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靠过河拆桥,印度就能超越中国?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80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83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81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81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83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84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94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81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84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靠过河拆桥,印度就能超越中国?
时间:2022-7-31 08:46
0
48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昨天,一个在印度的朋友联系我,说下个月就要回国了。
我问这次待多久,他说这次回来,就不回去了,印度的厂子也解散了。
说实话,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吃了一惊,因为这位朋友做的并不是组装厂,而是负责中上游供应链的某个高端零部件环节,在印度诺伊达做得很大。要是连他也干不下去了,说明印度的制裁力度已经很严重了。
后来他留下一句让我很印象深刻的话:
之前谁都没想到,印度这次会做这么绝。
事实上的确如此。2020年印度修改了外国对印投资规则之后,截至目前,已经有多达500家中国厂商遭到了印度的制裁,并且“罪名”扣得五花八门:
小米因“逃避关税”,被追缴5.6亿元人民币税款,被冻结7.25亿美元;
OPPO“错误使用关税豁免”在印度被罚37亿元人民币;
Vivo“涉嫌洗钱”被冻结近4亿元资金;
华为被指控“涉嫌逃税”;
中兴被指控“资金来源不明”;
118个中国应用程序以“国家安全”为由被封禁……
除此之外,中资企业参与印度道路建设直接被拒绝,中印合资企业参与印度列车竞标资格也被取消……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3月,莫迪政府提出的“对华产业替代”政策,明显的意图:
目的就是让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印度资本替代中国资本,并在全球产业中实现“美西方+印度”的产业合作模式取代“美西方+中国”的模式。
甚至有专家将此概括为ABC政策(Anything But China),就是除了中国啥都好谈。
可以说印度正在对中国厂商进行一场
“无差别的判罪”
,何患无辞。
在重压之下,甚至有些品牌已经扛不住“折磨”,选择了撤离。
前两天,荣耀CEO赵明在新品发布会后的记者会上公布了撤出印度市场的决定:
荣耀几年前就在印度有团队和经营了很长时间,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荣耀印度团队撤出了。目前荣耀在印度仍有合作伙伴,并开启了相关业务,同时印度市场保持了盈利。未来,荣耀会采取非常稳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场开展业务。
简而言之,荣耀的离开并非自愿,也并非当下的印度不需要荣耀,单纯是印度营商环境恶化下的无奈之举。
随后他还补充道:实际上,不仅仅是荣耀这样的大型企业最后选择退出印度市场,许多位于印度手机等重要产业链上的我国中小工厂,80%都倒掉了,剩下没有倒闭的,也有不少选择退出印度市场。
正如他所说,
荣耀不会是最后一个被逼走的厂商。
7月上旬,小米就被曝正在越南建厂,引发了市场关于小米是否在“曲线逃离印度”的猜想。
更早之前,Oppo、Vivo都传出了极有可能退出印度市场的消息。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放弃自己多年在当地打拼的基业,放弃自己用多年来在“盐碱地”中艰难打造出的供应链体系,寻找下一个海外落脚点。
那么,是不是说莫迪政府的“对华产业替代”政策就要成功了,是不是要真的已经过了河可以拆桥了?
