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李清丽: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6722
主题
57174
回复
7628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9
驻达沃总领馆举办2025“温暖迎春”新年华人华侨招待会
0/51
马来西亚政府向华文独立中学拨款
0/38
高铁“香港熊猫专列”发车 车厢内外“萌气十足”
0/53
泰国警方成立“旅游安全行动中心”
0/34
泰国警方成立“旅游安全行动中心”
0/52
意大利记者公会举办中国主题交流活动
0/27
“春节庆典活动已在名古屋深深扎根”——日本民众共享“春节快乐”
0/73
埃及提升投资吸引力
0/50
内地进口国外水果首次实现直供澳门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李清丽: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
时间:2024-1-17 11:31
0
32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郑州1月16日电 题:
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
——专访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清丽
中新社记者 阚力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剑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并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轩辕剑、干将莫邪的故事流传至今;王公贵族、侠客义士一度以佩剑为耀;剑高昂立世的形象更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也正因为此,多年来一旦有稀世宝剑出土,均备受关注。越王勾践剑、兵马俑秦剑等皆是如此,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的玉柄铁剑被认定为“中华第一剑”。
世人皆知越王剑、秦铁剑,外似废铁、锈迹斑斑的虢国玉柄铁剑何以能斩获“中华第一剑”之美誉?近日,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清丽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虢国玉柄铁剑是如何发掘出土的?
李清丽:说起玉柄铁剑,不得不提虢国墓地,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国公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整个墓地南北长59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超32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超10万平方米。自1956年发现至今,考古人员先后对虢国墓地进行四次钻探和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虢国墓地的发掘意义重大,其中,两座国君大墓M2001(虢季墓)、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虢国墓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第一次发掘是1956至1957年,考古人员在上村岭一带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清理了包括M1052虢太子墓在内的234座墓葬,3座车马坑,1座马坑,出土1.4万余件文物,首次确认了虢国墓地位置所在。
第二次发掘是1990年至1999年,共清理18座墓葬,4座车马坑,2座马坑,出土2万余件文物,发现了国君兆域区,明确了虢国墓地的准确范围和性质。其中,考古人员在虢季墓中发现玉柄铁剑。
1990年M2001虢季墓发掘现场。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供图
虢国墓地重点保护区(2016年拍摄)。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供图
彼时,考古人员清理椁盖板遗迹时,在墓室东南角先是发现了一块小小的正方形玉片儿,考古人员带着“玉器怎么会出现在椁室”的疑惑继续清理,逐渐发现了铁质剑身,发现这把剑是剑锋朝下倒插,所以就先清理了周边的青铜车马器和兵器,最终把它提取出来。
该剑出土时,整体断裂,剑身锈蚀严重,剑身外裹有皮革剑鞘,剑鞘表面有一道纵向缝合痕迹,针脚清晰可见,鞘身已被铁锈渗透,与剑身粘合在一起无法剥离。剑鞘口部残存丝织品痕迹,表明剑身是先用丝织品包裹后才放入剑鞘中的。
1990年M2001虢季墓墓底随葬器物情况。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供图
中新社记者:虢国玉柄铁剑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李清丽:虢国玉柄铁剑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剑身部分经鉴定,为人工冶铁制品。西周时期,青铜器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根据考古资料证实,在商代中晚期时,中国先民已对铁的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比如铁与青铜相比,硬度更高,制成武器刃部更锋利、耐用。所以,人们就开始尝试把有限的陨铁运用到武器的重要部位。在使用陨铁锻造武器的过程中,逐渐探索采用人工冶铁的方法来获取铁元素。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玉柄铁剑。阚力 摄
随着人工冶铁技术的不断进步,铁不仅用于军事武器上,还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把玉柄铁剑是由铜、铁、玉三种材料复合而成,虢国能工巧匠们通过套接、镶嵌、熔铸、捶打、冷热处理等技术,把三种质地不同、硬度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虢国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虢国工匠高超的手工技艺。
该剑用玉作柄,也是目前所见用玉装饰剑的最早制品,为汉代玉具剑的雏形。虢国墓地出土的人工冶铁制品仅有三件,均出于虢国国君大墓,贵重而又稀少的铁制品表明只有少数高级贵族方可使用,应是权力和级别的象征,也侧面反映了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
中新社记者: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
李清丽:虢国玉柄铁剑之所以可视为“中华第一剑”,主要因为它改写了人类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人工冶铁制品,这把玉柄铁剑是以固体还原法锻制而成的块炼渗碳钢,不含镍和钴。
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内展出的虢国玉柄铁剑。王中举 摄
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因为在虢国玉柄铁剑出土之前,人们知道的时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1957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秦墓出土的铜柄铁剑,时代为春秋早期。虢国墓地出土的这把玉柄铁剑,则把人工冶铁时间从春秋早期提前到西周晚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相当于把中国人工冶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个多世纪。自此,虢国墓地出土的这把玉柄铁剑就享有了“中华第一剑”的美誉,且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越王剑、秦剑虽保存完整,制作精良,但在时间上都比虢国玉柄铁剑要晚。
虢国博物馆外景。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从“中华第一剑”彰显的意义来看,中国剑文化有何历史传承?
李清丽:剑,是古代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其历史伴随人类发展史而源远流长。古人认为“圣人作剑”,《管子》记载“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认为是蚩尤发明了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的剑是石器,早期人类将石头磨制成尖锋双刃器。
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但尚未得到确切的考古实物证实。西周时期,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成熟,出现了青铜剑,但多为匕首式的短剑。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最为盛行,也出现了铜柄铁剑,开始流行长剑,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吴、越、楚、巴蜀等地。到了汉代,铁剑取代了青铜剑。
剑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有三种象征意义。第一,其直身双刃的形制,代表为人刚正不阿;第二,古代佩剑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佩剑代表着身份地位,故士必佩剑,无故剑不去身;第三,宝剑还代表君王的权威、威仪和力量,能在特定的时候作为君王代表或权力的象征。
故而,古代的贵族、文人、士大夫多佩剑,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至春秋战国,汉代更盛,有“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之说。
此外,剑与侠结合,代表着正义之气;剑与文人墨客结缘,体现了一种崇文尚武的人文精神;剑与道相连,称为剑道,达到健康身心、益智增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效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以剑品来比喻人品。所以说,没有一种古代兵器能像剑一样承载着这么多文化内涵,中国剑文化已融进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完)
受访者简介:李清丽,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三门峡市专业技术关键人才,社科专家,三门峡市“崤函英才计划”名家。
先后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主要围绕虢国文化和博物馆工作展开;主持编撰了《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虢国墓地出土青铜器》《周风虢韵——虢国历史文化陈列》《虢国文化》等书籍;撰写的调研课题《虢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研究》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社科联调研课题,其中《虢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被河南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