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未来十年,是半导体最好的十年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81
主题
147098
回复
17319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7
从容应对市场起伏,平安理财“新安鑫灵活策略”打造“固收+”标杆丨机警理财日报
0/41
太保服务·纪录片|夕阳正暖 老有长护
0/44
全国人身险营销员跌回281万人
0/43
新旧准则并行期,险企财报“颠簸”前行
0/44
资金回流黄金ETF,关注止跌反弹机会
0/52
数量从6家扩容至27家,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还需供需两端发力
0/47
“固收为王”遇困,银行理财破局
0/43
对第二轮经济刺激的思考:关键在落地
0/48
马斯克值多少钱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未来十年,是半导体最好的十年
时间:2022-8-21 09:21
0
54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二十年前,中国曾出现一轮半导体投资热,但很快惨淡收场。
现在如轮回一般,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半导体又成了投资行业的大热门,尤其与新能源车等行业叠加之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今天的半导体会否如20年前一样,陷入低端无效竞争后泡沫很快破裂,还是会成为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投资主线?
在“第16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普罗资本合伙人丁珉的主持下,华强创投管理合伙人黄胤、创维投资副总经理杨桓、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钱强、力鼎资本执行合伙人张学军、元禾原点创始合伙人费建江、天堂硅谷高级合伙人周鑫等7位VC/PE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围绕半导体的未来展开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现场精彩探讨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丁珉:
感谢投中网给我们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杭州确实很热,但是今天来的朋友和同事们更热情,希望下面的讨论能够和大家共同分享,也有共鸣,给大家带来收获。
我叫丁珉,普罗资本合伙人。普罗是一家做硬科技投资的管理机构,2012年成立至今十年,主要的方向是硬科技领域,这是LP的策略,也是团队的坚持,目前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管理规模150亿左右。
接下来请在座的各位嘉宾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费建江:
元禾原点两个关键词:早期和技术,具体分两个大的领域,硬科技、医疗。硬科技我们关注新技术,包括芯片,也有智能制造和无人驾驶等方面。医疗也是大的赛道,八年多的时间,我们投资了将近200多家公司,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黄胤:
大家好,我是华强创投的黄胤。华强创投算是行业的新兵,是隶属于深圳的华强集团,立足于深圳华强北,这是深圳电子信息行业的风向标。华强集团成立于1979年,比深圳特区还早一年。但是创投是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做,我们主要依托于产业背景开展投资,兼具财务和产业投资属性,主投的方向是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开展的,从VC到PE,主要是以VC为主,谢谢!
钱强:
大家下午好!我是合创资本的钱强。合创资本主要专注于从事初创期和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投资,我们主要聚焦在四个方向:泛半导体、人工智能、软件和服务、医疗器械,其中半导体领域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接近50%的份额。
团队2010年开始从事投资行业,今年是第12个年头。目前累计投资超过100家的创新型企业,谢谢大家!
杨桓:
大家下午好!我是创维投资的杨桓。创维投资是创维集团旗下专注于硬科技的CVC投资机构,我们依托集团核心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车领域的两大产业链,向上游投三个方向:核心元器件、材料和装备,管理规模50个亿,大约60%都是自有资金。管理12支基金,整体IRR接近50%,DPI 在1.5左右,也希望和大家有更多的合作。
张学军:
大家好,我是力鼎资本的张学军,我们是一家老机构,15年历史,投资集成电路行业也是最近5年,感谢投中给的机会,能够和行业大咖沟通,谢谢大家!