01
说到印度拆桥的故事,可以从小米讲起。
2014年,小米第一次进入印度。当时印度已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市场,
竞争惨烈早已成红海。
为了在当地扎稳脚跟,小米第二年就拉来富士康,在印度投资35亿美元设立了生产线,随后双方合作建立的生产线落成投产。
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发布的红米手机2增强版,就是由富士康印度工厂代工生产。
2020年,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宕机”,小米不辞辛苦找来三家新的合作伙伴——比亚迪、DBG和Radiant,共同在印度建厂和生产小米设备。
截至目前,小米在印度已经拥有7家制造工厂,3/4的手机零部件做到了本土化,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中,99%都在印度生产。
按说做到这种程度,小米应当称得上印度制造业的“功臣”。
结果谁也没想到,当印度的电子产业成熟后,却选择第一个拿它来“祭天”。
2022年1月份,印度财政部以“非法汇款给外国实体”为由,向小米出5.6亿的天价税单。
4个月后,印度执法当局再次发难,扣押了小米集团存在印度的555亿卢比存款,约合48亿人民币。
5月,印度执法局扣押小米7.25亿美元现金,理由为不当转移资金。
要知道自从小米进入印度以来,利润最高的一年也不过3亿多元,假如这些钱全被扣押,也就意味着他们多年来的积蓄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通讯电子领域。
1999年夏天,华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成了“印度华为研究所”。当时这个研究所的成立是有些争议的,一些被派驻印度的华为员工认为,公司在印度设立研究所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任正非有自己的考虑:印度拥有大量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华为在印度设立研究所.有助于吸收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
所谓CMM,就是把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由低到高分为五级,等级越高,表明该企业软件开发失败风险越低、整体开发时间越短,并能减少开发成本、降低错误发生率、提高产品质量。
两年后,华为在印度正式成立了研发中心,并解决了一千名人才的就业问题。
“印度研发中心”成为华为在国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换句话说,富士康进到印度让印度蓝领有工可打,印度华为研究所则是给印度白领甚至金领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
后来的事实证明,华为真的是在帮印度培养人才。
2003年,华为印度研究所就已经正式通过了CMM五级认证,标志着华为在CMM战略实施上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搭建出完善的人才梯队梯队。
2007年,华为在CDMA市场最大的突破,又是出自于华为印度研究所。
该年年中,华为连续与印度两大主要CDMA运营商、位列全球十大CDMA运营商中的Reliance和TATA签署了设备合同,金额接近3亿美元,由其承揽的基站覆盖面积超过印度国土的一半。
当然这种合作是双赢的
,印度也一度是华为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此前,有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财年,华为在当地的营业收入从不到2.5亿美元上涨到大概12亿美元;而公开数据更是显示,在2018-2019财年中,华为在印度的净利润指标就达到5.2亿人民币。
2018年,华为又承诺将在3年内,投资1亿美元生产手机,并开设1000家品牌门店。
随着5G时代来临,按理说,在5G方面全球领先的华为,应该在印度获得更大的机会。
然而,
华为在印度的境遇却开始急转直下。
去年,华为被排除在印度5G试验的名单之外。
到了今年3月,通过的电信许可规范修正案中,印度又对电信运营商作出规定,要求其在采购设备时,只能从指定机构批准的“可信任”供应商处。
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电信设备商被允许参与本国5G试验。但中国企业并没有在名单之列。也就是说,华为再次与印度5G无缘。
另一方面,华为的消费电子业务也被屡遭“突击”检查。
2022年2月15日,印度税务部门突降与华为相关联的主要营业场所,对其进行搜查行动。
印度税务部门的官员们查看了华为的财务文件、账簿、公司记录、印度业务和海外交易文件,并将部分文件带走。
该部门表示,这次搜查行动是印度专项打击电信公司逃税行为的一部分,这些公司涉嫌通过购买股票、虚假开支等方式向境外母公司转移利润并逃税,这些行为使“印度财政损失巨大”。
政府出手之后,就是媒体上场。
印度报业托拉斯的一篇文章提到,华为通过操纵账簿以减少其应税收入。另有《The economic times》指出,印度税务部门称已有足够的记录材料,证明华为公司和四名被告犯下可根据《所得税法》受到最高可判处两年监禁的罪行。
手法换汤不换药,而且仍是以“偷税漏税”为由。
可见,印度制裁中国企业的手段不外乎就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政策调控不让企业赚钱,另一方面是在税收上大做文章,重金罚款,把多年在印度挣下的利润都罚干净。
在这两根“大棒”之下,中资企业假如决定立刻离开印度,意味着多年在印投资功亏一篑,但不走的话,又无疑面临着继续被压榨、罚款的命运,未来的损失可能会更多,在左右为难之下,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02
如今这样一个局面,其实印度蓄谋已久。
早在2014年,莫迪就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名义上是希望将制造业占印度总GDP的比重,从当时的15%提升至25%,并为每年进入印度劳动力市场的逾1200万年轻人创造就业。
