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抗疫黑科技!行程卡“全程追踪”,手机关机拔卡仍有用,什么原理

时间:2022-2-7 15:31 0 48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前电影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个桥段:劫匪向亲属索要赎金时使用了匿名电话,警方因此无法锁定劫匪的具体位置,破起案来也焦头烂额。
DSC0000.jpg




但这种场景,在现在的数字时代其实是不现实的,光是现在疫情防控用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就足够推翻它了:别说是匿名电话,就算是把SIM卡拔掉、手机关机,一个人也完全逃不过行程卡的追踪,它总会如实记录你在14天内停留过的每一个地方。
这究竟是用什么原理做到的?这小小的“码”又是否会侵犯人的行程隐私呢?
DSC0001.jpg




  现代防疫的必经之路
行程卡的出现,和健康码是密不可分的。
在疫情发生的起初,人们登记行程只能依靠纸张,在人群变动的高峰期,实际使用起来效率极低。后来,杭州第一个推出了“健康码”的模式,利用手机就可以简单定位人的行程,便捷程度直接终结了纸质登记的时代,极大提高了疫情掌控的效率。
DSC0002.jpg




后来,健康码这一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可是这下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各省市的健康码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人在这个地区是绿码,换一个地方又会变得难以确认。
因此,在健康码之上,行程卡应运而生。它是由中国工信部指导,由中国信通院、三大服务商等多方强强联合,推出的全国性行程查询服务,供全国16亿的手机用户使用。
DSC0003.jpg




中国人口都只有14亿出头,这16亿的手机用户显然代表着有“一人两机”,甚至是“一人三机”,而现在购买手机和SIM卡又必须实名制,因此把手机数据和人一一对上号并不是一件难事。
现代人出行不可能不带手机,而只要带着手机,它就能忠实记录人的一切行程,不论开不开机、有没有网,可以说是将“网络”二字诠释到了极致。
  行程卡的“追踪”是用什么原理做到的?
常识上来说,行程卡的“灵通”起源于手机,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这样的神通广大,其实主要是信号基站的力量。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每一个基站都代表着一个圆形的信号范围,置身于基站下的人,头顶有着虽然看不见却密密麻麻的“蜘蛛丝”,蜘蛛丝上的任何一点震动,都会被识别并传输至数据总站,从而确认用户的所在位置。
DSC0004.jpg




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建设信号基站的地方,如果前往没有信号的深山老林,基站识别很可能就失效了。
因此,国家还准备了第二道防线,那就是GPS定位。GPS定位并非来自基站,而是来自太空轨道中的卫星。手机中的GPS会和卫星自动“对接”,从而定位用户的具体位置。
DSC0005.jpg




我国现在的北斗卫星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需要依赖美国GPS系统,而是可以完全用国产化的设备达成精准定位。
在行程卡出现之前,所使用的“短信定位”也是依赖的GPS定位,只需要编辑短信发送到三大运营商的服务电话(移动10086、联通10010、电信10001),按照指示提交身份证号码的后几位,即可成功定位。
DSC0006.jpg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手机必须要开机,GPS必须要运行;第二是用户必须要有主动上报行程的意愿。如果不符合这两条,那么GPS定位也不是那么万能的。
这时候就要出手最后一道“杀手锏”——手机识别码了。
手机在关机之后并不会完全停止运作,变成一块“智能砖头”,而是在内部维持着一定的工作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手机的专属识别码IMEI号就是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的,专属,意味着一台手机有一个唯一的“暗号”,至于如何查询IMEI号,既可以打开手机内部查看,也可以用手机拨号页面输入通用代码*#06#,通常时候,甚至不用拨打出去,只要输入完成之后,就会立刻在屏幕上显示本台手机的IMEI/MEID号码。
DSC0007.jpg




只要人携带着手机,这个编号就有办法被附近的相关基站识别,生成数据之后反馈给数据中心。
这也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APP需要获取蓝牙权限的原因,在有了蓝牙之后,不仅可以记录形成,还可以记录附近手机的活动,其中也包括接触时间在内,真正完成了全员无缝对接。
这样一来,疑似/确诊患者就算只是和你擦肩而过,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提醒发到你的手机上,如果和ta离得很近则可能是红码,距离较远则可能是黄码,这样更加方便用户及时进行隔离和观察。
当然,行程卡是不会侵犯用户其他的手机隐私的,因为它并不具有那么高的权限,能获取的也仅仅有手机的信令数据,而且国家对此设置了严苛的保护机制,防止这些信息被其他人窃取,也自然不会拿来使私用,因此可以放心使用。
  行程卡出错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行程卡作为一项新推出不久的功能,也还存在一些功能漏洞,比如说:
一、地区“漂移”,明明没有造访过的地区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行程卡上
如果“漂移”的是中高风险地区,这可是一桩冤假错案,平白给人的出行增添麻烦。
DSC0008.jpg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位于两个城市的交界地带,结果信号就被较远的那个基站“抢”去了,导致位置的显示出现偏移;
另一种就是运营商系统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提交自己的所在地证据,是可以直接拨打通讯运营商系统来修正解决的。
二、已经到了邻城,但行程卡却滞留在原地,并不记录现有的行程数据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和上一种比较类似,简单来说就是位于两个城市的交界处,虽然已经出了省,但是由于本省的信号基站信号比较强,所以归属地还是判定在原来的城市。
DSC0009.jpg




或者是,虽然到了新的城市,但是由于滞留时间不足4个小时,所以不会被行程卡的大数据记录。
另外,如果是新买的手机,在14天内都会不能使用行程卡,这些缺失的产品功能,目前还在不断进行升级和完善。
  防疫大计,人人有责
如果有心,想要利用行程卡的“漏洞”来蒙混过关,想必也并不困难,但如果不心虚,何必害怕鬼敲门呢?
利用小手段修改、阻断行程卡的生成,必定会因此付出法律责任,去年7月,就有一名南京老太太“借用”他人的绿码通过检查,引起了防疫的混乱,最后这名老太太也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DSC00010.jpg




防疫是全民大计,人人有责。特殊时期,需要追溯每一个人的行踪也只能说是无奈之举,但可以预想的是,我国的疫情会在这样严苛的监管下得到更好的控制,这也是中国相对国外更加“安全”的原因之一。
只愿在工作人员和民众的不懈坚持之下,中国尽早取得抗疫的胜利,每个人的出行都能变得更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