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京医通运营方自曝“弹尽粮绝”北京最大挂号平台缘何陷入窘境?

时间:2022-4-20 08:34 0 57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经记者:林姿辰 张寿林 每经编辑:魏官红
4月19日早间,在北京最大就医挂号平台“京医通”传出即将停运的消息后,北京市卫健委、北京银行(601169.SH)先后发声回应,表示将依法理性解决纠纷,确保患者正常就医。
由此,北京银行与“京医通”运营方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合春天)的纠纷浮出水面。作为“停运”消息的源头,怡合春天在4月20日凌晨发声,表示在双方协商期间,公司将保证京医通线上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意味着停运一事或迎来转机。
4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后到达公开信息中怡合春天位于朝阳区侨福芳草地的营业场所,以及工商信息显示的注册地址,均被告知当地不存在该公司。
作为拥有官方背书且面向活跃市场的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京医通”掌握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医疗数据以及资金结算等关键内容,其盈利能力缺失究竟是模式问题还是运营能力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在国内的发展面临市场热情高涨、民众需求迫切,但没有找到有效盈利模式的窘境,对于像京医通这类带有公共服务或公共事业属性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应当让财政、医院和企业公益方等多方主体协作,各自承担相应运营成本,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北京卫健委、北京银行先后回应:依法理性解决纠纷
“我司独立负担这个公益项目数亿元成本长达七年之久,目前我司已不堪重负、弹尽粮绝。”4月18日晚间,盖有怡合春天印章、落款时间为4月13日的《停运通知》在网络中流传开来,怡合春天方面表示因无力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京医通线上系统将于4月20日9时起正式停运。
这份《停运通知》引起轩然大波。4月19日,北京市卫健委、北京银行紧急回应。北京市卫健委称,怡合春天作为京医通线上系统的运营方,与出资建设方北京银行产生纠纷,北京市卫健委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前期已关注到此事并指导当事方积极解决纠纷,“已紧急通知双方,将进一步督促指导双方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依法理性解决纠纷,使广大群众能够继续获得便利的线上预约服务”。
DSC0000.jpg



图片来源:北京市卫健委官网截图
北京银行方面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已收到怡合春天关于“京医通”停运的通知,“一直以来我行高度重视‘京医通’的安全运行工作,我行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继续与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积极沟通,以理性的态度,加强各方协同,确保患者正常就医”。
4月20日凌晨,本木医疗微信公众号发布落款为“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告,称在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公司与北京银行进行了沟通。后续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双方将以理性的态度对京医通线上系统的历史投入和未来运营经费等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以推进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
DSC0001.jpg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截图
公告还表示在双方协商期间,公司将保障京医通线上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意味着“京医通停运”一事迎来转机。
自2011年起,京医通卡相继在北京市属医院和部属医院上线。作为官方网上挂号平台,不少一号难求的北京热门医院都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网上预约。
根据北京市医管局发布的《2018京医通就医数据报告》,通过京医通自助机和微信挂号已成为市属医院患者就医挂号的首选,占比超八成,外地患者总挂号量占比27.14%,北京患者则占72.86%。截至2018年底,京医通智能防黄牛系统共限制倒号者20835人次。
北京银行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京医通”项目已覆盖北京27家三级甲等医院、34个院部,累计发卡1895万张,社保卡绑定766万次,已成为北京地区最主要的预约挂号渠道,成为百姓身边的诊疗服务管家。
“京医通”微博账号显示,其认证主体为北京银行,简介称京医通是原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医管局联合北京银行共同发起的一项惠民工程,以一张实名制就诊卡为载体,搭载跨院结算、电子钱包、挂失解挂等功能,但目前并未有公开消息发布。
“京医通”微信公众号则显示其认证主体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认证类型为政府。“京医通”微信公众号介绍称,“北京通·京医通”卡是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联合北京银行推出的具有电子账户功能的实名制IC就诊卡,可作为医院就诊卡使用,并实现小额支付功能,适用于北京非医保患者、外地来京就诊等患者人群。按照规划,北京通·京医通卡将逐步替代原来各医院自行发放的各类诊疗卡,实现联网医院间“一卡通用”。
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网2017年的一则公示中,关于“京医通预约平台导医服务项目”的拟定唯一服务商为怡合春天。
DSC0002.jpg



图片来源:北京市政府采购网截图
作为京医通线上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方,怡合春天是此次“京医通”停运风波的信息源头。
怡合春天在《停运通知》中显得“怨气不小”,称北京银行作为京医通线上系统的出资方,一直以来将该公益项目作为其重要社会责任亮点对公众进行宣传,却“一再拒绝履行出资义务”,并称公司此前数次向政府相关部门及北京银行反映京医通线上系统的运营经费问题和相关风险,请各方敦促北京银行立即着手解决系统的运营经费问题,但截至目前(文件落款日期为4月13日)没有任何进展。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怡合春天成立于2014年9月18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目前公司股东包括法定代表人马骏、天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天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众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及北京众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DSC0003.jpg



