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徐实: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缺人才啊,我面试的博士却是这种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261
主题
147278
回复
17337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7
田轩:10月非传统银行市场表现强劲,长期资金入市可促稳定
0/51
理财公司如何探索构建多资产多策略体系?当下时点哪些大类资产更具投资价值?南财理财通第九期策略会成功举办!
0/65
服务实体经济,这家银行不是说说而已
0/51
中国工商银行:未来五年将为苏州市提供不低于100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
0/48
独家专访芝商所全球金属产品主管Jin Hennig:多交易中心对市场参与者有利,金属市场交易参与度上升
0/51
广银理财“幸福添利1个月持有期第3号A”近3月净值增长率领跑最短持有期产品榜单,成立来收益超基准上限75bps丨机警理财日报
0/45
服务实体经济,这家银行不是说说而已|新京智库
0/45
国家医保局发文,商业健康保险迎来利好!国新健康回应
0/47
服务实体经济,这家银行不是说说而已 | 新京智库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徐实: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缺人才啊,我面试的博士却是这种态度
时间:2022-3-8 10:27
0
37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最近几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团队发布的白皮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倡导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于2020年的产值规模突破2.5万亿元人民币,而预计到2025年的总产值将达到5.84万亿元人民币。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必然带动就业,于是各企业心照不宣地将招募人才当做头等大事。
近两年里,我就没见哪家生物医药企业说过“招人不困难”这样的话。说到招募人才,各企业的表示无非是“比较困难”、“很困难”或“非常困难”。真正难以填满的是需要专业技术背景的岗位,我在上海开公司的中国科大师兄有这样的感慨:放个行政岗位出来,一天能收百八十份简历,实在看不过来;而放个研发岗位出来,一连几个星期都看不到合意的候选人。
其实上海已经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中心了,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区位弱一些的城市可想而知。“千军不易得,一将更难求”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人才供给已经成为企业增加研发实力的瓶颈,乃至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解决之道,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1. 业内企业前些年从内部培养的人才,算是产业积淀出来的“生力军”;2.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可视为“新生代”。当前问题的实质是,“生力军”在绝对数量上“不够用”;而“新生代”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少,但很大一部分在质量上“不堪用”。
“生力军”的显著优势在于,这些人才经历过工业体系的培养,知道企业对具体职位的期待是什么,可谓“召之能来,来之能战”。然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也就是最近5、6年的事情。受先前产业规模所限,企业的人才储备相当单薄。即使是恒瑞、百济神州这些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远低于基因泰克、BMS、辉瑞等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至于科伦药业、齐鲁药业等位居第二梯队的生物医药企业,其创新药研发部门只能算刚刚成军,尚在培养成建制的战斗力。
总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前些年从内部培养的人才太少,而生物医药领域的“海归”高端人才,每年有个千把人就不错了;二者加在一起,依然无法满足整个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于是,近几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之间普遍展开“互挖墙脚大战”——各企业为了短期内充实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惜代价去挖其他企业的技术人才。愈演愈烈的“互挖墙脚大战”,使得行业猎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也滋生了业内的浮躁风气。某些动机不纯的人,与猎头私下联手,借着行业崛起际遇开展“自我炒作”。
在招募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我就多次见过这样的案例——某人2年之内连续换了3份工作,但任职的这几家企业其实在业内表现还不错。这就说明,此人连续跳槽并不是因为企业出了问题或项目开展不下去,而仅仅是因为他想通过跳槽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酬。
而猎头乐于帮他折腾的原因是,通过猎头的运作每跳槽一次,猎头就从用人单位多收一份佣金。猎头可以一鱼两吃、一鱼三吃,不亦乐乎。这类频繁跳槽的“职场老油条”,根本不在乎在某个职位上能够做出什么成绩,对企业毫无忠诚度可言,对产业发展更不会有益处。企业若想招募能做实事的人才,还是避开他们为好。
“互挖墙脚大战”使得生物医药行业的薪酬成了“玄学”。放在5年前,生物医药行业的薪酬水平一度比较清晰,企业约定俗成,有某种学历加几年经验的人才,大致应该给什么样的薪酬。但是现在就真不好说了——频繁跳槽已将某些人的身价炒得过火,甚至超过了美国同等职位能够得到的薪酬。客观地说,这不是什么健康的现象,只不过便宜了个别“职场老油条”罢了。
“互挖墙脚大战”是“生力军”不足导致的企业短期行为,扬汤止沸未必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技术人才,绝不是自我炒作的产物,而是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即使企业能够从外部挖到些人才,但是如果不注意从内部培养人才,将来仍会面临人才断档的问题。但凡不正常的事情,都不会太长久。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沉淀下来的产业人才储备会逐渐增加,“互挖墙脚大战”的状况有望逐渐得到缓解。
有着现成产业界经验的“生力军”绝对数量不足,缘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前些年底子太薄,这个问题客观上需要时间来解决。从高校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形成的“新生代”,绝对数量其实不少,却仍然无法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当下就存在这样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奇观: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学历毕业生很难在企业找到工作,甚至沦落到竞聘中学教师职位的地步。走投无路之辈埋怨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是“天坑”,希望后辈们千万别进来。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企业求贤若渴,即使有充足的预算、提供体面的薪酬,也难以招募到合格的“新生代”充实研发团队。
医疗行业从业者贺照人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在知乎上发布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由该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十几年间飞越了两个数量级;而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数量只有缓慢的增长,用十几年的光景尚未翻倍。产业腾飞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的毕业生应该算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但为什么还会出现找工作困难的情况呢?
