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2021年终盘点 |寒冬、裁员、反垄断…我们未必不会迎来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6781
主题
146798
回复
17288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2
《小巷人家》收官,虽然比不上《人世间》深厚,但贵在真实温暖
0/56
宿敌:直到黄萧双重身份曝光,吴豫才知,他为何19年抓不到张弛
0/59
妇女杀手靳东转换赛道?努力接地气,《西北岁月》摆脱精英形象
0/63
虞书欣头戴非遗绒花,《永夜星河》的“赛博古装”引热议
0/66
解清帅去老丈人家,看房子就知道老丈人家境实力
0/59
《大时代》:从某个角度来说,方进新和丁蟹都是“成功”的父亲
0/63
于正再度阴阳祝绪丹,称其《永夜星河》未上桌,虞书欣无辜被连累
0/67
《永夜星河》大结局解析:子期到底是不是浮舟?结局到底是不是HE
0/62
《小巷人家》直到栋哲挣得钱比图南多,庄超英才知父母偏心会转移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2021年终盘点 |寒冬、裁员、反垄断…我们未必不会迎来更好的世界
时间:2022-1-1 08:56
0
39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这可能是一处历史转折点。
作文 | 极客公园编辑部
很难形容即将过去的 2021 是最「糟」还是最「好」。
这是过去 10 年来,消费互联网最「差」的一年。
经历了 2020 年的「回光返照」,2021 年的互联网行业踩下了急刹车——双减、平台经济反垄断,再加上滴滴事件背后的中美监管博弈,最终为「无限增长」的互联网造富神话关上了最后一扇大门。下半年开始,大厂不再谈增长、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和投资并购;改谈起共同富裕、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与下乡助农。
那些 2020 年「最性感」的互联网故事——在线教育被归于历史的角落,社区团购艰难求存,抖音、快手、B 站增速放缓,「慢」了一拍的小红书、喜马拉雅,则被挡在二级市场的最后一道门前……
某种程度上,过去高速发展、资金充沛的十年间,是监管迟到、土壤自由任由企业「野蛮」生长的十年。它塑造了蓬勃的中国互联网奇景,但同时,中国创新也迎来了转折口——易得的果实摘完了。
乐观地看,商业模式的复制型「创新」不再吃香,真正的技术路线开始抬头。
也因此,2021 对于其他科技行业来说,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
过去十年,任何赛道的投资回报与消费互联网相比都相形见绌,后者如黑洞般虹吸风投的资金。2021 年,随着消费互联网退潮,投资者被迫把目光转向其他赛道,促成一批新的科技风口在这一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产业;国产替代掀起的半导体、数据中心投资热潮;还有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这些走在世界前沿的硬科技产业,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舆论和资本如此之高的关注,并打上中国「科技自立」的标签。
2021 年即将结束,
极客公园梳理了过去一年科技行业发生的十大事件,并分享我们的思考
:
站在历史轴线回望2021,它对于 2022、乃至下一个十年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事件将对科技行业、中国社会以及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10
技术出海:
从Copy To China
到Copy From China
关键词:TikTok/WeChat解禁、宁德时代
事件回顾:
6 月 9 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撤销特朗普此前发布的对 WeChat、TikTok 和其他中国应用程序的禁令,拜登还下令政府对其进行重新审核。
半个月后,美国商务部撤销其去年 9 月发布的禁令清单,这份清单曾要求禁止美国企业和 TikTok 及 WeChat 进行交易。自去年夏天起,TikTok 遭遇的这场风波终于阶段性告一段落。
如今,TikTok 是全球最热门的内容社区之一。今年 7 月,TikTok 全球累计下载次数突破 30 亿次,成为继 Facebook 之后第二个取得如此成绩的网络平台。今年 9 月,TikTok 宣布其月活跃用户突破 10 亿大关。
早在 2018 年,张一鸣曾介绍字节跳动全球化的战略细节:技术出海,为全球用户提供统一的产品体验,针对不同市场采取符合当地需求的本土化运营策略,建设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
以 TikTok 为代表,
技术出海正是当下出海创业的大趋势。
今年年初,实时语音社交 App Clubhouse 大火,让更多人认识了一家中国技术公司声网。声网为其提供了实时音频网络相关的技术。也因为这个技术积累,声网的业务有了爆发式增长。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声网全球注册应用已超 37.2 万,包括小米、陌陌、The Meet Group、Bunch、Yalla 等遍布全球的巨头、独角兽、创业公司都在使用声网的技术。