周鑫:
大家下午好!我是天堂硅谷的周鑫,我们总部就在杭州,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杭州。天堂硅谷于2000年成立,迄今已有22年的时间,投资了超过210家企业,目前IPO上市46家,主要投资的领域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和大消费四个行业。
丁珉:
感谢各位大佬的介绍,投中这次的安排很好,北京、上海、深圳各地的投资机构,包括本地的天堂硅谷都来参与。从投资人的类型上,有产业投资、有财务投资,而且都是非常资深背景的,比如元禾原点费总就是这个领域非常资深的投资人,希望后面我们做有效交流。
先提一下行业的状况,我自己是做产业出身的,回国是2015年,从半导体集成电路投资刚刚开始兴起到现在,我感觉没有经历太大的衰退,整体还是在增长,期间有一些波动,但最近不管是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和投资领域一些最新事件,还是美国的芯片法案,后续都可能对投资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下面先请大家讲讲投资的氛围或者是热度如何,是不是现在芯片投资的泡沫比较大,是不是往下有新的趋势。想听听各位的想法。
费建江:
我是在座年纪最大的,经历的比较多,我们确实是在第一波2001、2002年就开始做半导体的投资,但是那一波的投资大概周期也就是5年左右时间,整个周期就过去了,刚才休息的时候我们还在聊,当时我们投的芯片项目后续没人跟进,然后自己拿钱再撑,撑到自己成了大股东,我也做了董事长。
等到这一波新的浪潮出来,新的人再把我们大股东的身份揭掉,所以我觉得这一波的浪潮比上一波强很多,规模大很多,其实也是发生了一些大背景的变化。
我自己观察这一波泡沫还是比较大的,核心角度是钱太多,整个估值就贵了。我觉得半导体投资接下来的热度不减,这么多的基金还是要投项目的,只不过估值是否还像以前一样高涨,还是要做修正的。
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半导体的投资就比较控制了,因为去年我们观察到,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项目,到了第三轮、第四轮估值吓人,但是因为市场是这样一个限制的情况,我们无法左右市场和控制市场。
简单的逻辑就是往更早期投,在泡沫没起来(前)投进去,所以去年我们给自己简单粗暴地定了一个规则,只投前两轮,过了两轮不投了,基本上还可以把估值控制住,就不参与到浪潮的泡沫里面去。
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些观察,谢谢。
丁珉:
钱总是从中兴通讯集团出来做投资的,中兴微电子和华为海思类似,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半导体芯片企业,请钱总分享一下,关于产业投资热度的一些看法。
钱强:
我是这样看的。首先,在座各位现在讨论的是一级市场的投资,它不应该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而对长期投资逻辑的判断出现变化,另外本身合创资本主要专注于初创期和早中期阶段的投资,从我们目前的具体工作来看,短期波动不太影响我们对市场创新技术投资的追求。
第二是整体来看,大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半导体成了地缘政治的武器。从国家层面来看的话,中国几年前就将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目前整个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全球最大的信息电子设备制造中心,地位举足轻重。
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长期需求没有问题。对中国这些创新企业来讲有很多机会,但是针对具体的(赛道),比如说消费电子领域,随着同质化低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消费电子公司经营比较困难,发展速度不像以前那么快。
但现在各种各样创新的行业和技术出现,一些新的行业中国又成为全球领先的市场,包括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依然是强劲和旺盛的。
总体来说,我的看法是:
1、做一级市场的投资,投资逻辑不应该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变化的影响。
2、因为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所以整个中国半导体市场投资的机会,以及未来的趋势我个人还是看好的。
丁珉:
谢谢钱总。作为浙江本地的投资机构,天堂硅谷也一直是在投半导体,而且一级、二级市场都在做,现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特别是中后期的投资,现在情况是怎样的?
周鑫:
虽然我进入行业时间只有十多年,但天堂硅谷是二十多年的投资机构。我们可以分享些天堂硅谷一些统一的认知。
先回答泡沫的问题,但凡一级市场为概念买单,泡沫就已经产生了。如果一家企业叫“芯片”公司,就有人愿意投,这就是泡沫了。当一个行业做了一两年时间的从业者,年薪突然两倍甚至更高往上涨,我相信泡沫就形成了气候,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形成的观察。
从中后期的角度,我们越来越谨慎,本身我们希望自己作为专业的机构,在熟悉的领域和场景中,能够尽量往前走,参与在我们看得懂领域的早期投资机会,但是同时我们也不放弃确定性大的中后期投资机会,去年我们投了两个独角兽估值的半导体行业公司,一个做12英寸的芯片,一个做显示芯片的。因为他们的大空间、低渗透率和行业地位。
毋庸置疑消费市场是在中国,整个制造平台的产能也已回归到中国,如果有这两个大前提,供应链一定有向本土进行转移的大趋势,如果我们算出这个空间,我觉得中后期还是应该去参与。
丁珉:
提到估值问题,想请问几位投过芯片独角兽的投资人,钱总、费总两位谈谈独角兽发展情况如何,对未来发展前景有什么和以前的判断不一样?应该怎样做调整?