真实原因可谓非常残忍:我国许多高校存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完全脱节的状况。
站在生物医药企业的视角上看,在所谓“纯学术”环境下毕业的许多研究生,不具备起码的劳动能力,如同“废物点心”。许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根本导向上存在严重问题,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让毕业生承受就业困难的不必要的痛苦。这些高校的管理者们,思想僵化却好大喜功,假装清高而鄙视应用研究,长期热衷于“国际化综合性大学”等虚名,忽略了高校推动技术创新的实事。他们制订的科研考评标准,纠结于论文的影响因子,却不在乎科研成果在产业界的实际应用。“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由他们主导的高校教学和科研,自然不会以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生物专业的高校教授,多数缺乏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粗浅了解,在产业界的人脉和影响力趋近于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师者自己的眼界都很狭隘,又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呢?哪怕“双一流”高校也有许多惨不忍睹的毕业生:由于导师平日里只催实验、没有在思想上指导他们,导致他们的视野极为狭窄,除了研究生期间直接参与的项目以外,对于生物医药的其他领域没有任何了解,对于产业界更是两眼一抹黑。
然而,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错误导向,却使得许多毕业生产生了这样的幻觉——只要能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顺利拿到学位,我就算是“人才”了,能够自然而然地胜任未来的工作,从此过上薪酬丰厚、高枕无忧的生活。
不得不说,这种幻觉害人不浅。它使得许多高校研究生心生惰性,完全想不到在完成科研任务之余拓展眼界、自我完善。尽管他们以“人才”自居,但是在用人单位看来,他们既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顶着“双一流”高校名头的博士,竟也免不了这类毛病。在此分享几个亲身经历的案例。
博士A:
此君在面试中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懒得开口,完全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为了调节氛围,我问他曾在研究项目中解决哪些具体技术问题,为的是给他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孰料此君竟回答:“恐怕和你讲不明白。”
我当即敲打他一番:“讲不明白,要么因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要么因为你藐视面试官的专业水平。”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言辞失当,羞愧不已。
博士B:
我在电话会议中告知此君,我们公司的研发方向是mRNA疫苗,并和他预约了后续沟通。2周之后,此君从山东泰安出发,花了4个小时赶到南京参加面试。面试中,此君声称:“我对mRNA疫苗这个领域没有任何了解,你们看着办吧。”
这让包括我在内的面试官们哭笑不得——你有整整2周的时间,难道不能动手用搜索引擎查点资料吗?如果你想要这份工作,那就不该不做任何准备。如果你不想要这份工作,又何必不远千里跑来参加面试?这一出莫不是行为艺术?
博士C:
此君面试时语言逻辑性极差,半天还说不明白自己先前解决了哪些具体技术问题。他自己解释说,对这次面试没做多少准备。
没做多少准备,说明他并不认为这个机会很重要,这种漫不经心的做事态度本身就是错误的。
而且,我是让他谈谈他最近两年经手的科研项目,这本应是他高度熟悉的内容。半天说不清楚项目的要点所在,说明他自己的科研思想就是混乱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还能有个好?
