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今晚,五位“天”字号科学家开讲中国航天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9-21 12:49 0 30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白杨
过去几年,中国航天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探火”“探日”等太空探测取得零的突破……
一系列瞩目成绩向全世界展示了 “中国速度”。
2022年,中国航天进一步提速。
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7月,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实现对接;
8月,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果发布,并创下5个国际首次;
9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
9月底,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将通过转位机械臂调整到永久停泊口,进而与核心舱形成L构型组合体,在轨等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10月,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升空、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将全面完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也将建成。
宇宙浩渺,人力难以穷尽,但星辰大海,我们永不止步。对中国航天而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将是未来我们宇宙探索的最真实写照。
一、跨越式发展的中国航天
建国初期,我国的航天事业筚路蓝缕。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此后14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一直处于从无到有的摸索阶段。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仅有8公里,但正是这8公里,为后来的卫星上天打下基础,使中国在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全球,宣告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
最近十年,是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十年。
伴随着多个航天重大工程的圆满实施,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密集突破,我国已经实现航天技术由“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
据统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年;而从“300到400”的最新百次发射周期,仅用了33个月。33个月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均37次发射,打破中国航天纪录;其中,长征八号遥二火箭以“一箭22星”创造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在探月工程上,从2007年10月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1号”的发射,到2020年11月“嫦娥5号”的发射,中国航天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的三个目标耗时13年。而2020年7月发布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仅一次发射就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
再以中国空间站为例,中国航天已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目前,空间站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而航天员驻留的时间则从十三天增加到半年。
航天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突破,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空间科学方面,我国利用“悟空”、“慧眼”等科学卫星以及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平台,在暗物质粒子探测、黑洞和天文观测、微重力与生命科学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科学发现。
空间技术方面,我国成功研制12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和50吨级氢氧发动机,并在空间电推进系统、静止轨道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仪、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相机等新一代卫星有效载荷关键技术上相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航天科技的发展,也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卫星通信广播已累计为国内农村及边远地区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超过4万艘海洋渔船使用北斗导航进行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卫星遥感基本实现了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业务化应用,为国内数万家用户和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累计分发数据超亿景……
二、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
回眸中国航天66年的发展历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次又一次的火箭发射,一个又一个的卫星升空,一位又一位航天员的返航,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殚精竭虑。
一位航天“老兵”曾说道,搞航天、干事业,既要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正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连缀起一代接着一代航天人砥砺前行的征程。
起步阶段的中国航天可谓家徒四壁,白手起家的新中国工业体系基础薄弱,支持复杂零部件设计极其困难,技术上还面临美苏封锁,没有参照样本。老一辈航天人只能埋头硬上,想尽一切办法,去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
“设备差、伙食差、资源差,依然敢想、敢做、敢拼、敢攀登”,以钱学森为首的初代航天人,就是凭着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没有“两弹一星”等诸多大科学工程的带动和牵引下,就不会有今天的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不会有卫星通信、航天遥感等产业的兴起,也不会有我国的计算机及其应用行业、微电子行业以及玻璃钢行业、特种冶金行业的发展。
“两弹一星”的成功,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当年的毛头小伙儿,今天已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军人物。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如今所有的成就,都是几代航天人不停奔跑,用心血传递而来。而这场接力赛,又将以新的形式传递下去。
三、两代航天人给孩子们讲故事
今天晚上,一场聚焦“大航天”主题,荟集多位中国航天领军人物的“科学小会”将在北京召开。
这次科学小会将首次呈现老一辈航天人钱学森的珍贵修复影像,影像经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光影焕新技术智能修复,将以超清4K画质重现。在这位航天事业奠基人的“带领”下,新一代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也将面向现场和线上的青少年讲述我国“探日”“探火”等关键航天工程的前沿突破,以及这些技术发展背后的故事。

DSC0000.jpg

参加此次活动的科学家包括: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赵坚,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以及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段与中国航天有关的精彩故事:赵坚参与了“羲和”太阳探测计划,贾阳参与了“探月”、“探火”工程,常进在利用“悟空”号寻找暗物质,沈志强在利用射电望远镜拍摄黑洞,而张双南在领导一个名为“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CATCH)”的前沿太空探索计划。
在这里,孩子们既能了解中国航天最新的进展和突破,打开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也能听到科学家分享他们从科学探索中获得的乐趣,用最直观的方式去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
也许十年之后,那些支撑中国航天未来事业发展的科学家们,就是今晚这场“科学小会”的小观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