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美团以20.65亿人民币收购光年之外

时间:2023-6-30 11:06 0 30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6月29日消息,美团今日于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光年之外境内外主体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约为20.65亿人民币。
此前,光年之外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因身体原因,离岗就医及休养。美团在公告中对于并购的解释是,通过收购事项获得领先的AGI技术及人才,有机会加强其于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行业中的竞争力。
光年之外是国内领先的AGI创新企业,由王慧文创立,致力于推动实现AGI普惠。消息人士称,光年之外在两个月内完成了以产品和技术人才为主的团队搭建,吸引了包括多名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和创业者的加入。目前团队规模在70人左右。
美团方面表示,并购完成后,将支持光年团队继续在大模型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汤姆)
延伸阅读:
关于王慧文病情和光年之外,我所了解的情况
来源:极客公园
鹏友说
关于王慧文病情和光年之外,我所了解的情况
张鹏2023/06/26
DSC0000.jpg

摘要
创业就是走过九九八十一难,对光年之外的未来我们没有必要急于下一个结论,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两天,王慧文生病住院的讨论沸沸扬扬,各种关于他本人和他所创立的光年之外的消息漫天飞,其中很多与我看到的和我了解到的,确实大相径庭。
从老王在美团的创业历程,到他这次大模型创业,我和他有不少交流,身边共同的朋友也很多,可能了解的信息相对充分些。据我了解,光年之外这样的早期团队,恐怕还没有公众沟通团队,事出突然,很多明显误传的信息可能也因此没有办法及时澄清。
从个人的角度看,老王因病住院本身是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而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和猜想,可能会给养病中的王慧文,创业中的光年之外团队,造成不好的影响和困扰。
所以今天仔细思考后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分享我所知道的一些更真实的情况,并谈一谈我对这件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的看法。
先总结一下几个关键的事实:
老王确实病了,据我了解是已经确诊抑郁症并入院治疗,并且短期内无法继续担任目前的职务来领导光年之外团队。
光年之外 A 轮融资已经完成了一个月,融资到账实际金额远高于之前外部报道的2.3亿美元,网传融资不顺利确属谣言。
光年之外肯定不会就此关门,接下来会有人接替老王目前的工作,但具体谁来领衔还未最终确定。
[/ol]王慧文暂别的原因5月10日,我曾经去光年之外的办公室拜访过王慧文,当时交流中我自己并没有感受到老王状态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依旧对于大模型是一次技术革命充满热情,心态上依旧是「坚定参与其中,因为这是一件让自己真正兴奋的事情」。
而看到新闻后我和几位与王慧文熟悉、且近期与其有过交流的朋友复盘,他的健康问题可能最早就是在5月中旬后开始浮现,而到五月下旬,甚至他本人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对」,而最终被医学确诊为抑郁症,开始入院治疗,应该是近期的事情。
过去20多年来,我因为一直和创业者打交道,发现创业者群体中,经历过抑郁症的不在少数,甚至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真格徐小平等,都曾在媒体上自曝创业期间得过抑郁症。很多时候他们身边的人对此都未必知情,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是第一时间可以意识到这种病情的。当然,他们后来都成功走出来,最终康复了。
只不过,从入院这一细节推测,老王的病情可能并非一般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显然需要经历一个严谨的治疗过程,所以估计短期内确实无法返回工作岗位。
在我和很多创业者多年的交流中,那些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和极具创造性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有时候也确实要面对他人不容易看到的另一面。激昂的个人特质,让创业者能够在创业征程中率队突围,但有时候也会耗尽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很多时候他人看不到的「代价」。
我记得研究创业心理健康的前创业者 Michael A. Freeman 说:「那些精力充沛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人不仅可能成为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同时也要承担比普通人更大的情绪波动。」
我相信随着这些年信息的丰富,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科学理解也比之前深入了很多。从老王可以坦诚的与其创业伙伴和利益相关各方,沟通「确诊、入院治疗」这个情况,我相信他对这件事也有着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大部分创业者要面对的是「从零到一」创造,需要调动自己和团队最大的积极性,甚至必须保持乐观,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企业家直到抑郁症严重时才会意识到遭遇问题的原因。
DSC0001.jpg

