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架空世界的写实感从何而来?|对话《边水往事》主创

时间:2024-8-30 11:21 0 10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婧
界面新闻编辑 | 张友发

暑期档行将结束,剧集市场迎来了一部悬疑口碑佳作。近日播出的《边水往事》豆瓣开分8.1分,3天后涨至8.2分,并以13.1%的市占率位列昨日云合数据热播榜首位。
从故事结构来看,《边水往事》带有很强的异域冒险属性,21集时长,承载了“横祸”、“边水”、“开石”、“傀儡戏”等21个单元故事,几乎每一集都要打开一个全新地图,讲述刚毕业的沈星,意外流落多方势力混杂的边陲小城三边坡、遇到神秘大佬猜叔,在险象环生的“边水”辗转求生的故事。
实际上,《边水往事》是近几年国产悬疑剧类型迭代的产物,它带来了一种视听的新奇感——架空的地理空间、混杂陌生的语言体系,以及“跑边水”这种国产悬疑剧罕见的犯罪和生活方式,这些要素以相对统一的视听风格呈现出来,《边水往事》由此具备了电影质感。
DSC0000.jpg
《边水往事》
这或许要部分归功于这部剧的监制曹保平,在此之前,曹保平执导过《烈日灼心》《涉过愤怒的海》等多部悬疑犯罪题材电影。在他看来,《边水往事》是一个全新的类型突破与剧作突破,“它的奇观性,以及对人性的触摸和探讨,让它变得更加厚重、更加复杂。”
《边水往事》也带有导演“算”个人的创作风格。他偏爱强设定、强类型作品,他联合执导的前作《开端》用科幻设定“无限流”重组一桩公交车爆炸案的叙事结构,2020年的“桌面短剧”《云端》,剧情内容大半在电脑、行车记录仪等大小屏幕上进行。某种程度上,《边水往事》也是这种风格的延续——人物活动的场域相对封闭架空,设定新奇;叙事由悬疑犯罪和人性驱动,由此带出的人物群像多维立体。
作为内容消费高峰期,暑期档的头部大剧惯常会被IP改编古偶剧抢占,今年反倒是悬疑剧相对突出。此前,《唐朝诡实录之西行》以豆瓣8.5分、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收官,《边水往事》则凭借紧密的叙事节奏和电影质感的视听体验,将悬疑剧的类型热度延续到暑期档最后阶段。
DSC0001.jpg
《新生》
今年4月,优酷将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并接连推出了《微暗之火》《新生》和《边水往事》三部风格各异的悬疑剧,三部剧分别暂列今年豆瓣悬疑剧评分第五、第二和第一位,三部剧呈现的特点是类型化和社会派特质突出,同时,体量趋短、叙事节奏更快、信息密度更大。
随着用户的习惯的变化,平台的生产逻辑也在随之调整。白夜剧场的悬疑变奏,和《墨雨云间》等爆款引发的长剧短剧化的讨论,就能看出优酷面向市场建立差异化调性的决心和成果。
“年轻用户认知迭代挺快,作为平台,我们在前期孵化和选择项目时,要重点考虑两年或者三年以后的用户的需求,所以,会要求单集的信息量密度更高,叙事节奏更快,美学上能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阿里大文娱倚天工作室总经理、《边水往事》制片人张元欢说道。
以下为界面文娱等媒体对话《边水往事》导演算和制片人张元欢,Q为媒体提问,A为算回答,内容略有编辑。
有沉浸感的架空现实主义
Q:曹保平导演是这部剧的监制,他在制作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提出了哪些想法和建议?
算:从剧本到演员锚定,以及到底在哪拍,对生产计划的把握,以及成片质量的把握,方方面面都有曹导作为监制引领。
我更想提他在剧作上的提携和帮助。我是在电影学院学动漫的,没有蹭到文学系的课,有和他合作,等于开了一个小灶,回到电影学院重新上了文学系,相当于上了个大师班。和电影学院上课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一部要实践出来的作品摆在这。
他不会说教,他不会觉得自己很高明,对这个世界有很深的看法,一定要对观众输出什么,他在这一点上很谨慎,他很怕我们说教点什么。
像我们这些电影学院毕业的,半桶水响叮当,就容易想说点什么。他特别提醒我们,要回到人物情节,人物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考虑清楚?这个事件推到这里,是人在推吗?他不停提醒我们这两件事情,对我帮助非常大。
Q:《边水往事》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类型上的对标作品?
算:一定要说对标就是《荒野大镖客》,一个游戏。里面义薄云天的世界观、亦父亦子的关系、江洋大盗的生存状态,荷尔蒙爆棚,同时又非常地侠骨柔情。
《边水往事》前半段是架构三边坡,后半段是拆解三边坡。我觉得当达成一个世界时候,还要去反思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他们可以真正扎根生存下来的世界。它可能深度关照到你对现实的理解——一个混乱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它能不能被改变?
我们也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提出这个疑惑,大概16集往后的篇幅都是在拆解这件事情。
DSC0002.jpg
但拓和沈星
Q:三边坡是一个虚构的地方,为什么做这样的设定?
算:我一直想构建一个世界,把以往对这种兄弟情义的世界观和有情有义的故事融入进去。以前玩架空,我想做高概念、特异功能这类,这几年特别想做架空的现实主义,扎扎实实做一个能让人误以为真的世界出来,沉浸感会好一些。
架空能提供一个更极致,更自由的空间,我不用顾虑太多。三边坡很野,我必须创造一个故事能够开展的世界,所以架空肯定是第一选择。
如果完全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当地语言、习俗、穿着和各种衣食住行需要考据、调研,去查各种数据,多少人穿大裤衩,多少人穿人字拖,街上有多少骑摩托的。
架空就可以延展一些东西,不过天马行空的架空,会给观众带来阅读障碍,比如语言、宗教,甚至日常生活的食物我们都没见过,这就和观众距离太疏远。所以在架空过程中,要把握一个能够给创作带来弹性的空间的尺度。
如何实现电影感的视听语言
Q:评价说《边水往事》有电影感,这种感觉怎么实现的?
