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东西问丨谢丹:为何古人要开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时间:2024-8-15 11:07 0 16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新社成都8月14日电 题:为何古人要开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专访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

作者 单鹏

a1f526a73e1e4ab5b629c1ad634a61d5.jpg.jpg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天梯和石栈构成的古老蜀道,跨越了巍峨的秦巴山脉,数千年来连接着巴蜀大地与关中平原。蜀道是中国交通史上的奇迹,在中国古人生存、迁徙、贸易、征战、交流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7月28日,四川博物院“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在成都开展。蜀道由何人所开?开辟过程历经怎样的艰辛?为何称蜀道是“半部中华史”?蜀道对于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起到了什么作用?日前,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上述问题予以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蜀道是一个怎样的交通网络?古人为何要跨越秦巴山脉修建蜀道?

谢丹:在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横亘着秦岭和大巴山。古人为了联系沟通,修筑了一条条穿越这片山地的通道,包括北边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南边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以及支线祁山道、阴平道,形成了宏大的道路系统。通过蜀道路网,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紧密地联系起来。

c35181cecac54bcdab9a0ce3f0ef288e.jpg.jpg
图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品商代晚期青铜人头像。夏商时期,中原与巴蜀通过秦巴山脉路线进行交流,二里头文化、商文化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化产生联系。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早在新石器时代,秦巴山脉南北两侧的先民就通过山脉中的天然谷道开展交流。考古发现,四川广元的中子铺遗址下层出土了不少细石器,这些遗存与新石器时代北方狩猎人群的迁徙或文化传播有关。

蜀道的开辟,是在秦巴山脉天然谷道的基础上形成的。蜀道的人工开凿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形成的故道。到战国晚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推动下,秦人开始大规模创修蜀道。秦人将褒斜道的山谷道路凿筑为栈道,发展与巴蜀的往来交通。同一时期,蜀国也大力拓展金牛道,改善其形制和路况。这样一来,褒斜道和金牛道在汉中相接,打通了从关中平原到四川盆地的交通线路。后来,古人又开辟、改善了多条连接关中与蜀地的道路。经过千年发展,蜀道形成了前述格局。

不同于古罗马人在平原上修筑的罗马大道,蜀道分布在秦巴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古人要克服重重障碍凿崖修栈、架桥铺石。为此,他们创造了许多道路修建的技术,例如,在深山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架设栈道时,古人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山石烧得滚烫,再用水或醋泼洒,使其崩裂。一焚一激,条条道路在群山中绵延。古人还在蜀道上修建了大量渡桥、偏桥等桥梁,不同形制的桥梁工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发达的另类桥梁修造技术。

f0c525fd2fc34d3fb95e9097d63eecb6.jpg.jpg
图为东汉车马过桥画像砖。古人在蜀道修建了大量渡桥、偏桥等桥梁,该画像砖体现了中国古代发达的桥梁修造技术。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蜀道是“半部中华史”?

谢丹:蜀道不仅是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的“活化石”,更是“半部中华史”的重现。夏商时期,中原与巴蜀已有多条交流通道,穿越秦巴山脉的路线为其中之一。商代晚期,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商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流密切。商周之际,周武王伐纣,巴蜀为其同盟军。

西周王朝建立后,周人与巴蜀先民通过蜀道交流。后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的散氏盘,其上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封国“夨”(cè)以土地赔偿散国的相关内容,其中有“封于周道”之语。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后认为,铭文中的“周道”即“故道”,这是迄今所知最早关于蜀道线路名称的记载。

历史上,蜀道对中国的统一立下了非凡功绩。战国时期,秦并巴蜀后,多次移民活动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巴蜀地区。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助秦国实现了广地、富民、缮兵的战略目标,统一六国的基础由此奠定。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也是以巴蜀为大后方建立起西汉王朝,完成统一大业。

