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十三方石刻“讲述”的秦蜀古道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5309
主题
55761
回复
74792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5
每帧都是生命力!2024这些passion瞬间提到了你
0/28
我们一起为习爷爷唱《歌唱祖国》(大国外交·回响)
0/27
回眸2024 | 中巴关系跨越山海
0/28
南方觉醒|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
0/26
第二届“艺文香港”国际博览会举行
0/42
【侠客岛年终观察②】对话郑永年:世界为什么变得动荡?
0/36
【中国故事共创会】马里奥的中国情缘:一位意大利小伙的东方之旅
0/456
祖籍泉州的菲前参议员科赛腾告诉你,如何近距离读懂中国
0/52
小雪花有大潜力(记者手记)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十三方石刻“讲述”的秦蜀古道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时间:2023-8-29 10:14
0
44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陕西汉中8月28日电 题:
十三方石刻“讲述”的秦蜀古道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专访汉中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汉中市博物馆最厚重的藏品,莫过于十三方石刻。1936年问世的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封面字便来自此处,这便是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其不仅是秦蜀古道上摩崖石刻中的精品,而且上自东汉、下迄南宋,绵延千年,堪称中国书法演变史的石刻宝库。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秦蜀古道的重要枢纽,境内现存穿越秦岭巴山的古栈道七条。秦蜀古道有何重要性?汉中为何被称为“栈道之乡”?“石门十三品”有何历史文化价值?近日,汉中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秦蜀古道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性?汉中为何被称为“栈道之乡”?
梁中效:秦蜀古道是指从长安到巴蜀地区的道路,主要包括穿越秦岭的四条古道,自东向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穿越巴山的三条古道,自西向东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其中以褒斜道最负盛名,约三分之一路段为栈道,其修建规模之大,沿用时间之长,为秦蜀古道之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史上,穿越秦岭、巴山十分艰难,而汉中盆地恰好处在秦岭巴山之间,是秦蜀古道的中继点,也是这些古道的交汇点,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秦蜀古道上的遗迹和遗存大多位于汉中境内,汉中也被誉为“栈道之乡”。栈道蜿蜒,穿行于秦岭巴山之间,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是联结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重要的西部交通线。
秦蜀古道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由褒斜道、金牛道伐蜀。公元前206年,刘邦用韩信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元219年,曹操由褒斜道入南郑,与刘备争夺汉中。公元234年,蜀军由褒斜道北伐曹魏,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秦蜀古道见证朝代兴替,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比如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摩崖石刻。
中新社记者:“石门十三品”为何被称为汉中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它们有何重要价值?
梁中效:石门是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石门也是世界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可以通车的山间交通隧道。历代文人墨客在石门附近留下百余摩崖石刻,其中以“石门十三品”最负盛名,堪称中国书法演变史的宝库。
“石门十三品”也称“汉魏十三品”,是凿刻在石门隧道两壁或褒河两岸悬崖上的刻石,由《石门》《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石门颂》《石虎》《衮雪》《石门铭》《山河堰落成记》等十三块巨型摩崖石刻组成,时间上自东汉、下迄南宋,其中汉代的有八品。
《鄐君开通褒斜道》是石门摩崖石刻的“开山之作”,为东汉永平九年(公元66年)所刻,是中国文字书体由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重要物证。根据石刻内容,东汉永平六年,汉明帝刘庄下诏令汉中郡修复褒斜道。石刻交代了开通褒斜道所用的人工、器材数量等信息,规模之巨非常罕见。它是已知研究中国古代有关邮驿制度最早的石刻资料。
《石门颂》被称为“汉隶之极作”,1936年问世的《辞海》封面字便来自《石门颂》。其与《郙(fǔ)阁颂》《西狭颂》合称为“汉三颂”。《石门颂》明确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子午”即“子午道”,这是最早明确记载刘邦经行子午道到汉中的石刻文献。
《衮雪》相传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至汉中攻打刘备,战守无策,心中不悦,徘徊于褒斜谷口,触景生情挥笔写下“衮雪”二字以抒情怀。随从问曰:“‘滚’字为何不写三点水?”曹操曰:“江水甚多,何须画蛇添足!”
《石门铭》刻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其书法已由隶书向楷书过渡,具有典型的魏碑特色,是研究中国书体演变的珍贵实物。铭文文笔精炼,叙事真切,是一篇六朝骈体文佳作。石刻中记载“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咸夷石道,驷牡其骃。千载绝轨,百两(辆)更新”,展现了当时栈道的交通盛况。
可以说,“石门十三品”在研究中国交通史、经济史、水利史、艺术史、书法史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可谓文化宝库。
中新社记者:汉中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梁中效:汉中市博物馆由“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组成。馆藏文物522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90件套。古汉台是刘邦被封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自汉以来,古汉台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历代皆有修葺。拜将坛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遗址。饮马池又名东湖,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在池内饮马,现存石刻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赤帝指刘邦)。
汉中市博物馆馆藏《云栈图》是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由党居易绘制完成,采用彩色绘制、虚实结合的山水画法,描绘了今陕西留坝铁佛殿南界牌关—勉县褒城镇—汉中城段栈道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栈道沿线山峦起伏、林木巨石、河流急缓状况,上面标有关隘桥梁、递铺驿站、山水城池等名称,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汉中市博物馆还收集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石刻,这些石刻记录了汉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变迁过程。如馆藏《贾大司马修栈道碑》,此碑于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立于汉中市北褒谷口上之鸡头关,撰文者是时任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党崇雅,他正是《云栈图》作者党居易的祖父。碑文记载时任兵部尚书的贾汉复来汉中视察城防,见到南北交通大动脉连云栈道年久失修,于是组织民众历经三个月整修,使六百里连云栈道畅通无阻,尤其是将留坝县青桥驿之南险峻难行的“阎王碥”彻底改造,化险为夷,更名为“观音碥”,不仅造福来往行旅,而且让王士祯、梁清宽等文人大加赞赏。党居易的《云栈图》就标注有“观音碥”“汉萧何追韩信至此碑”“修栈碑”等人文景观。两件文物相互印证,展示了清朝前期连云栈道的风貌。
中新社记者:汉中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如今研究汉中历史文化、研究“汉学”有何意义?
梁中效:汉中市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高祖刘邦在此开启汉室基业。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汉”文化符号由此传播到全国与世界,从今日人们仍在用的“汉服”“汉语”“汉人”等词语中可见一斑。
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虽地域狭小,但战略地位重要,在西汉建立及其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汉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地位,为西汉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司马迁云:“汉之兴自蜀汉。”梳理研究汉中历史,对研究汉朝和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文明大国,每一个地域的地域文化都非常独特,中华文化“山花烂漫”“万紫千红”,做好地域文化研究传承,也是展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生生不息,在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研究中,“汉学”研究不可或缺。研究“汉学”也有助于人民了解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温度。(完)
汉中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
受访者简介:梁中效,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陕南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两汉三国文化与秦蜀古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两汉三国文化、古典文献与文学、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