今年 11 月,宁德时代市值突破 1.5 万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时代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企业,早在 2018 年,宁德时代就在德国投资建厂,预计明年达产后形成 14GWh 的产能。而在 2021 年,宁德时代曾两次传出海外建厂传闻。
今年 10 月,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ELMS 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电池供应协议。当时就有消息称,双方考虑在美国合作建造一家电池工厂,以实现本土化生产。12 月底,据波兰媒体报道,为了向德国出售电池产品,宁德时代计划在波兰投资 20 亿欧元建设工厂。
公园点评
从早期的技术引入,商业模式的微创新,到如今局部技术的领先,再输出到海外,技术出海会是下一阶段创业的机会所在。
正如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张亚勤所说,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
历经工具型应用出海、商业模式出海与技术出海三个阶段,并呈现出「由近及远」、「散点成面」的两大特征。
尽管疫情仍在持续,但全球化却在进一步加强。包括产业全球化配套,资本加速全球化流动,随之而来的是科技、教育、创新等基础服务和能力在全球的重新配置。
有了技术积累,技术出海和创业的下一站是什么?其实是场景。创业者应该在场景上做进一步试探,
找到合适市场下最关键的场景切入。
毕竟,创新型技术的应用场景往往也是创新的。
#09
游戏驿站逼空大战:
科技和散户给傲慢的
资本家
上了一课
关键词:WSB、
、科技平权
事件回顾:
2021 年开年,一场浩浩荡荡的散户逼空大战震惊了整个华尔街。
游戏驿站(GME)是美国一家传统的视频游戏连锁零售商,由于业绩长期不佳,GME 股价长期萎靡。2021 年初,美国著名电商创业者 Ryan Cohen 加入 GME 董事会后,公司股价开始飙涨。但随后,游戏驿站被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盯上。
1 月 19 日,游戏驿站股价冲至 40 美金,香橼创始人 Andrew Left 在推特上宣布做空,放话所有做多者将成为输家。消息一出,游戏驿站股价应声暴跌,当日迅速回落至 20 美元左右。
香椽的态度激怒了做多 GME 的美国散户,通过 Reddit 的炒股板块 WSB,散户们聚集起来反击。一边集体做多推高 GME 的股价,一边通过社交媒体攻击 Andrew Left 和他的家人。几天后香橼认输,Andrew 发推称为了家人,将停止做空游戏驿站。
香椽的退缩鼓舞了散户们的士气,1 月 21 日游戏驿站从 40 美元开始飙升,两个交易日内涨至 80 美金,并在 1 月 26 日暴涨至 350 美金。在这个过程中,做空游戏驿站的华尔街空头们损失惨重,有机构预计做空者的总损失接近 200 亿美元。
以 GME 为起点,2021 年美国散户们聚集起来到处冲锋陷阵,甚至催生了「WSB 概念股」这个新名词,美国老牌院线 AMC 娱乐,黑莓手机,元宇宙第一股 Robolx 等遭到大量做空的股票,在 2021 年相继成为 WSB 的宠儿,甚至白银期货、数字货币,也一度成为散户狙击华尔街的阵地。
公园点评
促成这场逼空大战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比如做空 GME 的机构太过集中,空头仓位高达流通股的 140% 以上,为后来的轧空形成了条件;也有美国政府疫情期间印钞发钱的操作,无形中加厚了散户们的钱袋子,让他们有更多力量对抗华尔街……
但不可忽视的是科技创新才是根本因素,它使得权力被重新分配。
在美国股市,散户的交易量约占全部交易量的 20%,GME 事件之前,从未有人把散户当成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股交易力量。一来散户可以运用的投资工具有限,二来散户都是各自为战,以他们的资金量很难对机构造成威胁。
但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切。 这种互联网券商的发展,提高散户交易速度的同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投资工具,不少散户就是使用 Robinhood 加杠杆做多,而这原本是机构投资者的「特权」;此外,Reddit 这种交流论坛的出现,也让散户得以统合在一起,甚至对抗掌握话语权的华尔街在媒体上发起的心理攻势。
金融科技还在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 Robinhood、WSB、花呗、余额宝,冲击原有的金融秩序,如何在科技发展和维持金融稳定间取得平衡,是全球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创业者,以及各国监管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08
新能源汽车「热到发烫」:
造车的太多,芯片和CEO不够用了
关键词:自主品牌 量产
事件回顾:
圣诞节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出现在央视《对话·挑战者》的节目镜头里,说在 2021 年最烦恼的事情是供应链,芯片是烦恼中之最,「如果有谁能给我芯片,我可以请他喝酒」。
