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古人没暖气没空调,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比你想象中的要舒适!

时间:2021-11-24 07:49 0 40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咄嗟寒冬至,大雪舞纷飞。今年的冬天是一个冷冬,比以往更寒冷一些。当我们躲入暖气房、空调房等“世外桃源”后,真是不知寒冷,无论严冬。但是古人又是怎样撑过一个又一个寒冬的呢?他们会不会因为冬天的到来而备受煎熬呢?这一点我们大可放宽心,古人虽然没有暖气空调,但他们也有别样的御寒法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吧!
一、古人穿什么御寒?
古人寒冬取暖御寒首先是从穿着开始的。 “上流必有狐裘,中流必有羊裘,下流则惟木棉,且有非袍者矣”。
DSC0001.jpg



貂裘一类的御寒衣物,还是身份的象征。在清代,有一种玄狐袍帽,色白而纯,非阁臣不可得,有时候尚书会蒙恩获赐。在普通富贵人家里,各式各样的貂裘几乎是冬天必备的衣饰。在《红楼梦》第五十话中,时逢大雪,林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鹤氅”,史湘云则极为夸张,穿着贾母给她的“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还戴着“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还用“昭君套大貂鼠风领”围着。史湘云仍嫌不够,里面还分别穿着银鼠短袄和狐肷褶子。可谓奢靡至极,当然也暖和至极。有这样的装备,何愁寒冬?
DSC0002.jpg



影视剧中的《红楼梦》
《清稗类钞》也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龚自珍一日到扬州看魏源,身上穿的白狐裘上身纯白,下身皆泥污。魏源就很奇怪,询问这是何故。龚自珍解释道,他从金陵渡江来的时候,天寒大雪,一个名叫汤雨生的人便将这件貂裘赠与了他,汤雨生身材高大,龚自珍短小,貂裘在龚自珍身上就和披风一样,因此走路时沾满了泥污。
到了清代,东三省多松林松子,貂深爱之,常常聚于树下食之。猎民们往往不惮长途跋涉,冒险前去猎貂,然后集之成裘,卖与达官贵人,貂裘以毛色润泽,香气馥郁为上品,往往价值千金。
DSC0003.jpg



貂裘等物虽然与普通老百姓无缘,但老百姓也有自己的一套御寒装备。首先是棉袄,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只称为“袄”,一般由麻絮等物构成,棉花传入中国之后,棉花就成为了袄的主要原材料。
其次是暖帽、风帽、耳套、手套这些日常御寒穿着,这些御寒装备富贵人家也会使用,只不过材质有所不同,普通老百姓家大多采用棉花、绒絮,富贵人家则用皮草。另外,手笼也是御寒的法宝,它的出现是因为戴手套之后手指不能自由伸展,大多是女性使用。
不同的行业与地域,也有自己独特的御寒装备。清代京城差役冬日夜巡时,都会由上头统一发放一种羊皮衣,大抵和现在的皮衣类似,只不过加工十分粗糙。前文提到的耳套,起初是因为燕、赵两地朔风苦寒如刀,双耳龟裂,这才有人制成耳套出售。而与之相反的广州,气候较为温和,冬日只需棉袄就行了,但不时仍有极寒之日,广州富贵人家就会沿着衣领等处又缝上一些羊毛貂裘,依寒冷情况而定。
DSC0004.jpg



二、古人靠什么取暖?
说完了御寒的基本装备,我们再来说说古人都靠什么取暖。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在冬日睡觉之前我们的父母都会将一个灌满热水的水壶放到被窝里,这种方法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了,而且他们还给水壶起了一个很亲切的名字——汤婆子。
DSC0005.jpg



汤婆子
“汤”在古代是热水的意思,古人拥之入眠,关系亲似夫妻,因此名为“婆子”,这和竹夫人的名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汤婆子在宋代已经出现,而且颇受士大夫的欢迎,宋代黄庭坚戏作道“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这里的脚婆就是汤婆子。明代瞿佑也为汤婆子留下了诗句:“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诗人在咏赋汤婆子时,总是蕴含着一种亲昵的态度,毕竟冬日夜夜抱入怀中,能不亲昵嘛?
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古人当然也还有取暖利器,那就是各式各样的炉子,有手炉、脚炉和地炉等等。《清俗纪闻》载:“酷寒之际手足冰冷时,在脚炉中放入炭火,上覆以灰,置于椅子和睡床前,将脚置于其上以取暖。”同书还载有仿日本“被炉”样式者,在房间内建地炉、石炉。
DSC0006.jpg



