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宰了澳大利亚一刀后,美国又要拉日本加入这个联盟|京酿馆

时间:2024-4-9 11:30 0 3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奥库斯”的运行模式和现状已经表明,它远远没有那么强大,更起不到所谓“对抗中国”的作用。
DSC0001.jpg

“奥库斯”联盟要拉日本入伙,图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图/新华社
| 徐立凡
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将宣布就接纳新成员加入“奥库斯”(AUKUS)协议展开谈判。华盛顿正推动日本参与其中,以威慑中国。
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奥库斯” 三国国防部长将于4月8日宣布启动与“奥库斯”的“第二支柱”计划有关的扩员会谈,涉及海底能力和高超音速武器等技术方面的合作。
报道称,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将被纳入“第二支柱”计划。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日前也表示,日本“即将成为第一个新增的第二支柱计划合作伙伴”。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4月10日在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并于4月11日举行美日菲三边首脑会议。预计这些行动有可能为日本未来参与“奥库斯”铺平道路。
“奥库斯”联盟要拉日本入伙,已经嚷嚷两年了,这一次会来真的吗?
为何拉日本入伙
“奥库斯”的所谓“第一支柱”计划,简单说就是专供澳大利亚的核潜艇计划。该计划由美国提供核技术,以英国核潜艇的舰体为基础,由澳大利亚与英国合作生产8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SSN-AUKUS。该项目计划在2040年后完成。为了让澳大利亚尽快拥有核潜艇,美国还将在2030年初向澳出售3至5艘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为了这个专供澳大利亚的“第一支柱”,澳大利亚取消了向法国购买12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大型合同,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所谓“第二支柱”计划,是在非核领域的能力计划。主要涉及人工智能、量子、网络、高超音速等关键技术的协同开发。目前有迹象显示,日本、新西兰、加拿大是“第二支柱”的潜在合作对象。
早在2022年4月,日本《产经新闻》就曾援引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美英澳三国都分别以非正式的方式探询过日本是否愿意加入“奥库斯”的“第二支柱”计划。从今年2月开始,这个话题被再度炒热。
“奥库斯”之所以要拉日本入伙,除日本是所谓“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外,主要是看上了日本在高超音速、水下、网络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还包括通过扩员,为“奥库斯”极不理想的合作研发打打气。
DSC0002.jpg

美英澳在“第一支柱”上的合作未达到预期,图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图/新华社
“第一支柱”尚顾不过来
之所以说拉拢日本入伙是为“奥库斯”打气,是因为“奥库斯”自2021年成立以来,美英澳在“第一支柱”上的合作根本达不到预期。
美国现在重点在做的是史上最大的潜艇——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该项目预计在2039年全部建成12艘。美国造船能力本就在下降,无暇顾及澳大利亚,因此才决定出售3-5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问题是要卖给澳大利亚的这批核潜艇是2003年服役,2033年左右要退役的。澳大利亚花重金购买,其国内有许多人对此质疑,美国是宰了澳大利亚一刀。
英国虽然参与了与澳大利亚合造潜艇的计划,但是英国也有机敏级核潜艇在造,且进度缓慢,还有多少资源用于澳大利亚核潜艇项目,令人怀疑。此外,英国现有的前卫级核潜艇事故不断,维护能力堪忧,澳大利亚造船能力不强,日后就算得到核潜艇,如何维护也是问题。
“第一支柱”尚且顾不过来,现在又搞“第二支柱”,美英澳还有多少资源可投入?而日本现在除日美安保体制的投入外,与英澳也有《防卫装备及技术转移协定》,加入“第二支柱”所获并不清晰。这或许就是岸田文雄内阁至今对加入“奥库斯”没有明确表态、保持低调的原因。
DSC0003.jpg

在菲律宾北部的苏比克湾港,美军士兵站在“路易斯维尔”号核潜艇顶部 资料图 图/新华社
运行模式只对美国有利
从上述“奥库斯”的“第一支柱”合作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其基本是美国投入很少还想挣大钱、英国有部分投入、澳大利亚投入巨大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很可能也是“第二支柱”的运行模式。
分析人士尖锐地指出,“奥库斯”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成为美国的盟友意味着什么?以及华盛顿对印度-太平洋的愿景是什么?“奥库斯”实际上表明,拜登政府所宣称的多边主义“不过是另一个名字的单边主义。”
澳大利亚学者也曾警告说,“奥库斯”实际剥夺了澳大利亚的军事指挥权和宣战权。
更需要警惕的是,在“第一支柱”合作不畅的情况下“奥库斯”还要拉日本启动“第二支柱”,反映了主导者美国的这样一种倾向,即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名目的安全机制,强行拉拢盟友“上船”,以分摊其印太战略的成本。
在这种思路引导下,美国如果再搞出其他花样,比如尝试建立亚太版北约,都不令人吃惊。
不过, “奥库斯”的运行模式和现状已经表明,它远远没有那么强大,更起不到所谓“对抗中国”的作用。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越远,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成本,就越不可能收回来。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