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端午文化韵悠长

时间:2024-6-10 07:17 0 31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李维国(右)与父亲、儿子在沿山干河的龙舟码头。杨 亮摄


甲辰端午骚坛诗会现场,骚坛诗社社员登台吟诵原创诗歌。王 华摄


左焕茸(左)与团队成员将香包绣制技艺应用到刺绣产品上。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吟诵诗歌、纪念先贤……作为中国首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端午节彰显着深厚的文化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在2024年端午节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专版,约请相关节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团体)、海外华文作家及民俗专家等,共话端午节俗与端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向海外传播的故事。

——编  者

四代传承  划“龙”出海

浙江省宁波市云龙镇园堍村龙舟队教练  李维国

“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云龙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这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为赛龙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从两千多年前的“羽人竞渡”,到每逢端午的“百舸争流”,再到时常举办的龙舟活动,划龙舟几乎贯穿全年,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云龙镇,划龙舟传承三代以上的家庭不少。我家也不例外。我的爷爷李嗣昌,是云龙镇的龙舟高手。在爷爷的鼓励下,我的父亲从30岁时加入云龙镇园堍村龙舟队,一划就是30年。2008年,26岁的我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了村里的龙舟队。

爷爷常说,“龙舟赛是一件大事,对云龙人的意义非比寻常。”一开始,我还不太能理解这句话,但这些年从龙舟划手成为龙舟教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各项赛事的历练中,我逐渐领悟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10多年前,由于人员、经费有限,不少地方都是几个村联合才能组成一支龙舟队,有的队伍连龙舟都没有,只能借龙舟参赛。但即便如此,赛龙舟的传统依然没有断,因为我们知道赛龙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凝聚人心,传承传统文化。

划龙舟,需要在平日里下苦功夫练,需要整个队伍协调一致,还需要在比赛中拼尽全力,龙舟教给我们刻苦奋斗、团队配合、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涵,也支撑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近年来,云龙镇的龙舟队伍越来越壮大,有龙舟队27支、成员近600人,几乎涵盖全年龄段,可以说村村都有龙舟队。其中,女子龙舟队就有6支。全镇龙舟也从最初的8条增加到如今的80余条,成为全国拥有龙舟最多的乡镇之一。

2019年,我的儿子李书玮拿起鼓槌,成为一名龙舟鼓手。当时12岁的他,是镇上年龄最小的龙舟队员之一。5年来,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与队友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看到年轻人的加入与成长,我们都很欣慰。

划龙舟的人多了,龙舟文化活动也丰富了起来。二月二·龙抬头巡游启航、月月龙舟联赛、端午龙舟民俗盛会等活动既提高了龙舟文化的热度,又通过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带动了云龙镇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龙舟还划向了海外。2022年端午节,云龙镇实现了和匈牙利的隔空联赛。去年4月,云龙龙舟又“出海”保加利亚,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前不久,我们还与保加利亚的12名皮划艇运动员一道赛龙舟。接下来,我们云龙镇会与保加利亚相关方面继续加强龙舟交流,协助保加利亚筹备2025年世界龙舟锦标赛。

希望从云龙镇划出的龙舟,能够劈浪前行,划向更远的未来。(本报记者  徐嘉伟采访整理)

娘惹粽香  飘往远乡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  龚万辉

小时候,端午节一定会跟母亲回外婆家。住在乡下老家的外婆裹粽子,母亲要去帮手。厨房的大圆桌上摆了一盆盆的备料,一叠箬叶、一捆咸水草,阿姨们围坐聊天,那就是要包粽了。外婆大清早就开灶,用酱油炒香切块的五花肉。小孩子也有被分派的工作,蹲在地上用石臼捣虾米,发出“叩叩”的深沉的声音。

我们家包的是福建咸肉粽。粽叶用的是箬竹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先垫一些糯米,塞入馅料,再盖上糯米,就可以把粽叶折合起来。说起来简单,切煮配料的工序却繁杂,所以每逢端午,阿姨们都被召唤回娘家帮忙。忙一整天,每人又拎着一串粽子回家,算是过了节。

粽子煮熟了之后,再挂起来让它们慢慢凉。一串串粽子挂在原本晒衣服的架子上,成了端午节一道特别的风景。往后我才知道,要看裹粽子的人手上有没有功夫,就看绑粽子的技术。若绑得太紧,糯米煮熟之后膨胀,粽子会挤成消波块的形状,不算美;若绑得太松,就会漏馅。母亲曾经感叹,不管她怎么学,都没有外婆绑的粽子好看。

每一家的粽子,都有每一家的味道。五花肉、栗子、香菇、咸鸭蛋这些是基本,有些人家会再加上眉豆或绿豆,而我们家会放一撮炒香的虾米。也有豪华一点的,把整颗蚝干放进去,让粽子糅合肉香和海味。正是这样多一点、少一点,包出了各自不同的味道。

没有一样的粽子。大概也是因为马来西亚的华人籍贯纷杂,才渐渐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粽子。潮州粽里头除了花肉香菇,还会放芋泥、白果这些甜馅。广西人把粽子包成枕头的样子。客家人要放炸葱。即使福建粽,也各家有所不同。有时我想,粽子或许曾经都一个样子,来到了南洋,相隔了地域和时差,总会权宜地舍弃了什么,又添加了什么,也许都是对远方的一种想象,寄托了一种思乡之情。

若要说最能体现中国和南洋之间融合的,是娘惹粽。娘惹粽和峇峇娘惹的移民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外形不甚起眼,打开粽叶才会讶然发现,娘惹粽是蓝色的!糯米先浸过了蝶豆花汁,变成了蓝色,间杂白糯米,就变成了蓝白相间的色彩。娘惹粽除了猪肉、香菇,还会用上冬瓜糖、斑兰香叶和椰浆,香香咸咸甜甜,不管外在或内里,都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粽子。

记得有一年,外婆手腕伤了肌腱,做不了粽子。那年没有开灶,阿姨们却还是回到了娘家,各自都买了粽子让外婆尝一尝。一桌子的粽子各种各样,还有红豆馅的碱水粽、水晶粽,不一而足。那是外婆第一次吃到娘惹粽,对蓝白色的粽子感到困惑又好奇。那么,到底好不好吃呢?