费建江:
因为我们是专业投早期的,寒武纪我们也是天使轮投的。那个时候行业还未起来,但是半年的时间,行业一下子起来了,估值也就是40亿、80亿、120亿、240亿,然后IPO了,IPO后一度冲到1000亿。现在估值有大幅度的调整,250—300亿之间。
上了二级市场,这个市值就可以看到了。调整受二级市场局势的影响,和整个独角兽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二级市场以后,大家对于真正实现的商业价值,通过商业价值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可能会比较看中。
过去一级市场在人工智能,或者是芯片领域独角兽的公司,由于市梦率和想象空间给予了大估值,但是到二级市场是要变现的,如果变现时不能交出足够优秀的业绩,支撑你过去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一定是会有调整。
二级市场的调整,会倒逼一级市场高估值独角兽的估值,现在一级市场的独角兽项目,可能会有一点难受。
丁珉:
芯片企业还是要讲业绩,我想国内对于芯片市场的业绩,摸得最准的是深圳华强北,下面请黄总聊聊对芯片独角兽的看法。
黄胤:
我们在管基金体量比较小,说实在话,独角兽企业一般都是Pass掉,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扎根时间长,也会观察,也会和他们有业务上的对接或合作。刚才费总所说很有道理,像寒武纪,二级市场业绩未兑现的话,其实估值是会回归理性的。
比如说另外一个独角兽企业——地平线,定位在汽车智能化,我觉得它算是兑现了,虽然还未上市。公司早期坚定绑定汽车客户,是国内最早获得认证和得到市场认可的,已合作10几家车企,前装定点超过40个项目,在L2市场很有竞争力。我们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它的估值和融资节奏都非常靓丽。
独角兽公司,早期的时候,投资机构看中的是赛道和故事,还有创始团队的光环,愿意给溢价。一级市场的投资就是早期估值卡在这里,只能不断往上走,但是二级市场是另外一回事。
业绩方面我们也是很敏感,和许多国内设计类芯片公司也有业务上的合作。但是国内现在应用端,2/3都是涉及消费电子行业,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周期的低谷,二级市场也不太给力,传导下来业绩估值算是双杀。
应用于消费电子端的半导体创业公司很多同行可能不太看了,但是我从财务上考虑,前两年大规模缺货的情况下,如果你有足够的产能,那估值我愿意给高一点,当下去库存降价叠加下游消费电子不景气导致公司业绩不太好,但是我也愿意和你谈谈估值,只要估值预期和我匹配。
所以我觉得在行业低点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可能要往长远一点看,如果产品可以的话,在新的应用端或行业周期起来的时候,你又刚好踩中点了,对于我们投资而言,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回报。
丁珉:
我想芯片也是一种产品,销售基本上是分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大客户,第二个是渠道分销,华强北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分销商,“春江水暖鸭先知”,想请教黄总,从去年缺芯到现在为止,需求最强的领域是哪些?
黄胤:
长石资本丁总的PPT也讲到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和储能等低基数高增长的新增市场领域应用的芯片,具体的比如,宽禁带的、高阶的硅基功率器件、IGBT、模拟方面的高端的电源管理和信号链ADC芯片等,需求还是蛮旺盛的。
丁珉:
创维集团也是位于深圳的芯片下游的大客户,创维在各个领域都在布局,也想请杨总分享一下,您看到的芯片领域强需求,或者是方向好的赛道有哪些?
杨桓:
我们自己从用的角度来说,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链,电子信息比如说家电,大家看到的电视、智能家居、音箱、ARVR等,冰箱洗衣机空调创维都有。消费电子领域,从财报上可以看到有一定库存压力,受客户砍单的压力,对上游供应链拿货我们也是在做一定控制,控制采购节奏和总量。
新能源产业我们有创维光伏,现在是分布式户用光伏的全国第二,向上游采购量非常大,黄总提的功率器件、光伏逆变器、电源管理类芯片都有大量采购需求,另外由于有新能源的整车创维汽车,现阶段向上游拿货和议价能力没有完全起来,整体来看车规的芯片我们是比较缺的,这和黄总刚才的看法有共识。
但因为我们擅长做大生产、大制造,本身就会经历周期,在泡沫下怎样做投资,每家机构选择和机构属性相匹配的策略就行了,我们还是选择投自己产业链非常有耦合度和契合度,能导入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企业。
我们全球的销售额是500多亿,算上车的话是600多亿,采购量是大几百亿,这样用好自己的优势,无论是有没有泡沫,也能在周期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获得自己想要的效益。
张学军:
我认为泡沫不仅仅是在一级估值,我是觉得整个行业的成本巨贵,因为我们投的芯片公司有台湾省的技术人员,目前大陆技术骨干的薪资水平是台湾省的2—3倍,这是最近两三年的现状。