「芯片荒」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一个缩影。2021 年 5 月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月增加。从 21.7 万辆增长到 45.7 万辆;6 月开始,连续刷新月产量纪录。对比去年,最高的月产量不过 23.5 万辆,今年直接翻了一倍。从 1 月到 11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 299 万辆,同比增长 1.7 倍。
今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发布后的第一年。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的渗透率将达 20% 以上。
主旋律既定,跑马圈地比赛只会更加激烈。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咬紧不松,11 月交付量集体破万;但是拉出当月整体销量排名来看,也只能从第五名算起。比亚迪、上汽、长城、广汽这样的传统主车厂,凭借供应链优势,发力新能源产线。场上的玩家还有小米、百度、华为这样互联网选手。雷军「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组局造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年中换帅,希望能抓住剩下的战场;百度携手车厂吉利,推出「集度」智能汽车品牌。
群魔乱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再次上演,大浪淘沙谁是留下来的金子?还需要玩家们比拼后才可见分晓。
公园点评
电动化、智能化必然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而智能汽车又将是继手机后,对生活影响最大的私有智能终端。从产品角度,越来越多厂家将汽车看做一个可以承载内容和生活方式的空间。智能手机的出现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智能汽车所承载的实体空间,似乎理应具有更大能量。
从产业角度,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是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原来汽车的生产中,主机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特斯拉则用一体式压铸技术挑战传统的冲压、焊接工艺。一个大型压铸部件可以替代上百个原来的零部件。新的生产方式过程简单、制造可控制、成本低。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先进的生产方式对产业链的影响会逐步凸显。
#07
元宇宙:
未来 10 年最好的机会,
但也许 100 年也实现不了
关键词:Meta、全真互联网
事件回顾: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科技圈词汇。「元宇宙」,在它被首次写进 Roblox 招股书后,这场贯穿了整个 2021 年的元宇宙热潮就开始了。
腾讯提出了「全真互联网」,早在去年 2 月 就参与了 Roblox 投资,在元宇宙的布局上有条不紊。,还用近 1 亿元的金额投资了「中国版 Roblox」代码乾坤。
把元宇宙浪潮推向顶点的是 Facebook。扎克伯格不仅屡屡对外发声表示元宇宙对它的公司是如何重要。他们也决定将公司名称直接改为「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
于是在公司战略层面,更多大企业开始讲述元宇宙对他们的重要性。比如,微软也说要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英伟达宣布推出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游戏曾被看作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场景。但这个概念看似丰富的延展性,也让它从从游戏出圈,进入到教育、工业制造、设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是,万物皆可「元」了。
公园点评
元宇宙是虚拟现实结合的数字化体验容器?元宇宙是更庞大的更复杂的虚拟经济体?元宇宙是下一张「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元宇宙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需要注意的是,再有远见的人也未必能在一场变革的早期,描述它的全貌。更普遍的现象则是一定有投机者借它包装业务,有人则把它当成笑料。人们可以对元宇宙有期待,但也更需要理性地审视。
因为即便这个未来是对的,但让这个未来被更多人理解,依旧需要时间。
#06
互联网裁员潮:
有人调侃,互联网的尽头
是体制内
关键词:裁员、考公、寒冬
事件回顾:
互联网公司 2021 年的裁员规模可以用「前所未有」来形容。
12 月底,据新浪科技报道,爱奇艺裁员比例达到 20-40%,几乎涉及所有业务线。其中花钱最多的市场、渠道合作等部门裁员比例达到 50%,内容部门裁员比例达到 30%,游戏等边缘部门则几乎全部被裁。
