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领跑,然后呢?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4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71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76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73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78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73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84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71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77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领跑,然后呢?
时间:2022-8-4 09:15
0
56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新能源汽车正将中国汽车工业引向“快车道”。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全球市场的59%,是欧洲近两倍的水平。而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
与此同时,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累计建成392万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图/视觉中国
“目前,国际车企大部分比中国车企电动化的进度要慢,技术要落后,产业链布局要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不过,崔东树也表示,目前国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仍有短板要补。“锂、钴、镍等资源短缺,电池企业产能还需更充分,下游企业利润偏低的现状也需要改善。”事实上,查阅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财报不难发现,在这个看似火热的市场,大多数企业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在刚刚结束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言在给宁德时代“打工”,而宁德时代也颇为委屈地表示,自己的利润也很一般。在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的背景之下,行业上下游都在抱怨“没赚到钱”。
此外,有动力电池产业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日本、欧美等国在中国动力电池薄弱的领域闷声搞研究,并且已经形成一些领先优势,如日韩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专利数已经遥遥领先。”上述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越是取得成绩,就越要保持警惕,继续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最大的竞争对手
很可能来自中国公司”
从十年前的“十城千辆”,到持续数年的政府财政补贴,再到一轮又一轮的政策支持,乃至开放国门引入“特斯拉”形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鲶鱼效应”⋯⋯在极具政策优势的环境下,中国品牌率先开始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与转型,“收获期”也来得更早。
原本在汽车市场并无明显优势的中国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更早、更坚定。早在2015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95个国家就签署了《巴黎协定》。2020年,中国宣布了“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排放达峰到净零排放的时间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更短。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虽然较发达国家而言并不高,但如果中国汽车产业“按部就班”发展,几乎不可能实现“双碳目标”。
前不久,欧洲议会提出的关于在2035年于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的提案已经在争议中得到通过。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碳中和路线图显示,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0万辆;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将禁售燃油汽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
除了环境保护、“双碳目标”等要求,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从能源角度来看,中国大力发展电动车有着另一层深度考量。
王传福表示,中国在2021年有72%的石油要依靠进口,而且进口的石油里,有70%是通过南海运到中国岸上,在所有的中国石油里面,70%用于交通。“汽车消耗了中国石油的70%,从三个70%可以看到,电动车必须要大力发展,或者说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紧迫性。”
与此同时,如何改变燃油车市场上中国品牌的地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德系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电气原件、底盘模块化平台乃至品牌建设方面,都构筑起深深的护城河。美系车、日系车在国际市场上也一直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燃油车制造研发起步较晚,与国际巨头相比差距巨大。
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有国家、所有车企,都被拉回到全新的起点。德国《南德意志报》近日以《中国汽车业强行超车》为题,表示中国在用自己的方式,绕过西方在内燃机方面的优势,并准备在技术上达到西方同等的水平。
懂车帝在最近一年时间先后进行了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冬季测试以及夏季测试,其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冬季续航测试环节,中国品牌车型表现抢眼,实测续航成绩排名前10的车型中,有7款来自于中国品牌;而从电动汽车夏季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品牌车型的稳定性和极限性能表现同样优于合资品牌。
不断提升的产品性能也使得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才突破1%;而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渗透率迅速从1%提升到5%;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行业走上增长快车道。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1.6%。不难看出,如今的新车销售市场,每卖出五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决定了需求,需求则决定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投入。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在全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有应用场景,一定发展得比外国要快。” 万集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翟军在谈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43.6%,其中燃油车市场份额近年来保持稳定,均在31%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5.6%,带动了中国品牌的整体表现。其中,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等传统企业份额提升明显。此外,包括蔚来、小鹏、理想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也开始逐步赢得市场认可。就连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都直言,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来自中国公司。
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售出64.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高达300%以上,这一数字超过了特斯拉56.4万辆的半年销量。“比亚迪已经率先宣布从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生产,将专注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业务。”王传福说。
