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康海玲:一曲南音回响千年,何以自两岸走向世界?

时间:2024-9-9 11:31 0 14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题:一曲南音回响千年,何以自两岸走向世界?

作者 康海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4f110bb2bdf3475eb2db2634d1336a5c.jpg.jpg

源于唐、成于宋的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这一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近年,南音频频“出圈”,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2017年,厦门市南乐团的《南音随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上亮相;2023年,南音首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一曲以南音名谱创新改编的《百鸟归巢》火爆“出圈”,特邀台湾南音传承人赖多俐携手泉州、厦门演员同台献艺;2023年12月,全球38个南音社团齐聚泉州,同台演奏嗳仔指《出庭前》,把千年南音艺术及“新国潮”推上新高度。

6190dd2f7c0147db9ec58f062f1f21ee.jpg.jpg
2021年12月12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编排演出的南音《阔阔真》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蔡铭 摄

今年是南音申遗成功15周年,发源于闽南地区的南音,如何走向世界?梳理历史发现,其出海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泉州、厦门或漳州出发,流传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同时远播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二是从台湾出发,走向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回响千年的南音,在两岸携手推动下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弘扬。

从大陆到台湾: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音,又称“弦管”“泉州南音”,在台湾惯称“南管”。据考证,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之际,南音就随着闽南移民传到台湾,至今已有360余年,此后逐渐遍布岛内并发扬光大,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纽带。

矢志不渝守传统,是南音在台湾传承发展的基本理念。虽然南音在台湾的传承发展之路颇不平坦,经历了移植、发展、繁盛、没落、复苏和转型创新期,但长期以来,众多南音社团都以坚守南音传统为己任,无论是演奏演唱形态、乐曲结构,还是音乐记写形制、乐器使用等,南音在台湾都因袭汉唐古乐传统,保持原汁原味的艺术个性。

例如,台湾著名南音乐团“汉唐乐府”,其经典剧目《艳歌行》片段《相思吟》,即采用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的演奏演唱形式,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以展现旅途沧桑、愁思牵绊的复杂情态。南音自成体系的工尺谱记法,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由此可见闽台南音一脉相承,是从古至今闽台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见证。

813c31cc542748209c0cffb3905a8ff5.jpg.jpg
2021年12月12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编排演出的南音《阔阔真》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蔡铭 摄

馆阁乐团林立:赓续南音千年文脉

传承方面,南音主要延续馆阁传习的传统模式。馆阁乐社及专业社团在培养南音传承人、受众及开展南音活动方面十分重要,是南音得以千年回响而经久不衰的有力支撑。

作为南音的“大本营”,泉州的南音乐社遍地开花,是赓续南音文脉的关键力量。南音乐社有民间的馆阁乐社和专业的南音社团之分。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所辖12个县级行政区都有南音乐社,民间南音乐社近400个,专业南音社团共191个(其中晋江72个)。据调查,泉州知名的南音乐社都集中在晋江,有沪江御宾南音社(创于1632年)和安海雅颂南音社(创于1907年)等,因此有“福建南音在泉州,泉州南音在晋江”的说法。泉州的南音乐社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不断与海外侨胞交流互鉴,推动全球范围内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台湾的南音乐社众多。全盛时期,台湾有60多个南音乐社,呈现出曲馆林立、高手云集的繁荣景象。较活跃的南音乐社主要集中在台北、台南和基隆等地。如台北的聚贤堂(新庄)、聚英社(艋舺)、集弦堂、清华阁(大稻埕)等,台南的振声社、南声社等。目前,台湾有25个南音乐社。台北知名的团体有台湾“汉唐乐府”、台湾心心南管乐坊、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和鸣南乐社、华声南乐社、松山奉天宫南乐团、闽南乐府(台北市闽南乐府管弦研究会)、江之翠南管乐府,台南有和声社、南声社、振声社等。台中、高雄、彰化、鹿港、金门、台东、澎湖也有南音社。众多南音馆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以多元融合的新艺术理念和舞台实践延续着南音千年文脉。

