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3·15老人消费陷阱调查|“世界名画”可投资升值?签到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2508
主题
152525
回复
17881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58
反腐剧又出天花板级王炸,李路导演操刀,《狂飙》请靠边站
0/156
最高9.5分,这5部西部类美剧,值得通宵去看
0/154
王宝强的这部剧,还是太超前了
0/147
原来浮白饮早有伏笔,《无忧渡》这次给的信息量太大了
0/148
16集反特大剧开播,连看3集不过瘾!1集下线4人,没想到真敢拍
0/140
好得令人失语,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0/138
又一上海出品力作开播!孙俪再演职场丽人
0/144
4月19日,安康这朵“花”将在央广华丽绽放!
0/139
看到沈青送艾斯20元的临别礼,才懂丽娜为何接受10元的“复合面”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3·15老人消费陷阱调查|“世界名画”可投资升值?签到学习可赚百万?这些圈套不要进
时间:2025-3-17 09:45
0
21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成为“世界名画”的投资者可获丰厚回报?每天学习传统文化并加入“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就能获得数百万元回馈?
如今银发族的消费备受关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人消费的陷阱也快速迭代。老年人由于对AI不甚了解、缺乏情感陪伴及对健康保养的盲目追求等,使一些商家有了忽悠老年人的可乘之机。
第一财经记者在3·15之际,调查采访了互联网时代典型的老年人消费陷阱事件,给广大消费者以警示。
AI“
世界名画”分割千分权益售卖
老张退休后喜欢在家刷手机,一次在朋友圈的推广下,他经熟人介绍了解到一种艺术类投资理财渠道,他参加了几次线下活动后发现“快速赚钱”的投资方式——与老伙伴们一起投资“世界名画”。据老张描述,这些“世界名画”价值连城,卖价可达数千万元,且颇有涨势,因此将该“世界名画”分为1000份权益,老张可以购买其中的一份,价格在3万元左右,并且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时常查看“名画”价格浮动情况。
之后的每一天,老张都会到一个所谓“艺术品交易平台”去看今天自己所投资的“名画”今天价格是否有浮动,心情犹如炒股一般。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张却分文未赚,投入的数万元也血本无归。
“和老张一样的老年人有很多,后来立案调查,发现一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中老年人销售产品,企图营造全新消费投资场景。在线下,通过在公园、老年大学、养老机构附近等老年人活动聚集地发放传单、口口相传或微信朋友圈推广等方式,采用熟人社交推销,向中老年人推广‘艺术类投资理财渠道’、投资以邮币卡或其它艺术品为标的,并吹嘘某件艺术品金额巨大,国际化认证,加入投资可以取得高收益,低风险,因艺术品升值快,有国际通行估价体系和标准。”接触此案件的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据了解,增值快、本金稳、格调高、国际化、科技感强,这些关键字使得该类产品的推销在老年人群体中极具话题性,吸引了老年人的兴趣。但因总价值巨大,为降低投资门槛,于是这些企业宣称可切分权益投资,将一件艺术品分割为1000份权益或以限量版1000份为概念,告知老年人可通过公司平台仅购买其中一份或者若干份,每一份价值3万~5万元。
“商家在线上同时建立网络平台,宣称有一些国际知名拍卖机构、评级机构的合作背书,并制作系统,实时更新艺术品门类和价格,虚高其市场价值,在线上平台炒作增加艺术品价值。有些所谓‘高附加值艺术品’甚至是通过AI方式自动生成。在老年人感觉获利,希望兑现权益时,往往被设置各种障碍或要求高额管理费,甚至被平台方直接卷款跑路。风险巨大,最终大部分血本无归。”上述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衡御正律师事务所董事会主席王欢奂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这类消费不同于传统场景,属于金融科技范畴。将艺术品作出权益切分,以“证券化”“限量版”等概念向不特定公众售卖的行为,就有了金融属性,类似于“资产证券化”。
“有金融属性的经营与普通买卖消费不同,应该区别于普通消费场景,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中。按我国的金融监管要求,企业应当首先具备相应金融资质,持牌经营,并对公众投资资金的安全进行‘防火墙’设定。反之,就应当以非法经营行为来定性,在追究责任的同时依法追赃挽损。老年人防范意识偏弱,对新生事物又有较高的好奇,渴望融入新类型的消费场景。如果允许经营行为和消费场景的无规则创新,老年人陷入血本无归的消费风险会大大提升。”王欢奂表示。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每天签到学习就能赚几十万?杨先生60多岁,在河北生活。近年来,他与一些同龄的朋友加入了所谓“民族资产解冻”的组织,领头人让大家每天在线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传统文化,比如《道德经》,并且要求所有人每天到指定‘老师’的直播间签到学习。在参与各类组织的活动中,会让我们知道有‘国家秘密项目’,大家投资这个项目后会获得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的回报。但我们学习了很久,却从来没有收到回报。”杨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类似杨先生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老人是在“学习”后被要求必须购买指定商品、有些是参与上述所谓“国家秘密项目”的投资、有些是购买“特质卡”,不同层级“有望”获得不同回报,但基本都是血本无归。
今年60多岁的张先生也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直播间“学习”基本都在说传统思想和文化,表面听起来并没有问题,直播间内有大量观众都在发“签到”的字样。“我们加入大群,然后群内会发布活动和购买信息,我们要完成各项任务,才有机会获得几十万到几百万的‘丰厚回报’。有人花了几百元,也有人花了数十万元,反正我们并没有获得回报。”