这意味着什么?国内芯片创业公司要做大芯片,必须有20亿以上的融资能力,如果只有几个亿你就很吃力,这对国内很多芯片公司是挑战,成本的降低就是门槛,很多有志于做高端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公司,未来两三年面临巨大的难题。
丁珉:
说到芯片投资的热点,去年开始汽车领域的芯片稀缺,造成该领域产品的涨价,相关芯片公司也特别火热。
普罗之前也是一直关注这个赛道,去年出手了国内智能座舱领域的一家芯片公司,钱总之前也是进入了这个领域,想请您讲讲汽车领域缺芯是否存在?车规赛道有什么特点和亮点。
钱强:
目前来看:一个是在需求端,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比重逐步提高,汽车行业芯片的使用量上来了,原来有些芯片在一个车上用1、2颗,现在是4、8颗或者是十几颗。
第二是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逐步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起来,在全球占据了一定地位,之前无论是德、日系或美系汽车,中国芯片公司想要打入这些国际车企供应链的难度较大,因为他们有传统供应链形成的一套体系,另外汽车对芯片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是车规级的,对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企业的整体实力要求更高。
从目前来看,叠加疫情影响,汽车芯片产能规划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前段时间车用芯片相对紧缺,但改善应该也是比较快,从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汽车交付量增长幅度比较大,本来这几个月是淡季,所以整个供应链在逐步改善中。
合创资本以前主要投资通信芯片和消费电子芯片,五六年前开始投汽车芯片,汽车芯片包括主芯片、定位惯导、视频传输等多个环节我们都做了布局,包括芯驰科技是2017年天使轮投的进去。作为早期投资机构,我们很少在企业成熟阶段再去投一家公司,主要是在企业初创期最需要资金的阶段,同时对投资而言也是未来收益潜能最大的阶段投进去。但是对我们已经投过的优秀企业,因为我们知根知底,即使后续轮次融资的估值已经较高了,我们也会选择做一些跟投。整体来看目前汽车行业芯片赛道还会持续保持热度。
丁珉:
确实国内汽车产业规模在不断做大,国内电动车厂商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想问创维投资的杨总,创维有什么样的布局看法。
杨桓:
新能源车在我们的定义就是一移动的大家电,因为它的逻辑和我们做传统家电很像,因为都是To C的业务,都需要建立全球的销售体系,用的东西也是全球供应链集成的,无论是器件、材料还是用我们的装备等,所以我们做大生产、大制造的就把握产业规律迁移产业能力,但是做地产的就不一定干得出来,造房子和造车逻辑不一样。
第二个无论新能源车还是光伏,家庭储能以及绿色的家电是一套的,因为光伏实现了发电,然后供给家庭用电,然后有电视的用电和电动车的用电,通过家庭储能提升效率和调节整个成本,这就是我们现在响应双碳大计,在积极布局和行动的事情。
丁珉:
干什么吆喝什么,华为造车就是“大手机”,创维造车就是“大家电”。
半导体产业是基础的产业,越来越变成国民经济生活非常基础的一个要素,用量也是越来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长期是不断发展的。
还是说车的芯片,“大家电”也好、“大手机”也好,一台车的芯片门类非常齐全,小到半导体分立器件,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再到电源管理芯片,再到非常大规模的SoC,再到现在非常热门的自动驾驶所需大算力的芯片。还是想请华强的黄总分析一下,车规芯片领域,国产供应商哪些方面强一些,哪些进步快一点?
黄胤:
我们注意到造车新势力,包括一些大的整车厂,过去要“上车”,整个周期还是很长的,但近几年因为供应商缺货的原因,在不涉及安规的器件上,导入速度却比较快,这也给了很多创业公司机会。
丁珉:
因为我原来也是做车规的,一般是5年一个周期导入一个产品,现在能够快到什么程度。
黄胤:
具体的不好说,但属于眼见的加快,原来很多创业公司不愿意做汽车电子相关,导入周期太长,但这一拨却给了他们往汽车上靠的机会,哪怕是换赛道,创业公司还是相对容易的,部分优秀的国内公司实现了关键的替换,但更多的还是在不涉及到安全方面的芯片做尝试,比如车灯转向,或者是雨刮控制等。
丁珉:谢谢。从整个行业来看,想和各位嘉宾分享一下所谓泡沫的说法。现在有一些项目估值偏高,只要投芯片我想都能感受到,和5年前比,现在做芯片公司的成本翻了几倍,一个大学校招生当年可能一线城市二十万、三十万招到,现在起码是四、五十万起,硕士生六十万,博士生看什么行业,做AI、大芯片可能就是奔着一百万去了,整个的薪酬水平已经快速上升。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中国之前也有过很多高科技、重资产和重投资的行业,比如光伏、锂电,其实和半导体相比较,最像的是汽车行业,它是产业链全球分布而且非常长,下游客户非常散的一个行业。
我们国家光伏曾经出现过周期,整个行业全部热起来,一个泡沫很多先驱倒下了,很多投资机构也倒下了,从大的方向上来看,芯片会不会有类似于光伏的风险?