光年之外在搜狐大厦的办公室开业
但王慧文病倒的突然,让外界也多了很多猜测。网上有一种声音,将王慧文的病情与光年之外的经营情况联系在一起,甚至隐隐猜测王慧文是因为光年之外发展不利积忧成疾。
我梳理了一下这些猜测,发现几个流传较广的版本与真实情况确实有较大的出入。
第一个传言是光年之外的融资不顺利。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光年之外完成2.3亿美元 A 轮融资,有传闻某些投资机构在和王慧文洽谈投资合作的时候,曾要求王慧文签订对赌协议和回购条款。
据我了解,光年之外的 A 轮融资已经完成了一个多月,过程非常顺利。最终参与这一轮的投资机构,没有任何一家提出个人保底回购的要求——并不存在什么创始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协议条款。另外,A 轮实际已到账的融资金额比传闻中的2.3亿美金要更高。
另一个声音,是质疑光年之外组建团队遇到了困难,这个论点的核心论据就是光年之外没有拉来预想中的 AI 算法「大牛」。
但要注意的是,今天做大模型创业,一个大牛不是做成与否的充要条件,关键是能否组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综合技术、工程、产品的团队。在成立后不久,光年之外以换股形式收购北京一流科技后,保留了原核心技术团队。
两个月内,王慧文作为一个非 AI 专业出身的创始人,用他的方式确实建立起了一支整建制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初步完成了包括算法、数据及产品在内的团队搭建。团队规模在70人左右。我和业界领域的其他创业者也横向了解过,光年之外团队在算法、数据等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方面,已经有不错的基础,研发经验也相当丰富。
关于是否是光年之外的发展问题带来了老王的抑郁症,我确实很难说服自己是这个原因。从我对王慧文的了解和所掌握的事实来看,他一没有资金问题,二没有偶像包袱,或者说在这个领域他也没资格有偶像包袱,他也不需要另一个「冠军」来证明自己什么。
当年美团经历的惊涛骇浪、起死回生他见多了,我很难想象他在大模型这样一个「相对 OpenAI 大家都是集体落后,技术还需要长跑而不是短期冲刺」的领域,会因为一些短期波澜而出现心理问题。
他的抑郁症是事实,但过于简单的归因,又会让我们远离科学和事实。
光年之外的后续推演
创始人短期内无法回归,这给光年之外的未来,的确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光年之外已经集结了一支成建制的团队,并且在技术和产品上已经有明显进展,这意味在今天国内大模型创业领域,这个团队的价值是不会直接消失的。
留给光年之外的选择可能有两个:换帅,或者寻求外部力量来承载这个组织继续向前。
据我了解,在光年之外的早期投资人中,也不乏快手联合创始人宿华这样有实战经验和技术背景的创业者。虽然从目前来看,宿华立即接手的可能性不算太大。
而留下的另一个选项,可能就是寻求被大厂接手,找到某种合理的方式,在更明确的目标下,融入大厂的技术全局,继续参与推动 AGI 的进程。
据我了解的情况是,老王意识到自己明确出现健康问题而需要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后,在新闻传出之前,已经与团队、投资人进行了沟通,并联系了腾讯、字节、美团、快手探讨各种潜在可能性方案。
目前看,腾讯、美团王兴、快手宿华本身都出现在光年之外的投资人名单中。其中,美团创始人王兴以个人名义,参与了光年之外 A 轮融资,并出任董事。快手创始人宿华也以个人身份投入近4000万美元。继投资 MiniMax 和深言科技之后,腾讯也大手笔押注王慧文和光年之外,他们也是目前大模型领域最积极的产业投资方。
对于这些希望在大模型竞赛上争分夺秒抢时间的互联网大厂而言,光年之外最具吸引力的,就在于他们已经又有一支相对成熟和成建制的团队,这也是当下大模型产业浪潮中最稀缺的资产。
光年之外团队的骨架,来自于今年3月以换股方式收购的一流科技。公开信息显示,一流科技成立于2017年1月,由清华博士袁进辉带领,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创业团队」身份研发通用深度学习框架的团队,这支团队所在的框架赛道,正处于 AI 训练的核心算力层。
值得一提的是,自王慧文出现健康问题以来,据我了解,公司内部事务都交由袁进辉和另两位核心成员处理。
虽然到今天为止,最终光年之外的走向还没有尘埃落定,最终结果还未可知。但我认为美团是可能性更大的一种选择。
感性层面,王兴与王慧文是清华大学的同学兼室友,在创业道路上曾数度并肩作战。在王慧文宣布入局大模型之后,王兴便立即跟进,发声、出钱支持王慧文的创业项目。他们之间的创业伙伴感情可能是外界不容易真正理解的,但这也是很多时候最不能忽视的要素。
而从理性层面,自美团战略升级为「零售+科技」之后,无论是美团还是王兴本人,都表现出了对探索 AI 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兴趣。在美团上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王兴曾表示,美团已组建内部团队进行大模型和应用层面的研发,并对外部技术合作机会和投资机会持开放态度。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光年之外不是王慧文一个人的公司,其中的投资人、团队,都会对其后续的走向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美团是有合理的接手逻辑,但远不能说这就是板上钉钉的结果。子弹需要再飞一会儿。
我希望祝福老王早日康复,希望光年之外的团队可以继续推动 AGI 的这场伟大变革,更希望这个意外,不会被错误解读,进而让中国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们被误解和低估。
AGI 浪潮在外边人看起来可能只是个「新风口」,但我接触过的每一个参与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地图」、「九死一生」的探索。
王慧文二月的振臂一呼,客观上极大的加速了中国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决心,也为这个赛道开辟了一条资本进入的高速公路和对标标尺。
但我觉得他也留下了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他压上了自己的资产、声望、时间和健康,而真正驱动他的不是另一个冠军和更多的财富,是对一场技术变革,中国创业者敢于喊出「why not」的态度。我一直觉得,一个已经可以功成身退的企业家,做出这样躬身入局的决心,才是最值得鼓掌的「创业者精神」。
「任何伟大的新事物都值得匹配一个全新的生命体。勇于踏上(AI 创业)这条路的人我都鼓掌,上路的都是勇士。」
这句话是王慧文说的,我觉得他本人也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王慧文光年之外AIGC
                    
               
               
               
               
               
               
                    
                        延伸阅读
                        
                           
                           
                           
                                直指Model Y!小鹏G6“低价”入市,何小鹏:小鹏汽车的iPhone4来了
                           
                           
                           
                           
                                蔡崇信第一把火!菜鸟推出自营快递,对标顺丰京东
                           
                           
                           
                           
                                微信支付,为何惹毛多所高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