淘汰已久的手机,重新下载软件,注册成为高德打车、美团打车、曹操出行等新平台司机。
“司机的争夺在这一次网约车大战中表现得尤为激烈。无论平台打车价格有多低,一旦用户叫不到车、或者等待时间过长,他们几乎立刻会放弃这个叫车软件,并且很大概率不会再使用。”一位网约车行业从业者告诉AI财经社。
事实上,由搅局者发起的这一轮网约车大战,焦点正是在于司机端,夺的是运力。
高德打车在7月中旬,第一个推出免佣金措施。网约车司机梁家匠抢到了2张免佣金卡,一张卡半个月。“平台不抽佣金,我们肯定挣得钱也多。”尝到了甜头的梁家匠,跑了20多天的高德。他记得很清楚,在一个周二的晚上9点,接到一个订单,全程距离51公里,梁家匠那一单收入就高达209元。而如果单用滴滴平台接单,他估摸着落到自己账户里,可能只有150元左右。
美团的补贴力度也不逊色。7月8日,美团打车在微信公众号宣布在34城招募司机,首周还给予1000元大奖。新司机还限时专享3日单单流水增加20%。7月14日,优惠力度继续加大,美团宣布招募的新司机,都可享受7天免佣金。
8月初,由于北京疫情原因,各平台的补贴暂停了一段时间。8月下旬,新的一轮补贴又来了。虽然各大平台已经取消零佣金抽成,但是不同花样的激励玩法仍在继续。
美团在招募司机的活动中,推出“伯乐奖”。梁文冲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为美团新司机的,他随后把美团推荐给周边的3位朋友注册,只要被邀约的司机拉一单,梁文冲就可获得100元的推荐佣金。
近期,美团还推出实时现金奖励。“现在拉美团小单最合适,你拉300元的小单子,奖励200元,比拉大单还合适。”梁家匠根据美团现有的激励措施——不限时、也不限订单大小,只要拉3单奖励15元,再拉5单,奖励12元,再拉8单,奖励18元,依次叠加——摸索出一条“赚钱快车道“。
梁文冲讲述了一个类似段子的故事,美团打车重新推出来时,有乘客担忧,坐美团的车是否有安全保障?一位司机说:“我只能跟你这么说,你打滴滴是我来接你,你打美团很可能还是我来接你。”
不只是司机,用户在网约车平台五花八门的消费券和优惠攻势中,已经驾轻就熟。
“我原本以为叫车会不方便,但是当天手机里高德地图的弹窗就提醒我打车有优惠。”作为网约车出行的重度用户,张腾表示,“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有优惠当然选择别的打车平台。”
据AI财经社了解,7月美团推出限时半价优惠券,吸引新老客户,还向老客户不停赠送“大礼包“。高德打车最初给予用户限时领取100元打车券活动。曹操出行推出邀请好友登录,可得8元打车券、邀请好友首次支付可得15元现金。享道出行还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展开渠道优惠活动,新用户首单立减10元。哈啰出行也会给新用户15元的免单奖励。
滴滴从用户端“防守”
行业格局难改变
DSC0001.png



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7月曹操出行订单量较上月增长32%, 阳光出行增长127%,美团打车也增长了23.8%。
然而,尽管各大平台花式争夺,但要改变现行的行业格局,可能性依然不大。
“不要忘记,当初滴滴‘烧了’400多亿才换得如今的市场份额;更不要忘记在以往的补贴大战中,滴滴都是赢家。”一位网约车平台的投资人向AI财经社表示。
事实上,滴滴也有防御动作,主要集中在用户端。有网约车司机介绍称,滴滴推出过优惠券奖励老用户,比如8月10日推出88折券、赠送滴滴出行大礼包。许多特惠快车、顺路单,价格也都很便宜。“留住了老用户,也就留住了司机。”在某二线网约车公司担任高管多年的李明告诉AI财经社。
即使在高德免佣金的20天里,梁家匠也没有完全放弃滴滴。“因为有时候,高德、美团其他平台相对叫单量少,半天也等不到单。”他通常会在白天或者平峰期客单量少的时候,开着滴滴,到早晚高峰时,才打开高德跑单。
为了激励用户,赠送各种优惠券,但是“接不到单”,几乎是所有其他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新用户无法下载滴滴app的同时,滴滴用户依靠老用户的高频使用,在刚刚过去的7月,订单量确实上涨了13%。
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滴滴虽然上涨速度不算快,但是依靠滴滴庞大的用户基数,订单增量依然占据绝对上风。滴滴6月上市招股书披露数据,滴滴每天订单量约为2500万单,公开数据中滴滴日均订单量占到了网约车出行业务的9成以上。据此推算,滴滴在7月日均订单量上涨325万单。
“无论新平台佣金再有诱惑力,拉不到单,不一样白瞎。” AI财经社走访的不少网约车司机,已经对资本的补贴大战见怪不怪。从业多年后,他们期待的是可持续的职业,而不是为取得“补贴”而赚的快钱,零佣金只是过渡,等市场份额稳定,所有平台最终都需要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
高德取消免佣金后,梁家匠跑了一单发现很不划算。高德地图是聚合平台,这意味着梁家匠拉的每一单,不仅要上交部分佣金给高德,还要交给他加入的星辉出行一部分,落到他手里的收入,似乎比滴滴还少。
除了接单难的问题,涌现的各大平台自身基础服务也存在不少问题。
网约车司机梁文冲在美团免佣时,用了几天,后来放弃了。“导航使用起来不稳定,按照导航指示往前面左转,但实际上,你跑到前面,根本没有左转道。”还有一次更夸张,快到一个路口,导航突然黑屏了,是前行还是右拐,梁文冲真正“两眼一抹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结果那一单,他足足给乘客绕了3公里远。
