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美国政府“关门”乱象:40多年已停摆过21次,疑有议员拉响火警警报干扰投票

时间:2023-10-4 13:38 0 42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据央视新闻10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足够票数通过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该法案为政府提供自然灾害援助资金,避免政府“关门”,即发生停摆。但法案不包括向乌克兰提供额外援助的条款,也不包含共和党一直推动的优先事项,即大幅削减政府项目开支。当天稍早,美国众议院以335票赞成、9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该法案并提交参议院进行表决。
据了解,美国联邦政府将于当地时间10月1日开启新财年。倘若国会未能在9月30日午夜前通过预算案,白宫和各政府部门可能将“关门”,包括联邦职员、军人等在内的数百万人面临停薪。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此前已向国会发出警告:“政府关门十分危险且不必要,将损害美国经济,并扰乱关键政府职能。”
DSC0000.jpg

▲美国国会大厦 资料图
事实上,自1976年以来,因两党政治斗争,美国政府已经停摆过21次。其中,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12月。据悉,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与民主党人在美墨边境隔离墙修建问题上分歧严重,双方未能就政府拨款法案达成一致,近1/4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相继停摆,约80万联邦政府雇员被迫无薪工作或被强制休假。而在特朗普任期内的2018年,美国政府在一年内共停摆了3次。
民主党高呼胜利,
共和党众议院议长将被赶下台?
据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本财政年度于9月30日结束,下一财年的政府预算成为两党角逐的重心:众议院共和党强硬派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希望通过一项包含边境安全条款的法案,在移民问题上对民主党和拜登政府施压。而在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即将耗尽之时,国会两党却在预算问题上陷入分歧。
多家媒体此前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几乎已成定局,然而就在“关门”的最后关头,国会终于通过了一项短期支出法案,民主党人称这一结果是“一场胜利”。
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舒默在投票后表示,美国人民现在可以松口气了,今晚政府不会“关门”,“感谢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终于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DSC0001.jpg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左一)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极端的共和党人输了,美国人民获得了胜利。民主党籍众议员贝耶表示:“麦卡锡屈服并最终允许两党进行投票,阻止了政府陷入灾难性的停摆,这让我感到欣慰。”
据报道,麦卡锡于9月30日上午宣布将对这项赢得民主党广泛支持的短期支出法案进行投票,还放弃了共和党内强硬派早些时候的主张,即任何议案都必须得到共和党的投票支持。报道称,在短期支出法案通过后,麦卡锡的众议院议长之位将面临风险,共和党内强硬派可能将其“赶下台”。
麦卡锡的顾问说,议长明白,决定对一项可能赢得民主党支持的法案进行投票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工作,“他相信有强硬派可能将其赶下台”。
DSC0002.jpg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右)
据报道,众议院共和党的核心小组大约由20名强硬派成员组成,而麦卡锡想要保住议长之位,就需要获得这些成员中大多数人的支持。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即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的多数众议员都希望避免政府“关门”,然而受党内强硬派影响的麦卡锡此前却迟迟未就类似法案发起投票。
报道称,在法案通过后,共和党主要强硬派议员比格斯便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麦卡锡是否能继续担任议长。有共和党议员表示,党内强硬派预计将强制性投票罢免麦卡锡的议长之位,“但还不是现在”。
场面混乱:
民主党众议员被质疑拉响警报干扰投票
根据监控视频,就在众议院准备就短期支出法案进行投票表决之际,众议院民主党籍议员鲍曼拉响了火警警报。报道称,鲍曼这一滑稽的行为导致人们仓皇从建筑物中撤离,鲍曼本人也成了这场混乱场面的“风暴中心”并正面临着国会调查。
DSC0003.jpg

▲美民主党众议员拉响国会大楼火警警报
鲍曼坚称自己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他解释称,自己当时只是急着赶去投票,在走到门口时,自己以为那(火警警报开关)是大门开关。鲍曼称任何关于“他试图通过拉响火警警报而推迟投票”的说法都是胡说八道。
不过有媒体指出,鲍曼此前曾进行过数十次的消防演练。值得一提的是,在投票通过法案前,民主党的确一直在试图推迟投票时间,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法案内容。
据悉,由共和党众议员马利奥塔基斯为头的共和党人正在制定一项决议,企图将鲍曼驱逐出国会。麦卡锡也表示,鲍曼的行为的确该受到调查,“我将与民主党领袖商议此事,这种行为不该不受到惩罚”。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张寻 责编 任志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