依我外婆的说法是:“甜粅粅,好似呷了一嘴青花瓷。(闽南语,‘甜滋滋的,好像吃了一口青花瓷’的意思)”

屈原故里  诗意盎然

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农民诗人  向  刚

泡糯米、扫庭院、备锣鼓、赛龙舟……进入农历五月,艾叶的清香四处弥漫,我生活的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变得分外热闹,村民们为端午节忙碌不停,那阵势,丝毫不亚于过春节。

屈原镇乐平里,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今年6月,“三闾骚坛”端午诗会在这里举办,我得以从自己的小杂货铺中抽身,和诗友们相聚,一起吟诵屈原的《九章·橘颂》。乐平里的一草一木,也催发着我的创作灵感。

我出生在乐平里附近的山村,是地道的农民。我生下来便患有足疾,小时候,别的孩子漫山奔跑,我只能坐在田埂上,听长辈们边锄地边聊天。一天,同村的奎叔说,他去乐平里参加了诗会。

啥是诗会?在很多人看来,农民和诗会似乎挂不上钩。但热爱文学的奎叔告诉我,千百年间,乐平里的老百姓一直以吟诗、作诗的方式纪念屈原,逐渐形成了“白天荷锄耕作,夜晚挑灯写诗”的习俗。农民诗人们常在一起交流诗歌,还成立了“三闾骚坛”诗社,社员长期坚持诗歌创作。

受奎叔影响,我买来诗集阅读,试着将思绪变成诗行。我发现,写诗已融入乐平里许多村民的日常,他们沿袭千年诗风,习古韵、唱楚腔,用生满老茧的手将劳动中的见闻、生活中的感想写在纸壳、挂历上,田间的橙子、南瓜,农事、时令,都可以成为诗兴的来源。每到端午,在外务工的社员回到乐平里屈原庙前缅怀屈原,相互唱和诗词,风雨无阻。我被深深打动,也加入其中。

近年来,秭归县加大对诗社的扶持力度,为诗社争取专项经费,并邀请专家前来,为社员们编辑出版诗集等。如今,诗社的核心社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30多人,全县会员达2500多人。15个民间诗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益发展壮大,近年来陆续出版诗集20多部,在报刊公开发表诗作1000多首,秭归也被中国诗歌协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秭归县还将端午诗会打造成“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每年吸引全国各地大量诗人和社团来参加活动。

骚坛诗社和农民诗的蓬勃发展,丰富着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内涵。作为农民诗人,我们要继续精心守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诗歌文化,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本报记者  强郁文采访整理)

互送香包  传递美好

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传承人  左焕茸

“庆阳香包+笔筒台灯”,这对组合听起来好像不太搭界,但不久前,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中,这个香包笔筒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众参观,还获得了“最佳作品奖”。

我从小生长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佐村,60多年与庆阳香包相伴。互送香包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不仅仅是漂亮物件,更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文化记忆。

庆阳香包,在我们本地还被叫作“荷包”,香包刺绣广泛分布于庆阳8县(区)。香包诞生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薰蒸法”,通过将多种草药研成细末,以绛囊盛之,再经口鼻吸入等,可达到避秽浊、防疾病的功效。久而久之,香包刺绣等成为本地域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庆阳香包绣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国家正式对“庆阳香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社会不断进步,古老香包想要更好地传承发展,就需要同当代需求紧密结合。在和年轻群体的交谈中,我发现,大家对香包很有好感,但也表达出对更多应用场景的诉求。经过不断探索,我和团队开发设计出一系列新产品。从仅有胸针大小的迷你香包,到最大长约3米、需要5个人抬的巨型香包,再到敦煌九色鹿形象的时尚香包摆件,近年来,这些不同形制、规格的香包在大型节会上受到关注,也带动了销售。去年,我们团队的营业额已经超过600万元。

除了形制,香包的生产模式也得以创新。以往的香包绣制依靠村民口耳相传,传承效果、生产效率都有限。近些年,借助一些自动化机器设备,我们能够迅速画好部分基础样式,这样一来,不仅标准统一了,大家刺绣质量有保证,效率也提升了。

在妇联等部门的关心下,我和周边的一些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成为朋友,每周我都会去义务教授非遗课程,帮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很多孩子的作品深受市场欢迎,绣制香包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在我的团队中,就有60多名从特殊学校毕业的学生,通过绣制香包,他们每月至少能拿到3000元,很多技艺精湛的孩子,还成为平凉、咸阳和成都等地区特殊学校的老师,收入更高。

不久前,市文旅局局长郭丽君告诉我,今年端午节将继续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我对香包绣制传承更加信心十足。布面上的荷花、鸳鸯等栩栩如生,薰衣草、艾草等香料沁人心脾,藏针绣、平针绣等技艺特色鲜明……在文旅、残联和人社部门的扶持下,我们用香包“绣”出更加美好的生活。(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7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