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英特尔推出价值800亿欧元“欧洲投资计划”,德国何以拔得头筹?

时间:2022-3-17 07:12 0 49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3月15日,英特尔宣布了首期价值330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计划,将布局于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六国,以扩大产能、提高研发能力。其中,德国马格德堡市(Magdeburg)一举拿下170亿欧元的份额,成为最大赢家。
事实上,英特尔对欧洲的“十年规划”总价值800亿欧元,是欧盟政府最为看重的半导体振兴计划之一。在过去20年里,欧盟的半导体实力每况愈下,曾引以为傲的手机、电脑产品也渐成明日黄花、直至退出市场,整个半导体产业处于迈不开脚步的尴尬境地中。
然而,以汽车工业强国德国为首,欧盟重燃对半导体产业的雄心。这似乎基于市场的一个新判断:下一个十年,汽车将成为半导体发展的新动力。
  英特尔的欧盟六国计划
近年来,美国芯片龙头公司英特尔展现了十足的扩张雄心。基于美国、欧洲,英特尔分别制定出一套“10年规划”,将在美国和欧洲分别进行规模相若的1000亿美元和800亿欧元投资。
英特尔原先在欧盟的大本营设在爱尔兰,但在3月15日,它宣布的新计划却扩张到了其他五个国家,反映英特尔和欧盟关系深化。
尽管如此,英特尔对不同国家的青睐程度有所差别,其中德国、爱尔兰获配更大的投资额。
在德国马格德堡,英特尔计划兴建两座晶圆工厂,斥资合计170亿欧元。这个规模和英特尔在美国本土的新厂相若,反映相关工厂所需要的设备、产线、人工容纳量或将有很多相似之处。晶圆厂的投资规模往往令不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感到吃惊,它们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例如,一台能生产3纳米芯片的EUV(极紫外光)光刻机可能就要耗费1.5亿美元,而一个先进晶圆厂通常需要9至18台这样的设备。马格德堡的两个晶圆厂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并计划在2027年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后上线生产。
在爱尔兰,英特尔则计划斥资120亿欧元,将原工厂扩建增大一倍。据悉,这个工厂将采用Intel 4制程技术,这相当于7纳米制程技术。
在意大利,英特尔计划建设一间后端制造工厂,也就是封装测试厂,投资额为45亿欧元,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投产。值得留意的是,英特尔在今年2月15日宣布收购以色列晶圆代工商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后者在意大利与欧洲本土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 Semiconductor)有一座合资工厂。这意味着,英特尔通过前后的收购、新投资,成为了意大利重要的一个FDI(外商投资)机构。
除了上述合计335亿欧元的厂房投资,英特尔还计划加强在欧洲的研发能力。这一计划横跨法国、西班牙、波兰,涉及高效能运算、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路、云运算等领域。同时,英特尔计划将与欧洲多所院校展开合作。
  德国背后的棋局
在英特尔的欧洲投资版图里,为什么是德国拔得头筹?正在想方设法进行一体化半导体振兴工作的欧盟,背后还有什么更深的目的?当前,半导体产业兴起了一股汽车研究潮,这或可解释德国的雄心:以汽车为跳板,再创半导体的辉煌。
这首先要从欧洲半导体的衰落说起。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统计称,2020年,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占据47%的市场份额,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合计占40%,而欧洲仅占比10%。
欧洲的半导体产业曾一度领军市场,创造了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卡尔蔡司等在内的半导体巨头。然而,智能手机的出现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也改变了全球竞争的格局。
自从苹果iPhone手机在2007年1月诞生以来,功能机以惊人的速度退出历史舞台,给多家欧洲电子产品巨头带来了“致命”打击。举例而言,总部位于芬兰的诺基亚几经挣扎,最后还是卖给了美国微软,总部在瑞典的爱立信,也在2011年彻底退出了和日本索尼合资的索尼爱立信手机。
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失势”,也意味着欧洲很难抓住之后的平板电脑和愈发移动化的电脑市场。由此,欧洲的半导体业可谓一蹶不振。
然而世事变化无常。半导体产业在近年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人惊讶地发现,汽车似乎将成为下一个类似智能手机的半导体承载平台。
天风证券于1月28日发布的行业专题报告指出,汽车半导体市场预计会从2021年的505亿美元规模增长到2027年的1000亿规模,这是因为汽车的发展过程就好比手机“功能机到智能机”。