还有一个很大制约因素,其他平台缺乏滴滴的保障服务。大部分网约车司机,在2016年交通部提出“人证车证”规范化运作后,都成了“黑车司机”,既无车证,也无人证。
他们在道路上行驶难免会遇到交警查车,如果一旦被发现,便面临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许多网约车司机表示,滴滴可以报销。其他平台根本没法报销。他们担心使用其他平台面临的巨额罚款,“很可能一个月就白干了。”
更关键的是,经验告诉他们,滴滴的系统规则,不喜欢朝三暮四。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从“补贴大战”中清醒过来,“同时开着多个平台拉,其实什么都拉不好;只要你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拉,平台会根据出行时长、订单数量等提升你的口碑值,系统会优先派给你更优质的订单。”一位网约车司机说。
“滴滴依然是网约车市场的主力,车主多,用户多,它的应答体验一定会比别的平台更好。”李明告诉AI财经社,“从这个角度看,补贴大战对滴滴的市场格局影响不大。但真正的影响因子是监管层面的最终决定,目前靴子还没有落地,一切还难定论。”
出行市场足够大
蓝海不能靠“抢”
DSC0002.png



“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近20万的新用户增加量,分散在除滴滴外的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平台中。”李明告诉AI财经社,新增用户足以证明了网约车行业的市场空间。
然而,与外界关注头部公司之间的你争我夺不同,业内、投资人更关注的是网约车还远未到“一家通吃”的局面,投资人仍然愿意投,是看到空白市场的增长潜力。
一方面是不同地域,另一方面是差异化的出行需求,这些都是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5亿,占网民整体的 36.9%,仍有较大的增量空间。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从2017 年开始,网约车市场便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1年预计增长至3581亿元,2022年或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
“确实这一段时间是个机会,运力(招募司机)如果做得好,开城的速度可以更快些。”一位接近哈啰出行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哈啰出行在近期已经在深圳、成都、杭州、厦门、沈阳等全国19个城市发动车主招募计划,此前多布局于低线城市。
此外,T3出行也将目光放在了差异化的地域。此前,该平台重点布局了南京、武汉等二线城市。AI财经社了解到,8月初,T3出行开始在深圳、海口、太原等10座城市上线运营;8月中下旬,T3出行又在台州和徐州开通服务;目前T3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已进入全国38个城市,注册用户约3000万,峰值日订单超100万。
不同的商业模式下,有不同的突围之路。在李明看来,有3个要素决定着平台能否持续发展,即供给端(司机)、用户端(乘客)和体验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一个平台能不能做起来,肯定供给端和用户都要强,而最终决定平台能走多远,要看平台提供的服务水平。”
“出差接送机以及一些商务接待用车,我会优先考虑一些车企打造的‘小平台’。这都是经过一次次血与泪的教训下总结出来的经验。”王静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公关公司高级经理,有一次网约车司机在机场绕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接到客户之后,她转向了享道出行。“这些司机更加专业,你不用担心它不认识路、接不到人,有些司机接待外国客户也能游刃有余,给我省了不少事。”
一位出行领域投资人向AI财经社表示,虽然享道出行、如祺出行这类的平台并不算一线阵营,但其无论是车辆还是司机都统一管理,体系性更强,整体素质可控,目标客户群体也更加明确,是那些需要省心、优质服务的商务群体,在价格上,可以接受更高的溢价。这位投资人还表示,这些平台的对公业务相对较多,同时平台具有一定的区域使用属性。“像享道出行在上海,如祺出行在广州,首汽约车在北京,都很受欢迎。”
正因如此,尽管滴滴在网约车出行领域是“独角兽”般的存在,但中国网约车出行市场依旧充满了想象空间。
资本市场传来的消息也在印证着网约车市场的无限可能。8月30日,有报道称曹操出行已完成一轮数十亿元新融资。尽管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对此未予确认,但如此大额的融资消息依旧将曹操出行放在了聚光灯下。
“资本的青睐,证明了曹操出行未来的市场潜力,也侧面印证了资本对于出行市场看好。”一位从业者向AI财经社表示。
不过,目前网约车平台仍将目光聚集在通过补贴对存量市场的野蛮争抢上。极光数据分析师林才涛表示,如果说抢市场的方式就是做C端补贴,那只能是昙花一现,实质性的合规问题、监管问题都没有发生改变。
无论如何,补贴大战终有一天会结束。各家网约车平台能走多远,拼的还是各家的服务水平。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