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上市银行消费贷“冰与火”:交行增90%、平安削减700亿

时间:2025-3-29 11:38 0 11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的落地,银行业掀起了一轮针对消费贷的“百团大战”。从利率、额度到期限全面“松绑”,可谓诚意满满,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第一财经发现,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经降至2.5%至2.8%的区间,比如招商银行旗下的“闪电贷”月内一路下调,有客户称,3月初收到了2.78%的闪电贷利率券、月中又收到了2.68%的利率券,现如今又下降到了2.58%。
“我们已经下达了消费贷的最新考核任务。”一位银行业人士说,企事业单位员工是他们最近开拓消费贷优质客户的主攻方向。
在上市公司年报季,目前A+H股已有14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消费贷的数据情况,相比于庞大的个人按揭、信用卡以及助力小微的经营贷而言,消费贷在个人贷款中占比较低,尤其是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占比普遍较低。
从去年的年报可以看到,消费贷占比较低的银行正在加快规模扩张的步伐,但也有银行呈现收缩态势。
消费贷的“冰火双城记”
年报数据显示,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去年仅平安银行的消费贷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了10%,达到14.07%,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的消费贷占比均在6%以下,其中,交通银行的消费贷占比仅在3%左右。
从去年的年报可以看到,消费贷占比较低的银行正在加快消费贷的扩张步伐。
比如,交通银行去年个人消费贷余额330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8.37亿元,增幅高达90%以上。在年报中,交通银行称,境内银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幅连续四年行业领先,市场份额较上年末提升2.92个百分点。
作为区域性银行,重庆银行、晋商银行的消费贷增速均超过了50%,但规模依旧较小。
另外,招商银行去年的消费贷余额为3961.61亿元,同比也大幅增长了31.38%;兴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73.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8%;中信银行去年消费贷余额3106.37亿元,同比增长4.04%。
不过,也有银行消费贷规模出现收缩的态势。比如,去年平安银行个贷中的消费贷款余额为4746.63亿元,较2023年下降13%。其背后主因是近年来平安银行一直在推进零售转型,主动压降高风险、高定价、高利率的业务,自2022年以来,该行消费贷款余额已收缩超1200亿元。
同样连年收缩的还有渤海银行,去年该行的消费贷余额为375.12亿元,相较2023年大幅下降了50.60%,早在2020年,渤海银行消费贷规模曾达到历史新高的1126.98亿元,在贷款总额中占比12.7%,此后一路压降。
另外,诸如渝农商行、青岛银行、泸州银行的消费贷余额也在下滑,分别同比下降了1.20%、7.88%、16.84%。
不良率方面,目前仅有少数银行披露了消费贷的相关数据,其中,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重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分别为1.04%、1.12%、1.05%,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低于2023年。
而平安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为1.35%,同比上升了0.12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2.14%,较上年末上升0.59 个百分点。对此,中信银行称,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期,受居民收入水平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出现一定波动。14家上市银行中,渤海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最高,为12.37%。
掀起优质客户争夺战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消费贷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从年报可以看出,大型商业银行主要聚焦于消费贷的优质客户,竞争激烈。
比如,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去年聚焦价值客群获取,深入挖掘国家政策鼓励的升级型消费场景及个人或家庭综合消费场景,优化区域策略和客群经营策略,稳健发展消费信贷类业务,满足客户合理的消费金融需求。
交通银行表示,去年加大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信贷支持,注重“量、价、险”平衡发展。服务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战略,创新迭代家居贷等消费金融产品,推进个人消费贷增量扩面。扩展新能源汽车品牌总对总合作,加大贷款投放,助力绿色低碳消费。
中国银行围绕促消费、扩内需要求,加快消费贷款线上化转型步伐,业务规模与服务客群实现扩面增量,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延期还款政策,大力推动校园地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协同发展,拓展业务服务范围。
邮储银行紧抓绿色低碳消费、以旧换新发展机遇,强化汽车、多元消费等领域信贷支持,助力居民消费提质扩容。
中小银行则聚焦于区域深耕,探索差异化打法,青岛银行表示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战略转型,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手段进行产品创新,推出特色自营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青易融”。
重庆银行称,在保持自营数字化消费贷款快速发展势头,扩容产品序列,打造捷e贷、焕新贷等拳头产品,深耕优质客群,拓展普通客群,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郑州银行称,开展消费信贷产品利率优惠活动,通过让利于民,支持居民消费需求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金融有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为畅通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引擎和撬动内需增长的新支点。在这个意义上,消费金融,正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当下,适当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放宽相关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满足居民大宗消费需求,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下一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对消费贷款的管理要求,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资质、需求和风控能力,与客户协商自主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他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