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抓娃娃》,被阉割的中国小孩的一生

时间:2024-7-24 10:55 0 24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本文转载自: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作者:大将军郭
说来奇怪,选择去看《抓娃娃》是因为我同时刷到两极分化的评价,喜欢的人觉得轻松爆笑,不喜欢的人觉得生理不适,我是去一探究竟的。
“沈马”组合再演CP,马成钢是白手起家的富商,跟前妻育有一子马大俊,后又跟马丽饰演的现任春兰生下马继业。马大俊不学无术也不服管教,于是马成钢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小儿子马继业身上,梦想着他能好好学习考上最好的清北大学,继承家业。
DSC0001.jpg

培养孩子的“继承人计划”就此启动,但荒谬的是这个计划的内核是“穷养娃、吃苦教育”,于是马成钢打造了一个“穷人宇宙”。
他们住破屋,穿旧衣,省水模式是拧开水龙头,用不计费的模式滴水攒起来用,孩子每天上学的交通方式是跑5公里,父亲的出行方式是套驴车,家庭中每一分钱的开支都要收紧,不仅如此,还要供养常年坐轮椅需要服药的奶奶。
DSC0002.jpg

但这个“穷人宇宙”之下潜伏的世界却别有洞天,从马继业和春兰的衣柜机关处可直接电梯通往地下办公室,这里有十余名教育专家组成的支持团队。
有人负责学科教育,有人负责饮食营养身体健康,有人负责人身安全,甚至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每天通过记录孩子的微表情并撰写分析报告,而教育团队的负责人正是马继业的“奶奶”。
马继业每天都活在摄像头之下,时刻向教育专家们传输可分析的数据,而无法实时监控的话,也有便衣保镖保护。
DSC0003.jpg

这兴师动众的“穷人宇宙”耗时耗力耗财,处处渗透着父母“为了孩子”的苦心,但终究还是一场骗局。
DSC0004.jpg

《抓娃娃》像很多传统喜剧的构建方式一样,从一个骗局/误会/谎言开始,因为要不断地掩盖真相,所以不断地做出预期违背的动作,不断升番产生笑料。
这也是我前半程还觉得电影好笑的原因,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爸妈和奶奶每晚都在制造全家一起看书的氛围,但实际上每个家长的书本后都藏着手机,看似在看书,实则刷手机;
为了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父母和奶奶千方百计阻挠姥姥姥爷给孩子零花钱,姥爷无奈只能把钱藏在假发里。
DSC0005.jpg

这种程度的笑料是可以承受的,无伤大雅也无关伤痛,但后来的“笑料”却让人越来越感到不适。
为了赚家用,马继业到处捡瓶子,背着麻袋翻垃圾桶,他被同学嘲笑和霸凌;为了让孩子学会孝顺,奶奶故意咳血,让马继业因为忘记给奶奶吃药而愧疚;马继业热爱体育,也有天赋,但是为了阻挡他进入体校,马成钢给他涂抹麻药、带他“诊断”出疾病,让他放弃体育梦想。
马继业到了青春期,跟一个女同学关系要好,父亲担心他早恋影响学习,安排了女同学转学;再后来,为了遮掩这场巨大的谎言,竟然安排奶奶突然去世,马继业在葬礼上哭得肝肠寸断,而父母却还在安排“鼓励”孩子的悼词——奶奶会在清北大学上空等你。
DSC0006.jpg

我笑不出来,当我有点想发笑的感觉时,我旋即感到内疚,这些“笑点”都是马继业亲身经历的扎实的伤害,我做不到以别人如此程度的痛苦为乐。而我曾经也是个孩子,我知道他父母制造出来的苦难已经不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创伤。


也难怪有个不到30岁的妹妹看了剧跟我感慨“如果我不结婚,是不是以后也会这样惨?”,因为这部剧里的单女的确被编剧写得“啥也不是”,最后还得短命离世。
“考上好大学比一切都重要吗?”,是的,这也是串联起所有笑点的那条暗线。因为要考上好大学,所以得好好学习,怎么才能好好学习?不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是通过让他背负家庭的期望从而产生负罪感,为了父母少吃一点苦、为了给奶奶买大房子、为了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DSC0007.jpg

