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把论文翻毛边儿,让癌细胞变正常……破解医学密码,我们需要这种医生

时间:2022-9-20 17:00 0 24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世纪中期,全世界医院的血液科里,都游荡着一个令医生也胆寒的杀手。
它发病非常急骤、恶化速度也快、死亡率还很高,往往病人从发病到离世,只有短短一周,有时甚至两三天就会死去。虽然,彼时医学界已经知道了这个杀手的名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但没有好的治疗方案,面对痛苦的病人,也只能束手无策。


青年时的王振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959年,35岁的王振义开始负责上海瑞金医院白血病的病房。
离开医院和实验室,
但研究从未停止
那是一段灰暗的岁月。短短几个月,就要面对几十名患者离世,哪怕他再认真负责,也无法打败这个杀手。从那时起,王振义就下定决心,要研究这个病。
然而,研究还没走上正轨,第二年王振义就被调离医院,在接下来将近20年动荡的岁月里,他教过法语、搞过教改,也去农村劳动过,一步步离实验室越来越远。但王振义没有浪费这段时间,没有实验条件,他就研究病理生理,从发病机制入手,更清晰地认识、了解疾病。在乡下做赤脚医生,没有像样的医学理论书籍,他就学习草药。
终于,王振义在1973年被调回医院。在他心里,攻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信念没有被磨灭,为了找到治疗方法,他将国内外所有相关文献都翻了个遍,但五年过去了,迟迟没有找到好方法。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
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王振义似乎也迎来了机遇。这一年,他从外文期刊了解到,以色列专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白血病细胞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为正常的细胞。这也就意味着,治疗白血病似乎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不用再使用化疗毒死癌细胞,而可以用某些药物诱导癌细胞,重新分化成正常细胞,这就是后来的诱导分化疗法。
能诱导癌细胞的药物,到底有没有呢?转机出现在1983年,王振义又一次从文献中找到了线索。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名为“13顺维甲酸”的药物诱导下,白血病细胞会分化成正常的细胞。当时,国内没有顺维甲酸,却有一种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的全反式维甲酸,被用来治疗皮肤病。
王振义决定,用全反式维甲酸做实验试试。
很多年后,王振义回想当时的决定,调侃自己的一生是“反”的,因为这个反着别人来的决定,却将他引向成功——在反复验证后,王振义团队确定,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让癌细胞顺利分化成正常细胞。
1986年,新疗法迎来了第一位病人——一位5岁的小姑娘。在此之前,她已经进行过一周化疗,仍然高烧不退,生命垂危。王振义提议了自己的研究,也获得了孩子父母的同意。7天后,小姑娘病情好转。最终,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后来,越来越多原本几乎是被判了死刑的病人,在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下逐渐好转,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了正常的人生。这项重要的医学突破,不止惠及了中国人,王振义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引起了世界轰动。这种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来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王振义团队的治疗方法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上海方案”。到今天,因为王振义的研究而获救的患者,遍布全球不计其数。
他们既是医生,也是科学家
从1959年起心动念,到1986年成功治愈第一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浩浩荡荡27年过去了。
这场成功,不仅因为王振义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更是因为他二十多年锲而不舍的医学研究。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对医疗现有的局限性和患者的困境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而出色的研究能力,又让他能改进、创新,提出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案,攻克医学难题。“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王振义多年从医的心得。


实验室里的王振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振义在查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像王振义这样,既是临床医生,又做医学研究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
医师科学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彼时美国的医学院教学、管理状况非常混乱,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差、实践机会少,学校也不能提供好的医学实验室,导致许多医学生只会背诵已有临床知识,既不能在实验室验证其有效性,也不能拓展新的治疗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等众多高校,掀起了一场医学教育改革,倡导临床和生命科学紧密结合,从而催生了医师科学家这一角色的诞生。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开始逐渐注重培养医师科学家。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推广长学制培养模式,2020年左右试点MD+PhD双博士学位培养模式,都是希望能夯实医学生的科研和临床基础,让他们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以研究创新,攻克医学未解难题。
在医学教育之外,针对已经身处医师岗位的人,我国也提供了很多进行医学科研的有利条件。例如,给医师提供来自医院和研究院所的科研导师,让医师可以接触到学科前沿,参与讨论科研问题;各级政府和医院,也会给医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让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科学想法;为了给医师做科研提供充分的时间,医院还设立了科研假,在正常发放工资的前提下,支持医师进行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来对医师科学家的努力培养,中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像王振义一样,开创了许多全球先进的诊疗技术。他们以临床经验总结出医学的进步,以科研创新带来疾病治愈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说:“要鼓励年轻一代医学工作者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攀登医学科研高峰,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让更多优秀‘医师科学家’脱颖而出。”
为了促进对医师科学家的培养,挑选出既具备研究能力,又有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医学领军人才,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科学探索奖”在2022年增设了“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医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医学科学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细分领域,重点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鼓励“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鼓励解决医药研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科学问题等。

随着2022年“科学探索奖” 的揭晓,首批5位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也揭开面纱。
他们是谁?又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