但对于电力不发达、基建水平差、工业底子长期薄弱的印度来说,这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他们将目光一转,投向毗邻的中国,希望通过咱们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充沛的人才储备、成熟的基建技术,帮他们完成这项难题。
当时印度政客也很配合这项计划,用对中国“谄媚”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2014年,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秘书坎特就曾公开表示,印度拥有大量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拥有大量年轻人口和广阔市场,
欢迎更多中国公司来印度发展
,中印携手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莫迪更是在一次演讲中说出这样的话:“要让印度变成一个
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在近期推出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之后,印度已经成为
全球对外国资本最开放的国家
之一。”
而当中企来到印度,并逐渐完成本地化之后,印度便开始慢慢露出了獠牙,推出了一个叫“分阶段制造计划”的配套激励政策。
这个政策阴就阴在,它干了一件事——
提高关税。
自2016年起,印度政府连续五年,针对不同手机零部件上调关税,最高税率达20%。
但当时中资企业在印度建组装厂,很多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随着关税提高,这些企业进口零件的成本就会被迫大大提升。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又是以中低端机为主,利润本来就低,生产成本上升一点点,立刻就从盈转亏。
无奈之下,一些手机厂商只得将生产零部件的工厂,
逐步迁移到印度本土生产。
通过获得这些中资企业的供应链,印度的电子产业飞速进步,从整机装配,到普通器件,甚至到高价值配件,逐一渗透,逐个突破。
根据印度手机和电子产业协会(ICEA)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印度国内电子产业产值增长了整整,翻了一倍有余。而这背后,大多都是来自中国的电子厂商做出的贡献。
到了2020年,印度又颁布另一项政策——“生产关联激励”。
在这项政策中,印度当局表示将约260亿美元,支持14个关键行业的生产,包括半导体、光伏、电子设备、制药、医疗器械,汽车等,要在印度本土制造企业中扶持出“印度冠军”,并创造出6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
既然已经有了底子,那我就要扶植自己的本土企业了。
也正是从那一年起,印度开始对中资企业百般刁难。
比如,动不动就突然袭击门店,搜查企业的税务明细,只要稍有问题,就从严处理。
比如,10年前的印度法律规定了外资不需要缴税,今天修改法律,你就要补交10年以来的税。
再比如,发现你把钱汇回自己的国家,就说你有洗钱的嫌疑,必须把钱留在当地。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政客的口风也摇身一变,开始把中国描绘成追赶、提防的目标,描绘成“假想敌”。
2020年12月15日,印度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拉维·普拉萨德就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他的目标是让印度在手机制造领域
“超越中国”。
此外他还说,“政府要集中精力让印度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中心,印度未来五年目标是年产10亿部手机、5000万台智能电视和5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
在2020年出版的书籍《印度之路:不确定世界中的策略》中,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也表明了印度当前对待中国的策略,“与美交好、
管控中国
、与欧洲培养友谊、安抚俄罗斯、拉拢日本、吸引邻国”。
刚好也是在那一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了一场边境争端,随后印度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趁机封禁了TikTok、微信等近300款中国应用程序。并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管控。到了第二年,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又以“安全威胁”为由对54款App下达禁令,其中多数是中国企业产品。
不仅如此,印度还将这种野心还在延伸至更多行业,想要抢中国的产业。
2021年10月,印度交通和运输部部长尼廷·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在一场活动中侃侃而谈,称特斯拉要想拥有印度市场,就必须在印度建厂生产,
避免在印度销售“中国制造”
,并将“印度制造”的特斯拉向全世界出口。
为了显得更有说服力,加德卡里承诺,印度政府将会向特斯拉保证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并保证特斯拉在印度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还低。“无论想要什么支持,我们的政府都会有求必应。”
在发展迅猛的电动车领域,印度也想复制电子产业的一幕。
03
目前来看,印度这种不通过逐步积累技术竞争力实现产业替代,而是通过绑票式的法律法规实现的“产业绑架”,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担忧。
这个月初,印度传来噩耗——
卢比汇率大跌,首度跌破了79卢比大关。
汇率大跌代表着什么?其中一个原因,资金正在外流。
从过去一年来看,外国投资者从印度股市撤出32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过去6个月里,外国投资者从印度股市总共流出280亿。