类似经历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我很想给国内高校即将或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们一句诚恳的忠告:别拿自己不当回事,也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别拿自己不当回事,指的是要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早早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而不是毕业时仓促间找个饭碗。前两份工作非常重要,是积累宝贵业界经验、培养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一定要认真把握。如果只图钱多事少离家近,过不了两年整个人就废了——饿狼环伺,岂有剩骨?业内真正意义上的好机会终究有限,只可能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会无缘无故落到你的头上。
别拿自己太当回事,指的是对自身能力要有客观的认知。哪怕是“双一流”级别的高校,也无法保证毕业生直接掌握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从高校毕业其实是另一场学习的开始。然而,有些毕业生竟然天真地以为,自己现在这点本事足够过舒服日子了,以后不再需要操心了。但站在用人单位的视角,这种真的不具备什么劳动能力,追求效益的企业没功夫哄你开心。哪怕你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如果你缺乏必要的自我认知、不致力于自我完善,在人生其他的维度上,也很难有所建树。
时至今日,“新生代”的表现仍低于生物医药产业界的期待,对于这个问题,高校管理者应当承担比毕业生大得多的责任。作为实业企业的管理者,我对于“大学是象牙塔”这种说法深恶痛绝。公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那么国家作为投资方,理所应当要求高校培养出国家亟需的各类人才。许多高校享用着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废物点心”,这是极为可耻的事情。
我认为,国家层面应当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口号,积极鼓励学以致用的教学和科研导向。基础研究学科可以另当别论,但所有的应用学科都应该以产业界为导向,研究产业界需要的技术,培养产业界需要的人才。这方面倒真有榜样,中国药科大学开展的科研改革堪称表率。
与国内许多高校类似,中国药科大学也曾面临体制僵化、科研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但是中国药科大学能够对症下药,近5年来的科研改革尺度很大、影响极深,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将应用研究的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校一级领导的思路很清晰:本校以应用研究起家,向业界输出技术和人才、增强对业界的影响力,是本校发展的应有之义。那么,科研成果的价值,就应当以产业界的认可来评判,老学究们的相互吹捧毫无意义。于是,中国药科大学以产业界的认可为导向来分配科研资源,制订了这样的政策:
1.研究生名额的分配,不以职称为基准,而以实际到账的科研经费为基准。如果教职人员的研究真有价值,应该有生物医药企业愿意提供经费支持才对。每50万元换一个博士生名额,每20万元换一个硕士生名额——谁有真本事、谁能创造价值,谁就能分配到更多的研究生,加快研究进度。
2.将企业提供的横向科研经费,纳入科研考评之中。还是那句话,应用研究有没有价值,要看产业界的认可程度。每获得100万元由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在科研考评中视同获得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副教授要想晋升教授,必须有专利授权或转让获得100万元以上的收入。换言之,没钱就是没真本事,少提各种要求。
中国药科大学的科研改革,抓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核心规律,其深刻程度如同秦国的商鞅变法。科研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俗,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学以致用光荣,坐吃山空可耻”很快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促使教师主动联系产业界,既为自己的研究团队构筑必要的经济基础,也为产业界主动输送许多有价值的技术。凭借专利授权和转让获得千万元以上收入的教师,在中国药科大学比比皆是。
我倒是觉得,中国药科大学这样的“商鞅变法”应该尽快推广到更多国内高校。以我的观察,许多高校教师长期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得过且过,思想惰性极强,而且这种现象在一些北方高校尤为突出。唯有“商鞅变法”式的科研改革,才能倒逼他们转变思维方式,迫使他们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培养善于实践、具备劳动能力的研究生。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才有望获得更多“新生代”人才,壮大自己的研发团队。
从目前来看,高端人才供给不足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美国相比的短板。得益于业界长期积淀的人才“生力军”和诸多高校的良好生态,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人才供给显得充裕得多。
既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凸显为中美竞争之中的一个关键领域,那就应当从战略视角来规划高端人才的供给,保证产业发展的后劲。一方面,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无论大小,都应当普遍建立从内部培养人才的机制,挖人顶多能解决对人才的短期需求,而不可能满足长期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迫切需要“商鞅变法”式的深刻改革,使得高校对应用研究的重视提升到全新高度,与产业界形成有效互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