“汉唐乐府”的创新实践:从“何以中国”到“如何世界”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的南音乐社、弦友艺人锐意进取,力求再造中国传统音乐新形象。其中,台湾“汉唐乐府”等南音团体表现最为突出。

创立于1983年的台湾“汉唐乐府”,是台湾南音社团中与大陆交流最频繁、创新成果最显著的专业团体,也是南音走向世界的一支劲旅,其“根”在祖国大陆。乐团创始人和艺术总监陈美娥祖籍福建,1986年带领“汉唐乐府”应邀在美国举办南音音乐会。此后,乐团足迹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等二十余国演出,也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引发有关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讨论,为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创造了南音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典范。

a72b81da52af4076ad2b9ff06a5e33dd.jpg.jpg
2021年12月12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编排演出的南音《阔阔真》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蔡铭 摄

在推动千年南音与时代接轨、与世界同频共振方面,台湾“汉唐乐府”于1995年成立梨园舞坊,正式走上新古典南音的创新之路。陈美娥将南音传统古乐与梨园戏舞蹈的中华神韵融合,推出了“南音乐舞”的崭新艺术表现形式,《艳歌行》《丽人行》《梨园幽梦》《韩熙载夜宴图》等节目,汲取梨园科步、打击乐器、传统武术、历史故事等创作元素,借助现代剧场的灯光、舞美、服装、造型、道具等,不仅再现了繁荣昌盛的汉唐文化,用音乐语言展示了“何以中国”的非凡气度和迷人神韵,也印证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换,用跨界融合实现了“如何世界”的艺术理想与普世情怀。

走向东南亚:在海外开出繁盛之花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全世界华侨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南音在海外移植发展的繁盛地带。

在东南亚,南音主要流传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传承情况与闽南人在所在国的人口比例和闽南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在菲律宾华侨华人中,闽南人约占九成,尤以泉州籍居多,菲律宾因此成为南音在海外传播历史最悠久且最流行的国家,较活跃的南音社团超20个。其中,长和郎君社由晋江南音艺人陈锦戈创立于1820年,是海外华人社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南音团体,与金兰郎君社、南乐崇德社和国风郎君社合称为菲律宾四大南音社团,至今与闽南南音乐社保持良好互动。

目前新加坡最活跃的南音社团是湘灵音乐社,成立于1941年,83年来始终和中国本土南音界联系紧密,是新加坡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瑰宝的重镇,也是推动南音在东南亚创新发展与海外交流的生力军。马来西亚于1887年创立了首个南音社团——仁和公所,各州闽南移民聚居地都有南音团体。印尼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超半数华侨华人是闽南人。20世纪30年代前,不少福建南音乐社到印尼演出,催生了当地众多南音团体,如泗水的寄傲圣道社。

千家罗绮管弦鸣,四海弦歌共乡音。经过长年交流互鉴,海内外“南音文化圈”不断发展壮大,是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史上少有的景观。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海峡两岸之间,南音传至台湾后,两岸南音交流互动持续,屡创佳绩,闽南南音名师源源不断到台湾传道授艺,台湾学人也纷纷慕名来闽南观摩学习,呈现双向互动、共生共赢的发展态势;二是海峡两岸和东南亚之间的互动,体现在南音大会唱、东南亚南乐大会奏(原名为亚细安南乐大会奏)等大型交流盛会。

855d010a27b84d52a23b73ec62195653.jpg.jpg
2021年12月12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编排演出的南音《阔阔真》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蔡铭 摄

穿越千年时空隧道,南音正以崭新面目,在海峡两岸携手推动下,持续参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互鉴,走向全球文化融通、汇聚的潮流中,让世界感知其深厚的底蕴、创新的活力,以及历久弥新的韵味。(完)

7a5ef330318d49bbb729c0ea37825b67.jpg.jpg

作者简介:康海玲,艺术学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韩国牧园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戏剧与文化研究、文艺评论等。近年推出《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上下册,合著)、《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戏曲传播》(获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等主要著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