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栾丰实: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7209
主题
57661
回复
767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9
新春走基层|多国留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国年味
0/70
“非遗+”添“彩”年货市场 “花”样十足迎新春
0/57
横琴口岸“人车两旺” 这些政策实施以来赴澳门客流量增幅明显
0/56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0/55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丨一组数据看2024年中央企业发展“成绩单”
0/58
各地新春市集年味正浓 节前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0/52
新春走基层|攀上“地球裂缝”上的桥,感受“横竖都是第一”
0/53
5.5亿、6.7亿,攀升!快递加“数”跑为假日经济添动力
0/71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栾丰实: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时间:2024-5-15 10:29
0
54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济南5月14日电 题:
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专访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栾丰实
中新社记者 赵晓
收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时期典型器物,凭借“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亮点,被考古界称之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逾四千年后的今天,蛋壳黑陶高柄杯仍难以完美复制,其背后隐藏了哪些精湛工艺?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礼制文化?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栾丰实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相关问题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于哪些遗址?出土数量多少?
栾丰实:位于黄河和淮河下游的山东全省、江苏和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辽东半岛南部的广大地区,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海岱历史文化区”,简称“海岱地区”。近几年的考古新发现,把这一地区出现陶器的时间提前到距今1.5万年前,是目前长江以北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
海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先后经历了赵家徐姚类型(距今1.5万年—1.1万年)、扁扁洞类型(距今1万年—0.9万年)、后李文化(距今9000年—7000年)、北辛文化(距今7000年—6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年—4500年)和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3800年)等不同发展阶段。蛋壳黑陶高柄杯存在于这一区系的最后一个阶段,即龙山文化时期。
从1930年发掘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确立龙山文化以来,发现有蛋壳陶碎片的遗址有数十处之多,而出土过完整或者可以复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的遗址,也有10余处,如济南章丘城子崖遗址,日照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等。
值得一提的是,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1995年以来,由山东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鲁东南沿海地区连续开展近30年的系统考古调查。
1998年至2001年,联合考古队对著名的日照两城镇遗址进行为期三年的合作发掘。在考古发掘和后续研究工作中,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文德安对龙山文化陶器的制作技术、功能和专业化生产模式等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她认为,以蛋壳黑陶高柄杯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陶器,是世界陶器制作史上的技艺高峰。
目前,海岱地区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总数超过100件,但在数量庞大的龙山文化陶器中属于数量极少的一类。其主要出自大中型聚落遗址等级较高的大中型墓葬之中。如潍坊临朐(qú)西朱封遗址两椁一棺的M1出土5件,一椁一棺的M202出土4件;潍坊诸城呈子遗址87座墓葬共发现11件,出自10座墓葬。
出土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墓葬墓室一般较大,随葬品较多,还有使用玉器和猪下颌骨随葬的现象。
中新社记者:蛋壳黑陶高柄杯有哪些突出特征?
栾丰实: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祖型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它的直接前身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薄胎高柄杯。这种高柄杯由侈口、深束腹、圜底的杯体,以及镂孔高柄、喇叭形底座两部分组成。
薄胎是龙山文化高柄杯的基本特征之一,最薄的位置在口沿部位,目前所见最薄者为0.2毫米—0.3毫米,一般在0.5毫米左右,所以最初一经发现就被命名为“蛋壳陶”。其他部位略厚,一般也只有1毫米—2毫米。完整的蛋壳陶高柄杯的高度约20厘米,重量多在50克—70克之间,显著轻于其他大小相近的器物。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蛋壳黑陶高柄杯。赵晓 摄
蛋壳陶高柄杯整体具备“黑、光、亮、薄、轻”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巅峰之作”,这也是对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陶器制作技术和水平的中肯评价。
中新社记者:蛋壳黑陶高柄杯在龙山文化时期是如何制成的?为何至今难以完美复制?
