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全人类至关重要”(挚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

时间:2024-11-6 08:54 0 10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约翰·斯坎伦在北京为社区居民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讲座。
  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扫码观看视频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近日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大会在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濒危物种保护力度以及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专家,约翰·斯坎伦十分关注此次会议。他曾担任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现任大象保护倡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终结野生生物犯罪全球倡议主席,曾获得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不久前,他来到北京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生物多样性科学馆揭牌,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他。

“中国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活跃参与者”

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与绿色发展、减污、降碳、脱贫等协同推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数据显示,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活跃参与者,取得了丰硕成果。”斯坎伦说,中国在设计相关规划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其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持续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也离不开翔实的政策规划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国际社会达成《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多个全球公约,中国积极参与相关重大协议缔约、履约。“中国对于各种公约实施和落地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极大地鼓舞着其他国家。”斯坎伦说。

1975年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一项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1981年,中国正式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63个缔约国。数十年来,中国为全面履行该公约作出了不懈努力。

作为该公约秘书处前秘书长,斯坎伦与中方有关部门保持着紧密的工作联系。他曾数次访问中国,并颁发秘书长表彰证书,以表彰中国在打击濒危物种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2011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斯坎伦受邀出席,这成为他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件往事。他说:“中国政府在国家立法、执法、能力建设和公众宣传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保护资源和履行公约的贡献举足轻重。”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机遇和挑战

地球上大约有800万种植物、动物和真菌,它们对于新鲜空气、清洁水源、健康土壤、海岸保护等作用不可或缺,但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曾指出,生物多样性面临污染、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入侵物种与疾病和过度消费五大威胁。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显示,尽管各国持续努力,但每年仍有40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成为非法贩运的牺牲品。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显示,监测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据,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自197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69%。

斯坎伦介绍,现在仍然有很多物种濒临灭绝,例如,北部白犀牛至今仅剩两只雌性存活,难以自然繁育后代。世界上最小的鲸类动物——小头鼠海豚,由于非法捕捞和买卖,现在只剩下12只。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全人类至关重要。丧失生物多样性,人类就无法应对气候变化、传染病扩散等许多全球挑战。”斯坎伦举例说,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又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协调和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近年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希望。“如果给予大自然疗伤的机会,我们就可以治愈自然。”斯坎伦表示,随着新的海洋和陆地保护区建立,中亚赛加羚羊的种群数量已从不足5万只增长到近200万只,非洲的大象偷猎现象正在减少,欧洲狼的种群数量也正在恢复……

“现在全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斯坎伦认为,全球需要形成合力,进一步把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提升到新高度。

“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在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很热爱野生动植物。”斯坎伦回忆,小时候,每个周末他都会和父母一起前往家乡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山,山里的野生动植物千姿百态。他还跟随母亲去过她的故乡,那是一个被森林环抱的瑞典小镇,麋鹿等各种动物自由自在生活在森林中。“大自然中的野生动植物,让我感到十分幸福与快乐。儿时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决心踏上野生动植物保护之路。”斯坎伦说。

在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部门的工作过程中,斯坎伦始终将法律作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武器”。“现在是时候强化打击野生动物犯罪的国际法律框架了,这对实现生物多样性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至关重要。”他说。

近年来,中国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编制印发了一系列保护规划、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中国持续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落实。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了中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斯坎伦对此十分赞赏:“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这说明,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并促进经济繁荣。这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中国无疑将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夏天,斯坎伦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一家四口一起来到中国,参加一个关于大象保护的活动。他的儿子今年16岁、女儿12岁,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有句谚语,百闻不如一见。我希望孩子们亲眼看到、亲身感受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所作的努力,将来共同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他说。(本报记者 彭训文)

(刘耀阳、谢婧繁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06日   第 08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