前面的投资人讲过,这个行业需要积累,往后看三年也好、五年也好,产业投资人需要注意的点是什么?怎样设计对策?
费建江:
个人觉得半导体上一个周期和光伏很像,15年前曾经也跌到了井底。我们2005年投的半导体公司,后面我们就成了大股东,我当了公司的董事长4年,然后这一波半导体起来,大的国家队来把我们解放了。
所以那一波我们经历过,到2010年,中国投半导体的机构几乎数不出来,除了华能国际还有我们,其他机构都不投半导体。
但是这一波因为行业局势发生了变化,那一波半导体都是以消费电子为主,而且都是同质和低级竞争,低价竞争很惨,我印象很深的是巨力,做随身听的MP3芯片的,所以那一波是因为整个下游应用不稳。
这一波是新能源车等摆在这儿,不会跌到上次的情况,但是会有起伏,不会经历光伏那种断崖式的状态。所以为什么这两年有这么多投资机构聚焦半导体,相信大家对未来的大势都有这样一个判断。
半导体投资占我们整个投资额的1/5,影响不是特别大,而且我们专注于早期投一些比较有突破性和前沿性的,所以未来3—5年,还是会坚持我们的策略,然后整个比例也是差不多的,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黄胤:
上一周期的所谓“血本无归”,是因为芯片的整个生态环境和投资策略都不好,现在的话,基本上大家都认可一个观点,即国产替代是一个确定性事件,这点我深有体会,之前投的项目IPO敲钟,董事长热泪盈眶,他上台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特朗普”。
芯片本身是高投资,长周期,成功率低的高科技产业,之前创业公司克服困难将IC流片成功之后很可能没有下游客户愿意测试,而且很多大公司,过去导入新供应商,需要考察其财务、注册资本、现金流等情况,现在逐步放宽了相关限制,给了半导体创业公司更多机会,也给了我们做一级市场投资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不会像上一波那样惨淡。
其实大家的接受心理变强了,都愿意试和用,部分国产芯片确实证明了能够替代相对应的海外大厂型号,而且国内的售后和价格往往更有优势,从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角度考虑,终端就会优先把你放在一供的位置,而不是二供或备选了。
从投资的角度,刚才我们说钱很多,大家都去投半导体了,所以内卷很严重,特别是不太专业的资金进来,也会把内卷加剧,但这一波的行情和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慢慢做市场修正。
周鑫:
首先半导体行业因为增速很快,产业需求强烈,天然存在估值泡沫,但大家不用太担心,我觉得半导体行业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向上周期,这和十年前的光伏行业还是有区别的。过去光伏主要的客户是在欧洲,上游硅料、硅片在欧洲,电池片技术也不在中国,而现在为什么大家觉得光伏确定性强?是因为不仅国内市场机会大,而且上游的硅料到拉晶再到电池片等全产业链统统转移到了中国。
我们也觉得半导体未来十年存在大量机会,包括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自动化等领域。这几年,我们还是砸出来了一些成果的。从产业链的完备程度,中国大陆至少是在28nm以上的制程上游的完备性逐步提高。全球十大Foudry厂中国已有三席,代工产能全球占比已超过10%,市场又在我们手里,所以半导体行业四十年前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二三十年前再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现在客观规律也决定了向中国大陆的转移。据彭博社的统计,全球增长最快的二十家半导体公司,中国大陆占十九家。所以半导体行业还是很有机会的。我们需要把视野打开,中国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还寥寥无几,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比还很低,十年后一定会有全球有巨大影响力的半导体公司产生于中国大陆。大家可以把空间打开。不要光想中国14亿人口,多少手机和多少乘用车,而是应该想象全球市场。所以半导体行业未来存在相当巨大的机会。
丁珉:
时间原因,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我总结一句,半导体是长坡厚雪的赛道,需要产业和投资人长期努力,可能是3年、5年,也有可能是10年,但是回报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在座的投资人都经历了这样的投资,我相信未来十年,是半导体行业最好的十年,也是投资最好的十年。
谢谢大家!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