与此同时,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头把交椅的比亚迪,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场。7月21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亮相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
不止是乘用车领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也有不少中国品牌表现不俗。宇通集团也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车及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宇通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新能源产品批量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销售超过16万辆新能源商用车”。
技术的长板和短板
中国的动力电池无论装车量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出色的表现。
根据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531.9GWh,保持全球领先。从2021年数据看,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达到154.5GWh,占全球装机量约五成。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市场份额约为48%。今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10.1GWh,同比增长109.8%。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占比41.4%,同比增长51.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58.5%,同比增长189.7%。
同时,中国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0%,隔膜材料自主供给率超过90%。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中国动力电池标准出台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
“虽然说电池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应该说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孙金华表示:“目前,中国的电池技术以及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了全球总产能的60%,未来的发展目标是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军者。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7.4GWh,其中,宁德时代稳居榜单冠军,1~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53.3GWh。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装机市场份额达到34%,去年是28%。与此同时,比亚迪2022年6月的市占率为18.53%,位列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第二名。当前比亚迪生产的刀片电池几乎全为自家车型使用,换言之,仅凭比亚迪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刀片电池的装车量就占到了中国市场近两成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品牌目前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相对缓慢,但已经在加快布局。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上下游关键资源短缺,中游技术不够完善,下游的国际竞争力增加等都需要中国品牌提高警惕。
目前,全球锂、钴、镍资源的分布集中度较高且呈现寡头垄断特征,中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禀赋不佳,而镍、钴资源匮乏,锂、钴、镍资源大量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2021年4月,比亚迪陕西西安工厂汽车焊接生产线。图/视觉中国
此外,在某些技术层面,国外企业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从事动力电池产业研究的资深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在全固态的全球电池专利方面,日本、韩国领先优势明显;在电池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的实力不容小觑;而在电池设计制造等方面,欧洲也具有相当的优势。
从事专利调查和分析的调查机构Patent Result的数据显示,2000年~2022年3月,全固态电池专利数前十名中,有日本企业6家、韩国企业4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上榜。
专利数前五的企业分别为丰田、松下控股(HD)、出光兴产、三星电子、村田制作所,除了三星电子,其余4家均为日本企业。其中,位列第一的丰田,专利数达1331件,是第二名的3倍。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欧盟提出动力电池2030计划,目标瞄准新一代智能电池。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要加大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
同时,在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路径中,智能化已经成为下一个竞争关键点。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特斯拉采用了纯视觉摄像头路线,而国内更多企业选择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高精度地图组合的“复合感知系统”。但在激光雷达领域,中国还是追赶者的角色。
激光雷达企业北醒CEO李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国还没有激光雷达公司上市的时候,美国就已经有多家市值几十亿美元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了。“全球凡是有关视觉和无人驾驶的专利,美国目前排名第一,几乎占据了50%以上,日本占据20%,中国仅占约7%,相差近乎10倍。”当然,李远也表示,目前差距逐渐在缩小。“反观激光雷达领域,这种近两年才起步的感知技术,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十倍的差距了,且中国在这几年专利数量增长非常快,中国想弯道超车,可以从加速发展下一代传感器开始。”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算力和智能芯片,依旧依赖美国公司(高通、Mobileye),MCU方面则依赖欧洲公司(恩智浦、博世等)。“尽管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过350万辆,但芯片、动力电池、操作系统、基础设施等产业短板仍然存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
市场火爆,盈利寥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生产企业中仅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处于盈利状态,动力电池领域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
特斯拉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最赚钱的公司。根据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其营收及利润大涨,实现营收169.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2.57亿元),同比增长42%;GAAP营业利润为25亿美元(约合168.67亿元),实现了14.6%的行业最高水平营业利润率。
特斯拉能取得今天的业绩,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6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78906辆的月销量再度刷新历史纪录。特斯拉中国方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上半年共实现出口97182辆汽车,车辆分别出口到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马斯克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盛赞特斯拉中国团队的贡献。
在国内,比亚迪一枝独秀,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64.1万辆,甚至超过特斯拉的56.4万辆。数据显示,比亚迪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比亚迪是目前国内表现最为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虽实现了盈利,但与特斯拉的盈利能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除此之外,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在最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中,理想2022年一季度收入总额为95.6亿元,净亏损1090万元;小鹏一季度亏损了17.31亿元;蔚来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9.11亿元,净亏损达到17.83亿元,同比扩大295.56%。