栾丰实:陶器的生产过程一般有四道重要工序,即原料制备、成型、施纹和烧制。施纹工序在部分陶器的制作中可能缺失,其余三道是必备工序。
陶器发明之后的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使用不加处理的自然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子、蚌末等,作为原料来制陶。这样的陶器一般被称为“夹砂陶”“夹蚌陶”等。
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陶高柄杯的演化历程。受访者供图
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距今8000年前后的人类发明了淘洗陶土的技术,即采用加水搅拌、沉淀和过滤等方法,清除陶土中的砂粒等杂质,得到质地纯净、细腻的陶土原料,用这种原料做成的陶器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泥质陶”。
制作像蛋壳陶这样陶胎特别薄的陶器,则需要对陶土反复淘洗,进而得到特别细腻、没有砂粒等杂质的陶土。据检测和实验,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细泥陶的细度在200目上下,而龙山文化蛋壳陶的细度甚至能达到300目左右,如此才能做出像蛋壳黑陶高柄杯这类薄如蛋壳的特殊陶器。
成型是陶器生产最重要的工序,成型技术先后经历手制和轮制两大阶段。轮制是在长期手制基础上发明的,又分为慢轮和快轮。
大汶口文化晚期高柄杯。受访者供图
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在经过较长时期慢轮成型和修整的基础上,创造出快轮拉坯成型这一先进的陶器制作技术。
到龙山文化时期,在近千年的快轮制陶技术发展基础上,先民又创造出快轮拉坯与车制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即先用拉坯成型方法做出陶坯的雏形,再用置于固定刀架上的刀具修整陶坯。
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陶高柄杯。受访者供图
蛋壳陶高柄杯的盘口、杯体等部位有细密的同心圆纹,说明其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快轮刮削等工艺。制作这种薄如蛋壳的小型陶器,对轮盘和制作过程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中国首位使用实验考古的方法制作出蛋壳黑陶的钟华南先生认为,只有采用快轮与车制相结合的成型法才能将其制作出来。
从烧制工艺分析,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匠已较好地掌握了烧制黑陶的技术。但蛋壳黑陶的烧制又有所不同,因陶胎过于轻薄,为了防止烧制时被火焰舐烧或遭受气流冲击,装窑烧制时需要使用防护器具,即使用类似于现在烧制瓷器的匣钵。
经过上述原料制备、快轮和车制结合成型、匣钵烧制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制作出举世罕见的“黑、光、亮、薄、轻”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这种“高精尖”工艺不是普通制陶工匠所能掌握的,必须是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所以直到今天,蛋壳黑陶高柄杯仍难以完美复制。
中国黑陶艺术大师邢葆东在拉制蛋壳黑陶高柄杯坯。陈德强 摄
中新社记者:蛋壳黑陶高柄杯在当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栾丰实:蛋壳黑陶高柄杯从功能上说是一种酒器,但由于它的陶胎过于轻薄,搬动时要加倍小心,用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因此,从实用的角度讲,这种太过轻薄的器物,很可能不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器具。
从它的造型特点来看,其杯体已不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口部稍微外侈的筒形杯形态,而是演变为周围有宽大的浅斜碟形口沿、细高柄、小底座,给人以头重脚轻、重心极不稳定的感觉。同时,如果用来饮酒,则会由于口沿宽浅、显著外斜,且与杯沿的接触面过宽而极不方便。因此,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的造型特征所追求的是美观,而非实用。
在山东博物馆“礼运东方”特展上展出的不同造型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赵晓 摄
结合上述特征,我们认为,代表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一种非实用的高端精美陶容器,或只在某些隆重仪式场合使用,如作为祭祀和礼仪活动时摆放的礼仪用器。
中新社记者:蛋壳黑陶高柄杯背后蕴含了怎样的礼制文化?
栾丰实:目前,海岱地区已发现10余座龙山文化城址,表明这一时期作为防御工程的城址已普遍出现,当时社会已经形成“城邑聚落、环壕聚落和普通聚落”三级结构的区域聚落形态,与早期文献记载的“都、邑、聚”三级社会组织相对应,表明龙山文化时期已进入古国时代的高级阶段。
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陶高柄杯。受访者供图
如果认为海岱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产生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那么龙山文化时期就已进入早期国家的初步发展阶段。此时,作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礼制日臻成熟。蛋壳黑陶高柄杯作为陶质礼器群的重要成员,在礼制社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蛋壳黑陶高柄杯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重大突破,代表了中国史前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其功能和文化内涵也极具深意,为“礼出东方”的考古学提供了实证,彰显中华远古文明的东方成就和特色,让人们领略到中华大地灿烂的史前文化和辉煌文明。(完)
受访者简介:栾丰实,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全国社科规划办考古学科评审专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评估咨询专家,先后主持过泗水尹家城、邹平丁公和日照两城镇等重要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主编《泗水尹家城》《日照两城镇》等大型考古发掘报告。着力于中国史前考古、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出版《东夷考古》《海岱地区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考古学概论》《栾丰实考古文集》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