尤其在3月份,一周就流出近3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单周外资流出纪录。
这股“减持潮”,已经
超出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规模。
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印度“媚华”到“对华产业取代”的过程中,面对中国企业表现出180度的态度转变,
必定也会让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心怀不安。
并且,尽管面对其他国家的在印企业,印度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华“ABC”的极端态度,但印度也开始对其他国家的企业下手了。
比如,今年6月,美国线上零售巨头亚马逊,也被印度政府猛坑了一把。
在进入印度之前,亚马逊也很懂印度规矩。该国已经有塔塔集团和信实集团两大线下零售巨头,惹不起。
2012年,经过亚马逊游说,印度政府终于同意以10个邦为试点,引入外资背景的线上零售商。最终,亚马逊以2亿美元间接入股了印度未来集团的未来零售。
2年后,也就是2014年,亚马逊老板贝索斯来到印度,还受到莫迪的亲自接见,希望贝索斯能加大对印度的投资。看起来,一团和气。
结果2020年,未来集团直接把自己的零售、批发、物流、仓储业务卖给了零售巨头信实集团。
亚马逊以违反合同,把未来集团给告了。可能是出于对印度法律的了解,亚马逊将此案件提交给了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审理。亚马逊胜诉了。
但是,未来集团以“非法干预其商业决策”,上诉到印度最高法院。未来集团胜诉了。
也是在2020年,贝索斯再次来到印度,却被印度工商部长告知,
他的投资行为会“依法”受到质疑和调查。
官司打到今年2月,亚马逊进一步认清了印度法律的现实,表示只要未来集团归还当初投资的2亿美元就既往不咎。然而,未来集团表示,因为经营不善,没钱给。
不仅如此,亚马逊还必须缴纳20亿卢比的罚款。
或许印度不知道,全球的企业家也会
像消费者评价外卖一样
,评价各个国家的信用。
就在前阵子,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已暂停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
法国烈酒集团 Pernod Ricard、瑞士建筑材料公司 Holcim、花旗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都宣布了迁出印度的计划。
德国零售商麦德龙选择出售经营了20年的印度业务。美国通用也放弃了在印度的工厂.....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全球占比从 3.4% 下降到了2.8%。
此前传出要将工厂迁入引入的特斯拉,也转向印尼,将其作为下一个亚洲工厂的落脚点。
如今的印度中低端产业还没有完善,帮自己修桥铺路的人却正在被赶走,自己的高端制造业还没成型,外资却不愿意再将高科技产业迁入印度。
一个不尊重外资的地方,外资也不会尊重你。一个不讲商业道德的国家,其他国家也不会和你讲道德。
一个只把外资当作耗材、养肥了就杀的地方,外资也同样会用脚投票,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扭头纷纷离你远去。
尾声
虽然目前印度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人口也即将超过我国,但在一样东西培养起来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永远没有可比性。
这样东西,就叫信用。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帕诺什·穆道库塔斯教授就曾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称从信用评级的角度来看,
印度没有资格与中国平起平坐。
他在文章中表示,在信用评级机构看来来,所有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都给了中国一个近乎完美的分数,这个分数同美国接近。但它们给了印度一个近乎垃圾的分数。例如,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打分,中国是A+ ,而印度是BBB-。
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和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从左至右:标普、穆迪和惠誉;第二行为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第三行为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
印度要知道,以市场换技术的本质,是要追求彼此长期受益,而不是单纯地外资来带飞印度,利用完人家,就一脚把人踢开。
明白这点之后,印度的产业升级才能有实质性的变化。
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他们如今这样,对我们来说也并不一定就是件坏事。
就像上次,印度在基建项目上故意排斥中国,从而避免中国把关于基建的“功力”传授给印度一样,印度打压中国电子行业,也使得印度失去承接中国手机产业的机会,客观上阻止了印度对中国手机份额的截夺。
也避免了我们再次看到东郭先生与蛇的故事。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中国的潜质,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中国的胸襟,更不是所有国家都有中国的格局,有些国家天生就没有,你后天给它多少资源,多少人口,它都没有。
从如今这场闹剧看来,印度成不了中国,你给它多少年,它都成不了。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别想追上中国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