同一时间,快手被曝从 12 月开始进行变相裁员,以通过给员工打低绩效的方式。多年扩张突破十万员大关的,撤销「人才发展中心」,精简职能部门,传出按比例裁员的消息;更早些,字节跳动还进行了商业化、游戏、教育业务线的大量裁员。此外,一些互联网公司裁员汇总也频频在网络热传。
互联网寒冬的论调从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裁员的新闻逐渐增加,在今年到达了一个小「高潮」。曾经,「35 岁焦虑」是互联网人无法回避的议题,而现在,应届生们无需等到 35 岁,就可以提前体验「被裁」。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行业的增速从 2015 年的 46.5% 降至 16.7%,逐年降低。尤其是在反垄断、反资本无序扩张等政策出台后,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受到显著影响。
年轻人开始变得冷静,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一切,它的规则、社会价值、回报与未来。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的国家公务员报考突破新高——实际有超过 212.3 万人报名,平均 68 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其中,西藏邮政管理局的一职位吸引了 2 万人报名,达到「两万选一」。
在这背后,2020 年胡润百富榜上,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中公教育创始人位列第 19 位,前一年是 40 位,一年身家涨了 800 亿。中公教育市值曾经一度超 2000 亿。
有人调侃,互联网的尽头是体制内。
公园点评
互联网公司强调狼性,喜欢用战争、战役比喻公司的决策。所谓商场如战场,但是如果分不清商场和战场的区别,很容易为了钱、流量、市场份额陷入「内卷」、零和博弈的恶性循环。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企业将资本的无序扩张演绎到了极致。
改革开放 40 年之后,人们逐渐缓过神来,新世界的规则更多由巨头确立,
而巨头背后的资本,很难主动承担起更宏大的社会责任,不时还会走向与大众利益的对立。
这种产业变化传递到了生活中:曾经代表着社会新经济动力的互联网行业「跌落神坛」,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而一个设计趋势可以体现这一点,今年,许多企业将自己的产品 logo 修改,比如美团外卖将袋鼠修改得更卡通,更为亲民。因为在不确定时期,友好、幽默的面孔可以带来温暖、熟悉和舒适。
被行业波及的人们当然需要慰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依旧是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甚至比以往更加渴求科技企业。大风向的转变很明确——
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变成重视「效益和质量」。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股市走势看,科技硬核企业比流量型平台企业好得多。
以过去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更多是追求短期效益。一位互联网初代创业者感慨,20 年前,创业靠时代红利,即便是平庸的公司也能发展得很好,而现在要靠领导力和创新力,难了很多。
尤其像光电芯片、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被大多数投资人忽略的硬科技都需要长期的投入。
这些产业也更多需要真正「长期主义」的坚守。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互联网经济的降温,也可能代表着科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05
碳中和碳达峰:
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碳达峰、拉闸限电
事件回顾:
九月下旬,东北拉闸限电,很多人被拉回到关于停电的遥远记忆中。# 东三省用电高峰拉闸限电 #、# 东北限电 # 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网友表示,有些地方一天停几次电,有些地方停电超过 12 小时,因为停电导致城市主干道的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
慌乱地讨论后,「双碳」、「能耗双控」政策被推向舆论中心。限电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电力市场供需错配,也有地方政府对于能耗问题的「急刹车」「补作业」——对煤电企业限产甚至直接关停。
此时「2030 碳达峰 2060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刚刚发布一年。要不是这次「拉闸」,很多人或许还觉得「碳中和」只是遥远的口号。实际上这一年间,双碳相关的各个产业极速成长。
能源行业的双碳之路是整个碳中和目标中的重头戏。煤炭限产后又价格飞涨,直至「拉闸」,煤炭行业的减排之路困难重重。电力企业也都各自拟定了相关清洁能源发展目标。
