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口述中国保险史②丨王永明:百年风云等闲过

时间:2023-7-18 11:57 0 42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DSC0001.jpg

口述丨王永明 文丨徐晓
DSC0002.jpg

1931年,中国银行在上海发起设立中国保险公司,由中行的常务董事宋汉章担任中保董事长。
1931年底,我因为生病,只上了一年高中就肄业了,在上海的哥哥家养病。当时我姐夫也在上海,是中行的雇员,他告诉我,中行正在为中保招考练习生。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去报考了,七考八考,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就回江阴农村的家了。后来姐夫通知我考取了。我回到上海工作时,“一•二八事变”发生了,交通不便,耽搁了一段时间。
1932年2月,正式到中保上班。我去的时候,公司刚刚开业,只有很少几个人,公司地点是在公共租界仁记路,中国银行所在地,后来迁至四川路270号。
刚进去时先当练习生,一个月8块大洋伙食费,没有工资。同时报考的有大学生,有中学毕业生,我高中都没毕业,不知道怎么我就考取了,这也是机遇吧。起先跟着学习学习,干些杂活。
保险单是中英文的,中文的要手工填写,英文的要用打字机打,我不会打字,就得从头学。英文我在中学学过,还学得挺好的,有时候老师偷懒,就叫我代课,当“小先生”。到了中保之后,经常要用到英文,我又抓紧自学,逐渐地就能胜任工作了。
当了3年练习生以后,才成雇员,后来慢慢地升到火险部科员、科长、业务管理处副处长,那时处长是孙广志。中保是宋汉章的天下,浙江绍兴人受重用(徐晓注:宋汉章是余姚人,余姚曾经归属于绍兴,现为宁波辖下)。我是一级一级往上升,没有跳过级,因为我就是一个乡下来的“小毛孩子”,没有后台。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轰炸上海,宋汉章带着一帮人迁往重庆,在重庆设立了中保总管理处,我还是留守上海。
在当时的保险市场上,中保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上海有若干个分保集团,中保有一个,太平也有。因为上海有五六十家中资保险公司,普遍资金较少,自己承担的能力小,接了业务以后要分保。
中保有中行作为后台,而且在国外有分行,深得小公司信任,好多业务就都分给了中保。中保在伦敦有分保合同,在国内拿下来业务再分出去,相当于是小买办。最初分给当地的英国太阳保险公司(sun insurance office),他们还专门派了一个人常驻中保,叫Noble,做顾问。后来才分到国外,从伦敦到世界各地。
DSC0003.jpg

