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超额存款转化为消费须从多方着力

时间:2023-4-19 13:46 0 47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报记者 林春霞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为64%。
从单月来看,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2月份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3月份住户存款增加2.9万亿元。
另从2022年人均居民存款10强省份出炉名单来看,北京人均存款接近27万元,榜居全国首位,也因此冲上微博热搜。与此同时,也让人们对超额储蓄如何转化为消费再度引发关注。
居民存款居高难下
“我国居民储蓄率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些年来随着新生代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储蓄率总体有所下降。”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过去三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许多人包括新生代在内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理财意识和财务安全意识,进而使得人们倾向于更多储蓄而不是更多消费。
周景彤分析认为,目前居民存款居高不下或者规模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和收入预期不稳、消费信心和能力不足、理财投资渠道缺乏等。
首先,三年疫情的“疤痕效应”仍存,导致预防性储蓄高增,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等问题突出。
其次,受房企债务爆雷等风险因素影响,居民购房意愿依然低迷,相关购房资金转为银行账户表内储蓄。
再次,近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增加,理财市场赎回潮迭起,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居民将理财资金转存为存款,以获得保本保息的储蓄收益,这也是存款储蓄增加的重要原因。
超额存款转化为消费须从多方着力
据中信证券测算,自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共积累了10.8万亿元超额存款。其中,疫情期间消费下滑贡献约4.9万亿元,房地产销售下滑贡献约3.0万亿元,理财回表贡献约2.6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居民存款如何转化为消费备受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把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需要短期和长期政策相结合,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来发力。
从需求侧来看,在一些重要领域可以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比如,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类消费券,对其中一些效果较好的政策可以继续发力,尤其是对一些消费占比较高的大宗消费品多采取一些鼓励政策。此外,在旅游、服务消费方面,也可以通过消费券形式促进其消费。今年以来,服务市场恢复得较快较好,要抓住此契机。
在供给侧方面,对消费增长和升级较有利的领域或产业,前期所采用的一些纾困政策还可以继续延长,包括房租减免、税费延期缓期等政策。
针对最近一些地方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漆云兰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货币政策工具,随着利率下调,居民的存储意愿会降低,消费意愿会增强。
此外,漆云兰强调,长短政策相结合,既要注重短期政策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中长期政策的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力,把短期的效益延长,形成一种可持续、长效的促进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储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情况。
周景彤认为,引导居民将超额存款转化为消费需求,需要多管齐下。一是持续聚焦稳就业,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保持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稳岗扩岗支持。
二是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让百姓有钱消费能够消费。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可加快优化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个税收入分配调节效应。
三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重点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不断优化供给环境,进一步匹配消费需求升级新变化。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2023年,经济复苏和消费修复是大趋势。伴随基本面回暖、消费场景恢复、就业改善和信心抬升,居民消费和投资水平将逐步回升,并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存款增速也会逐步高位回落。

DSC00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