7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抱怨,动力电池价格太高,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广汽集团所需的动力电池一半由宁德时代提供,曾庆洪甚至自嘲,“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60%,我们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次日回应:“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利润往哪儿走,大家可以想象。”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近15亿元,下降23%。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三季度之后的首次季度业绩下滑。不只是宁德时代面对利润下滑的考验,国轩高科今年一季度净利3220万元,同比下跌超三成;欣旺达一季度净利9492万元,同比下滑26%。
“目前动力电池产业这么火,但是电池厂却并没有很好的利润。”有动力电池企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的涨价几乎涨了10多倍,这导致电池厂压力巨大。“没有利润,说明这个产业是有问题的。”东证期货指出,当前锂电产业链供应端的瓶颈仍在于上游资源端,行业利润加速向上游集中。
合资反击,谨防打压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充分的竞争环境,外资、合资品牌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崔东树表示,合资品牌的基础能力本身就很强,随着电动化转型,其新能源车型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如传统汽车领域的领跑者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等,都在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并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在传统车企中,大众的电动化相对更早也更积极,大众正在持续优化产品布局,开发出用于生产制造电动车的MEB纯电平台,并且连续发布了多款车型,包括ID.3、ID.4、ID.6等,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南北大众去年更是共同完成了5款全新ID.产品的投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7月29日,安徽合肥市经开区一家企业内,工作人员在动力电池生产线上作业。图/新华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刘洪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ID.CROZZ家族单月销量突破九千台。这个成绩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实际上,五六月份,ID.车型的生产供给还是非常紧张的,终端市场一车难求。可以说我们新能源转型取得了初步成功。”
而作为传统豪华品牌巨头的宝马、奔驰、奥迪,也在不断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6月23日,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简称: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是宝马在华最大的单项投资。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沃奇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里达工厂具备面向电动化的生产体系,最高可以实现100%的电动车生产能力。“宝马集团全球每销售三辆汽车当中就有一辆交付给中国客户。我们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BMW iFACTORY战略将进一步强化宝马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创新力和领导力,特别是新的里达工厂,是BMW iFACTORY生产战略的最佳范例。”
与此同时,奔驰、奥迪等也纷纷落子布局:6月13日,奔驰在中国生产的第400万辆整车于顺义工厂下线,这座改造完成的新工厂首次曝光。下线的新车是基于奔驰新一代纯电平台EVA 2.0打造的全新EQE,这款车型将于年内上市。北京奔驰的电动化转型肉眼可见将全面提速。
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春开工,这是奥迪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由此,奥迪正式开启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生产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项目,在此平台上将诞生奥迪下一代最新高端电动车车型。
除了企业层面的加快转型,在国际领域,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超车,已经引起欧美等传统汽车强国的注意,国际竞争的局面日趋复杂化。
2022年5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先后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88家中概股加入“预摘牌名单”,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新星进行打压。
此前,美能源部于2月24日发布首个保护美国清洁能源供应链的综合战略《保护供应链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战略》,旨在建立一个安全、有韧性和多样化的国内能源行业工业基础,从而确立美国在清洁能源制造和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提出举措包括:为关键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计划提供4400万美元,以增加国内铜、镍、锂、钴、稀土元素等资源的供应;创建一个专注于加强和保护能源供应链的办公室;拨款80亿美元建立四个清洁氢中心等。
在新近发布的行政指令中,拜登政府明确指出,制造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电池、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必须是美国制造。欧盟各国也推出日益严苛的碳排放监管政策,借机向中国新能源车企提出了针对低碳生产、材料回收、LCA(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向中国车企施加巨大压力。
2022年6月7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向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提交了一个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的立法提案,名为《清洁竞争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下简称CCA)。CCA的基本逻辑是,以美国产品的平均碳含量为基准线,对碳含量超过基准线的进口产品和美国产品均征收碳费。“2025年开始碳税额的设置力度会越来越严格。通过计算,我们其中一款产品的碳足迹上游供应链里面的排放占比达到了84.6%。”宁德时代副总裁曾嵘称,宁德时代主要从工厂建设、能耗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三方面减少碳排放。
无独有偶,“俄乌冲突”下,欧美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后,导致金融属性很强的有色金属(如镍)的交易变得困难重重,从而影响了镍等有色金属的市场供应和价格。中国是电池级金属镍的第一大消费国,中国厂商占据全球70%的动力电池市场。镍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明显给中国车企和电池行业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国际市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nsideEVs 2021年的数据,德国是全球除了中国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69.01万辆的销量居欧洲第一,同比增长72.7%。在巨大的消费市场引导下,德国传统车企已开始转型。此外,美国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41.9万辆,同比也实现了50%的增长。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仍是一次长跑。中国由于出发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但赛程漫长,中国品牌也应该看到,传统汽车强国已经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反击。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量的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绝对领先的质量、技术优势。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要想守住领先优势,捍卫头部地位,仍需要正视自身的优势及不足,唯有不断补足短板,才能在“换道超车”后,在这场漫长的竞争中始终居于领跑地位。
发于2022.8.8总第105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新能源车“换道超车”背后
记者:刘珊珊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