二排左3为王永明
DSC0004.jpg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接管上海保险业,负责人正是从前在中保工作的地下党员林震峰。来我们公司贴布告是孙文敏,他们是中保的接管大员,另有联络员,起先是吴越,后来改成施哲明。
1949年10月20日人保成立。考虑到中国保险公司与伦敦市场有二三十年的业务关系,而且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政府决定保留中保。我无党无派,原职原薪留用,还是业务管理处副处长,后来调任调研处处长,副处长是王理顺。
解放初期,国内缺少物资,要从国外进口很多东西,主要是棉花等民生必需品,一方面解决人民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平抑物价。抗美援朝爆发后,美国对我们实行封锁禁运,运送我们进口物资的美国船就把货物卸在附近的港口,我们只能再租用其他船籍的轮船把货物运进来。这些货物都保了海运险和战争险。
1951年2月,我们租用的两艘巴拿马籍货轮“海皇”号和“海后”号行驶中,“海后”号被台湾国民党海军拦截,劫掠到基隆港,连船带货全部被扣。“海后”轮上的货是由中保承保的,由上海分公司出的保单,并向伦敦市场办理了分保。
当时我在中保上海分公司担任副经理。事件发生以后,我们与伦敦的分保接受人反复交涉,据理力争,最后把赔款给要回来了。据公司会计跟我汇报,总共摊回了104万英镑左右。由于中保还欠伦敦分保费,作相应扣除后还有七八十万英镑,都拿回来了。
从前,国内的保险公司把业务分保给伦敦,只有付出保险费,从来没有从伦敦拿钱回来过,这次摊回了这么多赔款,也可以说是“运道”来了。
中保的总部原先一直在上海,我也一直在总公司工作。1951年,中保迁往北京,人心动荡。上级调我到中保上海分公司担任副经理。还有一位经理,是原来太平保险公司总经理陶听轩,但他实际上一直没到职,曾经在中保拿过工资,不过从来没有来上过班。
解放后太平在国内没有复业,但是有点地位的人都属于统战对象,都要给个待遇,让陶听轩在中保上海分公司挂个经理,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的。所以,中保上海分公司实际上是我在主持工作。那时候我在中保总公司刚刚升了处长,为什么还要调我去上海分公司当副经理呢?
上级领导说:打算调你到人保公司去工作,地位高了不好安排,所以就降低点职务,到北京好安排。中保迁到北京后才知道,只有我一个人调到人保,孤孤单单,其他人都还是以中保的名义工作,在人保公司内专门给中保留了个办公室。
领导大概是把我当业务尖子调到人保的,担任国外业务处副处长,处长是施哲明。1951年6月,中保在北京召开董事会,变成公私合营保险公司,实际上都是中国银行的资本,施哲明当了中保副总经理,是中保的国资代表。所以,虽然施哲明还是人保国外业务处的处长,但未到人保上班,主要还是在中保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保的业务也慢慢没有了,1955年,中保并入人保,只保留海外机构,在北京,只在人保总公司内设一个中保总管理处,其实就是只有一块牌子。
有一段时间甚至认为招牌都不必保留了,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说,招牌还是保留吧,摆在那儿,不管有用没用的,没有坏处只有好处,何况香港还有中保呢,多个牌子多点灵活性。
DSC0005.jpg

前排左起:魏迎宁、李嘉华、陈继儒、王永明、叶奕德
DSC0006.jpg

1958年底,上面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干部已纷纷外调。保险公司干部之间议论纷纷,国外保险业务是否也要停办?而且主张停办的人还不少。
保险公司为了听取意见,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了国外保险处的同志外,还有一部分国内保险处的同志,还邀请了中国银行和外贸运输公司负责保险的人。这次会关系到保险业务命运的决策,气氛有点紧张。
首先发言的是主张停办保险的积极分子(当时叫造反派),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国内保险既可停办,国外保险也可停办。
主张继续办理国外保险业务的,大多是当时被认为“保守”的同志,也包括我在内。我们的心情都是战战兢兢的,我们的理由是:
保险是对外贸易报价的必要组成部分,CIF是全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计价标准,我国不设保险公司,不办理国外保险,势必都推给国外去办,会使国家蒙受重大的外汇损失;保险单是我国外汇银行进行国际决算的重要单据;进出口货物失掉了本国保险机构的保障,也要遭受一定的损失;世界各国,包括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办理这项保险业务。
也有人主张,进口贸易的保险可以停办,保险公司可以继续办理出口贸易的保险,因为出口贸易的保险可以为国家吸收外汇保险费。这也可说是中间派。
外贸运输公司的代表发言时,积极支持把国外保险办下去。他们说,保险和外贸,解放以后一直合作得很好。保险不仅为国家节约和吸收了外汇,而且为对外贸易作了有益的服务。他们认为:保险业务继续办下去,对国家、对外贸都是有好处的。
双方各执一词,人数上主张停办的比主张继续办的多得多。主持会议的国外保险处领导,既没有摆自己的观点,也没法作结论。
会后,财政部主管保险的吴波副部长把国外保险处施哲明处长和我(副处长)找去谈了一次话,指示三点:
一、国内保险既已决定停办,不必再去讨论。
二、外贸对国外业务保险既有需要,外贸部门也主张办;世界各国,包括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保险机构,现在还都在保险。我们决定:国外保险继续办下去。
三、既已决定把国外保险办下去,以后不要再去讨论停办不停办的问题,不能一方面说外贸需要保险,另一方面又随随便便今天说办明天说不办,蛊惑人心。要多多考虑如何把国外保险积极办好。领导关系转给中国银行,是国外保险同中国银行的业务联系比较紧密,并不是有什么其他看法。
争论结束了,国外保险业务度过了存废一关,从事国外保险工作的同志也放下了心。
DSC0007.jpg