初步统计发现,如果说一辆传统汽车需要500至600颗芯片,一辆新能源汽车则需要1000至2000颗。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在控制器、传感器、主控芯片、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等方面,均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欧洲有诸多老牌的汽车制造强国,例如德国、意大利。在2020年,仅仅德国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三家汽车公司,在全球汽车市场里就占据了13.6%份额。
近年来,德国的汽车产业显然吸取了诺基亚、爱立信的教训,励精图治地紧跟电子业脚步。就在3月15日,德国大众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的大标题就是“新汽车(New Auto)”,反映电动汽车正成为该公司的业务支柱。
德国大众称,该公司去年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上销量第一、在美国排名第二。在欧洲市场每售出的4辆电动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德国大众旗下有12个汽车品牌,包括保时捷也致力于纯电动汽车制造,保时捷Taycan在欧洲销量已经超过了保时捷911,从中可以窥见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能力。
不过,半导体产业的落后,则是大众发展的严重掣肘。2022年,德国大众一共销售了860万辆汽车,比2020年少了60万辆,比2019年少了240万辆。若再不解决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德国汽车产业无疑将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
此前甚至有市场消息指出,德国的联邦经济部长特意致函,希望台积电优先为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芯片产能。由此可见,德国苦“缺芯”久矣。
  推财政补贴争夺半导体资源
去年春季,英特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企业策略改革,向外界释放了扩张信号。时隔一年,该公司位于美国、欧洲的多项计划陆续落地,然而其中各地政府的财政补贴不容忽视。从中可以看到,当今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政府正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2月8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一项《芯片法案》,对半导体产业实行补贴“加码”。约1个月后,观望已久的英特尔便揭开了欧洲“十年计划”的神秘面纱。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英特尔应该是在等欧洲的财政补贴。
欧盟的财政补贴规模有多大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在已从各国国库中拨出的300亿欧元的基础上,再动用12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合计为420亿欧元。
不少市场分析师都指出了财政补贴的重要性,比如专注于电子行业的咨询机构Gartner,其芯片分析师Alan Priestley就指出当前存在“补贴战势”。他举例指出:“美国各州竞相祭出不同补贴优惠,以争取业者前往某一州建厂。”
在美国,俄亥俄州、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等,都公开地用金钱招徕英特尔。今年1月,英特尔宣布将首期200亿美元(整个投资计划最多可达1000亿美元)的芯片扩张项目落地于俄亥俄州,得到了白宫和俄亥俄州政府的高规格接待。
有市场消息指出,俄亥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英特尔建厂,联合祭出了包括减税、补贴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在内的一体化激励方案。例如,俄亥俄州自己出钱建设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升级,包括让工厂可以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系统。此外,俄亥俄州政府为英特尔提供多达1.5亿美元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补贴,英特尔新建工厂所在的新奥尔巴尼市还表示,将为英特尔在其商业园区建造的大楼免除30年的财产税。
美国的一套财政性刺激方案,被欧洲“如法炮制”。德国、法国在内的17个欧盟国家就联合发表声明,正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援助,支持当地投资处理器和半导体技术,这可能会带来高达500亿欧元的总体投资。
在这500亿欧元的投资中,德国经济部长Peter Altmaier指出,公司将贡献总投资的60%至80%,欧盟成员国的国家补贴则占20%至40%。
在4400亿欧元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欧盟当前只占10%,但它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扩张一倍、达到20%。显然,英特尔的投资计划,成为欧洲宏愿的一个良好起步。
(作者:江月 编辑:和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