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主创主演专家共议:时代加持成就《繁花》,电视剧也被重新发明

时间:2024-1-19 12:47 0 29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剧中每个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前史进入“繁花”,集体构成了上海江湖。
DSC0000.jpg

《繁花》首轮播完,依然有着强大的后劲。昨日,《繁花》主创和专家共议繁花盛景。
《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回忆,在电视剧开拍前与王家卫导演在上海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地调查。“这正好是契合上海题材的作品,有一种回看过去的视角,这和我本身的文学理念是非常契合的。”他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保存我见到、我认识的过去,而不是现在”。
电视剧《繁花》的编剧秦雯也分享了与王家卫合作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在剧本创作前期经历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第一次把一个二维的剧本建立成了一个三维的概念。”
王家卫曾问秦雯:“你觉得李李是站在至真园几楼的什么位置看大家?”
秦雯疑惑:“现在故事都没有,我们什么都没编,我不知道至真园有几楼,你让我说李李站在至真园哪个位置,我说不出来。”直到后来,秦雯明白,王家卫是用三维的方式将她带入到画面中去。
《繁花》中“玲子”的饰演者马伊琍说:“大家看到的很多组镜头只有剪出来的几秒钟,但事实上是所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磨合了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或者两天、三天反复补拍出来的。我觉得在当下这个时代,可以让所有人看见,还有人在坚持做《繁花》这样一部剧,是非常有意义的。”
剧中“汪小姐”的饰演者唐嫣希望通过《繁花》和汪小姐这个角色给观众朋友们带来正能量,“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码头,不管是迷茫还是低谷,永远不要放弃”。
剧中“李李”的饰演者辛芷蕾为观众解读,李李的“美”不是空泛的,而是耐人寻味的,她不只是属于《繁花》,也是属于那个时代。
“《繁花》中有一群形象丰满的人物,他们可以是声名显赫、立体多面、果敢自信、雷厉风行的主角,也可以是外强中干、油嘴滑舌、外冷内热、重情重义的配角,他们向商业对手、技术变革、个人命运挑战,经受考验、追逐梦想,共同演绎出20世纪90年代沪上弄潮儿女的奋斗人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一级巡视员冯怀中称,人是城市的细胞,又是城市的灵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夏晓辉感叹,时代成就“繁花”,正如王家卫导演所言,没有大时代的加持,“阿宝”就不会成为“宝总”。20世纪90年代初,南方谈话发表,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沪深两地证券交易市场兴起,外汇并轨,浦东开发,入世谈判开启……这些若隐若现的背景,正是人物与故事互相成就的基础,在作品中具象为流光溢彩的黄河路、熙来攘往的外滩27号、疾风骤雨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助推了大量的高光时刻:民族服装品牌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汪小姐看似为了争口气,却笃定能够把外贸订单由负转正;阿宝被一把拉进西康路营业厅成为宝总,最终因为看好浦东的潜力得以由守转攻、绝处逢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称,《繁花》是视觉的上海加上听觉的上海,时代的现实感和戏剧感交相辉映。剧中每个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前史进入“繁花”,既和上海相生相克,也和上海惺惺相惜。这些人,集体构成了上海江湖。在剧集最后,他们各自说着普通话“江湖再见”告别观众时,上海话也以曲折的方式成了江湖用语。
她说:“《繁花》创造了生活本身,就像金宇澄创造了‘不响’,和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繁花》之后,大家都在说《繁花》,甚至都在说上海话,但上海话只是一种表征,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们创造的上海面孔也是一种表征,真正重要的是演员被重新发明,电视剧被重新发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