DSC0008.jpg

回想起那段时期的保险经历,我做了几件有益的工作,感觉很欣慰:
1、在中保,我负责办理分保业务,既团结了国内小公司,又为国家节约了外汇分保费支出,特别是在“海后”轮赔款索赔中,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为国家争取了大额外汇赔款。
2、在人保,扭转了我国对外贸易都在国外保险的惯例。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都在国外保险,要付大量的外汇。我坚持我们已有了国家保险公司,应该在人保保险。通过与贸易公司、远洋公司等坚持不懈的宣传,做工作,先从出口贸易开始,逐步推行到各种结算方式的进出口贸易。据我当时记忆,90%多的进口贸易、60%多的出口贸易已在人保承保,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
3、我很欣慰的是,我经手办理的赔款业务,从来没有失败过。除“海后”轮外,“跃进”轮事件、大连散装粮食进口案、天津外轮失火案等等,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外汇。
4、致力宣传保险,培养保险人才。我担任中国保险学会首任秘书长和《保险研究》的主编,担任了一些大学的客座教授,普及保险知识,带出了不少学生,这是我十分高兴的事。
(本文采写于2014年)
附录:
王永明,仁者寿
文丨徐晓
王永明,1914年生于江苏无锡,2022年11月13日于北京谢世,享年108岁。
1932年2月,王永明在上海考入刚刚成立的中国保险公司(1931年成立),当了一名练习生。所谓练习生,就是学徒,也就是小伙计,还不算雇员,每月拿8块大洋的伙食费,没有工资。干些打字、填写保单之类的杂活,边干边学,这样“练习”了三年,终于成为正式员工。后来又拾阶而上,慢慢地升到火险部科员、科长、业务管理处副处长。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人保成立。考虑到中保拥有广泛的海外业务关系,新政府决定保留中保。王永明无党无派,原职原薪留用。
所谓“留用人员”,大体上属于专业上“可用”,但政治上“不可用”的一类人。掌舵的必须是老革命、“自己人”,“旧时代”留下来的人即使是业务尖子,也只是作为“工具”使用而已。这一政策在王永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充分体现。解放时他就已经是副处长,后来又升为处长。1951年,中保迁京前,上级安排他到中保上海分公司担任副经理,降了半格。询问缘由,说是准备调你到人保总公司工作,职位高了不好安排。一直到退休,他仍然只是一个“处级干部”。
王永明“识时务”,业务上的事情尽心尽力,政治上的事,包括对外联络、出头露面,不主动掺和,组织安排了他才去。但其实他也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从一解放就积极要求入党,但人家说了,你这样的情况不能加入共产党,最多只能加入民主党派。如此,“1953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任职期间,在财政部党委号召下,经过部长秘书钱度龄、吴荣两同志介绍,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王老自己提供的简历中如此写道)。没成想这成了文革中挨整的一个把柄,造反派质问他:你为什么加入民进而不加入共产党?真是天理何在啊!纵然如此,他依旧痴心不改,一直要求加入共产党。平时严于律己,出国回来后还把没花完的补助交公,搞得会计很是为难,没法入账啊。儿女们说,您比布尔什维克还布尔什维克。终于,1985年,71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为刘凤珠、邓季秋。
扯远了,言归正传。1951年,王永明从上海来到北京,调入人保总公司,担任国外业务处副处长。1958年底,国内保险业务停办,风雨欲来。在关于国际保险业务是否也停办的争论中,王永明属于“保守派”,主张应继续办理,一因外贸需要,二因苏联老大哥也有国际业务。最终结果是保留国际业务。
1969年至1972年,王永明跟许多保险人一样,到河南淮滨“五七干校”当了三年“战士”。回来后,当过业务处副处长、办公室副处长、调研处处长。
