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承信科技的催收生意:骚扰他人或涉嫌侵犯隐私,“暴力模式”隐患重重

时间:2023-4-19 13:47 0 50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近年来,随着监管的一系列措施,从古至今在舆论视角中都形象不佳甚至风评较差的催收行为得以规范。从前较为神秘的催收行业也慢慢的走进了阳光之下,使公众得以了解其运营方式。
催收公司承信科技于近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拟赴纳斯达克上市。承信科技于国内的运营主体主要为苏州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包括上海北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信德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
01
业务模式导致利润率相对较低
承信科技为中国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与信用贷款相关的定制审批前风险管理和贷后拖欠债务催收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公司的服务由两部分组成,在信用贷款预审批阶段的风险评估和偿付能力评估产品和服务,以及信用贷款贷款后阶段的拖欠债务催收服务。
从字眼中可以看出,承信科技主要针对的是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指根据借款人的信誉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没有任何抵押要求。或许也正是因为无抵押,才有了贷款后阶段的催收服务需求。而催收服务,恰恰是为承信科技贡献收入的大部分。
截至2022年上半年,承信科技预审批阶段风险管理服务及贷款后催收服务分别占收入的4.5%及95.5%。2021年全年,二者占收入比分别为17.2%及82.8%。
虽然承信科技的大部分净收入来自拖欠的信用贷款债务催收部门,但其与资产管理公司或“AMC”还是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之一是承信科技不购买拖欠贷款。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或重组之前获得拖欠贷款,以产生收入。而承信科技不购买任何拖欠贷款,而是协助拖欠债务催收。
也就是说,承信科技根据其成功收取的拖欠贷款金额向客户收取佣金。公司认为这种商业模式最适合支持当前的业务,因为一方面,它通过避免此类收购来降低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需求,并增加可用于其他目的的营运资金量,例如信息技术开发和研究;另一方面,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收购潜在坏账的风险。
用直白的话或许可以理解为,把账要回来,才有钱赚。这样的模式风险低,但似乎也对公司营收、盈利规模会存在一定的限制。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承信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599.8万美元、2065.3万美元及2456.1万美元,录得净利润127.4万美元、40.3万美元及316.6万美元。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承信科技于2020年末、2021年中、2021年末及2022年中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96%、0.21%、1.95%及12.89%。另一方面,公司分别在报告期内成功收回52.7亿元、110.3亿元及74亿元的不良信用贷款债务,如此对比之下,公司的同期营收规模的确相对较小。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承信科技有约130名全职催收专家与600名外包催收专家,这被承信科技称为公司业务及发展中最宝贵的元素之一。公司也表示有意扩大这一团队,计划自2023年起至2025年新增五个操作中心及将近1000名催收专员。这可能将在2024年到2025年间给公司带来每年2000万美元的薪酬支出。
02
复杂的催收生意,合规层面隐患重重
在公司眼中对助力发展至关重要的催收专家们,平时的工作是什么?
据披露,一旦业务被分配,催收专家将首先致电拖欠债务人,就还款时间和金额等事项进行沟通。如果催收专家无法通过电话联系到拖欠债务人,将尝试债务人先前提供的紧急联系电话、家庭号码或工作场所号码。在上述过程中,催收专员还可能使用短信、电子邮件、邮件或微信等方式与拖欠债务人或其家人或工作场所进行沟通。
而如果在用尽之前债务人提供的所有联系方式后仍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催收专员可能会尝试其他方法。例如致电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来查找债务人或家庭联系人。此外公司可能会联系债务人的家人、朋友、同事或其他**,以获取债务人的最新联系方式。但是,除非此类**同意,否则公司不会与其联系超过两次。
无论如此,这已经涉嫌骚扰债务人外的其他人的正常生活了。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曾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非法获取用户通讯录、电话轰炸等行为严重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甚至涉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
尽管公司强调,催收活动不涉及与债务人面对面的互动,以避免潜在的身体对抗,控制合规相关风险,简化和规范催收流程,提高催收效率。但在催收过程中,尤其是在债务人的眼中,失当的电话或信息沟通总是不可避免。相关的大量投诉,《港湾商业观察》在《315权益观察|“催收”后遗症,晋商、马上消费金融们屡屡遭罚》中曾做出详细报道。
承信科技就提到,虽然公司有合规政策指导员工遵守规章制度。但是催收专家可能不遵守合规政策,并可能在催收管理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他们可能会发出人身伤害的口头或书面威胁,使用粗俗或不恰当的语言,或同意与借款人达成未经授权的还款安排,以及其他行动,以增加收款的可能性。他们可能使用非法手段,例如冒充政府官员或伪造文件来对借款人施加影响。他们可能会非法索取贷款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以获取个人经济利益。
此外,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中国经营实体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所有员工缴纳足额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期间内,承信科技中国经营实体的未缴社会保险款项总额合计约392.89万美元(2709.49万人民币)。承信科技表示,公司现股东已同意补偿来自监管的相关罚款、任何未偿付金额以及任何相关成本和费用。从2022年6月起,公司将遵守相关政策。
这些潜在的行为影响的不只是公司的形象。根据相关法规,如果公司人员经营中违规行为严重,公司的客户将来可能会终止服务并停止合作。此外,监管亦可能对公司可能的违法违规行为展开调查。
一位曾从事催收工作的人士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多数催收人员的收入直接与收回账务的成功率挂钩,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失当的行为难以避免:“比如你说的粗俗或不恰当的语言,或者威胁什么的。因为我们工作中碰到的故意不还款的‘流氓’也不少,有时候被逼急了一时没控制住,说一些有情绪的话的确也有,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总得向债务人说明不还款对他个人的征信等确实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有些债务人也将这理解为威胁。”
2021年3月1日,催收非法债务罪正式实施。该罪名将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侵入他人住宅以及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等手段催收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情形,明确规定为犯罪。
行业不少人士认为,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催收行业进入了新阶段。对承信科技来说,旗下庞大的催收人员的合规管理也将是不小的挑战。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港湾商业观察》将持续关注。(港湾财经出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