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阿喀琉斯基猴复原图,化石发现于湖北松滋(倪喜军 绘)
阿喀琉斯基猴是一种体型非常小巧的灵长类动物,体长7厘米,体重仅有20~30克。它的脑袋大,一双大大的眼睛有较好的视力,此时已经演化出早期的三色视觉,对红色有强烈敏感性,一眼就能从一片绿油油的树叶中看到红彤彤的水果。
它们四肢细长且灵活,主要以昆虫为食,属于昼行性动物,白天比较活跃,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寻找食物。它手上和脚上的拇指都能与其他四指对握,这样的身体结构可以帮助其抓住树枝和食物。而它身后的长尾巴,在运动时可以保持其身体的平衡。阿喀琉斯基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灵长目动物[4],这种古猴可能在后来的进化中分化为眼镜猴和类人猿两支,而后者在千万年的进化后分化出了人类。 海底甲烷释放引发地球高烧
有关这次匪夷所思的全球快速变暖事件的形成原因,学术界也是争论不休。有彗星撞击假说和火山爆发等观点,但大多数学者都将其归因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分解。
随着长达1000万年的缓慢、持续的增温过程,在5600万年前,气温终于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南北两极的海水也逐渐变热,高温融化了深埋于寒冷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出巨量的甲烷并释放到大气中。甲烷是一种比CO2还要厉害20多倍的超强温室气体。甲烷迅速释放及氧化成的CO2导致地球的温度瞬间飙升。好在后期这些巨量的碳通过植物、土壤、岩石风化或海洋生物等途径被吸收,使得气候又迅速回到事件前的水平。 结语: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或将再现
尽管PETM事件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但毋庸置疑的是,快速的气候变暖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洪水、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就是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全球变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需要警惕的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而近年来人类碳排放的速度比PETM时期还要快得多!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而在PETM时期,上升同样的温度却需要数千年的时间。 显然,当前气候变暖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了PETM时期。一旦全球变暖的局势无法控制,地球或将迎来又一次类似于PETM的变暖事件,地球上的生物可能会再次面临更新换代。也许哺乳动物的体型会变小,而人类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命运又将如何、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Westerhold T, Marwan N, Drury A J, et al. An astronomically dated record of Earth’s climate and its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last 66 million years[J]. Science, 2020, 369(6509): 1383-1387.
[2] Secord R, Bloch, J I, Chester S G B, et al. Evolution of the earliest horses driven by climate change in th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J]. Science, 2012, 335(6071): 959-962.
[3] Xie Y L, Wu F L, Fang X M. A transient south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in central China driven by rapid global warming during th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J]. Gondwana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gr.2021.08.005.
[4] Ni X, Gebo D L, Dagosto M, et al. The oldest known primate skeleton and early haplorhine evolution[J]. Nature, 2013, 498(7452): 60-64.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20年热文精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