晚年的王永明把主要精力转入研究及教学。1979年中国保险学会成立后,王永明担任第一、第二届秘书长。中央财经学院设立保险专业以后,王永明为学生讲授专业课。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招收第一届保险研究生,王永明为他们讲授风险管理理论。据学生魏迎宁回忆,王老是拿着一本英文的书讲课的。王永明的口音是江阴方言和上海方言的混搭,一般人很难听懂。有时候学生听不懂,他就讲英文。顺便说一句,王永明的英文那是相当了得,肯定比他的国语强太多了。据秦道夫回忆,1991年开始起草保险法时,要学习外国的相关法律,德文的请了大学的德语老师翻译,结果谁都看不懂;英文的请王永明翻译,倒是挺明白。
1989年,英国CII资格考试进入中国之后,王永明受邀担任“中国考场指定监考人”,在南北几个考场之间奔波,乐此不疲。
此外,王永明还曾担任中国金融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贸促会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正因为这些成就,王永明获得了2014年度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每年奖励一至三位功勋卓著的优秀学者。2014年度的获奖者,除了王永明之外,还有杨培新、赵海宽。4月19日,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北大哲学系教授们多有长寿者,很重要的一个秘诀是胸中无块垒,凡事看得开,所谓“仁者寿”。以此衡量王老,也是适用,他本人一直达观,开朗,不斤斤计较。
记得我80年代中期进入人保公司研究所时,王老也在那里,印象中他总是笑眯眯的。那时,人保总公司内风气不错,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互相之间直呼姓名,即使对于公司领导,也是叫“老程”、“老林”,鲜有称呼官职的。研究所内同事叫所长李嘉华为“老李”,叫王老当然就是“老王”,那时他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听到金禾在叫“老王”,老李不乐意了,批评道:“你个小姑娘,他都可以当你爷爷了,你还叫‘老王’!”金禾笑道:“那好,以后我改叫‘王老’。”
2014年2月14日,元宵节,我去王老家探望时,他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见到我,还能记得我是“China Insurance”的。谈起往事,他屡屡提到,某某某同事郁郁不得志,早早地过世了。而他本人虽然到退休还是个处长,却心态极好,一些重要活动“不让我参加就不参加呗”,不以为意。
那次探望是跟王真同去的。王老忆起一件往事来,说是曾经有一次和王真去广州出差,宾馆没得住,在火车站坐了一夜。王真直冲我摆手,轻声说:“不记得有这事”。少顷,我反应过来,问王老:“您说的是不是研究所的王峥?她是国外部的王真!”并且写给他看,王老点头认可。后来,我与王峥电话核实,果然是她。可能是1989年吧,有一次王峥陪王老去深圳CII考点监考,先飞到广州。飞机晚点,广东分公司没派人接。两人打车到省公司,一看公司内外全是黑的,连传达室都没人。不得已就自己沿街找宾馆,问了一路都没空房间。都大半夜了,觉得不能再走下去了,就在一家宾馆的大堂沙发上坐了大半宿。等到天亮,分公司上班了再打电话,分公司才派车送到深圳。王峥说起这件事来,记忆深刻,总觉得对不住老爷子。但今天老爷子自己说起来,却十分轻松。
晚年,百岁人瑞王永明,每天读读报纸,背背诗词、圣经,有时候还背诵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英文),写写钢笔字,如果天气好的话,出去遛遛弯儿,生活恬淡、悠闲。
2014年元宵节我去王老家,是想给他做口述实录,摄影、摄像同步跟进。当时王老答应了,说是要认真准备。但是第二天,家人给我来电,说是老人家有点紧张,身体不舒服,住进医院了。我知道,王老就是太认真了,摄像机往那儿一架,的确有压力。既然如此,就变通吧。一个月之后,我对他进行了一次访谈,只录音,不拍摄。
好在我能听懂王老的“沪锡普通话”,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