曾经手处理过“民族资产解冻”陷阱和解救了一批老人的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创始人李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民族资产解冻”是一种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型诈骗,通常假借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编造民间财团与外国财团竞争、保家卫国成为国家的“经济卫士”、国家发放扶持款等各种虚假信息,谎称未来能得到丰厚“福报”的方式进行诈骗。
李旭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民族资产解冻”诈骗项目也在升级换代,被骗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每天除了在线学习外,就是不停地扫各种二维码,各大项目发起人承诺:扫码走通道,验证通过,就能得到巨额“福报”“高额的无息贷款”或一夜暴富的“股权”等。
“老年人缺乏关爱、寂寞感强、喜欢抱团取暖、防范意识差,很容易被这类组织乘虚而入,加上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老年人容易相信那些精心编造的故事,导致他们深陷各种互联网骗局难以自拔。”李旭认为。
公安部官网此前公布过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及涉诈APP名称,主要涉及“圆梦行动”“云数贸”“智天金融”等78个虚假项目。此类诈骗项目的主要特点是,不法分子通常打着国家、民族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虚构各类“投资项目”和不法组织,谎称只需投入极少资金就能获得高额回报,诱骗受害人在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参与投资或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从而实施诈骗。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让人投资的都是诈骗。
2024年,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此类诈骗犯罪,共破获案件82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400余个,涉案金额127亿元。
直播暗藏虚假宣传
近两年来,直播电商迅速崛起,众多品类中,保健品因其高利润和高需求,逐渐成为主播们的“心头好”。但需注意的是,由于高销量、高抽成等利益引导,部分主播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虚构疗效等行为,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权益严重受损。
2024年11月,麦琪啦等多位主播因保健品虚假宣传被处罚,麦琪啦在小红书平台直播时,将多款保健产品夸张塑造为“神药”,暗示产品可治疗疾病甚至肿瘤 。最终,小红书平台对 “麦琪啦” 账号采取停播、下架产品及账号风险标记等措施,相关关联公司杭州吾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被立案 。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问题最为突出。其中在直播宣传方面,虚假宣传问题舆情占30.50%,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宣传等问题;违规广告问题舆情占比13.35%,主要涉及违规广告代言、违规发布广告等问题。
除了直播渠道外,由直播导流至私域场景,进行功效夸大或过度营销也是当下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陈先生的父亲在直播间看到一款保健品,听信介绍后购买了商品并添加了客服微信。在后续沟通中,客服持续向陈先生的父亲推荐并没有必要购买的会员礼包以及各类套餐。陈先生介入之后搜索发现,该商品商家虽然没有正规官网或电商旗舰店,主要通过直播方式进行宣传,但其工商信息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在2023年实现了近2亿元的营业收入。
陈先生表示,经过维权申诉,相关商品的费用得到退回,但此类直播推广导流私域客服,通过日常向老人嘘寒问暖的方式进行“感性销售”的方式有些防不胜防,希望能够给老人消费群体提个醒。
医保账户套现盯上老年人
2024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医保骗保案详情,数十位上海老人因出借医保卡被判刑。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被告人王某、李某等人以每次或每月200至4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大量借用医保参保人的医保卡,冒用老年人的身份,以虚开的方式,低价购买相关药品,低价购买药品转卖得利,骗取上百万元医保基金。尽管多名老年医保人员辩称“不知对方是卡药贩子”,但检察官认定借卡人员的主观明知,最终全案59名涉案人员自愿认罪认罚。
这起案件仍然提醒老年人要警惕医保套现陷阱,切莫为了蝇头小利成为诈骗案的帮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秦顺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些老年人对借医保卡的用途知情,就已经涉嫌诈骗,这一定性没问题;而从处罚看,给老年人定从犯,分别适用缓刑或不起诉,也完全合理合法;另据刑法规定,累犯要从重处罚,这也提醒老年人千万要吸取法律的教训。”
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如今也在互联网时代的业态迭代之下往线上、直播、网络大群甚至是AI方向发展,银发族有闲也有一定经济实力,但缺乏对互联网新鲜事物的判断力和认知,但又极度需要情感陪伴,于是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总结各类案例可见,对于号称轻而易举获取高回报、发展传销、“洗脑式”打卡、过度情感营销等事件都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提升认知,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及时询问权威部门等都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自己。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龙广场
国际新闻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