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德汽车产业持续深化合作(国际视点)

时间:2024-11-19 15:43 0 12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在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中国车企展台前拍照。

本报记者 刘 赫摄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众多德国车企纷纷亮相:大众集团携大众、奥迪和保时捷三大品牌“组团”参展,并首次线下展出高性能智能座舱模拟器和6款纯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连续7届参展,带来10款燃油及新能源车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德汽车产业界人士表示,中德汽车产业深度互嵌,合作前景广阔,双方携手加强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符合共同利益,将对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汽车产业合作始终是中德合作的亮点”

10月中旬,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参加了该集团在中国太仓、苏州新工厂的开业活动。一个多月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到访中国,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华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这是他今年第四次访华。

德国车企高管频繁访华是中德汽车产业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缩影。“回顾过去,汽车产业合作始终是中德合作的亮点。”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翟谦表示,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车企,助力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国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德国车企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沃土。成长起来的中国车企,也在持续深化与德企的合作。

德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在中国建成23个生产基地和28个研发中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是大陆集团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以蔚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科技企业纷纷落户德国。中国企业在积极融入当地市场的同时,丰富了全球产品供给,也助力德国汽车产业低碳化、数字化转型。

“蔚来与200多家德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涵盖技术开发、产品供应及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合作。”蔚来欧洲副总裁张晖向记者介绍,公司自2022年正式进入德国市场以来,已在当地建设了18座换电站,在慕尼黑、柏林设立创新中心及智能驾驶技术中心,“这种跨国合作模式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销售了逾370万辆汽车,此外还有大量汽车零部件销往中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的进步以及中国市场的活力促进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德中企业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成功”

前不久,以“可持续发展——全球共同使命”为主题的第十届巴伐利亚中国日在慕尼黑举行。活动现场,德国巴伐利亚州因戈尔施塔特市与中国长春市宣布建立“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戈尔施塔特市以汽车产业著称,是奥迪公司总部所在地。“几十年来,很多员工在德中之间往来。”因戈尔施塔特市市长克里斯蒂安·沙普夫对记者表示,该市与中国一汽所在的长春市保持多年紧密联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跃,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

30多年前,奥迪成为第一家在华本土化生产的高端汽车品牌。在汽车电动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为奥迪业务拓展带来新的机遇。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2022年破土动工,预计今年年底投产。据介绍,项目占地面积154公顷,总投资300多亿元人民币,将使用绿色电力以及生物质供能生产,成为奥迪在华首家碳中和生产基地。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睿哲表示,长春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积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专班,提供全过程服务,助力解决水、电、气、热、物流等一系列配套问题。”

两座城市,共同见证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成功的历史。目前,长春已成为集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拥有奥迪新能源、大众等6座整车厂以及大陆、纬湃等众多世界百强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戈尔施塔特市拥有欧洲领先的车辆安全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和车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因戈尔施塔特市经济促进局局长格奥尔格·罗森菲尔德告诉记者,长春一家从事机械和设备制造的企业刚刚落户该市,“实践证明,德中企业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成功。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双方应共同努力,确保合作持续深化。”

受益于汽车产业合作的溢出效应,双方持续拓展多领域合作。据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介绍,目前,约500家中国企业在巴伐利亚州落户,包括奥迪、宝马等知名车企在内的600余家巴伐利亚州企业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并投资兴业。巴伐利亚州经济事务、地区发展和能源部国务秘书托比亚斯·戈特哈特说,多年来德中在汽车、机械工程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有助于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对双方都有利”

“汽车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保护主义是创新和技术的‘绊脚石’。”近日,在慕尼黑举办的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上,中德双方人士再次就中欧加强汽车产业领域合作、反对加征关税发出共同呼声。多位与会人士告诉记者,只有加强沟通、深化合作、良性竞争,才有利于中德两国及全球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在大会上以“为什么与中国合作如此重要”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完成碳中和目标、维持德国汽车产业全球市场竞争力等关键议题,与中国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

“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刚刚结束访华的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州经济、发展和能源部长胡贝特·艾旺格表示,“我们主张的是互相支持,而不是相互设置障碍。”

“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对双方都有利。”哈通表示,“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生产、销售,以及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生产、销售,都是非常自然的过程。希望欧中双方保持对话、谈判、沟通,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日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梅赛德斯—奔驰首个欧洲电池回收工厂开业典礼致辞中再次表示,汽车工业的未来是电动化,德国企业正全力以赴推进产业转型。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选择,“保护主义和贸易战将给我们自身带来损害”。(记者 刘赫)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9日 17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