算:我们没有考虑往电影方向去追求什么,只是不太靠台词去努力推进剧情,主要以动作视听语言,蒙太奇效应去搭配着走,我不太喜欢人物一直站着说台词,《边水往事》里人永远都在动,调度永远都是活的,人与环境永远都是融在一起的。
比如说宝石市场那个章节,我们提前一两天把演员们集中在宝石市场,让他们流动运转起来,把他们按样貌分了类,哪一类看起来是来买,哪些是游客,哪些是慕名而来,最本地的是他们的摊主。
这样拍摄的时候,王安全突然从人家那抓一把钱,那个人就追过来,这些不需要提前排练,只要你找到好演员,他敢给,我就能保证我们的群演和环境接得住。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一点一点,让环境涌动起来。
Q:《边水往事》的字幕、语言、片尾音乐都比较新奇,但与三边坡的环境很契合,你们是怎么确定下这样的视听风格的?
算:我一直觉得字幕这个事很奇怪,它是一部剧中视觉占比非常高的元素,但几乎所有剧的字幕都默认白色黑体加黑边,没人考虑去变一下。
我觉得字幕可以作为世界观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边水往事》字幕的色调就是我们制景和刷涂料时用得最多的颜色。可能有观众会不适应,但当越来越多人去在意一部剧的视觉构成的时候,未来更多创作者也会考虑,是不是每个戏都应该拥有自己不同的字体。
至于音乐,我觉得说唱的感觉非常直给,是一种非常有“野味”的音乐类型,它的力量感和荷尔蒙很适合《边水往事》,所以从一开始写剧本时候,就确定了要用说唱做片尾曲,三边坡值得拥有自己的音乐,所以一共做了三首。
DSC0003.jpg
《边水往事》中使用的勃磨语
关于语言,具体的语言是有地理指向性的,既然选择架空,我们选择完全创造一门语言。因为不用台词推进叙事,所以我也不担心观众会听不懂,观众光看画面也会知道剧情的大概走向,所以也不会被语言桎梏。
三边坡气候炎热,北面离大陆更近一些,山体比较多,磨矿山都是大的悬崖,路很曲折难走,上下海拔都很高。这种气候下,人就比较更黑一些,因为它树荫比较少,山体裸露地方水比较少,所以大家都有水桶,要排队去洗脸。
有了环境和气候影响,就有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滋生出来的人物性格也会有变化,一层层影响过来,我们透析这个世界,像推一个真实的沙盘一样。
另外,我们和美术团队进得非常早,第一稿剧本完成,美术就进来了,因为美术要回归到剧作上,不能说设定是设定,剧作是剧作。
架空世界的写实感从何而来?不是说我今天创造一个世界,把符号弄得怪一点,颜色跳一点、新一点,人们穿着没见过的奇装异服就完了,这样的话,它和人没有关系。像你去到伐木厂,人们全是穿着长袖长裤,因为蚊虫多,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的感官,整个视听语言。
悬疑剧要做信息叠加
Q:《边水往事》是群像叙事,每个主角都有故事线,怎么压缩到21集?
算:顺势而为,不要为了做群像而做群像。现在观众看剧,心理诉求是需要信息叠加,要有很多延展性的东西,尤其还要带出世界观。
Q:单集一个小时,会不会有点长?
:我们就是打破规则的,别想多长,好看就完了。关键是它有没有让观众想出戏、倍速观看,没有的话,管它多长,看就完了。我们最开始定的体量是16集,每集故事密度有点超过预估,每一集剧本字数在2万2左右,很臃肿,拍出来两个小时的也有。后来我觉得还是拆一下吧,一集两个小时看下来,屁股都坐麻了,所以还是稍微拆了一下,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Q:悬疑剧这两年行业创新很多,你觉得它未来会如何发展?
算:悬疑只是一个类型,可能它有一定推理,有一定案件涉案,实际涉案也分犯罪类型,甚至也有惊悚片被归到悬疑里面。
我只能说,剧集要往信息叠加上走,不能只是悬疑或者破案,包括爱情剧在内,所有片子都必须叠加。现在观众对信息量的诉求和承载力已经比以前高很多了,如果再给观众做纯悬疑剧,除非就是三四集,像英剧《无人生还》《九号秘事》那样,一集一个故事,时长20分钟,一周一集。
DSC0004.jpg
《九号秘事》
Q:之前优酷的《墨雨云间》播出时,行业也在讨论“长剧短剧化”的趋势,这是否会影响选择项目或者创作思维?
张元欢:我们现在确实对每集的信息量要求会更高,因为用户的信息接受密度很高,所以我们也要适应用户的想法和需求。作为平台,有些项目我们会做用户前期调研,成片阶段也会做用户测试,如果用户普遍觉得某个项目节奏慢了,我们会与主创一起探讨对焦去调优,让呈现给用户的成片内容更精彩。
因为很多年轻用户的认知迭代挺快的,作为平台,我们在前期孵化和选择项目时,要重点考虑两年或者三年以后用户的需求,所以要更前瞻性地考虑观众观影内容取向的变化。 内容上会要求单集信息量密度更高一些,叙事节奏快一点,以及美学、视听风格上,要具备创新性,尽量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