新能源行业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主力军。建筑、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高碳排放行业都在提出低碳转型的方案。
不过没有突破性的储能技术,新能源的稳定使用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7 月 16 日,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截至 12 月 23 日,成交量突破 1.4 亿吨,成交金额超 60 亿元。通俗来讲,碳交易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来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进行买卖。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补贴退坡下,仍然踩着「双碳」东风发展。马斯克的「卖碳翁」名头十分响亮,2020 年特斯拉光靠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了 15.8 亿美元的营收,是年净利润的两倍还多。今年除了特斯拉,蔚来也加入「卖碳」行列,实现破亿营收。传统车企则在碳积分政策下焦头烂额,转型新能源的路上,还得花大钱从新能源车企手中「买碳」。
公园点评
限电风波背后,「运动式减碳」已被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批评。从宏观政策到地方限电,从新能源汽车政策到充电桩问题,从口号碳中和到人人生活低碳。我们对「碳中和」的感知也逐渐从一个概念到影响生活实际。
39 年后的碳中和目标拆解到当下已经并不遥远,甚至已经迫近。
2021 年被称作为。实现碳中和,面临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环节的脱碳。需求侧主要脱碳压力来自工业、建筑业、农牧业等产业侧,供给侧脱碳则包含电力、氢能等能源生产方式,以及碳捕捉、封存和利用等。
能源结构是碳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工业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足够底气推动能源转换。
碳排放话语权的争夺是大国的牌局,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难以挤进牌桌的时候,所有大国都意识到,碳中和是通向下一个时代的钥匙,必须加速拿下。
因为一次次能源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生存样态的背后,更是一场场通往下个时代的工业革命。
2060 年,我们有幸或许能看到化石能源终结的一天,至少是前一天。
#04
科技自立:
任何关键技术,有,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关键词:缺芯,国产替代
事件回顾:
6 月,三名宇航员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空间站中开展科学研究……
在天宫空间站发射成功之前的 21 年里,我国曾多次请求加入国际空间站,但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航空技术封锁,层层阻挠之下,始终未被允许。
西方的封锁并未阻止中国人对航空技术的探索,2021 年是中国航空开花结果的一年。这一年里,中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高达 55 次,位列世界第一。这一年,中国航天突破重重技术封锁,在星际探测、空间站发射、商业航天等方面均有亮眼表现。
另一个触动国人心弦的是半导体产业。经历了 2019 年、2020 年的断芯,2021 年的缺芯,2021 年,半导体投资热度空前,许多融资额超过 5 亿的项目涌现,开启了国产高端替代的新时代。
据统计,过去一年,市场上有 534 个半导体公司获得融资,总融资金额达 1536 亿;其中融资额超过 5 亿的大项目数量是 46 个,数量上仅占 8.6%,但总融资金额达 992 亿,占据总融资金额的 64.6%。
除了创业公司外,包括腾讯、百度在内互联网巨头也悉数下沉布局基础硬件领域,积极投入国产芯片的研发。
公园点评
2021 年称得上是国产替代的春天。
航空航天一直是国家主导的科技发展重点,今年取得的成绩算是稳中求进。而过去资本很少关注的芯片、半导体等「高精尖」领域,今年的创业热情和投资热潮却是以往少见的。
国产替代成为资本宠儿的原因在于,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高端技术企业的投资逻辑发生了转变。
以 GPU 为例,过去英特尔和 AMD 在全球建立了绝对的市场垄断,中国 GPU 市场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中国的 GPU 需求却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满足。
在美国对中国展开持续限制的情况下,未来大部分国内厂商将首选国产半导体品牌进行生产,国产替代品牌的市场需求将显著提升,资本自然也闻风而动。
然而,尽管目前国产高端替代的投资热情高涨,但多集中于一些过热的细分领域,对实际产业中需求的把握不足,相对于达到科技自立目标所需的整体投资规模而言,尚有一段距离。国产替代品牌们未来仍需从产业需要出发,保持理性。
#03
共同富裕:
从孩童变成巨头,
