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35岁博士毕业,求职被双非院校拒之门外!原因竟是“年龄过大”

时间:2023-9-25 12:48 0 53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菲律宾硕士博士留学、教育管理学、工商管理,金融MBA,EMBA,DBA,PHD,护理学专业,艺术专业,雅思语言、托福语言、移民、管理学、永久居住证、 工程专业,法学专业,硕士博士留学。

国内博士普遍毕业年龄在28岁~31岁之间,超过35岁还未能毕业,不少人就开始有点“急”了。
特别是最近“00”后的登场,让科研人倍感到“年龄焦虑”。
DSC0000.jpg
知乎上搜索博士毕业,关于年龄焦虑的问题比比皆是。延毕率高达70%,不少良好的机遇(如青年基金及“带帽”基金)又设置了“年龄门槛”,也难怪人人都有危机感。
DSC0001.jpg
DSC0002.jpg
DSC0003.jpg
不过,在西方国家,这种“年龄危机感”似乎还没有那么严重。
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的博士学位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是在35岁以后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其中5.3% 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年龄在 41~45 岁之间,更有 6.9% 的人年龄超过 45 岁。
DSC0004.jpg
图片来源:NCSES
知乎有个提问:为什么国内博士35岁是个坎,而国外却不是?
从答案中,我们不难窥见国内博士的辛酸之处:不是自己心里有坎,而是高校们给青年博士们“设”坎儿。
DSC0005.jpg
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为什么国内博士35岁会成为一个坎,是因为国内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给它设了这个坎。
三十五岁是我国各种青年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在国家级项目里,青年项目是最好拿的。
各大高校想拿双一流,少不了给博士们设门槛。最明显一点就体现在要求博士拿到国家青基上(因为国自然实在太难中了,故把标准放在青基上)。
越好的高校越倾向于“非升即走”,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年博士在高校拿了青基可以算是本校的业绩,“非升即走”虽然让青年博士流动性变大了,但是对高校国家级项目数量贡献可不小。
小木虫上曾有网友吐槽,自己国内读博后,35岁出站,博后期间拿了青基,但还是没留的下来。现在求职的一个省属双非,要求拿到国基面上才能留下来,不然六年非升即走。
如果他不读博后,直接去双非,那这个面上的要求就是青基。就是因为他已经拿过青基了,又过了年纪,学校就不管什么青基面上了,我只要国基,你拿不了青基,就拿面上吧。
DSC0006.jpg


年龄限制倒逼高校搞年龄歧视?
@知乎匿名网友:除了青年基金,还有一个“四青”帽子是重要原因。
四青帽子代表的就是优青,也是男38岁以下,女40岁以下,还有青年长江啥的这些。这个虽然就涉及到门派,出身这些事情,但每个学校却都非常在意这个,因此就算你入职的时候不太可能立刻拿(院士门生另算),但是总得有个盼头,希望你有这个潜力。

一般四青帽子都要看你通讯的工作了,不过也不绝对。
所以如果你35岁入职,你就只有两次机会,你要是31入职(正常普博+一届博后),你就有6次机会。这个东西也是看脸熟的,你多去露脸机会当然大一些,所以学校也爱要年轻人。
如果说多大效力呢,青年基金能保证你40岁之前有份工作,之后就不一定了。优青之类的小帽子来一个,基本上这辈子都是铁饭碗了,当然你非要去清北这种还只能从副教授零时工干起,要是别的211和非一线985基本上还是随便去的。
因此,综上所述,35岁的卡主要是针对男博士,女性其实反而有优势(更迟截止,到40岁),我老板去年参评那个组,就是最后因为前面通过的女性比例太难看了,最后几个pk的本子全选的女性,别的人做的再好也没用。
所以女性如果真的有成果,目前国内形势反而好出头一点。
年龄限制一开始是为了保护青椒,避免被大佬们扼杀了,但是我国科研人才明显不均衡。
有的领域像环化材生,内卷的厉害,海归背景+大牛推荐+一堆顶刊才能当个特聘副研究员;有的专业像燃气轮机,高压电输送,清华的土博留本校做个博后直接去东南大学当教授,华北电力的博士和老板闹翻了也能去东北大学当pi.
而在内卷最厉害的学科,比如化学生物,还非常依赖基金委的钱,据说已经到了连青年基金的二三十万都开始找院士/准院士级别的背书了,降维打击根本没法竞争。
人家院士随便挂个名字发了nc这种oa期刊(有的院士连通讯都不要,完全单通),你从哪个角度都没法拼,人家也没违规,所以如果没有大佬背书,那就只能靠多参评几次混脸熟撞运气了。
这样一来,年龄限制反过来又倒逼高校搞年龄歧视,本身用来保护青椒的机制反过头扼杀了大批青椒尤其是男博士的生存,要知道女性多了三年不是仅仅三年,是多了一倍的积累时间和试错成本。
DSC0007.jpg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知乎网友@亲爱的小喆子:
如果国家是为了解除老人压迫年轻人,给予年轻人动力,让科研可以获取新鲜血液助于发展。
那除了不断输入血液,为何不加速血液循环呢?建立好的转岗机制和相应激励机制,比如更吸引人的讲师工资和待遇、更合理的退休方案和产学结合机制?
让老教授自愿转入教学岗位或入职业公司。一是可以让他们在行业里的多年沉淀和经验可以交予下一代。二是企业也可以发展起来。三是给年轻人腾出活动空间。四是看到自己未来也有各种可能各种前途。
老教授到后面脱离了领域的发展前沿,而且还占着优势科研和行政资源打压年轻的。但是老人家在科研死磕也是因为只能死磕,一是目前没有好的退出机制,二是人都是趋利的,没有好的约束和剥离机制。
得让整个系统循环起来呀。不清除血栓,只管输入血液,那最后还是得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