手炉
炉子内的燃料一般以炭为主,富贵或者贫穷人家都十分流行。《红楼梦》第九话,袭人在贾宝玉出门前交代“手炉脚炉的炭也都交出去了”,第八话里林黛玉的丫鬟也为林黛玉送来过手炉,第五十话李纨说“已打发人笼地炕去了”,这里的地炕应该就是地炉。可见冬日里的炉子是随处可见的。
估计是古人独自享受火炉太过无趣,在宋代民间则会有一种名为“暖炉会”的活动。《东京梦华录》载:“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南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云:“旧俗十月朔开炉向火,乃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至今民家送亲党薪炭、酒肉、缣绵,新嫁女并送火炉。
古人不仅凑在一起烤火炉,还往往备以酒肉,边烤边吃,这样的活动一般以家庭、邻居、朋友为单位,大家彼此闲聊家常趣事,屋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屋内却是热气四溢,酒肉飘香,想想都温馨。
DSC0007.jpg



影视剧中的手炉
当然,除了常规的取暖方式之外,古人的脑洞有时也会大开,想出一些较为奇葩的取暖方式,例如“妓围”“暖阵”等方式,简单而言,就是找一些女子围绕在你周围,靠她们的体温取暖。这种方式不仅奇葩,而且也不太人道,因此并不十分流行。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古代还有调温房。西汉武帝时期有一座“温室殿”,这座宫殿内设壁炉,墙内有由筒瓦构成的管道,称为“火墙”,墙上涂满了捣碎的花椒用来当作保温层,再铺以西域地毯,饰以重重屏风与帷幕,当热气顺着管道传输到墙壁内,热力产生循环时,整个宫殿的温度都会上升。
DSC0008.jpg



到了明代,为了保证冬季紫禁城内的供暖,匠人们在营造紫禁城时特意设计了一条火道,这些火道隐藏在地底下和墙壁内,四通八达,通往许多个房间。这些火道每年十月份就开始供暖,但是供暖所需的木炭数量十分巨大,并且这些木炭还不能是次品,得是上品木炭才成,这一个冬天下来所需的费用可想而知。
DSC0009.jpg



古代的火墙示意图
三、古人都吃些什么驱寒?
在与冬天的博弈里面,古人又怎么会放弃吃这个重要的方面呢?
大家都知道饺子传说是李时珍为了治疗耳朵被冻伤的病人而发明的,不管这个传说真假与否,饺子确实是冬日北方的驱寒食品,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从出炉到下肚,整个人都会变得充满力量。南方虽然不流行吃饺子,但在冬至的时候南方人也会吃汤圆一类的食品。
北方除了饺子、馄饨这些驱寒食品之外,还有一种深受北方人喜爱的食品——羊肉。古人认为在冬日吃羊肉可以驱寒保暖,南北兼有,北方尤重。北人吃羊肉的方式也有很多,烤羊肉,红煨羊肉,炒羊肉丝,羊肉火锅,羊杂碎汤,煨羊蹄等等。《都门杂咏》就有记载:“喂洋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来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DSC00010.jpg



《觉醒年代》中的羊肉火锅
清代扬州小东门也有熟羊肉店,冬日生意火爆。食客往往是“鸡鸣而起,茸裘毡帽,耸肩扑鼻,雪往霜来”。来这里讨一碗羊肉吃的人,大都是平民百姓,他们来时带着一身寒气,一碗羊肉下肚,浑身热气腾腾,充满了力量,去时也不再那么惧怕外面的寒冷。
明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张岱拥炉前往西湖看雪,在湖心亭内见:“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来人看见了张岱很开心,硬拉着张岱喝了三大杯酒。
寒冬大雪,正是饮酒的绝佳时刻。酒不仅可以消愁,还可以驱寒。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在古人的文字里看见大雪与美酒同时出境,《红楼梦》第八话里贾宝玉来到了薛姨妈的住处,当时正值寒冬大雪,贾宝玉便囔着要酒喝。而在唐代,白居易也早已为寒冬和美酒牵上了红线,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传唱千年而不歇。
文史君说
古人在实践与经验中学得了御寒取暖的手段,吃、穿、用、行等众多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古人努力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智慧。但是,古代虽然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取暖手段,但很多都是富人专属,每年依然会有大量冻死街头的人。《西京杂记》就载:“元封二年,大寒,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缩如猬,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这些人并非是因为手段的缺乏,而是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才受冻而死。现今与古代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科技上的进步,还在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寒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无论是穷是富,都不至于冻毙于街头。
参考文献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川忠英:《清俗纪闻》,中华书局,2006年。
萧放:《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