大公司要思考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
共同富裕基金、三次分配、社会责任
事件回顾:
1994 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影响收入分配有三种力量,在为人熟悉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之外,「道德力量」可以在市场和政府的初次和再次分配的结果产生作用。
30 年后,2021 年 8 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上,国家领导人强调要促进「共同富裕」。同期《求是》杂志刊登国家领导人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近 20 年科技改革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从 90 年代末互联网浪潮至今,数字经济已经占到 GDP 30% 以上。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不仅造就了一批新富人群,同时也让互联网从业者数年来稳居收入排行榜前几名。
现在,变迁之风已经吹来。
「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提出之后,互联网公司迅速行动。
9 月初,阿里巴巴宣布设立共同富裕发展基金,并承诺将在 2025 年之前累积投入 1000 亿元助力推动共同富裕。同时,阿里成立常设机构「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小组」,组长由阿里首席执行官张勇担任。
紧随其后,腾讯官方账号「鹅厂黑板报」发文,继 4 月投入 500 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后,8 月 18 日腾讯再度追加 500 亿元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除了 AT 两大巨头,美团、拼多多等公司也先后宣布百亿元以上的共同富裕基金和专项计划。
公园点评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飞速发展,科技公司已经从当时的少年长成壮年。不同时代背景下,公司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
2021 年之前,互联网公司要面对的是市场份额、竞争对手和技术突破;而现在,互联网公司要处理的已经不仅是产品和用户的「双边关系」,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是否能处理好公司、用户和社会以及监管的「多边关系」,决定了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
如果说过去 CSR(企业社会责任)和 ESG(环境、责任与治理)只是部分有余裕的大公司才会关心的面子工程,那么在未来它将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是一句台词,而是已经到来的现实。
#02
中概股危机:
企业的命运早与国运
绑在一起
关键词:
滴滴、双减、监管、中美博弈
事件回顾:
「中国给了华尔街一个羞辱性的打击」。
2021 年 7 月 9 日,华盛顿邮报刊发了题为《华尔街终于醒悟过来,认识到中国现实》的文章。曾被寄希望能从中大赚一笔的滴滴,上市以来一再刷新股价新低。
此前刚刚赴美上市的滴滴,被中国监管部门启动审查程序,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等 25 款软件陆续下架。
就在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企业还在人心惶惶之际,「双减」政策接踵而来,明令禁止学科类培训上市融资,已上市的则相关业务需被剥离或选择转型。
即使后续补充说明教育领域的政策完全独立,监管趋严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却并不买账,并且迅速地做出反应。以 ARK 为首的投资机构减持或清空中概股,阴云笼罩之下,整个中概股都在下挫,就连阿里巴巴、腾讯也未能幸免。
7 月 30 日,SEC(美国证监会)主席 Gary Gensler 发言称禁止中国公司的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开募股),除非在招股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披露是否会受到政策影响。
12 月 2 日,滴滴宣布退市的前夜,SEC 通过法案,规定在美上市外国企业必须向 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公开审计底稿,连续三年不能满足检查要求的,其证券将被摘牌。一时之间,「中概股会不会集体退市」,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魔幻事件,看起来即将成为现实。
公园点评
滴滴和「双减」事件让不少海外投资人认为,中概股的不确定性已经超过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继瑞幸咖啡事件之后,中概股再一次面临「信任危机」。
中概股卷入中美博弈的战场,双方监管正就审查权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博弈。形式尚不明朗之际,二次上市、弃美赴港,成为越来越多创新型公司的保险选择。SPAC 上市机制将于明年 1 月 1 日在港交所生效,公司将获得估值定价的协商权。