怡合春天主要股东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启信宝显示,怡合春天拥有品牌“本木医疗”。根据本木医疗在**招聘平台的信息,该公司致力于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平台化建设,于2014年9月启动医疗项目,为全国医院提供一站式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快速帮助患者完成从挂号、缴费、取号、就诊及其他自助就医流程。
此外,本木医疗官网显示,企业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已累计为超过2.5亿位患者提供服务,三甲覆盖率60%,医院平均服务渗透率85%,挂号覆盖率95%。展示的合作医院包括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49家。
DSC0004.jpg



图片来源:本木医疗官网截图
运营方曾现增资扩股纠纷,多个经营场所寻觅未果
在4月20日凌晨发声之前,“京医通”停运风波的核心主体怡合春天持续保持沉默。
4月19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怡合春天公开信息显示的营业场所——北京市朝阳区侨福芳草地,但被物业公司告知该地不存在该公司。随后,记者来到工商信息显示的怡合春天注册地址,该地点位于一所公寓内,注册地址的隔壁公司称该地点并非科技公司,并对“怡合春天”的名字感到陌生。
DSC0005.jpg



怡合春天工商注册地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林姿辰 摄
而在**招聘平台显示的“本木医疗”办公地点,记者发现了一家陌生的公司,名为三医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医互联)。启信宝显示,三医互联与怡合春天并无股权关联关系,但所留企业公开电话一致。
记者拨打启信宝平台上三医互联所留个人电话,对方表示目前不便接受媒体拜访,随后挂断电话。有意思的是,19日下午,该大厦前台指引栏中23层三医互联的标牌被临时摘除了。
DSC0006.jpg



怡合春天在某招聘平台上显示的公司地址实为三医互联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林姿辰 摄
截至发稿,怡合春天的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DSC0007.jpg



19日下午,三医互联标牌已被摘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林姿辰 摄
市场上“京医通停运风波”的进展信息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相较“停运”事件带给用户的冲击,其实,怡合春天的运营早已在法律层面暴露了不稳定因素,并以一位股东“出局”告终。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年9月披露的《北京众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与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民事判决书),判决书确认2019年1月29日的《关于免除马骏公司CEO职务暨聘任公司新的CEO等人事任免事项的通知》无效。
民事判决书中,双方辩词勾勒出了一个失败的增资扩股案例,以及由此引发的控制权及经营权争夺。马骏方面阐述,中青中联公司迟延支付1.1亿元的运营资金,导致怡合春天出现了重大的资金困境,而马骏为了怡合春天的利益一直向中青中联公司催要经营资金,提起仲裁,中青中联法定代表人李兴录做出决定试图剥夺马骏和原运营团队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青中联为中国青旅集团公司参股孙公司。启信宝数据分析显示,中青中联的实控人为北京应大信息产业研究院。2021年6月,中青中联公司撤资,且怡合春天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马骏。
“京医通”背后存互联网医疗盈利痛点 专家:未来可探索多方支付
“京医通停运后,之前挂的号还能用吗?存的钱还能退吗?”
尽管运营方已发声表示“双方协商期间,公司将保障京医通线上系统的正常运行”,但从庞大的用户群体视角出发,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于协商结束后,尚在进行中的服务能否继续正常进行。
4月19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用户身份拨打了北京同仁医院西区分院的联系电话,对方称,京医通是否停运还需等待北京市官方消息,目前同仁医院正召开会议,具体办法仍不清楚,但院方会尽力安排好患者就医问题。对方表示,京医通的手持卡不受平台影响,即使平台停运,手持卡仍可以在其他自助机正常使用。
对于用户关于退款的疑问,京医通公众号则回复称“请您到京医通所支持医院的建卡中心窗口进行提现,请您携带本人建卡时选择的证件原件【如代办,还需携带代办人有效证件原件及就诊卡原件(京医通卡/社保卡)】”,“医院工作时间办理退费提现即可”。
若“京医通”最终走向停摆,此后的就医挂号将如何完成?目前,北京患者就医线上挂号有两大途径,分别为京医通和114平台,114预约挂号平台公众号的运营主体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2011年7月底开启了“北京市线上统一挂号时代”。
根据官方平台2011年报道,原北京市卫生局通过遴选确定由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承担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平台通过电话和网站两种方式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114挂号平台坚持公益服务,预约服务零收费、除个别医院、个别专业外,预约周期3个月。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将由114自主运营,预约挂号患者只需支付市话费用,无须另行缴纳服务费。
10年过去,京医通停运传闻渐起,而该次停运风波也为同类产品敲响一声警钟。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表示,京医通是个惠民、便民线上就医服务平台,不单纯是一个企业的公益项目,它的“停运”问题,主要源自其使用者付费的运营模式。而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政府应当承担财政支持责任,若只凭企业的公益心推动,其发展必然不可持续。
廖藏宜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医疗在国内的发展面临市场热情高涨、民众需求迫切,但没有找到有效盈利模式的窘境,对于像京医通这类带有公共服务或公共事业属性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应当让财政、医院和企业公益方等多方主体协作,各自承担相应运营成本,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造福民众。
“从未来趋势看,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未来政府方面可能要在提高患者就医的可及性,以及服务便利性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廖藏宜说道。
(实习生李霞亦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