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把论文翻毛边儿,让癌细胞变正常……破解医学密码,我们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8984
主题
149001
回复
17515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36
陈怀宇履新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32
贺岁快闪,中国黄金“新年有钱花”来了!
0/117
多家银行已超额完成“开门红”!揽储策略、对公投放有何新变化?
0/115
陈怀宇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20
省政协委员黄仕坤:支持人工智能赋能黄金珠宝产业丨2025广东两会
0/114
陈怀宇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08
新华保险持续接盘王健林名下资产,已收购11家万达广场
0/112
专访马骏: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
0/122
2024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9.95万亿,产品平均收益率2.65%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把论文翻毛边儿,让癌细胞变正常……破解医学密码,我们需要这种医生
时间:2022-9-20 17:00
0
24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世纪中期,全世界医院的血液科里,都游荡着一个令医生也胆寒的杀手。
它发病非常急骤、恶化速度也快、死亡率还很高,往往病人从发病到离世,只有短短一周,有时甚至两三天就会死去。虽然,彼时医学界已经知道了这个杀手的名字——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但没有好的治疗方案,面对痛苦的病人,也只能束手无策。
青年时的王振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959年,35岁的王振义开始负责上海瑞金医院白血病的病房。
离开医院和实验室,
但研究从未停止
那是一段灰暗的岁月。短短几个月,就要面对几十名患者离世,哪怕他再认真负责,也无法打败这个杀手。从那时起,王振义就下定决心,要研究这个病。
然而,研究还没走上正轨,第二年王振义就被调离医院,在接下来将近20年动荡的岁月里,他教过法语、搞过教改,也去农村劳动过,一步步离实验室越来越远。但王振义没有浪费这段时间,没有实验条件,他就研究病理生理,从发病机制入手,更清晰地认识、了解疾病。在乡下做赤脚医生,没有像样的医学理论书籍,他就学习草药。
终于,王振义在1973年被调回医院。在他心里,攻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信念没有被磨灭,为了找到治疗方法,他将国内外所有相关文献都翻了个遍,但五年过去了,迟迟没有找到好方法。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
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王振义似乎也迎来了机遇。这一年,他从外文期刊了解到,以色列专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白血病细胞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为正常的细胞。这也就意味着,治疗白血病似乎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不用再使用化疗毒死癌细胞,而可以用某些药物诱导癌细胞,重新分化成正常细胞,这就是后来的诱导分化疗法。
能诱导癌细胞的药物,到底有没有呢?转机出现在1983年,王振义又一次从文献中找到了线索。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名为“13顺维甲酸”的药物诱导下,白血病细胞会分化成正常的细胞。当时,国内没有顺维甲酸,却有一种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的全反式维甲酸,被用来治疗皮肤病。
王振义决定,用全反式维甲酸做实验试试。
很多年后,王振义回想当时的决定,调侃自己的一生是“反”的,因为这个反着别人来的决定,却将他引向成功——在反复验证后,王振义团队确定,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让癌细胞顺利分化成正常细胞。
1986年,新疗法迎来了第一位病人——一位5岁的小姑娘。在此之前,她已经进行过一周化疗,仍然高烧不退,生命垂危。王振义提议了自己的研究,也获得了孩子父母的同意。7天后,小姑娘病情好转。最终,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后来,越来越多原本几乎是被判了死刑的病人,在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下逐渐好转,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了正常的人生。这项重要的医学突破,不止惠及了中国人,王振义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引起了世界轰动。这种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来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王振义团队的治疗方法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上海方案”。到今天,因为王振义的研究而获救的患者,遍布全球不计其数。
他们既是医生,也是科学家
从1959年起心动念,到1986年成功治愈第一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浩浩荡荡27年过去了。
这场成功,不仅因为王振义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更是因为他二十多年锲而不舍的医学研究。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对医疗现有的局限性和患者的困境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而出色的研究能力,又让他能改进、创新,提出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案,攻克医学难题。“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王振义多年从医的心得。
实验室里的王振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振义在查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像王振义这样,
既是临床医生,又做医学研究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
医师科学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彼时美国的医学院教学、管理状况非常混乱,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差、实践机会少,学校也不能提供好的医学实验室,导致许多医学生只会背诵已有临床知识,既不能在实验室验证其有效性,也不能拓展新的治疗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等众多高校,掀起了一场医学教育改革,倡导临床和生命科学紧密结合,从而催生了医师科学家这一角色的诞生。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开始逐渐注重培养医师科学家。
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推广长学制培养模式,2020年左右试点MD+PhD双博士学位培养模式,都是希望能夯实医学生的科研和临床基础,让他们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以研究创新,攻克医学未解难题。
在医学教育之外,针对已经身处医师岗位的人,我国也提供了很多进行医学科研的有利条件。例如,给医师提供来自医院和研究院所的科研导师,让医师可以接触到学科前沿,参与讨论科研问题;各级政府和医院,也会给医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让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科学想法;为了给医师做科研提供充分的时间,医院还设立了科研假,在正常发放工资的前提下,支持医师进行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来对医师科学家的努力培养,中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像王振义一样,开创了许多全球先进的诊疗技术。他们以临床经验总结出医学的进步,以科研创新带来疾病治愈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说:“要鼓励年轻一代医学工作者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攀登医学科研高峰,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让更多优秀‘医师科学家’脱颖而出。”
为了促进对医师科学家的培养,挑选出既具备研究能力,又有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医学领军人才,
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科学探索奖”在2022年增设了“医学科学”领域
,鼓励医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医学科学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细分领域,重点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鼓励“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鼓励解决医药研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科学问题等。
随着2022年“科学探索奖” 的揭晓,首批5位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也揭开面纱。
他们是谁?又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