资本市场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市场释放的信号往往更为猛烈,股市亦是如此。投资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中概股股价的波动实际上远大于公司实际价值的折损。年底我们逐渐看到中美监管的协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至少中方表达出积极的信号。
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概股的估值会有回归「内在价值」的一天。
#01
平台经济反垄断:
屠龙少年,不知不觉
已成恶龙
关键词:
资本无序扩张、互联互通、国家反垄断局
事件回顾:
强监管风暴下,2021 年互联网反垄断大动作频出。
4 月 10 日,阿里巴巴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 182.28 亿元,刷新了中国反垄断罚金纪录。
豁口就此被撕开。随后,美团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立案调查,最终认罚 34.42 亿元,并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 12.89 亿元。
在这场反垄断大考中,天价罚单不是唯一的答案。
7 月,针对腾讯音乐的反垄断调查尘埃落定。与对阿里、美团罚款不同,监管部门通过终止腾讯音乐与华纳等版权方签署独家协议,旨在「恢复市场竞争状态」,打破独家版权模式。
「破独」的另一边,是「拆墙」。
9 月 9 日,工信部相关部门提出关于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各平台在 9 月 17 日前按标准解除屏蔽。「反垄断」之后,「互联互通」成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新一轮整改主题。
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为代表的平台之间被要求破除壁垒,新一轮流量分配割据战暗潮涌动。「拆墙」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来看进展缓慢。
一波波监管动作空前活跃,释放的信号逐渐明朗。
11 月 18 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历经 10 余年沿革后,揭开了新面纱。
监管趋严,巨头求变。在人们正忙着为 2021 收尾的时候,腾讯宣布以中期派息方式,将所持有约 4.6 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对京东持股比例将由 17% 降至 2.3%。
这是腾讯面对反垄断监管的一次「抢答」。而面临同样问题的,不止腾讯一家。
公园点评
2021 是名副其实的「反垄断大年」。
从顶层设计到立法、执法、司法,中国的反垄断正全面纵深推进。
强化反垄断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国家防止和抑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强力决心。互联网平台、数字经济自有其发展规律,从长远来看,逐利要有边界。
回溯往事,早在「3Q 大战」时期,关于「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讨论已经进入公众视野,但当时的体量并未引发官方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后来的十年间,互联网行业狂飙突进,Old School 和新贵族跑马圈地,资本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力愈发强大。垄断的弊端逐渐从冰山一角浮出水面,足以引起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互联网领域的新业态也为传统的反垄断带来了挑战。
反垄断执法与司法双轨并行,前提是有法可依。施行 13 年后,《反垄断法》在今年迎来首次修订,其中针对互联网企业滥用数据、算法、资本优势、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设置了专门条款。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并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未来,无论各大平台主动求变或被动认领,反垄断都是互联网行业绕不开的常态化命题,合规合法是生存立足之道,野蛮生长时代彻底终结。
这也对官方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积极探寻、解决互联网垄断行为界定等全球性难题。
与此同时,高举「去中心化」大旗的 web3.0 开始迎来投资热潮,众多瞄准现实应用场景的区块链技术正跃跃欲试。
几股强有力的有形之手和自发力量,势在改写「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走向。
极客之问
2021年里,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