虽然这些嘱托都没有讲明,但看到那些情节后,你一定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一些余音绕梁的话术“我们起早贪黑还不是为了你?”、“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们吗?”、“你要是以后没出息,我们可怎么办呢?”。
所以马继业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都被父母“阉割”了,不能玩ipad,不能学体育,也不能跟异性同学要好,他看似享受着“全世界都围着我转”的特权,实则是承受“全世界都在控制我”的压迫。
DSC0008.jpg

鲜活的、真实的马继业早就被父母杀死了,僵死的、傀儡般的马继业才是父母想要的工具人。
电影的外壳是我们多数人抵达不了的理想,毕竟谎言戳破后,马继业就算不读最好的大学,也有万贯家财可以继承,他可以一辈子躺平。
但电影的内核却是我们多数人共享的现实,成年前的主线任务是考上好大学,副线任务是懂事、孝顺、吃苦耐劳,我们被父母教育,更是被父母控制,我们根本不是人生的主角,我们是父母完成人生任务即让孩子出人头地为自己脸上增光的NPC。
这也是《抓娃娃》里我认为最狡猾的设计点,全片的主角不是马继业,而是马成钢,它是从家长视角铺陈,所以更容易让观众代入和共情这位爹的处境。
是啊,哪怕是富豪爹也不容易,为了孩子不惜重金,为了孩子卧薪尝胆,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人生动线,真是用心良苦呐,哪怕是撒谎也应该理解呢。
这不就是咱老中人掩盖父母错误的惯用语嘛“再怎么说,他们也是你父母,他们肯定是为你好啊”。
DSC0009.jpg

如果电影的主角是马继业呢?在他的视角里,他是一个本应生活在富庶家庭的孩子,但父母用一场骗局,让他18年来都活在一种人为制造的贫苦环境里,他从没有体验过一秒钟真实的生活。
最疼爱自己的奶奶是假的,父母的养育是装的,自己的病是假的,实现不了梦想是被扼杀的,被霸凌是父母一手造成的,就连自己走出谎言后的人生都是一早就被父母计划好的。
你还笑得出来吗?还能用“父母都是为我好”来安慰自己安慰小孩吗?


也难怪有个不到30岁的妹妹看了剧跟我感慨“如果我不结婚,是不是以后也会这样惨?”,因为这部剧里的单女的确被编剧写得“啥也不是”,最后还得短命离世。
当马成钢的谎言被马继业拆穿,既是全片戏剧冲突达到极致的部分,也是我愤怒达到顶峰的部分。马成钢丝毫没有察觉儿子的痛苦、失望,他还以为儿子会很开心,会感激涕零。
DSC00010.jpg

当马继业选择去过自己的人生,想去体验真实的时候,父亲竟然说“你以为是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
DSC00011.jpg

马继业的人生都要被毁了,他爹却还在哀叹自己的付出和委屈!父母养育子女确实有恩,但生育是你们选的,养育也是你们的决定,就算是父母也被影响了,但从始至终,父母都有选择权,而孩子选不了父母,选不了出身,更选不了是否活在控制里。
最可悲的是,连父母不道歉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允许孩子选择“不原谅”。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我真是害怕极了,因为中国式家长的教育理念就此闭环了,从“我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到“只要为了孩子就都是对的”再到最后“就算做错了也应该被孩子感恩”,这就是中国小孩被控制的一生了。
看彩蛋里马成钢和春兰打算再生一个的情节,真的再次验证了父母霸权的永恒。“如果大儿子小儿子都不争气,大号小号都练废了,那咱就再养一个小小号,把TA培养成咱想要的继承人”。谁是主角?谁是NPC?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父母自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DSC00012.jpg

最后有一个我联想到的思想实验,无论是大号还是小号,都是男孩,所以剧情不需要铺陈,就可以设置成“子承父业、顺利成章”的故事前提。
但如果马继业是女孩呢?马成钢还会想让女儿继承家业吗?他还会如此费心尽力“培养”女儿吗?
一个猜测,不一定对,但肯定不会错,如果马继业是女儿,可能会演绎出比现在的剧情更恐怖的中式家庭伦理故事了。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本文转载自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作者:大将军郭,性感女青年,心理咨询师。
星标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