23f04ffc25184f70b759c768cbbf5e97.jpg.jpg
图为观众端详一块印有诸葛亮和剑门关图案的展板。历史上,诸葛亮通过蜀道五次北伐曹魏。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蜀道也关系到中央王朝的统治稳定。隋唐至宋代,巴蜀作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央王朝财赋的重要供给地。隋唐时期,朝廷整修、优化蜀道旧线,发展驿运交通,唐天宝年间,著名的荔枝道开辟为官道,形成了七道并行的格局,蜀道发展至顶峰。两宋时期,茶马贸易主要通过蜀道进行,蜀道的经济地位超过了政治地位。在元、明、清三代,蜀道是中央王朝治理西南的重要通道,也是移民之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新社记者:蜀道如何推动巴蜀文化与外界交流?

谢丹:蜀道连接起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甚至辗转连接海上丝绸之路。

巴蜀大地物产丰富,盛产丝绸、漆器、铜铁器、食盐、陶瓷、茶叶等商品,部分商品沿蜀道和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四川是中国丝绸生产及贸易的发祥地之一,秦汉时期,蜀锦畅销全国,蜀布远销至今印度和中亚、西亚地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蜀锦畅销丝路沿线国家,成为“热门”的贸易商品。成都自古以来漆器制造业发达,至两汉时,漆器手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所产漆器享誉全国、远销海外,在今湖北、湖南、贵州,蒙古国及朝鲜均有考古发现的“蜀郡”漆器。

汉唐时期,成都是中国南方著名的商业都会,吸引着各地商人往来于此。他们经由蜀道,将丰富多元的外来商品传入四川盆地,诸如海兽葡萄镜等丝绸之路特色器物传入蜀地后,成为当时的“时髦商品”。

商贸互动亦推动了文化交流。在四川和重庆出土的带有骆驼和胡人图案的画像砖以及骆驼俑、胡人俑等文物,见证了巴蜀地区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摇钱树是汉代巴蜀文化的特征之一,与古人死后升仙等思想有关。目前,中国南北丝绸之路沿线都出土了摇钱树座,反映出蜀道连接南北丝路后,巴蜀文化向外传播的情况。

蜀道还是北方石窟艺术南下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佛教及造像艺术从印度经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至龙门、云冈,后传至南方各地。南北朝时期,四川北部的广元、绵阳得益于蜀道便利,率先开凿石窟造像。隋唐时期,石窟艺术沿蜀道扩展到四川盆地的腹心地带,内容更加丰富,并呈现巴蜀地方特色。

中新社记者:蜀道如何促进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谢丹:蜀道是南北民族交融、人口迁移的通道,承载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秦并巴蜀后的移民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明清之交的移民浪潮是其重要节点。秦并巴蜀后,许多文人、官员、富商移民四川,如今金牛道沿线发掘出土的大量与秦人、楚人相关的遗存,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政局动荡,西晋后期,十余万流民经汉中入蜀,促成氐、羌、賨、汉等民族大融合。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骤减,当时的中央王朝采取措施,鼓励移民,伴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陕甘地区百姓经蜀道大量入川,促进了四川的经济文化发展。

b39807ea170147459c6da0537ead36b0.jpg.jpg
图为展出的四川博物院藏品清代—青花缠枝莲瓷盖罐。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蜀道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马古道形成于唐以前,大兴于宋,极盛于明清,延续至民国。唐宋时期,汉藏民族茶马贸易兴起,巴蜀地区的茶叶、井盐经由蜀道成为外贸大宗,是中原与吐蕃之间不可或缺的交往物资。蜀道作为一条民族文化交流走廊,见证了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民族交往。

蜀道通,中华兴。在抗战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当时沿蜀道而建的川陕公路,成为抗战时期维系民族命运的交通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蜀道沿线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沿着古老的蜀道路线,条条公路、铁路并行而过,曾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堑,逐渐变成广阔的万里通途。(完)

e1cbbd6cc94d47a79a4ad574fcbd0725.jpg.jpg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

受访者简介:谢丹,四川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长期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展实践和文物研究,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专家库成员,四川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其主持及参与主创的展览,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颁发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以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特别奖、精品奖、提名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